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1 條件概率[課標解讀] 結合古典概型,了解條件概率,能計算簡單隨機事件的條件概率.【教材要點】知識點一 條件概率的概念名稱 定義 符號表示 計算公式條件 概率 一般地,當事件A發生的概率大于0時(即P(A)>0),對于任何兩個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A________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叫做條件概率. ________ P(B|A)=__________,__________狀元隨筆P (B |A)和P (A |B)的意義相同嗎?為什么?[提示] P (B |A)是指在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而P (A |B)是指在事件B發生的條件下,事件A發生的概率,因此P (B |A)和P (A |B)的意義不同.知識點二 條件概率的性質(1)0≤P(A|B)≤1;(2)P(A|A)=________;(3)如果B與C互斥,則P(B∪C|A)=________________.(4)設事件與B互為對立事件,則P(|A)=________.知識點三 計算條件概率的方法(1)若事件為古典概型,可利用公式P(B|A)=,即在縮小后的樣本空間中計算事件B發生的概率.(2)在原樣本空間Ω中,先計算P(A∩B),P(A),再利用公式P(B|A)=計算求得P(B|A).【基礎自測】1.設A,B為兩個事件,且P(A)>0,若P(A∩B)=,P(A)=,則P(B|A)=( )A. B. C. D.2.已知P(B|A)=,P(A)=,則P(A∩B)等于( )A. B. C. D.3.從生物學中我們知道,生男、生女的概率基本是相等的,都可以近似地認為是,如果某個家庭中先后生了兩個小孩,當已知較大的小孩是女孩的條件下,較小的小孩是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4.設某動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歲的概率為0.8,活到25歲的概率為0.4,現有一個20歲的這種動物,則它活到25歲的概率是________.題型1 利用定義求條件概率例1 一個袋中有2個黑球和3個白球,如果不放回地抽取兩個球,記事件“第一次抽到黑球”為A;事件“第二次抽到黑球”為B.(1)分別求事件A,B,A∩B發生的概率;(2)求P(B|A).狀元隨筆 首先弄清“這次試驗”指的是什么,然后判斷該問題是否屬于古典概型,最后利用相應公式求解.方法歸納1.用定義法求條件概率P(B|A)的步驟(1)分析題意,弄清概率模型;(2)計算P(A),P(A∩B);(3)代入公式求P(B|A)=.2.在本例中,首先結合古典概型分別求出事件A,B的概率,從而求出P(B|A),揭示出P(A),P(B)和P(B|A)三者之間的關系.跟蹤訓練1 甲、乙兩市都位于長江下游,根據一百多年來的氣象記錄,知道一年中下雨天的比例甲市占20%,乙市占18%,兩地同時下雨占12%,記P(A)=0.2,P(B)=0.18,P(A∩B)=0.12,則P(A|B)=________,P(B|A)=________.題型2 利用古典概型公式(縮小樣本空間的方法)求條件概率例2 現有6個節目準備參加比賽,其中4個舞蹈節目,2個語言類節目,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個節目,求:(1)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節目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的條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節目的概率.狀元隨筆 第(1)、(2)問屬古典概型問題,可直接代入公式;第(3)問為條件概率,可以借用前兩問的結論,也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事件個數求解.方法歸納1.本題第(3)問有兩種求條件概率的方法,方法一為定義法,方法二利用基本事件個數直接作商,是一種重要的求條件概率的方法.2.計算條件概率的方法(1)在縮小后的樣本空間ΩA中計算事件B發生的概率,即 P(B|A)=.(2)在原樣本空間Ω中,先計算P(A∩B),P(A),再利用公式P(B|A)=計算求得P(B|A).(3)條件概率的算法:已知事件A發生,在此條件下事件B發生,即事件A∩B發生,要求P(B|A),相當于把A看作新的基本事件空間計算事件A∩B發生的概率,即P(B|A)===.跟蹤訓練2 (1)本例條件不變,試求在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的條件下,第2次抽到語言類節目的概率.(2)一批同型號產品由甲、乙兩廠生產,產品結構如下表:等級廠別數量 甲廠 乙廠 合計合格品 475 644 1 119次品 25 56 81合計 500 700 1 200先求基本事件的概率,再依據條件概率的計算公式計算.