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考點串講】(共82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精品課件(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考點串講】(共82張PPT)-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精品課件(人教版)

資源簡介

人教版?化學
物質構成的奧秘
2024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第三單元
02
01
考情分析
知識導圖
03
知識梳理
04
題型歸納
01
考情分析
1.分子、原子的結構和性質是中考的??键c。
2.元素的書寫、分類對元素周期表的認識是中考的必考點。
3.物質的簡單分類是中考的必考點。
原子結構
分子和原子
元素和周期表

目錄
CONTENTS
Molecules and atoms.
分子和原子
01
一、構成物質的粒子
由_____構成的物質
水、二氧化碳、氣體(稀有氣體除外)
由_____構成的物質
金屬、稀有氣體、金剛石、C60
由_____構成的物質
堿[NaOH、Ca(OH)2]、鹽(NaCl、CuSO4)
分子
原子
離子
知識梳理
二、分子
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2.基本性質:
(1)質量和體積都_________。
(2)在不停地_________,且溫度越高,_____________。
(3)分子之間都有一定的_________,且溫度越高,分子間的_____________。
(4)同種分子的性質_________,不同種分子的性質_________。
化學性質
很小
運動
運動越快
間隔
間隔越大
相同
不同
知識梳理
3.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物質的變化: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或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即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4.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混合物和純凈物:
對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的分子構成,純凈物由_____________的分子構成。
沒有發(fā)生變化
發(fā)生了變化
不同種類
相同種類
知識梳理
三、原子
1.概念: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粒子。
2.基本性質:質量和體積都_______;在不停地_______;原子間存在_______。
化學變化
最小
很小
運動
間隔
【點撥】“最小”,是指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而離開化學變化這一條件,它則不是最小粒子,且可以分為更小的粒子。
知識梳理
1.(2023內蒙古通遼中考)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碳酸鉀 B.液氧
C.金剛石 D.銀
題型歸納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B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A、碳酸鉀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碳酸鉀是由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B、液氧是液態(tài)的氧氣,氧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正確;C、金剛石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錯誤;D、銀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銀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錯誤。故選B。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2.(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氯化鈉 B.過氧化氫
C.汞 D.C60
題型歸納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解析】A、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汞是金屬,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故C符合題意;D、C60是由C60分子構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3.(2023四川涼山州中考)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yè)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A.O2 B.2O
C.O D.O2-
題型歸納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A
題型歸納
【答案】A
【解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所以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學符號O2。故選A。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4.(2023湖南長沙中考)2022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復雜的分子結構。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B.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運動
D.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
題型歸納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B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A、物質不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鐵是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選項說法不正確;B、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因此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仍然在不斷運動的,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H2O是由水分子構成,H2O2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因此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不相同,故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5.(2023山東威海中考)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chuàng)造也可以被消滅
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
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
題型歸納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D
題型歸納
【答案】D
【解析】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的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合成新的分子,分子也可以被完全反應,說法正確;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則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說法正確;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相同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分子的構成不同,則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說法正確;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說法錯誤;答案:D。
考向1 分子、原子、離子
1.(2023·廣西·中考)向液化石油氣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氣泄漏,就能聞到這種臭味,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聞到臭味是因為(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的體積很小
題型歸納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A
題型歸納
【答案】A
【詳解】能聞到臭味,是具有臭味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運動到空氣中,接觸到了人的嗅覺細胞而聞到臭味,故選A。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2.(2023·湖北荊州·中考)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氣體可壓縮存儲于鋼瓶中——分子之間有間隔
B.花園里百花盛開,香氣四溢——分子在不停運動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剛石與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題型歸納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分子之間有間隔,氣體被壓縮后防止間的間隔減小,體積隨之減小,能夠存儲于鋼瓶中,選項正確;
B、分子在不停運動,花開放后,具有花香味的物質的分子運動到人的鼻孔處,使人聞到香味,選項正確;
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兩種物質的分子的構成不同,所以兩種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同,選項錯誤;
D、金剛石與石墨都是碳原子直接構成的單質,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是因為兩種物質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選項正確;
故選C。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3.(2023·山西·中考)海浩現(xiàn)象是在持續(xù)-15°C的超低溫度下,蒸發(fā)的海水與低溫冷空氣中的顆粒物相結合,形成冰晶后,呈現(xiàn)出煙雨茫茫的自然景象。這種由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發(fā)生變化的是( )
A.分子的種類變多 B.每個水分子體積變大
C.分子的間隔變小 D.每個水分子質量變大
題型歸納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水蒸氣形成冰晶的過程,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種類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
B、水蒸氣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變,每個水分子的體積不變,故選項錯誤;
C、水蒸氣形成冰晶,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固態(tài),分子本身不變,分子間間隔變小,故選項正確;
D、水蒸氣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變,每個水分子的質量不變,故選項錯誤。
故選:C。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4.(2023·甘肅金昌·中考)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端午時節(jié)粽飄香——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水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C.一氧化碳能燃燒,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
D.稀鹽酸和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題型歸納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B
題型歸納
【答案】B
【詳解】A、端午時節(jié)粽飄香是帶有氣味的分子在不停的運動,運動到人的鼻子使人聞到了氣味,正確;
B、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錯誤;
C、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構成的分子不同,所以一氧化碳能燃燒,二氧化碳不能燃燒,性質不同。正確;
D、酸是解離出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因為酸溶液中都有氫離子,所以酸溶液(如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正確;
故選B。
考向2 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現(xiàn)象
1.(2023·四川內江·中考)如圖所示:燒杯A中盛有10mL濃氨水;燒杯B中盛有20mL蒸餾水,并滴入2~3滴酚酞試液,得到無色溶液。幾分鐘后,觀察到燒杯B中的溶液變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從微觀角度解釋),氨的水溶液顯_______。
??
