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7.1 溶解與乳化第2課時生活中衣物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呢?學習目標1.了解乳化現象,認識一些乳濁液和乳化劑。2.了解溶解過程伴有熱現象。學習目標新知學習一、乳化【實驗7-3】乳濁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1.乳化作用當堂檢測1.在1支試管中注入3mL水和數滴植物油,觀察到的現象是 。2.劇烈振蕩試管,搖勻后觀察到植物油會分裂成很小的油滴,并與水混合。3.靜置一會兒,觀察到的現象是 。4.向試管里滴加洗滌劑,振蕩,靜置,細小的油滴和水 (會/不會) 分層。植物油和水分成上下兩層。植物油又和水分成上下兩層不會新知學習乳濁液不穩定,混合后不久就會分層。但當加入某些洗滌劑并振蕩后,就不易分層了。像這種能使乳濁液穩定的物質稱為乳化劑,乳化劑所起的作用稱為乳化作用。【實驗小結】新知學習交流討論:細沙石和水的混合物是乳濁液嗎?細沙石和水的混合物,也是不均一、不穩定的,但形成的混合物不是乳濁液而是懸濁液。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新知學習2.乳化作用的應用乳化作用在生產和生活中很普遍。洗發水洗頭發洗潔精洗鍋洗衣粉洗衣服乳化作用在生產和生活中很普遍,石油、樹脂、乳膠、農藥、乳制品、食品、化妝品和涂料等的生產過程都與它有關。新知學習二、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實驗7-4】1.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新知學習實驗記錄:水中加入的溶質 NaCl NH4NO3 NaOH加入溶質前水的溫度/℃溶解現象加入溶質后水的溫度/℃結論 溶解時 。 溶解時 。 溶解時 。25252521.32532吸收熱量放出熱量溫度不變固體溶解固體溶解固體溶解小芳認為,溶液溫度變化了,說明物質在溶于水時可能從水中吸收了能量,也可能向水中釋放了能量。你同意她的觀點嗎?思考:新知學習在溶解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溶質不同,這兩種過程吸收或放出熱量不同。吸收熱量>放出熱量,溶液溫度降低 NH4NO3吸收熱量<放出熱量,溶液溫度升高 NaOH吸收熱量=放出熱量,溶液溫度不變 NaCl2.溶解熱效應的微觀原因溶質向水中擴散——吸收熱量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放出熱量 當堂檢測1.要使乳濁液由容易分層變得不易分層,應采取的措施是 ( )A. 多加一些溶劑 B. 再加入另外的溶劑C. 加入適量的乳化劑 D. 升高溫度,必要時加熱至沸騰C2.小琪往下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物質,輕輕攪拌后,粘在燒杯上的塑料片脫落。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 食鹽 B. 硝酸銨 C. 蔗糖 D. 氫氧化鈉D當堂檢測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質:(1) 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2) 52度的白酒 ___________________(3) 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4) 碘酒 ___________________(5) 90g硫酸 (液態) 與10g水配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Ca(OH)2酒精HClI2H2SO4當堂檢測4.各種洗滌劑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下列洗滌中所用洗滌劑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A當堂檢測5.向下圖裝置的試管中加入某種物質后,U形管右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降低,左邊支管的紅墨水液面上升,則加入的物質是( )A.氫氧化鈉 B.生石灰C.濃硫酸 D.硝酸銨D課堂小結1.在乳化劑作用下,油和水可以形成不易分層的乳濁液。2.能使乳濁液穩定的物質稱為乳化劑,乳化劑所起的作用稱為乳化作用。3.NaCl溶于水沒有明顯的吸熱和放熱現象;NH4NO3溶于水時,溫度顯著降低,會吸熱;NaOH溶于水時,溫度顯著升高,會放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