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考點串講】(共74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精品課件(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考點串講】(共74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精品課件(人教版)

資源簡介

(共74張PPT)
人教版 化學
燃料及其燃燒
2024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02
01
考情分析
知識導圖
03
知識梳理
04
題型歸納
01
考情分析
1.燃料的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是中考的重點;
2.三大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對環境的影響是中考的重點;
3.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中考的重點。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燒的條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目錄
CONTENTS
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對環境的影響
Combustion conditions.
燃燒的條件
01
1.燃燒:
可燃物與_______發生的一種_______、_______的劇烈的 。
氧氣 
發光 
放熱 
氧化反應 
2.燃燒需要三個條件:
物質本身是________
可燃物接觸________________
(3)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_____________
可燃物
氧氣或空氣
著火點
【注意】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能改變,用水滅火把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知識梳理
1.(2023安徽中考)某同學用右圖裝置探究磷燃燒的條件,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室可通過 加熱制取O2
B.通入后,白磷燃燒,說用物質燃燒的條件只需要
C.通入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白磷著火點比紅磷低
D.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題型歸納
考向1 探究燃燒的條件
B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實驗室可通過加熱 KMnO4 制取 O2,故A說法正確;
B、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圖示中白磷在60℃的熱水中,通入氧氣前,白磷不燃燒,通入 O2 后,白磷燃燒,通過對比說明物質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并不是只需要氧氣,故B說法錯誤;
C、白磷和紅磷都在60℃的熱水中,通入 O2 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白磷著火點比紅磷低,故C說法正確;
D、白磷能在空氣中自燃,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可以隔絕氧氣(或空氣),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考向1 探究燃燒的條件
2.(2023四川成都中考)有關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分別是和)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處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
B.③④處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C.①③處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D.①④處燃燒時都能有效避免空氣污染
題型歸納
B
考向1 探究燃燒的條件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紅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①處白磷燃燒,②處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A錯誤;
B、③中的白磷不與氧氣接觸,白磷不燃燒,④處的白磷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由此說明燃燒需要氧氣,故B正確;
C、①處的白磷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③中的白磷不與氧氣接觸,白磷不燃燒,由此說明燃燒需要氧氣,故C錯誤;
D、①處的白磷燃燒時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故D錯誤。
故選B。
考向1 探究燃燒的條件
3.(2023四川自貢中考)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
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I);
②將圖I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
(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氣體壓強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
條件之一是_____。
(4)圖Ⅱ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
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
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_______________。
題型歸納
考向1 探究燃燒的條件
題型歸納
【答案】(1) (2)增大
(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4)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詳解】(1)白磷與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試管內氣體壓強增大;
(3)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I);②將圖I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4)圖Ⅱ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考向1 探究燃燒的條件
1.(2023·湖南湘潭·中考)古代用“木燧”(鉆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 B.鉆木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
C.鉆木生熱改變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在鉆木取火的過程中,空氣提供了助燃物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木燧”是指摩擦生熱,使木柴燃燒,其中的“木”是可燃物,選項正確;
B、鉆木過程中摩擦生熱,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選項正確;
C、鉆木生熱,使木柴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而不是改變了可燃物的著火點,選項錯誤;
D、在鉆木取火的過程中,空氣提供了氧氣,氧氣是助燃物,選項正確。
故選C。
考向2 燃燒的條件
2.(2023·遼寧丹東·中考)成語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下列成語表達的本意與燃燒無關的是
A.星火燎原 B.火上澆油 C.破釜沉舟 D.死灰復燃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星火燎原,意思是一點兒小火星可以把整個原野燒起來,與燃燒相關,故選項錯誤;
B、火上澆油,意思是向燃燒的物質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燒更旺,與燃燒相關,故選項錯誤;
C、破釜沉舟,該成語是指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與燃燒不相關,故選項正確;
D、死灰復燃,意思是已經熄滅的火又燃燒起來,與燃燒相關,故選項錯誤;故選:C。
