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點串講】(共98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精品課件(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考點串講】(共98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精品課件(人教版)

資源簡介

人教版?化學
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4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六單元
02
01
考情分析
知識導圖
03
知識梳理
04
題型歸納
01
考情分析
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質和用途是中考的熱點;
2.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是中考的熱點;
3.根據提供的儀器、藥品或裝置圖制取二氧化碳是中考的常考點。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碳的單質
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目錄
CONTENTS
一氧化碳
Carbon element.
碳的單質
01
一、碳的單質
1.金剛石、石墨與C60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比較:
類別
特征
金剛石(C)
石墨(C)
C60
結構
模型
色態
_________透明、
____________形狀的固體
深灰色、有________
而不透明的細鱗片狀固體
分子形狀
似_________
 無色 
正八面體
金屬光澤
足球 
知識梳理
類別
特征
金剛石(C)
石墨(C)
C60
硬度
天然存在的
_________的物質
_________的
礦物之一
質脆
導電性
幾乎不導電
導電(優良)
幾乎不導電
用途
鉆探機鉆頭、刻刀、裝飾品
潤滑劑、鉛筆芯、電極
廣泛應用于超導、催化、材料、醫學及生物等領域
 最硬 
 最軟 
知識梳理
【點撥】結構決定性質,碳單質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的原因是結構不同,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木炭和活性炭的用途:
(1)木炭。
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具有_________能力,可用來除去色素和異味。
(2)活性炭。
_________作用比木炭強,常用于防毒面具、制糖工業、水的凈化、環?;钚蕴堪ㄓ糜谖窖b修產生的有害氣體)。
 吸附 
 吸附 
知識梳理
1.(2023湖南衡陽中考)有關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碳的單質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將轉變為
C.CO和元素組成相同,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它們的相互轉化是物理變化
B
題型歸納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A、碳的單質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純凈的金剛石是無色,故A說法錯誤;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可將CO2轉變為O2,故B說法正確;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相似,故C說法錯誤;
D、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單質,屬于兩種不同的物質,所以它們的相互轉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說法錯誤;
故選B。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2. (2023山東濰坊中考)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 金剛石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
B. 干冰升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
C. 石墨烯導電性強,用作新型電阻觸摸屏的電極
D. 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水,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D
題型歸納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題型歸納
【答案】D
【解析】A、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大理石,故選項說法正確;
B、干冰升華吸熱,使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選項說法正確;
C、石墨烯導電性強,可用作新型電阻觸摸屏的電極,故選項說法正確;
D、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水,但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3.(2023·吉林·中考)下列有關金剛石和石墨的說法,錯誤的是
A.都是碳的單質 B.都由碳元素組成
C.物理性質相同 D.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故A正確;
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故B正確;
C、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故C錯誤;
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D正確。
故選C。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4.(2023·湖北武漢·中考)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______。
A.用于制鉛筆芯 B.用作電極 C.用于切割大理石
(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劑,是利用其______(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3)木炭可用作燃料。木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題型歸納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題型歸納
【答案】(1)AB (2)物理 (3)
【解析】(1)A、石墨具有滑膩感,且為深灰色,可用于制鉛筆芯,故選項正確;
B、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作電極,故選項正確;
C、石墨很軟,不能用于切割大理石,故選項錯誤;
故選:AB;
(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劑,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是利用其物理性質;
(3)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5.(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近年來研究發現,以新形態存在的碳單質在諸多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下列關于碳單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A.石墨具有金屬光澤,有優良的導電性能,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B.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諸多領域中有重要應用
C.石墨粉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率混合可以制鉛筆芯
D.金剛石、石墨和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在性質和用途上存在明顯差異
A
題型歸納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石墨具有金屬光澤,有優良的導電性能,但是石墨很軟,符合題意;
B、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諸多領域中有重要應用,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不符合題意;
