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吉林省德惠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吉林省德惠市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20分)
1--5 BADAC 6--10 DDBCA 11--15 CCBDC
二、非選擇題(40分)
16.(1)不贊成(1分) 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還需進一步提高。(4分)
(2)企業(2分)
17.(1)民主監督(1分)
(2)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2分)
(3)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或40頁小字);有助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進而凝聚民心、形成合力;有利于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等(答出任意兩點都可以,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以。沒有有利于扣1分,4分)
18.(1)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分)
(2)習近平法治思想(2分)
(3)綠色發展理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答出任意兩點都可以,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以2分)
(4)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式的現代化 (建設寫建成不給分2分)
19.(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
(2)①吉林省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②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 ③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從是什么、為什么、意義任意兩個角度答出均可,要求至少從兩個角度作答,每個角度2分,共4分。若學生答出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但不超過4分①中不寫主語或動詞扣1分共4分)
20.(1)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分)
(2)不亂扔垃圾,紙張兩面用,多步行少坐私家車等只答綠色出行不給分。(2分)
(3)經濟建設、社會建設(2分)
(4)老齡化加劇(2分)
(5)負責任大國(2分)
(6)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全人類共同價值(2分)
注:關鍵字有錯誤的扣1分,要求語言表述準確精煉完整,部分試題在正確答案基礎上多答出其他錯誤答案扣1分, 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酌情處理.德惠市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
道 德 與 法 治 部 分
一 、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其中,1~10題每小題1分,11~15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40多年來,我國書寫了精彩的“中國故事”,創造了發展的“中國奇跡”,塑造了嶄新的“中國形象”。這充分說明改革開放是我國
A.基本制度 B.強國之路 C.共同富裕 D.莊嚴承諾
2. 2023年我國科技創新再創佳績:國產大飛機C919 完成商業載客首飛、神舟十六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探月工程、“人造太陽”、“中國天眼……取得這些科技創新成果主要得益于我國
A.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B.擁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
C.引進世界先進科學技術 D.已完全建成創新型國家
3.2023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會議,會議指出,要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主責主業,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中央高度重視教師及教育發展,是因為教育是
A.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B.第一生產力、社會和諧之本
我國各項工作的中心 D.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4.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這體現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是
A. 黨的領導 B. 基層民主 C. 公民參與 D.民主思想
5.人民群眾就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以及事關自身利益的問題,通過提案、會議、座談、論證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上述材料表明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是
A 協商民主 B.民主決策 C.民主協商 D.民主選舉
6.2023年杭州亞運會,數以萬計的志愿者出現在杭州各個比賽現場,有一分熱,獻一分光,讓更多人感受到杭州亞運會的溫暖與力量的追求。志愿者們的行為
A.彰顯了律己寬人的處世準則 B.體現了見義勇為的民族精神
C.勇擔了社會責任和法定義務 D.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7.閱讀右側圖片,按指印是中國人最莊重、最神圣的承諾表達方式,將指紋元素導入黃河標志,寓意中華兒女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集體宣誓保護母親河。這告訴我們,發展先進文化要
A.大力全面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B.努力改變不同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
C.堅持以我為主,徹底摒棄外來文化
D.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
8.一百多年前嘉興南湖上的一艘游船,槳聲欸乃里記錄下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時刻,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的誕生。這一精神之源是指
A.時代精神 B.建黨精神 C.長征精神 D.傳統美德
9.巴以沖突激化后,以中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兩國方案”為基礎重啟和談,呼吁舉行由聯合國, 以和平進程參與的國際和會, 希望巴以兩國早日實現持久和平。由此可見
A.我國承擔著發達國家的國際責任 B.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
C.和平和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D.中國已完全操縱著世界的發展方向
10.2023年3月,中國沙特伊朗三方簽署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特、伊朗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發揮的建設性作用。該事件充分表明中國
A.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B.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C.積極謀求自身發展的質量 D.領導制定全球性發展規則
11.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這就需要公民
①加快立法步伐,做到科學立法 ②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
③增強尊法學法,落實守法用法 ④強調嚴格執法,做到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自強不息的價值理念深深融入并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行為。“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耳熟能詳的格言主要展現中華民族的
①偉大的時代精神 ②偉大的奮斗精神 ③偉大的夢想精神 ④偉大的團結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號召人民形成同心共圓,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這表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①依賴國際力量 ②弘揚中國精神 ③凝聚中國力量 ④實現世界各國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下列語句中,屬于對待文化多樣性正確態度的是
①加強溝通,相互制約 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美人之美,消除差別 ④交流互鑒,各美其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結合下側漫畫反映的問題,實現世界經濟復蘇,最主要的是
①堅持合作共贏
②堅持對話協商
③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④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40分)
16.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7分)
十年來,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十年前的第34位提升到現在的第12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小吉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你贊成小吉的觀點嗎?
