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8章《運動和力》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講義(知識點總結+例題講解)序號 知識點 難易程度 例題數 變式題數 合計一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 1 1 14二 牛頓第一定律 ★★ 2 2三 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 ★ 1 1四 慣性:概念、慣性現象、慣性的利用等 ★★ 3 3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實驗:讓 同一小車 從 同一斜面 的 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觀察下車運動的情況;2.這樣操作的目的: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有相同的速度;3.實驗步驟:(1)將毛巾放在木板上,讓下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放,觀察下車在毛巾面上運動的情況;(2)將棉布放在木板上,讓下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放,觀察下車在棉布面上運動的情況;(2)讓下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放,觀察下車在木板面上運動的情況;4.實驗方法:(1)控制變量法: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2)轉化法:阻力的大小用小車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的長短來體現;5.實驗結論:(1)阻力越大,小車速度改變的越快;(2)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改變的越慢;6.推斷:(1)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2)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例題1】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巾、棉布、木板為運動的小車提供了相同大小的阻力B.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滑下,小車剛剛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不相同C.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水平面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遠D.當阻力為零時,水平面上的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變式練習1】小麗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讓小車每次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如圖所示。(1)小麗每次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2)根據圖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3)由此可以推得: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做 運動;同時也說明力是改變物體 的原因。二、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在 沒有受到力 的作用時,總保持 靜止狀態 或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適用于所有物體;(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條件;(3)“總”說明沒有例外;“保持”表示跟前面運動狀態相同。(4)“或”指物體不受力時,只會存在這兩種情況中的一種:①原來靜止的總保持靜止;②原來運動的就總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3.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來的,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4.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和運動的關系:(1)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物體運動之所以會停下來,是由于物體受到了阻力。5.知識拓展:阻力與動力(1)阻力: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阻礙物體的運動,使物體的運動速度變慢;(2)動力: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促進物體的運動,使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快。【例題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D.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變式練習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可以通過實驗直接證明的B.驗證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做不出來,因此不能肯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而獲得的D.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例題3】如圖擺球從A點靜止釋放,經過最低點B點,擺向另一側的最高點C,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若剪斷懸線,小球將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B.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C.小球到達C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D.小球到達C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做勻速圓周運動【變式練習3】正在運動的物體,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時消失,將發生的現象是( )A.物體會立即停下來 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將慢慢停下來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三、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1.速度的大小發生變化:由靜止到運動、由運動到靜止、由快變慢、有慢變快等;2.速度的方向改變:勻速圓周運動(速度大小沒有變,但是方向改變了);3.只有 靜止 和 勻速直線運動 的運動狀態才沒有改變,其他情況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例題4】如圖所示,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A.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 B.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小汽車C.彎道上沿曲線勻速運動的運動員 D.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變式練習4】下列物體中,其運動狀態沒有改變的是( )A.勻速轉彎的火車 B.加速下落的冰雹C.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平直軌道上勻速前進的列車四、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2.性質:(1)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2)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①在解答問題時,只能說“由于慣性”、“具有慣性”;②而不能說“受到慣性”、“由于慣性的作用”、“克服慣性”等,否則就將慣性和作用混為一談;(3)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3.防止慣性的現象:汽車安裝安全氣襄,汽車安裝安全帶;4.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 拍打衣服可除塵。【例題5】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是( )A.只有運動的物體才有慣性B.一切物體都有慣性C.下坡的自行車,速度越來越大,其慣性也越來越大D.嫦娥五號探測器繞月飛行時沒有慣性【變式練習5】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止的足球沒有慣性B.跳遠運動員要助跑后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蘋果,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D.在汽車緊急剎車時,坐在車里的乘客會向前傾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慣性【例題6】如圖所示,貨車內部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在行駛過程中發現小球的細線擺角不同,下列關于貨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車在加速 B.甲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C.乙車在剎車 D.乙車在加速前進【變式練習6】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b)所示的現象。由此可以判斷( )A.小車突然加速運動 B.小車突然減速運動C.小車保持勻速運動 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例題7】下列事例不是利用慣性的是( )A.圖甲中,汽車內裝有安全帶和安全氣囊B.圖乙中,用力水平擊打下方的棋子,上方的棋子不會散落C.圖丙中,要把錘頭套緊只需要向下敲擊錘柄即可D.圖丁中,運動員在跳遠時需要助跑【變式練習7】如圖所示,屬于防止慣性造成危害的是( )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8章《運動和力》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講義(知識點總結+例題講解)序號 知識點 難易程度 例題數 變式題數 合計一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 1 1 14二 牛頓第一定律 ★★ 2 2三 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 ★ 1 1四 慣性:概念、慣性現象、慣性的利用等 ★★ 3 3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實驗:讓 同一小車 從 同一斜面 的 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觀察下車運動的情況;2.