C、鉛筆芯是石墨粉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率混合而成的,因為石墨質軟,且是灰黑色,容易留下痕跡,不符合題意;
D、金剛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構成,C60由C60分子構成,C60分子由碳原子構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質差異很大,因此它們在性質和用途上存在明顯差異,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6.(2023·遼寧大連·中考)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重要的思維方式。
(1)金剛石、石墨均由 構成,但金剛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石墨卻很軟,原因是 不同。
(2)二氧化碳氣體被壓縮成固體后,體積變小,說明二氧化碳分子間有___________ 。固體二氧化碳又稱干冰,放置在空氣中的干冰很快變少,說明二氧化碳分子在 。
題型歸納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題型歸納
【答案】(1) 碳原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2) 間隔 不斷運動
【詳解】(1)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原子直接構成的碳單質(描述微觀構成時不能用元素),但由于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們的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
故第一空填:原子,第二空填: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2)二氧化碳氣體被壓縮,體積變小,分子個數沒有改變,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壓縮過程中分子間隔變小了。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干冰升華過程中二氧化碳分子運動到了空氣當中,所以干冰變少了。
故第一空填:間隔,第二空填:不斷運動。
考向1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lemental carbon.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02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及用途
化學性質
用途
常溫
化學性質___________
可制作墨汁等
高溫或點燃
可燃性
氧氣充足時, _________________
可作燃料
氧氣不充足時, __________________
還原性
和氧化銅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是_______粉末逐漸變成___________,
生成的氣體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冶
煉金屬
和二氧化碳反應,__________________?
不活潑 ?
點燃
 C+O2===CO2 ?
點燃
 2C+O2===2CO ?
高溫
 C+2CuO===2Cu+CO2↑ 
黑色 
紅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高溫
 C+CO2===2CO 
知識梳理
1.(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宋代許道寧用墨(主要成分為單質碳)所畫的《關山密雪圖》保存至今而不變色,這是因為在常溫下單質碳
A.化學性質不活潑 B.硬度高 C.導電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強
A
題型歸納
【答案】A
【解析】A、常溫下單質碳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發生反應,
所以所畫的畫能保存至今,故A正確;
B、碳可作為墨,硬度較小,故B錯誤;
C、用碳畫的畫保存至今與導電性無關,故C錯誤;
D、用碳畫的畫保存至今與吸附能力無關,故D錯誤。
故選A。
考向1 碳單質的穩定性
2.(2023遼寧鐵嶺、葫蘆島中考)央視欄目《典籍里的中國》展現了中國智慧。用墨書寫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變色,體現了碳單質具有的性質是( )
A.質軟 B.導電性
C.可燃性 D.常溫穩定性
D
題型歸納
【答案】D
【解析】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用墨書寫的典籍保存至今仍不變色,與質軟無關,與碳的導電性無關,與碳的可燃性無關,體現了碳單質具有的性質是常溫穩定性。綜上所述:選擇D。
考向1 碳單質的穩定性
3.(2023遼寧營口中考)書寫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時,按規定應使用碳素墨水(用炭黑等制成)。說明單質碳具有的性質是( )
A.難溶于水 B.可燃性
C.熔點高 D.常溫化學性質穩定
D
題型歸納
【答案】D
【解析】碳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則用碳素墨水書寫的字跡可以保存較長的時間;該用途與碳單質的溶解性、可燃性、熔點無關;故選D。
考向1 碳單質的穩定性
1.(2023·遼寧鐵嶺·統考模擬)下列關于碳單質金剛石、石墨和的說法正確的是
A.都可以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B.硬度都很大
C.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D.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A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金剛石、石墨、C60都為碳單質,燃燒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該選項說法正確;
B、金剛石硬度很大,但石墨很軟,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常溫下,碳單質化學性質比較穩定,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金剛石和石墨是由原子構成的,而C60是由分子構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
考向2 碳單質的可燃性
2.(2023·山西晉城·統考模擬)石墨烯是指由單層碳原子組成的二維薄片(如圖所示),其性質類似于石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能
B.石墨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
C.石墨烯和金剛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石墨烯屬于碳單質
C
題型歸納
考向2 碳單質的可燃性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石墨烯的性質與石墨類似,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故石墨烯也具有導電性,A表述正確;
B、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氧氣反應,B表述正確;
C、石墨烯中的碳原子緊密堆積成單層二維蜂窩狀結構,金剛石中的碳原子排列成網狀結構,兩種物質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表述錯誤;
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碳單質,D表述正確。
故選C。
考向2 碳單質的可燃性
1.(2023山東德州中考一模)如圖是木炭還原氧化銅反應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給酒精燈加網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
B.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
C.木炭是使氧化銅還原為銅的物質,它具有氧化性
D.實驗結束后,應先停止加熱,再將導氣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A
題型歸納
考向3 碳單質的還原性
題型歸納
【答案】A
【分析】碳和氧化銅在較高的溫度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
