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7.2 物質溶解的量第1課時硝酸鉀和氯酸鉀都可溶于水,但在一定的溫度下,它們溶解的量是否都有個限度?學習目標1.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2.認識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的條件。學習目標新知學習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如果向一杯水中不斷加入某樣溶質,能無限地溶解嗎?【實驗7-5】了解飽和溶液的含義1.在盛有15ml水的燒杯中,加入3g硝酸鉀,充分攪拌,觀察現象現象硝酸鉀全部溶解3g 硝酸鉀15mL水新知學習2.在盛有15ml水的燒杯中,加入3g氯酸鉀,充分攪拌,觀察現象現象氯酸鉀全部溶解3g 氯酸鉀15mL水通過上述操作和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思考:在一定溫度下,溶質在一定量溶劑中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它就不能繼續溶解了。新知學習像這樣,在一定溫度下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這種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1)飽和溶液的定義1.飽和溶液新知學習(1)不飽和溶液的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還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2.不飽和溶液新知學習判斷某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的方法:①有未溶解的溶質,且固體溶質不再溶解②沒有未溶解的溶質的溶液,再加少量的溶質,不能再溶解的是飽和溶液新知學習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應注意1.應明確“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因為改變溫度或溶劑的質量,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能夠相互轉化。2.應明確“某一溶質”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如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食鹽的溶液,可以繼續溶解蔗糖,因為該溶液是食鹽的飽和溶液,是蔗糖的不飽和溶液。3.飽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指的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解該物質的量已經達到最大限度。新知學習二、探究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實驗7-6】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條件實驗用品:實驗過程:燒杯、試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臺、玻璃棒;硝酸鉀、蒸餾水。新知學習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1. 在盛有10 mL水的小燒杯中,加入5 g硝酸鉀,充分攪拌。觀察現象。2. 將上述得到的液體靜置后,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固體,充分振蕩,觀察現象。然后將該試管加熱,觀察現象。待試管冷卻后觀察,又有什么現象?3. 在步驟1的小燒杯中再加入10 mL水并充分攪拌。觀察現象。實驗記錄:有部分未溶解固體未溶解;加熱后固體溶解;冷卻后又有固體析出固體全部溶解新知學習本實驗中采用哪些方法實現了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嗎?思考:根據該實驗探究,可以得出大多數物質不飽和溶液與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①增加溶劑②降低溫度①減少溶劑②升高溫度③增加溶質③增加溶質當堂檢測1.能證明20℃時某一硝酸鉀溶液已達到飽和的方法是( )A.向20℃時該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固體不溶解B.向20℃時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變稀C.取少量溶液降溫到0℃,有固體析出D.取少量溶液升溫到50℃,無固體析出A當堂檢測2.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具體措施有:①加入氫氧化鈣;②升高溫度;③降低溫度;④加入水;⑤蒸發水。其中措施正確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⑤D當堂檢測3.將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變成飽和溶液,試舉出三種可以采用的方法。① ;② ;③ 。向溶液中添加KNO3恒溫蒸發掉一部分水降低溫度當堂檢測4.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時,200克很稀的不飽和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是( )A.降低溫度接近0℃B.恒溫蒸發足量水分C.加入足量硝酸鉀固體D.加熱使溶液溫度升高,但不蒸發水分C課堂小結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1.不能再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該溶質的飽和溶液2.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增加溶劑,減少溶質,改變溫度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改變溫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