請運用科技創新相關知識闡明理由。(5分)
(2)請回答我國科技創新的主體單位?(2分)
17.閱讀漫畫,回答問題(7分)
(1)漫畫中的公民是通過哪種形式行使民主權利?(1分)
(2)寫出漫畫中部門的工作職責。(2分)
(3)從國家和政府角度分析漫畫中的部門開展活
動有哪些意義?(4分)
18.閱讀二十大報告內容 ,回答問題。(8分)
內 容 問 題
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1)材料體現我黨堅持怎樣的發展思想?(2分)
習近平在報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視。 (2)材料體現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什么?(2分)
報告提出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 (3)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牢固樹立哪些理念?(2分)
報告指出:從現在起,我們邁上 了 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以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請你寫出橫線的內容。(2分)
19.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6分)
吉林省是多民族的邊疆省份,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省內有“一州三縣”4個民族自治地方和33個民族鄉,也是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資源。近年來,吉林省深入實施少數民族文物古跡保護項目和少數民族文化重點保護工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1)我國在劃線的地區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2分)
(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中吉林省的舉措。(4分)
20.培養家國情懷,關注人類命運。長春市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愛家愛國愛天下”為主題設計了一期主題板報,請你欣賞并作答。(12分)
綠色發展·魅力長春 近年來,長春市堅持增綠量、上水平、抓管護、出精品,深入實踐城市綠色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凈、城美的綠色宜居森林城。 執著于“綠色魅力”的長春。
(1)結合材料,長春市實施這些舉措有利于建設哪兩型社會?(2分)
(2)打造“綠色魅力”的長春,我們都是行動者,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環保行動?
(2分)
穩步前進·輝煌中國 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1%。居民消費價格年均上漲2.1%;要大力加強居家和社區的養老服務的供給,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
(3)材料中國家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哪些建設的成果?(2分)
(4)從人口角度回答劃線部分國家這樣做的原因。(2分)
放眼未來·胸懷世界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歡迎各方參加論壇活動,共同把這條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越走越遠。
(5)材料彰顯我國怎樣的國際形象?(2分)
(6)材料表明中國倡導和弘揚怎樣的全人類共同價值?(2分)
歷史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它僅存在短短的幾十天,但卻是無產階級建立的第一個政權,并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教訓。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是
A.共產主義者同盟成立 B.法國巴黎公社革命
C.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 D.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該史料反映的主題是
章西女王宣言 “我絕不會放棄我的章西,誰敢占領章西,絕對沒有好下場!”
