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預習導學————學習目標概括近代殖民活動與人口跨地域轉移的原因、形式、移出地區與移入地區、人口跨地域轉移的特點、影響等(2)認識人口遷徙對人類文化變遷的影響,促進世界文化多元化知識梳理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1.美洲族群變化的原因(1)哥倫布到達美洲后,歐洲國家進行瘋狂殖民擴張和掠奪。(2)歐洲殖民者屠殺、奴役印第安人。(3)傳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4)殖民者從非洲販賣黑奴到美洲①原因:為了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殖民者從非洲擄掠黑人,販賣到美洲作奴隸。②影響:深刻改變了非洲的人口結構,嚴重影響了非洲的社會發展;上千萬黑人奴隸為殖民者在美洲的種植園和礦山提供了勞動力。大量歐洲人移民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數量大大增加。黑奴貿易的影響(1)黑奴貿易是人類歷史上悲慘恥辱的一頁,它持續了近四百年,使非洲損失了大約1億人口,造成非洲傳統文明衰落、經濟社會倒退。(2)黑奴貿易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也為美洲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勞動力。(3)促使美洲人口結構和族群發生變化,黑人成為美洲族群的重要組成部分。(4)古老的非洲文化被帶到了美洲,使美洲文化的發展吸收了大量非洲文化的元素。2、美洲族群變化的表現:(1)印第安人數量銳減(2)非洲黑人數量激增。(3)歐洲白人的數量大大增加。(4)混血人種占主導。3、形式(1)自發移民,如英國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進行開拓。(2)被迫移民,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活動,如進行黑奴貿易。4、分布(1)北美①白人:在美國和加拿大,白人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②印第安人:美國在19世紀中葉建立了所謂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趕進保留地生活。(2)拉丁美洲①黑人: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島國家,黑人人口占多數。②混血:混血人種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③印第安人:只有在秘魯等少數國家印第安人相對較多,但也很少超過人口的半數。歐洲移民(1)原因:歐洲人外遷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動力來自于對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經濟發展機會的強烈要求。歐洲強國在軍事和技術上的優勢是它們不斷擴張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勞動力遷移的因素之一。工業的增長刺激了對勞動力的需求和移民的發展,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交通工具的革新,使世界聯系更加緊密。(2)影響:給移入地區提供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有利于移入地區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便利了歐洲的掠奪,有利于歐洲資本原始積累;迅速改變了美洲的人口結構,出現了新的族群,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豐富了美洲文化。對美洲的影響(1)迅速改變了美洲的人口結構,出現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2)來自不同地方的各個族群有著各具特色的文化,他們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人口結構的改變英國的殖民活動(1)18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最初,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2)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對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場。(3)1851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采礦業迅速發展起來。2.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1)原住民數量減少:隨著殖民擴張的加劇,澳大利亞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驅趕和屠殺,人口數量銳減。(2)白人成為主要居民: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9世紀中葉,白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歐洲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流。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1.大量華工到美洲的原因(1)19世紀初,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需要新的廉價勞動力。(2)19世紀中葉后,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3)中國東南沿海的窮苦百姓,或是因為生活所迫,或是被誘騙、綁架成為苦力。2.苦力貿易:華工被運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貿易。殖民者往往迫使華工簽署契約,讓華工以未來若干年的工資支付運輸費用,獲取了巨額利潤。英美等國廢除奴隸貿易的原因黑人奴隸不斷起義,打擊了黑人奴隸制度;在啟蒙思想影響下,廢奴運動興起;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英美等國需要更廣闊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商品輸出成為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英美等國一些政治家的長期努力。3、華工對美洲的開發:①在美國,華工是加利福尼亞金礦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工地等繁重勞動場所的主要勞動力。19世紀70年代,加利福尼亞的華工人數已有十幾萬。②加勒比群島、秘魯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萬的華工。4、華工對大洋洲的開發:①19世紀中葉,大量華工來到澳大利亞開采金礦。到1858年,華工人數已經超過4萬。②在大洋洲的一些島嶼上,華工在種植園和礦山勞動,促進了這些地方的開發。5.影響(1)在各地形成了一個個唐人街。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為中國命紹外國文化,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進了不同文明的發展。(2)保留和傳播著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經濟、文化的發展。近代華工的特點①主要包含契約華工和國生計所迫出國的兩類華工。②始于鴉片戰爭后,延續時間長。自鴉片戰爭后興起,并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及戰后達到高潮,19世紀末年20世紀初,仍有大批華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東南亞地區,乃至非洲。