考向2 燃燒的條件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fire extinguishing.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02
1.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使燃燒反應停止。
(2)方法:
①隔離或清除___________;
②隔絕_________________;
③降低溫度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滿足一個即可。
可燃物
空氣或氧氣
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知識梳理
2.日常生活中的滅火實例、滅火方法及滅火原理:
滅火實例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
油鍋著火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森林著火 用直升機灑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置隔離帶 _______________
檔案室著火 二氧化碳滅火器 _____________
酒精灑在實驗桌上燃燒 ________________ 隔絕空氣,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蓋上鍋蓋
 隔絕空氣 
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隔離可燃物 
 隔離空氣 
用濕抹布蓋滅 
知識梳理
3.火險應對措施:
(1)火勢不大,可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和___________撲滅。
(2)火勢較大或有蔓延趨勢,應立即撥打____________電話,并采取自救措施,如用____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跑離著火區域。
 滅火器 
 119火警 
 濕毛巾 
 靠近地面 
 沿墻壁 
知識梳理
1.(2023廣西中考)學生承擔家務是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利用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來滅火的原理的是( )
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 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
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 D.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
A
題型歸納
【答案】A
【解析】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水可使可燃物的溫度將至其著火點以下,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A符合題意;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清楚了可燃物,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隔絕了氧氣(或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
D、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清除了可燃物,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2.(2023·福建·中考)消防用自動感溫噴淋頭結構如下圖所示。當噴淋頭附近溫度升高到噴淋頭的設定值時,丙三醇將熱敏玻璃球脹破,噴淋頭自動噴水滅火。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熱敏玻璃球能迅速將外界的熱量傳遞給丙三醇
B.玻璃球脹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C.噴水滅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熱源靠近自動感溫噴淋頭
C
題型歸納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熱敏玻璃球能迅速將外界的熱量傳遞給丙三醇,說法正確;
B、溫度升高,丙三醇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使玻璃球脹破,說法正確;
C、噴水滅火的原理是水蒸發帶走周圍的熱量,使周圍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說法錯誤;
D、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熱源靠近自動感溫噴淋頭,防止玻璃球脹破,造成損失,說法正確。
故選C。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3.(2023·廣西·中考)學生承擔家務是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利用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來滅火的原理的是( )
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
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
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
D.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
A
題型歸納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水可使可燃物的溫度將至其著火點以下,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A符合題意;
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清楚了可燃物,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
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隔絕了氧氣(或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
D、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清除了可燃物,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4.(2023·四川內江·中考)某消防隊到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中:
(1)消防隊員模擬炒菜時油鍋著火,常采取的滅火措施是_______。
(2)消防隊員使用高壓水槍對燃著的木材噴水滅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
題型歸納
【答案】(1)用鍋蓋蓋滅
(2)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詳解】(1)消防隊員模擬炒菜時油鍋著火,常采取的滅火措施是用鍋蓋蓋滅,隔絕氧氣滅火;
(2)消防隊員使用高壓水槍對燃著的木材噴水滅火,其主要原理是:水蒸發吸熱,可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5.(2023山西中考)同學們學習了燃燒與滅火后,在實驗室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以探究滅火的原理。
實驗方法: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入適量碳酸鈉和鹽酸。
(1)實驗原理: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現象:Ⅱ中蠟燭正常燃燒,Ⅰ和Ⅲ中蠟燭熄滅,Ⅲ中的現象還有 。
(3)實驗后,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是 ,
完善實驗報告,離開實驗室。
(4)問題與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結果
是 。
題型歸納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題型歸納
【答案】(1);
(2)產生大量氣泡;(3)整理洗滌儀器(合理即可);(4)鹽酸灑出/Ⅲ中蠟燭沒熄滅(合理即可)
【解析】(1)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碳酸鈉和鹽酸反應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燃燒的蠟燭熄滅;
(3)結束實驗后,將殘余物倒入水池中,用清水洗滌儀器;整理實驗臺,報告老師后離開實驗室;(4)向燒杯中傾倒液體時,試劑瓶口未緊靠燒杯口,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鹽酸灑出或Ⅲ中蠟燭沒熄滅。