這樣操作的目的: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有相同的速度;3.實驗步驟:(1)將毛巾放在木板上,讓下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放,觀察下車在毛巾面上運動的情況;(2)將棉布放在木板上,讓下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放,觀察下車在棉布面上運動的情況;(2)讓下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下放,觀察下車在木板面上運動的情況;4.實驗方法:(1)控制變量法: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2)轉化法:阻力的大小用小車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的長短來體現;5.實驗結論:(1)阻力越大,小車速度改變的越快;(2)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改變的越慢;6.推斷:(1)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2)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例題1】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巾、棉布、木板為運動的小車提供了相同大小的阻力B.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滑下,小車剛剛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不相同C.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水平面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遠D.當阻力為零時,水平面上的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解析】(1)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同;(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3)小車運動的距離取決于水平面的光滑程度,越光滑運動的距離;(4)推理可知,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解:A.小車在毛巾、棉布、木板的表面上運動時,由于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受到的阻力不同,故A錯誤;B.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上由靜止滑下,到達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所以小車的動能相同,故B錯誤;C.小車速度減小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光滑木板的阻力最小,小車速度改變的最慢,滑行距離最遠,故C錯誤;D.根據實驗可以推理,假如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阻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變式練習1】小麗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讓小車每次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如圖所示。(1)小麗每次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2)根據圖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3)由此可以推得: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做 運動;同時也說明力是改變物體 的原因。【答案】(1)初速度;(2)慢;(3)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析】此題是“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探究實驗,可從小車的速度、運動狀態變化和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分析、解答,并根據實驗現象對結論做出科學的推理。解:(1)由于小車每次都是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因此獲得的動能是相同的,即進入水平面時初速度相同;(2)由毛巾→棉布→木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斷減小,獲得的摩擦力越來越小;由圖可以看出小車滑行的距離越來越長,說明了小車受到阻力越小,滑行的距離越長,速度減小的越慢;(3)得到的結論是:若運動物體不受力(即水平面絕對光滑)的作用,物體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此實驗同時也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要想維持物體的運動,并不一定要有力。故答案為:(1)初速度;(2)慢;(3)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二、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在 沒有受到力 的作用時,總保持 靜止狀態 或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適用于所有物體;(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條件;(3)“總”說明沒有例外;“保持”表示跟前面運動狀態相同。(4)“或”指物體不受力時,只會存在這兩種情況中的一種:①原來靜止的總保持靜止;②原來運動的就總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3.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來的,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4.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和運動的關系:(1)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物體運動之所以會停下來,是由于物體受到了阻力。5.知識拓展:阻力與動力(1)阻力: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阻礙物體的運動,使物體的運動速度變慢;(2)動力: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促進物體的運動,使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快。【例題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B.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D.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解析】(1)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把握一個“或”字,“或”指兩種狀態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而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會保持原來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一直到有外力改變這種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經受了實踐的檢驗,是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解: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它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經受了實踐的檢驗,故A錯誤;B.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C.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的物體,可能保持靜止狀態,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故C錯誤;D.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故選:D。【變式練習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可以通過實驗直接證明的B.驗證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做不出來,因此不能肯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而獲得的D.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答案】C【解析】A.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前人實驗的基礎上,根據邏輯推理得出的,是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的,故A錯誤;B.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實驗的基礎上,根據邏輯推理得出的,是以實驗為基礎,但又不是完全通過實驗得出,故B錯誤;C.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實驗的基礎上,根據邏輯推理得出的,故C正確;D.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故D錯誤。故選C。【例題3】如圖擺球從A點靜止釋放,經過最低點B點,擺向另一側的最高點C,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若剪斷懸線,小球將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B.小球到達B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C.小球到達C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保持靜止狀態D.小球到達C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將做勻速圓周運動【答案】C【解析】(1)小球擺到B位置時,繩的拉力撤銷,小球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小球還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據此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2)小球到達C點的瞬間,處于瞬間靜止狀態,物體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物體由于慣性將保持力消失前的運動狀態。解:A.當小球擺至B位置時,如果剪斷細線,小球由于慣性繼續向前運動,同時在重力作用下做拋物線運動;故A錯誤;B.當小球擺至B位置時,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慣性,將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D.小球到達C點的瞬間,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慣性,將保持靜止狀態;故C正確,D錯誤。