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南亞、東亞與美洲文化課程標準:通過了解世界各主要區域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知識概況古代印度文化1.背景(1)涉及范圍: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廣大地區,這里有著輝煌的古代文明。(2)國家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2.主要成就(1)制度和宗教:①婆羅門教、種姓制度(吠陀時代):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在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印度出現了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②佛教:產生:公元前6世紀,印度社會矛盾尖銳,人們對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不滿,佛教產生了主張:佛教提倡“眾生平等”和忍耐順從,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③印度教:興起:4世紀時,在古代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印度教開始興起發展:后來,印度教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種姓制度:特點: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評價:其實質是通過制度的形式規定社會的等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為種姓內成員提供了保護,有利于維持統治及社會安定。但其消極作用是主要的,它制造種姓隔離,維護社會不平等,延緩社會發展進程,后來種姓制度雖然廢除了,但種姓觀念在印度民眾中根深蒂固,嚴重阻礙了印度社會的和諧發展。婆羅門教:A.地位:婆羅門教的說教為種姓制度提供了理論和宗教基礎B.經典:《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佛教(1)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2)創立者:喬達摩·悉達多。(3)主要主張:宣揚“眾生平等”“因果緣由”“消滅欲望,刻苦修行”等。(4)發展過程:佛教創建之初,倡導“眾生平等”,不排斥低種姓成員加入佛教,力圖在宗教領域打破各種姓間的嚴格界限,因此獲得廣泛的社會支持,傳播迅速,信徒激增。公元前3世紀,佛教開始向外傳播。(5)影響:否定種姓制度,倡導眾生平等,它的產生和傳播,對種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具有進步意義;主張消除欲望,忍受苦難,有利于社會穩定,但會消磨、淡化人民的反抗意識。(2)文學:①代表作: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約定型于2—4世紀②特征:兩部史詩都源自民間口頭創作,后經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3)藝術:古代印度的藝術很多都與宗教有關,佛塔、石柱、石窟是佛教藝術的代表。(4)數學:發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3.對東南亞的影響(1)傳播:開始: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開始傳播到東南亞。廣泛:5世紀時,印度的語言、文字、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已經在東南亞產生了廣泛影響。東南亞地區成為印度文化和中華文化的交匯地(2)表現:①佛教文化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②南傳佛教的經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書寫,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古代印度文化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1)對中國的影響:古代印度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諸多領域如天文、數學、醫學、哲學、宗教等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宋朝,佛儒道相互滲透,形成理學,豐富了中國的傳統哲學體系(或文學藝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豐富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印度教的許多梵文經典傳入中國,對中國道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古代印度的運算方法很早就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數學的發展。(2)對東南亞的影響:印度的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在東南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例如佛教文化滲入到東南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印度的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產生了重要影響。印度文化不僅影響了泰國文字的產生,還影響了奉國文字的分化與演變,豐富了泰國文化的多樣性。古代朝鮮與日本文化1.古代朝鮮的文化(1)古代朝鮮的文化成就①經濟:公元前5世紀前后,朝鮮出現了青銅器,稍后有了鐵器。②天文:7世紀時修建了觀測天象的瞻星臺。③史學:12世紀完成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書。④藝術:朝鮮的音樂、舞蹈源遠流長,特色鮮明。(2)古代朝鮮的文化交流內傳:①佛教、道教和儒學從中國傳入朝鮮。②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受到中國的影響。③漢字長期在朝鮮半島使用,許多朝鮮學者具有很深的漢文造詣。在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朝鮮人創制了本民族文字。外傳: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傳入中國中原地區,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宮廷中就已經有了朝鮮半島的樂舞2.古代日本的文化(1)古代日本的文化成就①古代日本人認為,太陽、海、河、樹、山等都有神靈,應該加以崇拜。神道逐漸發展起來。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天皇為鞏固權力,自稱是太陽神的后裔。②12世紀以后,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了武士道。③文學: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④建筑: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⑤繪畫:大和繪和浮世繪都是極具特色的日本繪畫藝術。(2)特征:深受中華文化影響①文字: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漢字,后來根據日本語言的發音,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②其他:來自中國的制度、儒學、佛教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發展。日本文化特點:(1)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具有外向性和創新性:片假名、平假名、制度、儒學、佛教(2)以其本土文化為根源,具有持續性、穩定性;(3)既善于學習又固守傳統,具有矛盾性、獨立性中國制度和文化對古代周邊國家的影響:政治:日本、朝鮮模仿中國的制度,把儒家思想作為治國指導思想。文化:日本、朝鮮、越南分別以漢字為基礎創造了自己的文字。思想: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乃至家庭和個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為正統思想,貫徹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導,建立孔廟,按時祭祀孔子。宗教:中國道教等的傳入深刻影響了當地文化的發展。美洲印第安文化1.形成背景:(1)時間: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2)特點:與其他大陸幾乎處于隔絕狀態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3)代表:其中,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2.文化表現(1)宗教上都是多神崇拜(2)金字塔:祭祀神靈(3)農業成就顯著:培育出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煙草等農作物(1)瑪雅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字,發明了“瑪雅歷”。知道“零”的概念,創造出20進制。(2)印加人建造了長達數千千米的驛道和宏大的太陽廟;會使用麻醉劑,能進行人體解剖;制定了太陽歷和太陰歷。(3)阿茲特克人采用天然銅鍛造銅器,還會使用圖畫文字記錄重要事件。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都非常精美。