考向1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題型歸納
【答案】C
【解析】A、室內著火時,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會使室內空氣對流,反而為燃燒提供了大量的氧氣,故室內起火時,不能急于打開門窗,故錯誤;B、燃氣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時,要立即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降低其濃度,不能立即開燈,不然可能會引起電火花,引發爆炸,故錯誤;C、火災發生時,濃煙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熱膨脹上升。濃煙首先充滿屋頂,后漸漸從上往下擴散。故低處濃煙較少,空氣相對較好,視野清晰,易于呼吸與逃生,所以火災逃生時最好匍匐前進,故正確;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氣體,遇明火或電火花可能會發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電話,故錯誤。故選C。
1.(2023湖北宜昌中考)消防安全,人人有責。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室內著火,打開門窗 B.燃氣泄漏,開燈檢查
C.火災逃生,匍匐前進 D.加油站內,接打電話
C
考向02 火險逃生知識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A.汽油,粉塵易燃易爆,所以加油站、煤粉廠等場所應嚴禁煙火,正確;B.生活中常用水來滅火,其原理是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錯誤;C.一旦發生火災,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顆粒被吸收,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正確;D.森林發生火災,可在大火蔓延的線路上砍掉一片樹林設置隔離帶來滅火,達到隔絕可燃物的目的,正確。故選:B。
2.(2023甘肅金昌中考)了解防災減災知識有利于保護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加油站、煤粉廠等場所應嚴禁煙火
B.生活中常用水來滅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一旦發生火災,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
D.森林發生火災,可在大火蔓延的線路上砍掉一片樹林設置隔離帶滅火
B
考向02 火險逃生知識
3.(2023四川宜賓中考)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A.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
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
C.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
D.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
A
題型歸納
考向3 滅火器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水可使可燃物的溫度將至其著火點以下,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A符合題意;
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清楚了可燃物,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
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隔絕了氧氣(或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
D、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清除了可燃物,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考向3 滅火器
Safety knowledge of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materials.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03
1.爆炸:爆炸是可燃物在________空間_______燃燒而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________和____所發生的現象。
有限
急速 
氣體

2.爆炸極限:易爆的可燃物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遇到火源就會爆炸,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作爆炸極限。
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易燃和易爆物極易_____________,甚至引發________,所以存放時要格外小心。所有放置危險品的容器要牢固、密封,容器外要有醒目的警示性標志,并標明物質名稱、化學性質和注意事項。
著火燃燒 
爆炸
爆炸和防爆安全
知識梳理
4.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當心火災—易燃物質
當心爆炸—爆炸性物質
當心火災—氧化物
禁止煙火
禁止帶火種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煙
禁止放易燃物
知識梳理
5.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1)家用天然氣、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等泄漏,切不可_____________,應關閉閥門并輕輕開窗通風。
(2)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切不可用燃著的蠟燭進行燈火試驗。
(3)加油站、面粉加工廠和煤礦的礦井內,應該都標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
(4)室內著火,不能_________________,因為會提供充足的氧氣。
點火檢查 
立即打開門窗 
知識梳理
【注意】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一定會發生爆炸嗎 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不一定引起爆炸,只有空氣或氧氣的含量達到一定的范圍(即爆炸極限)時,才有可能發生爆炸。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A、加油站、服裝廠必須嚴禁煙火是因為在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接觸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選項正確;B、電器著火時,應該先直接切斷電源不能用水撲滅,選項錯誤;
C、油罐著火時用水噴淋降溫是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則油罐著火時需要用水噴淋降溫,選項正確;
D、可燃性氣體由于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明火一定會發生爆炸,所以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要驗純,選項正確。故選B。
1.(2023湖北潛江等中考)了解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加油站、服裝廠必須嚴禁煙火 B.電器著火時,迅速用水撲滅
C.油罐著火時需用水噴淋降溫 D.可燃性氣體點燃前必須驗純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B
2.(2023·湖南常德·中考)某學校到常德德山參觀云錦棉紡廠,棉紡廠主要生產棉紗等產品,你認為棉紡廠生產車間應張貼哪種標志
A. 禁止煙火 B. 注意行人
C. 當心中毒 D. 當心腐蝕
A
題型歸納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題型歸納
【答案】A
【分析】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與氧氣或空氣混合后遇明火易發生爆炸,加油站、棉紡廠內的空氣中混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氣、棉絮,要防止因引燃混合氣體、粉塵發生爆炸。
【詳解】A. 圖中所示標志是嚴禁煙火標志,是棉紡廠必須張貼的安全標志,此選項符合題意;