【詳解】A、 給酒精燈加網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有利于反應的進行,正確;B、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黑色固體粉末逐漸變紅,由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變為銅單質,錯誤;C、木炭是使氧化銅還原為銅的物質,它具有還原性,作還原劑,錯誤;D、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氣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熱,這樣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反之試管內溫度變小,氣壓變低,會倒吸,錯誤。故選A。
考向3 碳單質的還原性
2.(2023·黑龍江·中考節選)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用途。
(1)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其中生鐵的含碳量 (填“大于”或“小于”)鋼的含碳量。
(2)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中CuO發生了 (填“氧化”或“還原”)反應。
題型歸納
【答案】(1)大于 (2) 還原
【詳解】(1)生鐵的含碳量大于鋼的含碳量。
(2)在該反應中,氧化銅中的氧被奪取,則發生的反應為還原反應。
考向3 碳單質的還原性
Pro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的制取
03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工業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
(1)反應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溫
 CaCO3===CO2↑+CaO 
 CaCO3+2HCl==CaCl2+H2O+CO2↑ 
知識梳理
(2)制取裝置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如圖甲、乙所示
①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
②驗滿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特別提醒:用乙裝置制取氣體時,長頸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集滿氣體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璃片_______放在桌子上。
 向上排空氣法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若木條熄滅,則已經收集滿 
生成的氣體逸出
 正 
知識梳理
【點撥】(1)不能用稀硫酸,因為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會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使碳酸鈣與稀硫酸脫離接觸,反應逐漸停止。
(2)不能用濃鹽酸,因為濃鹽酸易揮發,揮發出氯化氫氣體,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
(3)固體不能用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太劇烈,使生成的氣體不易收集。
(4)吸收方法:實驗室常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時,導管應插入液面以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知識梳理
1.(2023北京中考)下列關于的實驗室制取及檢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題型歸納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A.制的藥品
B.發生裝置
C.收集方法
D.檢驗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也可以防止污染環境,故選項說法正確;
B、尿素[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則屬于氮肥,不屬于復合肥,故選項說法錯誤;
C、草木灰呈堿性,其中含有氫氧根離子,將銨態氮肥與草水灰混合用,銨根離子能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氨氣,氨氣揮發導致氮元素流失,會降低肥效,故選項說法錯誤;
D、大量施用農藥會導致環境和農產品污染,因此要合理的施用農藥,不是禁止使用,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2.(2023·湖南岳陽·中考)某同學利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來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請幫他完成下面的部分實驗報告。
(1)【實驗原理】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實驗裝置】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CO2,應選用下列裝置中的______(填字母)。
(3)【實驗步驟】驗證集氣瓶中CO2氣體已集滿的方法:______。
(4)【反思交流】結合實驗,你認為該實驗的注意事項有:______(寫一條即可)。
題型歸納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C/CB
(3)將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瓶口處
(4)使長頸漏斗的末端在稀鹽酸的液面以下,實行液封,防止二氧化碳氣體由長頸漏斗逸出
【詳解】(1)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擇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選BC。
(3)氣體的驗滿在瓶口處進行,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燒,所以驗證集氣瓶中CO2氣體已集滿的方法:將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瓶口處。
(4)該實驗的注意事項有:使長頸漏斗的末端在稀鹽酸的液面以下,實行液封,防止二氧化碳氣體由長頸漏斗逸出等。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3.(2023·湖北荊州·中考)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
(2)實驗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氣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為______(填裝置序號)。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3)實驗室制取氣體時,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慮的是______(填序號)。
a.所要制取氣體的顏色
b.藥品容易獲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氣體
c.反應條件易于控制,反應速率適中
d.操作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節能環保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答案】(1)集氣瓶 (2)BD (3)a
【詳解】(1)由實驗裝置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為集氣瓶;
(2)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可以采用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也可以選擇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只能選擇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不能采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密度都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各成分發生反應,收集時都可以采用裝置D瓶口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實驗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氣,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為BD;