③華工流至的地域廣。美洲、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地都有華工的身影。對世界近代史上跨地區人口轉移的認識(1)原因①新航路開辟和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②黑奴貿易③工業化引起人口過剩,導致人口遷移。④19世紀末,拉美國家鼓勵外國移民進入(2)形式①自發移民,如英國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②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活動,如進行黑奴貿易。(3)地域①由歐洲遷往北美。②由非洲遷往美洲。③由亞洲遷往美洲。④由歐洲遷往大洋洲(4)特點:①由歐洲遷往北美、大洋洲,由發達地區遷往落后地區②由非洲遷往美洲,由亞洲遷往美洲及大洋洲。由落后地區遷往發達地區。③移民分為被迫移民和自愿移民。④國際間人口移動數量大,人口移動促進文化傳播與交流。(5)多角度分析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跨地域轉移的影響?①對移入地區:a.加快了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開拓進程。b.改變美洲、大洋洲的人口結構,出現新的族群,混血人種成為美洲的最大族群。c.促進國家、地區經濟的發展。d.人口遷移導致民族國家的誕生。②對移出地區:非洲喪失約一億精壯人口,造成非洲近代的貧窮與落后。③對世界:促進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地區文化的多元化。④對中國的影響:a.使東南沿海地區喪失大量勞動力,是中華民族的災難和血淚史。b.傳播了中華文化,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c.近代華僑投資辦廠,促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一些華人華僑曾積極支持辛亥革命和中華民族抗日戰爭事業。當堂達標一、選擇題1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這一現象的出現A. 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 B. 助力世界殖民體系迅速創建C. 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 D. 抑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張【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新航路開辟)以來,人口遷徙(殖民活動)促進了疾病傳播,導致美洲、大洋洲大量土著居民喪生,方便了歐洲人的殖民活動,加速美洲原有社會結構解體,A項正確;世界殖民體系的創建經歷了三、四百年的漫長歷程,不是迅速創建起來的,B項錯誤;美洲和大洋洲人口銳減,世界人口分布并非因此趨于平衡,C項錯誤;美洲、大洋洲人口銳減,促進了販賣黑人奴隸的三角貿易的發展,推動了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D項錯誤。2. 據統計16、17世紀時,西班牙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白銀超過當時世界總產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黃金多達180噸,白銀多達16,000噸。而被迫在礦山勞動的印第安人卻在殘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顯了A. 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 B. 殖民者的貪婪與殘暴C. 拉丁美洲的富有 D. 殖民者的能力強大【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16、17世紀期間,西班牙殖民者從美洲掠奪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使得大量印第安人在其奴役下喪生,體現了殖民者的貪婪與殘暴,B項正確;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奴役印第安人開采、掠奪大量金銀,不能凸顯文明間的沖突,不是要強調拉丁美洲的富有,AC兩項錯誤;材料旨在說明早期殖民的殘暴,不是要強調殖民者的能力強大,D項錯誤。3.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結構發生變化,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造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殺 B. 歐洲人對美洲不斷的探險和征服C. 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 歐洲人在美洲大陸的分布越來越廣泛【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本題考查美洲人口結構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AC兩項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AC兩項錯誤。“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是歐洲長期不斷征服美洲的結果,B項正確。歐洲人在美洲大陸的分布越來越廣泛是表現而不是原因,D項錯誤。【考點定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早期殖民擴張的特征和影響4. 美國學者賈雷德·戴蒙德在《槍炮、病菌和鋼鐵》中說:“就整個新大陸來說,據估計在哥倫布來到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人口減少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病菌,因此對它們既沒有免疫能力,也沒有遺傳抵抗能力。”從世界發展趨勢角度看,它給我們今天最大的啟示是A. 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殺手” B. 西方發達國家有責任幫助落后國家脫貧C. 高度重視“全球化”進程中負面影響 D. 全世界都要加強對“流行疾病”的防控【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引文中看出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給當地土著居民造成的不良后果,新航路的開辟是世界成為一個統一整體的開端,因此引文中的描述是“全球化”進程中的負面影響。A、B、D三項所述只是引文的表面現象。故選C。5. “移民”一詞最早出現在1787年,當時專指歐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這些人被稱為殖民者,后來移民變成一種持久的全球性的歷史現象,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 B. 重商主義的推行C. 全球工業發展不平衡 D. 國際組織的推動【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本題主要考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移民由新航路開辟后的殖民現象到全球的普遍現象,體現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故C項正確;A、B兩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移民多數是自愿發生,并非國際組織推動,排除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