題型歸納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題型歸納
【答案】 氨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堿性
【詳解】幾分鐘后,觀察到燒杯B中的溶液變紅,其主要原因是: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當運動到B中時,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氨的水溶液顯堿性,故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2.(2023·吉林松原·校聯(lián)考模擬)做“分子運動現(xiàn)象”實驗(如圖甲)時氣味刺激難聞。欣欣同學對此實驗進行了改進(如圖乙)
【裝置對比圖】
??
題型歸納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實驗操作】
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餾水的B、C試管分別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操作Ⅱ:將各盛有2mL濃氨水的A、D試管按圖乙同時連接,觀察。
【分析討論】
(1)進行操作Ⅰ并觀察溶液顏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擾。
(2)進行操作Ⅱ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題型歸納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題型歸納
【答案】(1)水(或溶液中的水等)
(2)試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變紅
【詳解】(1)向各盛有5mL蒸餾水的B、C試管分別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溶液不變色,說明水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是排除水的干擾;
(2)將各盛有2mL濃氨水的A、D試管按圖乙同時連接,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當運動到B、C中時,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且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故現(xiàn)象是:試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變紅。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3.(2023吉林中考)化學實驗也要“數(shù)字化”。利用氧氣濃度傳感器,進行如下實驗。
????
題型歸納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1)如圖1,打開傳感器開關,實驗進行至170秒時繪制出圖2中曲線AB段,接下來用手給塑料瓶外壁加熱130秒左右,繪制出曲線BC段、對比曲線AB段和BC段,分析推理氧分子具有的特征是 ;
(2)300移時松開雙手,停止加熱。立即倒轉使瓶口向下,繪制出曲線CD段。觀察到氧氣濃度比曲線AB段降低較快,分析推理氧氣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
題型歸納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題型歸納
【答案】(1)在加熱條件下,溫度升高,氧分子運動的速率加快;(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解析】(1)BC段曲線的下降程度遠遠大于AB段,說明在加熱條件下,溫度升高,氧分子運動的速率加快;(2)停止加熱后,瓶子倒轉,此時氧氣濃度傳感器位于上端而瓶口朝下,CD段氧氣濃度遠遠小于AB段,說明此時的氧氣分子主要集中在瓶口位置,也就是說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考向3 探究分子運動
atomic structure.