(3)a、所要制取氣體的顏色,對反應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及反應原理,都沒有影響,制取氣體時無需考慮,選項符合題意;
b、藥品是否容易獲得,能否生成所要制取的氣體,是在制取氣體時必須要首先考慮的因素,選項不符合題意;
c、反應條件易于控制,反應速率適中,是在反應中需要考慮的因素,選項不符合題意;
d、操作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是從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需要考慮的因素,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4.(2023山東濰坊中考)氧氣、二氧化碳是航空母艦中的常用儲備氣體,在急救、滅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氣體的制備是初中化學實驗重要的內容,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2)實驗室利用裝置A,選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結束后,從剩余固體中回收二氧化錳,有下列操作步驟;①過濾;②洗滌;③溶解;④干燥,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數字編號)。為檢驗二氧化錳是否洗滌干凈,可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 溶液(寫試劑化學式) ,觀察現象即可。
(3)實驗室用裝置B、C、D進行實驗時,C中蠟燭燃燒更旺,D中溶液變渾濁,則B中產生的氣體為 ,小試管的作用是 。
(4)為制取二氧化碳,需將60g溶質質量分數為36%的濃鹽酸稀釋至9%,所加蒸餾水(密度為1g/mL)的體積為 mL。用裝置E、F測量二氧化碳的體積時,若E中無植物油,則測得的二氧化碳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題型歸納
【答案】(1)錐形瓶; (2)
③①②④ ;AgNO3;(3) 氧氣/O2 ;形成液封,節約藥品;(4)180 ;偏小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結束后,從剩余固體中回收二氧化錳,氯化鉀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故可通過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故順序為:③①②④;
如果二氧化錳未洗滌干凈,表面會附著氯化鉀,氯化鉀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和硝酸鉀,故可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AgNO3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已經洗滌干凈;(3)實驗室用裝置B、C、D進行實驗時,C中蠟燭燃燒更旺,D中溶液變渾濁,說明B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蠟燭燃燒的更旺;小試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節約藥品;(4)解:設所加蒸餾水的質量為x,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可得:60g×36%=(60g+x)×9%,x=180g,即180mL;用裝置E、F測量二氧化碳的體積時,若E中無植物油,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與水反應,會導致測得二氧化碳的體積偏小。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制取
The properties and uses of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04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顏色
氣味
狀態
密度
溶解性
無色
_____
_____
比空氣___
_______溶于水
無味
氣體

 能 
知識梳理
化學性質
不支持燃燒
與水反應
與澄清石灰水
反應
實驗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知識梳理
化學性質
不支持燃燒
與水反應
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現象
_________的蠟
燭先熄滅,
_________的蠟
燭后熄滅
紫色石蕊溶
液變_____ 
澄清石灰水
變_____ 
結論或
化學
方程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下面 
 上面 
紅色
渾濁
 不能燃燒,
也不支持燃燒;
密度比空氣大
CO2+H2O
==H2CO3
Ca(OH)2 +CO2
==CaCO3↓+H2O
知識梳理
3.二氧化碳的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1)用途
用途
性質
碳酸飲料
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溫室肥料
CO2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
固體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作制冷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周圍溫度降低
滅火
不燃燒且不支持燃燒
知識梳理
干冰升華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2)對環境的影響——溫室效應
①成因:大氣中_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多,使全球變暖。
②危害: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響。
③緩解措施:減少_____________的使用;使用___________能源;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等。
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 
清潔型 
知識梳理
1.(2023·湖南永州·校聯考三模)大棚蔬菜種植時,經常使用CO2作氣體肥料,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CO2可以增加產量
B.使用CO2期間可以大量澆水
C.人進去時,要先通風防窒息
D.CO2發生器要吊起來使用,因為CO2密度比空氣大
題型歸納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故使用CO2可以增加產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B、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故使用CO2期間可以大量澆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但植物光合作用會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氣,產生的氧氣能夠供給呼吸,故人進入大棚時不會出現窒息現象,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D、將CO2發生器吊起來使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由于密度比空氣大,會向下飄動,與植物充分接觸,促進植物光合作用,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2.(2023·安徽蕪湖·??寄M)學習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從微觀角度分析,干冰是由分子構成的
B.干冰升華吸熱,使裝置溫度降低
C.U形管內右端紅墨水液面升高
D.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題型歸納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態,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B、干冰升華吸熱,使裝置溫度降低,故選項說法正確;
C、干冰升華吸熱,使大試管內溫度降低,壓強減少,則可觀察到U形管內左端紅墨水液面升高,右端紅墨水液面下降,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干冰升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可觀察到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考向0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1.(2023北京中考)用下圖實驗研究的性質。??