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對印第安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在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獨立地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其中,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拉丁美洲成為列強殖民擴張的主要目標,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家多年的殖民統治下,印第安人口數量銳減,印第安文化遭到嚴重摧殘,國家被毀滅,文化被湮沒。(2)西歐的各種文化隨著政治、軍事征服在拉美確立了它的統治地位,并在拉美各個文化領域如意識形態、宗教、教育、語言、文學、藝術、習俗等方面起著主導作用,同時大量非洲黑人奴隸的輸入,使非洲的音樂、舞蹈、詩歌、語言、宗教、繪畫、習俗等文化也在拉美廣泛傳播,形成殖民地時期拉丁美洲文化的混合結構。3.毀滅: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殺,獨立發展的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美洲古代文化消失的原因(1)歐洲侵略者的武力征服和掠奪。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被當成魔鬼作品焚毀,祭司遭到屠殺,西方殖民者還大肆屠殺印第安人、毀神廟、建基督教堂等。(2)疾病、瘟疫等災害。歐洲人帶來的病原體起了很大的破壞作用,瘧疾和黃熱病等造成了印第安人口數量和質量的極大倒退,亡族滅種的慘禍,使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3)文化自身發展存在孤立性和區域性。(4)缺少與外界的溝通和交往古代印度和美洲文化的特點(1)古代印度文化特點①以宗教為中心。印度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政治法律的制定、道德觀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②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印度的戲劇、電影和音樂、舞蹈等劇本,大多以大團圓結尾,這是它們貫穿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思想的結果。③印度文化另一個特點是以詩代史。印度人至今尚未寫出一部完整的屬于全印度人民的歷史書,這與古印度人善于以詩代史有關。印度最為著名的兩部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就是以詩代史的代表作。人類文化多樣性形成的原因1.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度,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形式和范圍。2.古代的文化在各國、各地區產生,面對不同的自然與歷史環境,形成了早期文化多元并立的狀態。3.人類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民族文化多樣性發展提供了基礎。4.不同地域文化形態自我意識的逐漸增強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時代動因。當堂達標1.笈多帝國時期,由哪種宗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的主持,以后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 )A. 道教 B. 婆羅門教 C. 基督教 D. 伊斯蘭教【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笈多帝國時期,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的主持,以后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故B正確。A是古代中國的宗教,C產生于羅馬帝國境內,D產生于阿拉伯半島,均不是印度的宗教,故排除。故選:B。本題考查古印度文明。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笈多帝國時期……印度教”。本題是基礎題,主要通過古印度文明來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調動與運用知識的能力。2.古代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作為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下列與印度相關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 金字塔B. 《漢謨拉比法典》C. 《吉爾伽美什》D. 發明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這種數字雖然被稱為阿拉伯數字,但實際上是由古代印度人的所發明,故D正確。 金字塔屬于古埃及文明,《漢謨拉比法典》和《吉爾伽美什》屬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故排除A、B、C。故選:D。本題考查古印度文明。解答本題,考生需要熟知世界史上四大文明古國的代表性成就。本題是基礎題,主要通過古印度文明來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調動與運用知識的能力。3.以下關于古代印度的文字,屬于評價的是( )A. 約公元前14世紀,一批自稱“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現在印度河上游地區B. 種姓制度造成印度社會階層的隔離,阻礙了社會成員的流動C. 佛教經典總稱“大藏經”,內容主要由經藏、律藏和論藏三部分組成D. 《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漫游”,基本定型于公元2世紀末【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C、D三項均是對史實的敘述,只有B項評論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屬于歷史評價。故選:B。本題考查古印度文明。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評價”。本題是基礎題,主要通過古印度文明來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調動與運用知識的能力。4.在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中,被譽為“美洲的希臘”的是( )A. 瑪雅文化 B. 阿茲特克文化 C. 印加文化 D. 古羅馬文化【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瑪雅人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遠在公元前1500年,他們的社會發展水平已達到相當的高度,創造出舉世聞名的瑪雅文明,被后人稱譽為“美洲的希臘”,故A項正確。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雖然也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但是沒有獲得“美洲的希臘”的被譽,故BC項錯誤。古羅馬文化屬于歐洲文化,不符合“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故D項錯誤。故選:A。本題考查美洲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瑪雅文化的成就和地位。本題考查對瑪雅文明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瑪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約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巴西、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瑪雅文明在物質文化、科學藝術等方面有很大成就。5.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勞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峽谷盆地和高原地區,交通不便,內部之間也交流很少,因此發展相對緩慢,在近代以前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程度。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A. 內部之間沒有任何交流 B. 內部之間的戰爭頻繁C. 發展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D. 因地理環境導致衰落【答案】C【解析】因為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峽谷盆地和高原地區,交通不便,所以印第安文明內部缺乏交流、發展相對緩慢。由此可知,印第安文明的發展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故C正確;印第安文明內部之間基本沒有交流,不等于沒有任何交流,故A說法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印第安文明內部之間的戰爭頻繁,故B錯誤;材料信息不是強調印第安文明的衰落,故D錯誤。故選:C。本題考查美洲文明。主要考查印第安文明的發展。解答本題關鍵是學生通過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對印第安文明的看法。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讀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