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冀教版美術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皮影藝術》學習目標:1、對皮影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有初步的了解。2、通過動手設計和表演,更全面的體會這一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3、培養對祖國優秀民間傳統藝術的感情,為傳承和發揚民族、民間藝術而努力。皮影是皮影戲的簡稱,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集文學、音樂、美術與表演于一體的傳統的綜合性民間藝術。起源:皮影戲起源于漢代,北宋時期,中國的皮影戲已經發展的極為成熟。宋代以后至明清,皮影戲一直盛行,受到宮廷和民間喜愛,普及全國各地,與各地的語言、文化、習俗結合,發展成為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戲藝術。問 同學們知道皮影戲這種藝術形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哪些地區嗎?答 全國各地均有皮影,比較有特色的是陜西皮影、山西皮影、甘肅皮影、青海皮影、唐山皮影、東北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湖南皮影、廣東皮影等。唐山皮影,一般身高28--30厘米,俗稱七寸影人。唐山皮影是我國有較大影響的流派之一,它在美術造型、文學劇本、音樂唱腔、表演技巧中所體現的高度綜合性在世界皮影藝壇站有一席之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皮影也傳入到了其他國家,如印度、泰國、緬甸、日本、印尼、法國等。皮影物象造型特點:皮影造型借鑒了民間剪紙的藝術形式,輪廓簡潔概括,內部雕鏤精細,結構繁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皮影的制作過程。1、選皮,雕刻皮影。選牛皮、驢皮等,經過處理,雕刻上所需的皮影形象。2、上色。老藝人大都用紫銅、銀珠、普蘭等礦物質,炮制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著色。3、上油。皮影上色后,上面再涂一層亮油,使顏色更加鮮亮,且不易脫色。4、縫線裝訂。將皮影的各個部位用特有的方式裝訂在一起,并裝上簽字(操作桿),如書中26頁所示。下面體會一下皮影的表演方式,并且思考一下,接下來你要制作的皮影形象。(參考書中26頁)皮影戲表演方式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漢族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下面,請同學們拿出工具,分小組制作簡單皮影形象。(人物,動物皆可)同學們,皮影是我國非常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幾千年來,一直豐富著我們的文化和生活。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可以深入了解皮影、熱愛皮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