(1)可證明CO2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 ,密度比空氣的大的現象是 。
(2)燃著的木條熄滅,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質是 。
題型歸納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答案】(1) 2處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1、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色;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比1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先變紅色;(2)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
【解析】(1)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色,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當2處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1、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色,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比1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先變紅色,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2)燃著的木條熄滅,由此可得出 CO2 具有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2023內蒙古包頭中考)實驗室現有氯酸鉀、二氧化錳、稀硫酸、大理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6種藥品以及下列儀器。按照要求回答:
(1)利用上述藥品和儀器制取二氧化碳,你選擇的藥品是_______,儀器是_______(填序號),組裝好儀器后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寫出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題型歸納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3)為驗證CO2與NaOH能發生反應,將一支充滿CO2的試管倒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如圖),擺動試管,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僅以此實驗無法確定CO2與NaOH發生反應,請你補充實驗證明二者能發生反應:__________(寫出實驗操作和現象)。
題型歸納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答案】(1) 大理石和稀鹽酸;①②③⑤;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
(3)方法一:將原裝置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水做對比實驗,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高度低于原裝置試管內液面高度。方法二:取少量實驗后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解析】(1)實驗室通常選擇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選擇大理石和稀硫酸,是因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的進一步進行;
該反應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①②⑤,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③,故制取裝置可選擇①②③⑤;組裝好儀器后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浪費藥品;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2)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氫氧化鈉溶液中本身含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也能導致裝置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試管內液面上升,故要想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應設計實驗排除水的干擾,故設計實驗:將原裝置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水做對比實驗,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高度低于原裝置試管內液面高度,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要想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可設計實驗證明碳酸鈉的生成,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故可設計實驗:取少量實驗后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含碳酸鈉,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3.(2023·湖北宜昌·中考)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
(1)如圖1,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2)用木炭還原氧化鐵也可得到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上述兩個反應都可得到二氧化碳,但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小文同學用圖2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指出該裝置的兩處錯誤:
①______;②______。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4)如圖3,向充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質是______。在一支試管中倒入少量塑料瓶中的液體,滴加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答案】(1)劇烈燃燒,發白光,放熱
(2)
(3) 長頸漏斗沒有液封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4) 軟塑料瓶變癟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詳解】(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發白光,放熱;
(2)木炭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得到二氧化碳和鐵,方程式是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為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含碳酸鈣)與稀鹽酸,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圖2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裝置中的錯誤是:長頸漏斗沒有形成液封,易造成氣體跑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導致瓶中氣壓減小,大氣壓將塑料瓶壓癟,故填:軟塑料瓶變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同時瓶中部分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產生碳酸,碳酸顯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4.(2023·遼寧丹東·中考)在實驗室里,同學們欲用如圖所示裝置別取氣體并驗證其相關性質。
(1)實驗室利用A裝置制取O2,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利用O2 的性質,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2)下列反應物狀態和條件的組合,適合于選用B裝置制取CO2氣體的是______。
A.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反應需要加熱
B.反應物為固體和固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C.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3)在C裝置中,左端放置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右端放置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濕潤紙花。向C裝置中通入足量干燥的CO2,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干燥紙花 ,濕潤紙花 。上述實驗能證明CO2的化學性質是 。
(4)欲要同時證明CO2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兩點性質,在D與E裝置中,你認為選用 裝置進行操作更合理。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答案】(1)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不易溶于水 (2)C