B. 圖中所示標志是注意行人標志,棉紡廠無需張貼,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C. 圖中所示標志是當心中毒標志,棉紡廠無需張貼,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 圖中所示標志是當心腐蝕標志,棉紡廠無需張貼,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2023·江蘇南京·統考一模)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書失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B.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放出熱量
C.加油站、面粉加工廠必須嚴禁煙火
D.釜底抽薪的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題型歸納
B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12.(2023年安徽省中考)已知草酸鈣()加熱易分解:。為驗證分解產物中既有CO又有,小明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回答下列問題。
(1)B中實驗現象是_______,寫出其在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2)中鐵元素化合價為_____。
(3)小華認為,在D裝置后再增加裝置B才能驗證CO的存在,小明認為不加裝置B就可驗證,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
(4)從環保的角度考慮,該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滅火,而且滅火后不留下痕跡,故圖書失火,要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防止損壞圖書,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化學反應中除了燃燒反應放熱,還有很多反應是放熱的,如中和反應也是放熱的,故B不正確,符合題意;
C、加油站、面粉加工廠遇火會引發爆炸,故必須嚴禁煙火,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釜底抽薪是把可燃物抽出來滅火,故釜底抽薪的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4.(2023·江蘇無錫·校考一模)有關粉塵爆炸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鼓空氣的目的是為了增大罐內壓強
B.燃著的蠟燭是升高溫度達到面粉的著火點
C.實驗說明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D.面粉加工廠必須嚴禁煙火
題型歸納
A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12.(2023年安徽省中考)已知草酸鈣()加熱易分解:。為驗證分解產物中既有CO又有,小明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回答下列問題。
(1)B中實驗現象是_______,寫出其在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2)中鐵元素化合價為_____。
(3)小華認為,在D裝置后再增加裝置B才能驗證CO的存在,小明認為不加裝置B就可驗證,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
(4)從環保的角度考慮,該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
題型歸納
【答案】A
【分析】可燃性氣體或粉塵與氧氣或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時,遇明火或加熱時發生爆炸。
【詳解】A、鼓空氣是為了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而不是為了增大罐內壓強,說法錯誤;
B、面粉劇烈燃燒發生爆炸,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燃著的蠟燭是升高溫度達到面粉的著火點,說法正確;
C、面粉堆放不易燃燒,吹到空氣中會劇烈燃燒發生爆炸,該實驗說明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說法正確;
D、面粉加工廠的空氣中混有可燃的面粉粉塵,為防止發生爆炸,必須嚴禁煙火,說法正確;
故選:A。
考向01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Energy changes in chemical reactions.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04
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①放熱反應:放出熱量的反應,如氧化鈣與水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熱反應:吸收熱量的反應,如碳與二氧化碳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C+CO2 2CO 
(2)能量變化的意義。
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如燃料燃燒做飯、取暖、發電、冶煉金屬、發射火箭、開山炸石等。
知識梳理
1.(2023·福建·中考)下列過程中,利用了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的是
A.海水曬鹽 B.干冰制冷
C.風力發電 D.火箭發射
題型歸納
考向0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答案】D
【詳解】A、海水曬鹽是水分蒸發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化學反應發生,選項錯誤;
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化學反應發生,選項錯誤;
C、風力發電是利用風力使輪子轉動做功發電,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化學反應發生,選項錯誤;
D、火箭發射,發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放出大量熱,屬于化學變化,是化學反應產生的熱能,選項正確。故選D。
D
2.(2023·新疆·中考)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A.有機物均含有碳元素,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
B.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C.化學反應一定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則有能量變化的過程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
D.催化劑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則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
題型歸納
B
考向0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有機物均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故選項A錯誤;
B、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故選項B正確;
C、化學反應一定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但有能量變化的過程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如燈泡通電發光放熱等,故選項C錯誤;
D、催化劑的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但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不一定是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選項D錯誤;
故選:B。
考向0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3.(2023·安徽蕪湖·校聯考模擬)為落實“雙減”工作精神,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家庭小實驗的作業。在塑料飲料瓶中加入酵母粉(催化劑)和雙氧水溶液進行氧氣的制取和檢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觸摸瓶身明顯發燙,說明該反應吸熱
B.塑料瓶膨脹,只是因為反應產生氣體
C.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檢驗有氧氣生成