玻利瓦爾宣言 “在沒有打碎西班牙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枷鎖以前,我的手將不停地打擊敵人,我的心將不會平靜。”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B.拉美獨立運動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北美獨立戰爭
3.進入 20世紀以來,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這種變化源于哪一科技成果的應用
A.蒸汽機 B.電動機 C.內燃機 D.計算機
4.歷史學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激增”等語言來描述19世紀后期
A.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 B.資產階級改革的推進
C.壟斷組織的產生發展 D.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5.恩格斯曾說:“他在《人間喜劇》里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他”是
A.達爾文 B.貝多芬 C.巴爾扎克 D.牛頓
6.列寧在某次演講時說:“這個革命的意義首先在于我們將擁有一個蘇維埃政府, 被壓迫的群眾將親自建立政權,舊的國家機構將被徹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機構即蘇維埃組織將建立起來。”材料中“這個革命”史稱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光榮革命 D.獨立戰爭
7.下列有關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共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大國操縱,充滿了矛盾和斗爭 B.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
C.侵犯了中國的主權 D.美國在這兩次會議上獲利都最大
8.1929-1940年,蘇聯社會總產值年均增長13.4%,國民收入年均增長14.6%。促進這一時期蘇聯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形成 B.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C.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現 D.經濟互助委員會的推動
9.杰出人物往往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關于下列歷史人物的活動表述正確的是
A.都帶有無產階級革命的性質 B.都實現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民主
C.都采取了武裝起義斗爭方式 D.掀起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10.德、日的大財團們和統治階層認為,要擺脫經濟危機,必須向外擴張,爭奪更大的市場和勢力范圍。因此德、日兩國的舉措是
A.請求國際援助 B.建立法西斯專政
C.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D.實行社會主義專政
11.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區分史實與史論。下列表述中,屬于史論的是
A.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
B.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
C.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開始
D.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轉變
12.中、英、蘇、美等大國認為法西斯“攻擊一方,就是攻擊我們全體”。該認識的產生得益于
A.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 B.《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 D.雅爾塔會議召開
13.杜魯門在演說中把世界分為“自由國家”和“極權政體”兩個對立的營壘,宣稱美國將領導和幫助所有選擇“自由制度”、抵抗“極權統治”的力量。該“演說”的發表標志著
A.反蘇輿論興起 B.冷戰開始 C.歐洲對峙局面形成 D.兩極格局出現
14.20世紀五六十年代,喪失優勢地位的歐洲國家在夾縫中生存,為此它們開始
A.走向聯合 B.追隨美國 C.倒向蘇聯 D.發動戰爭
15.下列圖片所代表的當今世界的重要國際組織,中國沒有加入的是
·A.歐盟
1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開始實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提出《科學技術振興教育方案》、改革中小學課程,20世紀80年代提出“科教立國”。 由此反映出日本
A.二戰后非軍事化管理的措施 B.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發展
C.二戰后實行了政治民主改革 D.經濟發展得到了美國的扶持
17.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調整政策,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英國建立“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制度;法國為大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德國社會保障制度耗資幾乎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擴大社會消費 B.緩和社會矛盾 C.緩解勞資關系 D.改善政府形象
1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亞非拉的民族獨立浪潮改變著世界的面貌,這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下列可以印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A.萬隆會議 B.“國會縱火案” C.“非洲年” D.“珍珠港事件”
19.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主要靠下達大量指令性指標來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勃列日涅夫改革時,國家給企業下達的指標由八類二十多項減為六類九項。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A.導致了農業發展緩慢 B.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
C.取得了巨大經濟成效 D.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
20.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東歐和蘇聯普遍進行了改革,但最終卻出現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結局。造成這一結局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解放運動的失敗 B.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C.改革未突破蘇聯模式 D.馬歇爾計劃的失敗
21.2019年5月10日,美國對中國價值 2000億美元的輸美商品所征收的關稅將從10%增加到25%。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入到中國“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材料說明
A.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B.政治多極化格局已經確立
C.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D.美國操控著世界經濟命脈
22.21 世紀初,國際形勢繼續走向緩和,但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紛爭不斷,霸權主義、恐怖主義威脅世界安全。這表明
A.恐怖主義是最大威脅 B.戰爭和動蕩是時代主流
C.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 D.實現世界和平任重道遠
23.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方表示愿同法方一道,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做出貢獻。這一外交活動
A.推動了中國重返聯合國 B.順應了世界多極化趨勢
C.加速了兩極格局的瓦解 D.促進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4.1950年,世界人口為25億。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億。后來,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其目的是
A.提高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重視 B.普及健康保健知識
C.提醒各國政府實行計劃生育 D.鼓勵人口快速增長