(3) 不變色 變紅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 (4)D
【詳解】(1)固體加熱容易把藥品中含有的水分變成水蒸氣,在管口遇冷凝結水,倒流到熱的試管底部,容易炸裂試管,則試管口向下傾斜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實驗室利用A裝置制取O2,試管口放了一團棉花說明是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利用氧氣不易溶于水的性質,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2)B裝置是固液常溫型裝置,適用于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來制取氣體的反應,故選C;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干燥紙花變色,而能使紫色的濕潤紙花變成紅色,故可觀察到干燥紙花不變色,濕潤紙花變紅,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紙花變成紅色,故上述實驗能證明CO2的化學性質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
(4)D裝置能觀察到下層蠟燭火焰先滅,上層后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E裝置未用毛玻璃片,會使部分二氧化碳直接逸散到空氣中,故在D與E裝置中,選用D裝置進行操作更合理。
考向02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題型歸納
1.(2023·湖南衡陽·中考)有關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碳的單質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將CO2轉變為O2
C.CO和CO2元素組成相同,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它們的相互轉化是物理變化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B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碳的單質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純凈的金剛石是無色,故A說法錯誤;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可將CO2轉變為O2,故B說法正確;
C、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相似,故C說法錯誤;
D、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單質,屬于兩種不同的物質,所以它們的相互轉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說法錯誤;
故選B。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選項正確;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選項錯誤;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選項正確;
D、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可用于生產碳酸型飲料,選項正確;
故選:B。
2.(2023·吉林長春·中考)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A.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結構: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成
C.性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應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碳酸型飲料
B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3.(2023·西藏·中考)我國提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碳中和是指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丁仲禮院士認為碳中和是讓人為排放的被人為努力和自然過程所吸收。
(4)隨著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氣中的越來越多,導致溫室效應加劇。下列措施有助于實現碳中和的有_____(填字母)。
A.植樹造林
B.用清潔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C.利用人工途徑將合成為淀粉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4)ABC
【解析】(4)A、植樹造林,增加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符合題意;
B、用清潔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題意;
C、利用人工途徑將 CO2 合成為淀粉,消耗了多余的二氧化碳,符合題意;
故選:ABC。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4.(2023·湖北恩施·統考一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1)“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量 (選填“>”“<”或“=”)CO2的吸收量,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徑是 ;
(2)空氣中CO2含量升高會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1) = 植物的光合作用
(2)溫室效應
【詳解】(1)“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消耗(吸收)量相等;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徑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5.(2023·江蘇淮安·校考模擬)溫室效應加劇引起的氣候異常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
(1)“碳達峰”與“碳中和”中的“碳”實際指的是空氣中的 氣體。
(2)造成溫室效應加劇的主要原因是 、石油和天然氣的過度使用,產生了過多的二氧化碳氣體。
(3)植樹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其原理是利用綠色植物的 作用,以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4)生活中,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有助于完成目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不用電器及時關閉電源 B.外出多步行或騎自行車
C.紙質垃圾焚燒處理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1)二氧化碳/CO2 (2)煤 (3)光合 (4)AB
【詳解】(1)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過量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加劇,“碳達峰”與“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質是二氧化碳;
(2)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會產生了過多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溫室效應加劇。
(3)植樹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其原理是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減少溫室氣體;
(4)A、不用電器時及時關閉電源,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符合題意;
B、外出時多步行或騎自行車,減少私家車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題意;
C、產生紙質垃圾時焚燒處理,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不符合題意。
故選AB。
考向03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
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
04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顏色
氣味
狀態
密度
溶解性
_____
_____
_____
比空氣___
___溶于水
無色
無味
氣體


知識梳理
2.化學性質及用途
性質
現象及化學反應方程式
用途
可燃性
CO能夠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氣體
燃料
 2CO+O2===2CO2 
點燃
知識梳理
性質
現象及化學反應方程式
用途
還原性
CO還原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黑色固體變成___________
用于冶
金工業
CO還原氧化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紅棕色固體變成_________
毒性
易與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結合,從而使____________與O2結合的能力大大減弱,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
 紫紅色 ?