D.加入酵母粉會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多
題型歸納
C
考向0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觸摸瓶身明顯發燙,說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故A錯誤;
B、在酵母粉的催化作用下,雙氧水分解生成氧氣和反應時有熱量放出,都能使氣體膨脹,故B錯誤;
C、檢驗氧氣時,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故C正確;
D、酵母粉是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物氧氣的質量,故D錯誤。
故選C。
考向0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The utiliza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對環境的影響
05
1.化石燃料的利用:
(1)化石燃料。
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它們屬于_____________能源。
①煤。
a.組成:主要含有___________,是組成復雜的___________。
b.綜合利用:
 不可再生 
 碳元素 
 混合物 
焦炭
知識梳理
煤焦油
②石油。
a.組成: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____兩種元素。
b.煉制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不同,將它們分離,可得到溶劑油、
汽油、煤油、柴油等產品。
③天然氣。
a.組成: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b.甲烷的燃燒:
甲烷易燃燒,產生___________火焰,放出熱量。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氫 
 沸點 
 甲烷 
 淡藍色 
 CH4+2O2 CO2+2H2O 
【注意】煤的隔絕空氣加強熱與石油的煉制在變化類型上有什么不同 煤的隔絕空氣加強熱為化學變化,而石油的煉制是物理變化。
知識梳理
(2)合理利用與開發化石燃料。
①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a.燃燒時要有_______________,如做飯時,調節燃氣灶或煤爐的進風口等。
b.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如工業燃煤時,常將煤塊粉碎成煤粉等。
②燃燒不充分的缺點。
a.產生的熱量_________,浪費資源。
b.產生大量的CO等物質,污染空氣。
 足夠的空氣 
 減少 
知識梳理
2.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酸雨 形成 煤燃燒時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這些氣體或氣體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
會形成酸雨
危害 使土壤酸化;破壞森林、植被及農作物;腐蝕建筑物、金屬制品、大石雕像、名勝古跡等
防治 措施 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天然氣代替煤;開發新能源等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知識梳理
汽車 尾氣 危害 燃燒時產生的一些物質,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
煙塵等,會隨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措施 a.改進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燒;
b.使用催化凈化裝置,使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物質;
c.使用無鉛汽油;
d.加大尾氣檢測力度,禁止未達到環保標準的汽車上路等
 一氧化碳 
 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 
知識梳理
3.能源的利用和開發:
(1)乙醇——綠色能源
①俗稱_________,化學式為____________,屬于可再生能
源,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途:用作酒精燈、內燃機等的燃料;實驗室最常用的液體燃料。
 酒精 
 C2H5OH 
 C2H5OH+3O2 2CO2+3H2O 
知識梳理
(2)氫氣——最理想、最清潔的能源
①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室制取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液不加熱裝置)。
③優點:熱值_______;燃燒產物為_______,無污染;制取原料來源廣泛。
④不能廣泛使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困難。
2H2+O2 2H2O 
 Zn+H2SO4==ZnSO4+H2↑ 
 高 
 水 
 制取成本高 
 貯存和運輸 
知識梳理
(3)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埋藏在海底,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將成為未來的新能源。
(4)其他能源:目前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許多其他能源,如___________、
_________、生物質能、地熱能、潮汐能和核能等。它們的優點是安全,
可再生,節省化石燃料,對環境無污染。
 安全、環保、無污染(合理即可) 
 太陽能 
 風能 
知識梳理
1.(2023·廣西·中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屬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氣 B.氫能 C.石油 D.煤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天然氣是化石燃料,不屬于新能源,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氫能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屬于新能源,故B選項符合題意;
C、石油是化石燃料,不屬于新能源,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煤是化石燃料,不屬于新能源,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B
考向01 新能源
2.(2023·廣東廣州·統考二模)通過“人造樹葉”模擬光合作用,H2O和CO2在光照的條件下轉化成其他物質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a不含有碳元素
B.該反應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C.利用該反應開發新能源
D.在工業生產中應嚴禁煙火
題型歸納
A
考向01 新能源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A、由題意可知,H2O和CO2在催化劑和光照的條件下生成氫氣、氧氣和物質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H2O和CO2中有碳、氫、氧三種元素,而氫氣、氧氣中只有氫、氧兩種元素,則物質a中一定有碳元素,故該選項說法錯誤;
B、該反應是H2O和CO2在催化劑和光照的條件下生成氫氣、氧氣和物質a,則該反應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C、該反應能得到氫氣,氫氣是新能源,則利用該反應能開發新能源,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D、工業生產的原料或產品中常含有易燃、易爆物質,在工業生產中應嚴禁煙火,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考向01 新能源
1.(2023·吉林·統考模擬)2025年長安汽車廠將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主要趨勢。
(1)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氫能 B.汽油 C.生物質能
(2)乙醇是一種生物燃料,它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和 (寫化學式),并放出大量熱。
題型歸納
考向02 能源開發和利用
題型歸納
【答案】(1)B
(2) 可再生 CO2
【詳解】(1)A、氫能屬于新能源,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汽油屬于化石燃料,短期內不能再生,屬于傳統能源,故選項符合題意;