25.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全球性挑戰的日益嚴峻,現有國際機制暴露出重大缺陷。為此中國提出的“方案”是
A.堅持“求同存異”方針 B.成立世界貿易組織
C.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描繪中國夢宏偉藍圖
二、非選擇題(共 35分)
26.人類歷史發展中總是面臨重重危機,世界歷史總是在跌宕起伏中前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
(1)從圖片中可以了解到,19世紀中期,面對歷史發展的潮流,美國、俄國和日本都出現了社會危機。當時的美國、俄國和日本應對社會危機的主要舉措是什么 俄國、日本解決危機的方式的共同點是什么 美國、俄國、日本所采取的舉措有何共同作用 (5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4年3個多月,給歐洲帶來了極其深刻的危機。歐洲的海外市場也由于在戰爭中發展起來的美洲和亞洲的工業競爭而不斷萎縮。……歐洲對世界經濟的控制力不斷減弱。……19世紀以來歐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動搖。
—摘編自《世界史·現代卷》
(2)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什么 戰后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 依據材料二,歸納這場戰爭對歐洲的影響。(3分)
材料三 列寧說:“當我們用“強攻’的辦法,即用最簡單、迅速、直接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的生產和分配原則的嘗試已告失敗后,我們則必須改變。”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預經濟的手段。從此“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交相作用,改變了人們對傳統的市場經濟模式的認識。
——《大國崛起》
(3)材料三中蘇俄和美國各自做了怎樣的政策調整 這些調整有何共同特點 (一點即可)(3分)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戰則在危機中打響。……到這時,民族對抗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危機都達到了極點,現代社會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究變成了歷史的轉折點:戰爭轉變成“人民的戰爭”,人民戰勝了強權。正義戰勝了邪惡。這次大戰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惡的陣營都壁壘分明。
——摘編自錢乘旦《不平衡的發展》
(4)材料四中“危機”指的是哪個歷史事件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作者認為“這次大戰和上一次不同” 當今世界依然不安寧,兩次世界大戰給我們什么啟示 (4分)
材料五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陷入一派殘破,其境況更甚于一戰之后。戰爭毀壞了世界上一大工業地區,導致其經濟體系的崩潰。即使在當地最嚴重的經濟破壞得到初步修復之后,痛苦和憂慮仍不能休止,歐洲已不再有能力為其所需的進口做出支付。海外各國已經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工業,不再像以往那樣依賴歐洲的工業產品,而美國占領了以往在歐洲人手中的市場。
——摘編自《現代世界史》
(5)根據材料五,指出當時歐洲發展面臨的問題。(2分)
材料六 隨著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環境惡化成為嚴重問題。人類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發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導致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生態平衡。這些環境危機不僅是生態問題,也是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
———摘編自部編版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6)根據材料六及所學知識,分析“隨著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環境惡化成為嚴重問題”的主要原因。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 (3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從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里,歐洲探險者的發現,預示了世界歷史全球階段的來臨。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歐洲人憑借他們在海外活動中的領先能力,崛起為全球霸主 1763年至 1914年這一時期在世界歷史中的顯著意義在于,歐洲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全球主人。不僅在政治領域……而且在經濟和思想文化領域,歐洲的主導地位都是顯而易見的。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要求:依據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依據材料提示選出五個相關史實對此觀點加以論述,然后談談你的認識。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260字左右。(15分)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
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1——5 BACDC
6——10 BDCDB
11——15 DBBAA
16——20 BBCDC
21——25 CDBAC
26.(1)措施:美國進行內戰,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日本進行明治維新。共同點:都是以改革方式解決危機。共同作用: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5分)
(2)薩拉熱窩事件(1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分)動搖了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歐洲對世界經濟的控制力不斷減弱。(答出一點即可)(1分)
(3)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2分)都采取了國家干預的手段,都發揮了市場的作用,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都是面對經濟困境進行的調整,都是不改變社會性質的改革。(1分,答出一點即可)
(4)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1分)一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1分)二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1分)啟示:戰爭帶來深重災難,要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言之有理即可,任意一點1分)。
(5)二戰后,經濟體系崩潰;喪失海外市場;與美國經濟發展的競爭壓力。(答出兩點即可,2分)
(6)人類為了快速發展經濟,大量開采使用自然資源,加速了環境惡化。(1分)
做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厲行節約,綠色出行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觀點:世界近代歷史時期歐洲居主導地位(2分)(意思貼近即可)
史實:(10分)
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歐洲早期殖民擴張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有助于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
政治: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
思想: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經濟:第一次工業程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或答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得分)
認識: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革命推動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等。(2分)
觀點明確,表述成文(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确山县| 广元市| 呼伦贝尔市| 昌宁县| 娄烦县| 镶黄旗| 江达县| 民丰县| 文成县| 元谋县| 墨江| 金坛市| 宁阳县| 犍为县| 云林县| 夏津县| 怀柔区| 临汾市| 龙口市| 巩义市| 衡山县| 永定县| 汉寿县| 安庆市| 临泽县| 民乐县| 郓城县| 望江县| 宣汉县| 咸宁市| 灵寿县| 东至县| 项城市| 苗栗市| 万荣县| 松桃| 龙州县| 偃师市| 余姚市|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