原子結構
02
1.原子構成
(1)結構

核外電子


中子
【點撥】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如普通氫原子的原子核中就不含中子。
(2)數(shù)量關系: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_________數(shù)=_________數(shù)(與中子數(shù)無關)。
(3)電性:原子核內質子所帶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電荷_________相等,_________相反,故原子不顯電性。
質子
電子
數(shù)量
電性
知識梳理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原子結構示意圖。
電子層
電子數(shù)
原子核
核內質子數(shù)
或核電荷數(shù)
知識梳理
(2)排布規(guī)律
第一層上最多排布______個電子;第二層上最多排布______個電子;最外層上最多排布______個電子(只有1層的不超過______個電子)。
2
8
8
2
質子數(shù)
最外層電子數(shù)
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或原子核 )
知識梳理
(4)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應用
①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判斷,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______的為穩(wěn)定結構(只有1個電子層的,核外電子為______的也是穩(wěn)定結構)。
②判斷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最外層電子數(shù)_________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③得失電子的能力,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_________電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大于4,_________電子。
8
2
相等
易失
易得
知識梳理
3.原子結構與元素化學性質的關系:
元素
分類
原子最外層
電子數(shù)
結構的
穩(wěn)定性
化學性質
金屬
元素
通常不超過______個
不穩(wěn)定
易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屬
元素
通常多于______個
不穩(wěn)定
易___________
稀有氣體元素____個
(He為______個)
穩(wěn)定
不易_________
 4 
失去最外層電子
 4 
得到電子
8
 2 
得失電子
知識梳理
【點撥】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屬原子嗎?不一定,如氫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為非金屬原子,氦(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為稀有氣體原子。
知識梳理
4.分子與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分子
原子
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點
①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②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③都在不停地運動;④粒子之間都有間隔
本質
區(qū)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成原子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聯(lián)系
知識梳理
5.相對原子質量:
(1)概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
得到的比。
(2)計算公式。
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似計算。
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質子數(shù)
中子數(shù)
6.離子
概念:帶電的_________(或原子團)。
分類:
原子
正電
Mg2+
NH4+
負電
Cl-
CO32-
【點撥】離子和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微粒
區(qū)別   
與聯(lián)系  
原子
離子
陽離子
陰離子
結構
示意圖
構成微粒
間的關系
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電性
不顯電性
顯正電性
顯負電性
1.(2023·四川內江·中考)如圖為鋁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鋁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表示鋁原子帶正電
B.鋁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個電子上
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題型歸納
考向1 原子結構示意圖
D
題型歸納
【答案】D
【詳解】A、圖中“+”表示原子核帶正電,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由于電子質量很小,鋁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C、由鋁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D、弧線表示電子層,由鋁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考向1 原子結構示意圖
2. 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原子的是
A.?? B.? ?C.?? D.??
題型歸納
考向1 原子結構示意圖
A.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A、質子數(shù)=8,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不符合題意;
B、質子數(shù)=9,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不符合題意;
C、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0,為原子,符合題意;
D、質子數(shù)=11,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考向1 原子結構示意圖
3.(2023·湖南株洲·中考)下列微粒中,核電荷數(shù)少于核外電子數(shù)的是
A.Na+ B.OH- C.O2 D.Mg
題型歸納
考向2 原子結構
題型歸納
【答案】B
【分析】根據(jù)當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則分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當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當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
【詳解】A、Na+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為陽離子,核電荷數(shù)多于核外電子數(shù),不符合題意;
B、OH-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為陰離子,核電荷數(shù)少于核外電子數(shù),符合題意;
C、O2表示氧分子,不顯電性,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不符合題意;
D、Mg表示鎂原子,不顯電性,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考向2 原子結構
4.(2023·四川成都·中考)化學家張青蓮主持測定了銦、銥、鋅等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質量為,一種鋅原子的質量為,該鋅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12 B.64 C.66 D.
題型歸納
考向3 相對原子質量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詳解】一個原子質量與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 的比值就是相對原子質
量;則Zn的相對原子質量=;
故選C。
考向2 原子結構示意圖
5.(2023·遼寧沈陽·中考)某礦泉水成分表中列出了所含的主要離子,其中表示鈉離子的是
A. B. C. D.
題型歸納
考向4 離子符號
A
題型歸納
【答案】A
【分析】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詳解】A、Na+表示鈉離子,故A正確;
B、K+表示鉀離子,故B錯誤;
C、Mg2+表示鎂離子,故C錯誤;
D、Ca2+表示鈣離子,故D錯誤;
故選:A。
考向2 原子結構示意圖
Element and periodic table.
元素和周期表
03
元素與元素周期表
1.元素:
(1)概念
_________數(shù)(即_____________)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元素的種類由其原子的_______________決定。
質子
核電荷數(shù)
核內質子數(shù)
【點撥】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嗎?不一定。只有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才是同一元素,如H2O和Ne的質子數(shù)相同,但它們不是一類原子,因此不是同一元素。
(2)在地殼中的含量:按質量分數(shù),居前四位的元素為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舉例(以Fe為例)
宏觀
表示一種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
表示由元素組成的一種物質
表示鐵這種物質
微觀
表示一種原子
表示鐵原子
表示___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
氧、硅、鋁、鐵
 元素 ?