故選:C。【變式練習3】正在運動的物體,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時消失,將發生的現象是( )A.物體會立即停下來 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將慢慢停下來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牛頓第一定律指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況下,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據此解答。解:正在運動的物體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物體所受的所有外力同時消失,則物體將不受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將保持自己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B。三、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判斷:1.速度的大小發生變化:由靜止到運動、由運動到靜止、由快變慢、有慢變快等;2.速度的方向改變:勻速圓周運動(速度大小沒有變,但是方向改變了);3.只有 靜止 和 勻速直線運動 的運動狀態才沒有改變,其他情況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例題4】如圖所示,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A.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 B.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小汽車C.彎道上沿曲線勻速運動的運動員 D.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答案】C【解析】物體的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的情況有兩種:①靜止;②勻速直線運動。若物體的運動速度或運動方向發生改變,都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解:A.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所以運動狀態不變,不合題意;B.在路上勻速直線行駛的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運動狀態不變,不合題意;C、彎道上沿曲線勻速運動的運動員,速度不變,但方向改變,所以運動狀態改變,符合題意;D.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跳傘運動員,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運動狀態不變,不合題意。故選:C。【變式練習4】下列物體中,其運動狀態沒有改變的是( )A.勻速轉彎的火車 B.加速下落的冰雹C.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平直軌道上勻速前進的列車【答案】D【解析】運動狀態改變是指速度大小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或者二者同時改變。解:A.勻速轉彎的火車,速度不變但方向在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B.加速下落的冰雹,方向不變但速度在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C.加速上升的火箭,運動速度是越來越快的,故C不符合題意;D.在平直軌道上勻速前進的列車,速度和方向都不變,則運動狀態沒有改變,故D符合題意。故選:D。四、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叫慣性;2.性質:(1)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都有慣性。(2)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的作用;①在解答問題時,只能說“由于慣性”、“具有慣性”;②而不能說“受到慣性”、“由于慣性的作用”、“克服慣性”等,否則就將慣性和作用混為一談;(3)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速度、物體是否受力等因素無關;3.防止慣性的現象:汽車安裝安全氣襄,汽車安裝安全帶;4.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 拍打衣服可除塵。【例題5】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是( )A.只有運動的物體才有慣性B.一切物體都有慣性C.下坡的自行車,速度越來越大,其慣性也越來越大D.嫦娥五號探測器繞月飛行時沒有慣性【答案】B【解析】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物體的慣性越大。解:A.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都有慣性,故A錯誤;B.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故B正確;C.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下坡的自行車,質量不變,慣性大小也不變,故C錯誤;D.嫦娥五號探測器繞月飛行時同樣具有慣性,故D錯誤。故選:B。【變式練習5】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止的足球沒有慣性B.跳遠運動員要助跑后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蘋果,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D.在汽車緊急剎車時,坐在車里的乘客會向前傾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慣性【答案】D【解析】(1)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2)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解:A.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靜止的足球具有慣性,故A錯誤;B.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利用慣性,但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故不能增大慣性,故B錯誤;C.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故C錯誤;D.原來乘客與公交車一起向前運動,當緊急剎車時,乘客的下半身隨車停止(或減速),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乘客會向前傾,故D正確。故選:D。【例題6】如圖所示,貨車內部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在行駛過程中發現小球的細線擺角不同,下列關于貨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車在加速 B.甲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C.乙車在剎車 D.乙車在加速前進【答案】D【解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特性,稱為慣性;(2)小球不動,細線豎直向下時,說明貨車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向前擺,說明貨車在減速,小球右擺,說明貨車的速度比原來快了。解:AB.甲圖中小球向前擺,說明汽車在減速,小球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速度才會向前擺,故AB錯誤;CD.乙圖中小球向后擺,說明汽車在加速,小球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速度才會向后擺,故C錯誤,D正確。故選:D。【變式練習6】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b)所示的現象。由此可以判斷( )A.小車突然加速運動 B.小車突然減速運動C.小車保持勻速運動 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答案】B【解析】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原來靜止的保持靜止,也可理解為“靜者恒靜、動者恒動”,據此分析回答。解:由于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突然減速運動時,木塊底部也隨之減速,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所以會出現如圖(b)所示的現象,選項A、C、D均與圖(b)所示的現象不符。故選:B。【例題7】下列事例不是利用慣性的是( )A.圖甲中,汽車內裝有安全帶和安全氣囊B.圖乙中,用力水平擊打下方的棋子,上方的棋子不會散落C.圖丙中,要把錘頭套緊只需要向下敲擊錘柄即可D.圖丁中,運動員在跳遠時需要助跑【答案】A【解析】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慣性,但也要注意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解:A.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是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人具有慣性向前傾而帶來的傷害,不是利用慣性,故A符合題意;B.用力快速擊打下面的棋子,上面的祺子由于慣性仍然留在原處,屬于利用慣性,故B不符合題意;C.在撞擊凳子之前,錘頭和錘柄都處于運動狀態,當錘柄撞擊到凳子時,錘柄停止運動,而錘頭由于慣性仍保持運動狀態,從而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屬于利用慣性,故C不符合題意;D.助跑的目的是讓運動員在起跳前有一個較大的速度,起跳時人由于慣性還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從而能跳的更遠,這是利用了慣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變式練習7】如圖所示,屬于防止慣性造成危害的是( )【答案】C【解析】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物體的慣性有時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要學會利用;慣性有時對我們是有害的,我們要學會防止慣性的不利影響。解:A.運動員投擲鉛球時的準備動作增大了鉛球出手時的速度,由于慣性,鉛球繼續保持出手時的速度,從而拋的更遠,利用了慣性;故A不符合題意;B.跳遠時助跑,增大了起跳時的運動速度,由于慣性,繼續保持起跳時的速度運動,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利用了慣性,故B不符合題意;C.汽車駕駛員和乘客必須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汽車突然減速時,人由于慣性而帶來傷害,故C符合題意;D.錘頭松動時,把錘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幾下,即該過程中,錘頭和錘柄都處于運動狀態,當錘柄撞擊到地面時運動停止,而錘頭由于慣性仍保持運動狀態,從而使錘頭套緊,屬于利用慣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