 黑色 ?
 3CO+Fe2O3===2Fe+3CO2 ?
高溫
 CO+CuO===Cu+CO2 ?

知識梳理
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
3.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除雜方法(括號內的物質為雜質):
(1)CO(CO2):
通常將氣體通入過量的堿溶液(一般用氫氧化鈉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與堿溶液反應,從而達到除雜的目的。也可通過足量灼熱的碳的方法。
(2)CO2(CO):
通常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從而達到除雜的目的。
知識梳理
【注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采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不能采用通入水或石蕊溶液的方法。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金剛石、石墨和C60的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錯誤;
B、氮氣和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都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因此不能燃著的木條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錯誤;
C、CO2滅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大),又利用了其化學性質(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正確;
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因此在煤爐上放一壺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錯誤。
故選C。
1.(2023·云南保山·統考二模)下列關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金剛石、石墨和C60和的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B.區分氨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以用燃燒的木條
C.CO2滅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其化學性質
D.在煤爐上放一壺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考向0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C
題型歸納
【答案】D
【詳解】A、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所以冬天用煤爐取暖時,可在煤爐附近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A說法錯誤;
B、二氧化碳不具有還原性,不能用于冶煉金屬,故B說法錯誤;
C、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故C說法錯誤;
D、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由于二者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故D說法正確;故選:D。
2.(2023·江蘇鹽城·??寄M)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學世界里最龐大的家族,它們有超過三千萬的成員。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冬天用煤爐取暖時,可在煤爐附近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B.二氧化碳因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煉金屬
C.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D.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考向0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D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故A正確;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B錯誤;
C、細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點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故C錯誤;
D、紅磷在氧氣和空氣中均能夠燃燒,故 D錯誤。
故選A。
3.(2023·天津·統考二模)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細鐵絲在空氣中點燃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紅磷在氧氣中能燃燒,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考向0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A
題型歸納
【答案】D
【詳解】A、一氧化碳難溶于水,不符合題意;
B、氧化鐵與一氧化碳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單質和二氧化碳,其可用來煉鐵,不符合題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為燃料,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和水,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會變渾濁,一氧化碳不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3·廣西南寧·統考二模)下列關于一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A.難溶于水 B.可用來煉鐵
C.可作燃料 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考向0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D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因此在煤爐上放一壺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B、CO具有還原性,工業上,可利用CO來煉鐵,故選項說法正確;
C、CO氣體有毒,極易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失去了攜氧能力,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可危害人體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
D、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
5.(2023·遼寧阜新·統考二模)當碳燃燒不充分的時候生成CO,下列關于CO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煤爐上放一壺水能防止CO中毒 B.工業上,可利用CO來煉鐵
C.CO氣體有毒,可危害人體健康 D.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考向0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A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 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正確;
B. 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綠色植物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錯誤;
C. 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CO2不支持燃燒所以不能燃燒但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正確;