鐵元素 
一個原子 
 一個鐵原子 
(4)分類。
元素分為_________元素與___________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
2.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數(shù):按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號,且原子序數(sh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屬
非金屬
核電荷數(shù)
核電荷數(shù)
核外電子數(shù)
【點撥】當元素符號前面有數(shù)字時,只表示微觀意義,如2Fe只能表示2個鐵原子。
(2)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包含的信息
質子數(shù)(核 電荷數(shù))
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元素名稱
(2)排布規(guī)律:
①周期表中同一橫行的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數(shù)相同;
②周期表中同一縱列的元素,原子_______________數(shù)相同,從上到下,電子層
數(shù)逐漸增多;
③同一周期(第一橫行除外)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由1逐漸增至8;
④同一周期(第一橫行除外),_________元素開頭,慢慢過渡到___________元素,稀有氣體結尾。
電子層
最外層電子
金屬
非金屬
1.(2023遼寧錦州中考)在原子中,能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A.電子層數(shù) B.質子數(shù)
C.中子數(shù) D.核外電子數(shù)
題型歸納
考向1 元素概念和分類
B
題型歸納
【答案】B
【解析】元素是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在原子中,能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shù)。故選B。
考向1 元素概念和分類
2.(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敖漢小米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這里的“鈣、磷、鐵”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題型歸納
考向1 元素概念和分類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解析】敖漢小米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這里的“鈣、磷、鐵”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tài)無關,故應是元素。故選C。
考向1 元素概念和分類
2.(2023北京中考 )我國近代化學先驅徐壽創(chuàng)造了部分元素的漢語名稱。下列元素名稱與符號不一致的是( )
A.鈉(Na) B.鈣(Ca)
C.鎂(Zn) D.錳(Mn)
題型歸納
考向2 元素符號及意義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解析】A、鈉的元素符號表示為Na,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鈣的元素符號表示為Ca,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鎂的元素符號表示為Mg,鋅的元素符號表示為Zn,故C錯誤,符合題意;D、錳的元素符號表示為Mn,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考向2 元素符號及意義
3.(2023北京中考 )各種元素在地殼里的含量(質量分數(shù))如下圖,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鐵 B.鋁
C.硅 D.氧
題型歸納
考向3 元素的分布
D
題型歸納
【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各種元素在地殼里的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為氧、硅、鋁、鐵,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選D。
考向3 元素的分布
4.(2023北京中考 )張青蓮院士主持測定的銻、鈰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被采用為國際新標準。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圖,其相對原子質量為( )
??
A.58 B.82.1
C.140.1 D.198.1
題型歸納
考向4 元素周期表
C
題型歸納
【答案】C
【解析】??
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故選C。
考向4 元素周期表
5.(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如圖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
A.氟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氟原子核內有9個質子
C.化學反應中氟原子易得電子 D.氟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g
題型歸納
考向4 元素周期表
D
題型歸納
【答案】D
【解析】A、氟是“氣”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中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所以氟原子核內有9個質子。不符合題意;C、從氟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氟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不符合題意;D、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數(shù)字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氟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符合題意;
故選D。
考向4 元素周期表
6.(2023吉林中考)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1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2是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
??
(1)鋰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 。
(2)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3)圖2中帶負電荷的微觀粒子名稱是 。
題型歸納
考向4 元素周期表
題型歸納
【答案】(1)3;(2)6.941;(3)電子
【解析】(1)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數(shù)字是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故鋰原子的質子數(shù)是3;(2)周期表中下面的數(shù)字是相對原子質量,故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1;(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子電子構成的,電子帶負電荷,故填電子。
考向4 元素周期表
7.(2023湖南益陽中考 )布洛芬緩釋膠囊具有解熱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但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布洛芬的化學式為C13H18O2.請計算:
(1)C13H18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C13H18O2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填最簡整數(shù)比)。
題型歸納
考向5 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題型歸納
【答案】(1)206;(2)26:3
【解析】(1)C13H18O2的相對分子質量=;
故填:206;
(2)C13H18O2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
;故填:26:3。
考向5 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8.(2023遼寧中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花中含有的香茅醇(化學式為C10H20O)具有芳香的氣味。請計算。
(1)香茅醇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2)香茅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填最簡整數(shù)比)。
題型歸納
考向5 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題型歸納
【答案】(1)156;(2)30:5:4
【解析】(1)香茅醇的相對分子質量=;
(2)香茅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
考向5 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黑龙江省| 双牌县| 开平市| 星座| 珲春市| 宁海县| 揭西县| 大竹县| 区。| 宜章县| 偏关县| 龙南县| 吴堡县| 香港| 卫辉市| 遂溪县| 四会市| 临清市| 凤台县| 金塔县| 湖南省| 巴林右旗| 麟游县| 四子王旗| 左贡县| 泗水县| 宜宾市| 嘉义县| 绥化市| 阜阳市| 嘉禾县| 襄樊市| 崇义县| 南平市| 内黄县| 高邑县| 乐山市| 大宁县| 临颍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