C、生物質能屬于新能源,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乙醇可通過高粱、玉米和薯類等發酵、蒸餾而制得,屬于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熱,故填:可再生;CO2。
考向02 能源開發和利用
1.(2023山東煙臺中考)《漢書》中記載“高奴縣洧水可燃”,《夢溪筆談》中記載“予知其煙可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為石油。下列關于“洧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是不可再生資源,屬于純凈物
C.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
D.其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可用于制墨
B
題型歸納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A、“洧水”即為石油,石油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題意;B、石油屬于化石燃料,短期內不能再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且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C、“洧水”即為石油,石油中主要含有C、H元素,不符合題意;D、石油中含碳元素,不完全燃燒生成炭黑,炭黑可用于制墨,不符合題意。故選B。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2.(2023·江蘇常州·中考)第十九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舉辦,所使用的火炬名為“薪火”,寓意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
(1)保持“薪火”火種不滅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適當的溫度和 。
(2)“薪火”火炬燃料采用生物質燃氣。生物質燃氣是利用農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等原料轉化成的可燃性能源,其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甲烷 (CH4)是常見的一種生物質燃氣,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1)充足的氧氣
(2)可再生
(3)
【詳解】(1)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故保持“薪火”火種不滅需要充足的燃料、保持適當的溫度和充足的氧氣;
(2)生物質燃氣是利用農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等原料轉化成的可燃性能源,短期內可再生,故其屬于可再生能源;
(3)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3.(2023黑龍江中考)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達成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盡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大氣中的CO2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化石燃料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隨著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趨枯竭,在人們擔心化石能源將被耗盡的時候,科學家發現海底埋藏著大量可燃燒的“冰”一一“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3)發展“低碳”經濟,提倡“低碳生活”,已成為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下列做法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能源結構向多元清潔和“低碳”方向轉型
B.發展公共交通事業,提倡綠色出行
C.退耕還林,大力植樹造林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1)不可再生;(2) ;(3)ABC
【解析】(1)化石燃料在短期內得不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甲烷與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發展“低碳經濟”,提倡“低碳生活”,一方面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A、能源結構向多元清潔和低碳方向轉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符合題意;B、發展公共交通事業,提倡綠色出行,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符合題意;C、退耕還林,大力植樹造林,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符合題意;故選:ABC。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4.(2023四川廣安中考)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使人類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1)煤和石油是目前使用較多的兩種能源,下列有關它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煤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B.煤和石油綜合利用的產品都有醫藥、炸藥等
C.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煤和石油的燃燒對環境都有害,應禁止使用
題型歸納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2)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制造新能源汽車所用到的材料有:鋼、塑料、鋁合金、合成橡膠等,其中鋼和鋁合金屬于______材料,相對于傳統的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是______(任答一點即可)。
(3)“可燃冰”外觀像“冰”,是尚未大量開發的新能源,主要含甲烷水合物( )。
某甲烷水合物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則中x的值為______。
題型歸納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題型歸納
【答案】(1)D (2) 金屬 環保 (3)8
【詳解】(1)A、煤、石油都是多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故說法正確;
B、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綜合利用的產品都有醫藥、炸藥等,故說法正確;
C、煤、石油都是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蘊藏量都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說法正確;
D、不能直接將煤和石油燃燒,產物對環境都有害;煤和石油需要綜合利用以便得到更多的產品,故說法錯誤;
故選:D。
(2)鋼和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相對于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是環保(任答一點即可)。
(3)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出現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4、4,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1、20、12,則xH2O 含有氫、氧原子數目是16、8,則x=8。
考向03 化石燃料及對環境的影響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宝鸡市| 楚雄市| 太仆寺旗| 太仆寺旗| 云龙县| 沾益县| 永吉县| 简阳市| 东乡| 南京市| 清水县| 东源县| 高雄市| 聊城市| 漯河市| 许昌市| 隆化县| 宜川县| 富锦市| 屏边| 绥滨县| 尼木县| 双牌县| 井研县| 墨江| 高尔夫| 通州市| 信阳市| 浦北县| 资中县| 瓮安县| 岫岩| 塔城市| 咸宁市| 嘉祥县| 灵武市| 曲阜市| 安徽省| 修文县|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