D. 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缺氧引起中毒,正確。故選:B。
1.(2023·湖南長沙·??级#Ρ仁菍W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兩種氣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通常情況下,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B.CO2可用于冶煉金屬,CO可用于光合作用
C.CO可作燃料,CO2不能燃燒但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D.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毒性
B
題型歸納
2.(2023·山東臨沂·統考二模)學習化學經常使用歸納的方法。下列關于碳及其化合物的歸納正確的是
A.在煤爐上放一壺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CO2滅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其化學性質
D.金剛石、石墨和C60的性質相似
考向02 一氧化碳的毒性
C
題型歸納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毒性
【答案】C
【詳解】A、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在煤爐上放一壺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錯誤;
B、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錯誤;
C、二氧化碳用于滅火利用了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學性質,和密度比空氣大的物理性質,正確;
D、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單質,化學性質相似,但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質差距較大,錯誤;
故選C。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 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正確;
B. 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綠色植物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錯誤;
C. 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CO2不支持燃燒所以不能燃燒但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正確;
D. 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缺氧引起中毒,正確。故選:B。
3.(2023·湖南長沙·校考二模)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兩種氣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通常情況下,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B.CO2可用于冶煉金屬,CO可用于光合作用
C.CO可作燃料,CO2不能燃燒但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D.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毒性
B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A說法正確;
B、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受日光照射或與空氣、水接觸都不易發生變化,因此古代的書畫作品能保存至今,B說法正確;
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本身不具有酸性,C說法錯誤;
D、低碳生活倡導低消耗,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說法正確。故選C。
1.(2023·湖北襄陽·統考二模)關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一氧化碳在工業上用于冶煉金屬,在反應中表現出還原性
B.古代的書畫作品能保存至今,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倡導低碳生活主要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C
2.(2023·重慶·中考)2023年5月,大連灣海底隧道貫通,我國自主研制的盾構機起了重要作用。盾構機的殼體、刀盤等都使用了鋼材?;卮鹣铝袉栴}。
(1)與純鐵相比,鋼鐵的優良性能有 (填一種)。
(2)高爐煉鐵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中的還原劑為 。
(3)每年有大量的鋼鐵因腐蝕而報廢,寫出防止鐵生銹的一條措施______________。
題型歸納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題型歸納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答案】(1)硬度大
(2) 一氧化碳/CO
(3)刷漆
【詳解】(1)鋼鐵是鐵碳合金,合金相對于純金屬,具有硬度大,熔點低,抗腐蝕性好等優良性能;
(2)①高爐煉鐵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②反應中一氧化碳奪走氧化鐵中的氧,作為還原劑,所以填:一氧化碳或CO;
(3)鐵生銹是與空氣中的水、氧氣反應,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可以是:刷漆、涂油等
3.(2023·山東濟寧·中考)某興趣小組為證明CO作還原劑表現還原性,采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查詢資料】
I.用甲酸與濃硫酸微熱可生成CO,化學方程為:
II.HCOOH:熔點8.6℃,沸點100.8℃。
【實驗裝置】
題型歸納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 ,儀器b的名稱是 。
(2)該興趣小組方框A中需選擇 (填“A1”、“A2”或“A3”)裝置生成CO氣體,然后與B裝置對接完成實驗;
(3)寫出B裝置硬質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4)B裝置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從C裝置中出現_____________現象同樣可以證明CO具有還原性;
(5)該小組經過交流討論,得出該裝置存在一定缺陷,具體是_____________。
題型歸納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題型歸納
【答案】(1) 分液漏斗 錐形瓶 (2)A2 (3)
(4) 黑色固體變紅 石灰水變渾濁 (5)沒有進行尾氣處理
【詳解】(1)儀器a是分液漏斗,儀器b是錐形瓶;
(2)HCOOH:熔點8.6℃,沸點100.8℃,反應時,甲酸變成液體,則需要液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則選A2;
(3)B裝置中CO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產生銅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4)在加熱時CO將氧化銅還原成銅,同時產生二氧化碳,體現了CO的還原性;氧化銅是黑色固體,銅是紅色固體,則B裝置中的現象是黑色固體變紅;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溶質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水,則C裝置中石灰水變渾濁;
(5)CO有毒,裝置后沒有進行尾氣處理。
考向03 一氧化碳的還原性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介休市| 衡水市| 安国市| 安康市| 临夏县| 凤山县| 务川| 天柱县| 原平市| 栖霞市| 资兴市| 凤冈县| 八宿县| 宁城县| 彭阳县| 凭祥市| 集贤县| 绥德县| 安徽省| 旬邑县| 五常市| 中山市| 横峰县| 兰州市| 巴林右旗| 灌阳县| 水富县| 南涧| 成安县| 藁城市| 新河县| 科技| 中卫市| 宣威市| 金山区| 太原市| 合川市| 长乐市| 青神县|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