①從這批產品中隨意地取一件,則這件產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②已知取出的產品是甲廠生產的,則這件產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題型3 條件概率性質的應用(邏輯推理、數學運算、數學建模)例3 先后拋出兩枚質地均勻的骰子,已知第一枚出現4點,求第二枚出現“大于4點”的概率?【思考探究】1.擲一枚質地均勻的骰子,有多少個基本事件?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隨機事件出現“大于4的點”包含哪些基本事件?[提示] 擲一枚質地均勻的骰子,可能出現的基本事件有“1點”“2點”“3點”“4點”“5點”“6點”,共6個,它們彼此互斥.“大于4的點”包含“5點”“6點”兩個基本事件.2.“先后拋出兩枚質地均勻的骰子”試驗中,已知第一枚出現4點,則第二枚出現“大于4”的事件,包含哪些基本事件?[提示] “第一枚4點,第二枚5點”“第一枚4點,第二枚6點”.方法歸納1.分解計算,代入求值,為了求比較復雜事件的概率,一般先把它分解成兩個(或若干個)互不相容的較簡單的事件之和,求出這些簡單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加法公式即得所求的復雜事件的概率.2.利用條件概率的性質求概率若事件B,C互斥,則P(B∪C|A)=P(B|A)+P(C|A),即為了求得比較復雜事件的概率,往往可以先把它分解成兩個(或若干個)互斥的較簡單事件,求出這些簡單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加法公式即得所求的復雜事件的概率.跟蹤訓練3 在某次考試中,要從20道題中隨機地抽出6道題,若考生至少能答對其中的4道題即可通過;若至少能答對其中的5道題就獲得優秀,已知某考生能答對20道題中的10道題,并且知道他在這次考試中已經通過,求他獲得優秀的概率.【教材反思】4.1 條件概率與事件的獨立性4.1.1 條件概率新知初探·自主學習[教材要點]知識點一發生 P(B|A) P(A)>0知識點二1 P(B|A)+P(C|A) 1-P(B|A)[基礎自測]1.解析:由P(B|A)===,故選A.答案:A2.解析:由P(B|A)=,得P(A=P(B|A)·P(A)==.答案:C3.解析:如果用(F,M)表示較大的小孩是女孩,較小的小孩是男孩,則樣本空間可以表示為Ω={(F,M),(F,F),(M,F),(M,M)}.“較大的小孩是女孩”對應的是A={(F,M),(F,F)},“較小的小孩是男孩”對應的是B={(F,M),(M,M)},從而“已知較大的小孩是女孩的條件下,較小的小孩是男孩”的概率為:P(B|A)==.答案:4.解析:根據條件概率公式知P==0.5.答案:0.5課堂探究·素養提升例1 解析:(1)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知P(A)=,P(B)===,P(A∩B)==.(2)根據條件概率的計算公式可知P(B|A)===.跟蹤訓練1 解析:由公式可得P(A|B)==,P(B|A)==.答案:例2 解析:設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為事件A,第2次抽到舞蹈節目為事件B,則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節目為事件A∩B(1)從6個節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個的事件數為n(Ω)==30,根據分步計數原理n(A)==20,于是P(A)===.(2)因為n(A∩B)==12,于是P(A∩B)===.(3)方法一: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的條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節目的概率為P(B|A)===.方法二:因為n(A∩B)=12,n(A)=20,所以P(B|A)===.跟蹤訓練2 解析:(1)設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為事件A,第2次抽到語言類節目為事件C,則第1次抽到舞蹈節目、第2次抽到語言類節目為事件A∩C.n(A)==20,n(A∩C)==8,∴P(C|A)===.(2)①從這批產品中隨意地取一件,則這件產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②方法一:已知取出的產品是甲廠生產的,則這件產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方法二:設A=“取出的產品是甲廠生產的”,B=“取出的產品為甲廠的次品”,則P(A)=,P(A∩B)=,所以這件產品恰好是甲廠生產的次品的概率是P(B|A)==.答案:(1)見解析 (2)① ②例3 解析:設第一枚出現4點為事件A,第二枚出現5點為事件B,第二枚出現6點為事件C.則所求事件為B∪C|A.∴P(B∪C|A)=P(B|A)+P(C|A)==.跟蹤訓練3 解析:設事件A為“該考生6道題全答對”,事件B為“該考生答對了其中5道題,另一道題答錯”,事件C為“該考生答對了其中4道題,而另2道題答錯”,事件D為“該考生在這次考試中通過”,事件E為“該考生在考試中獲得優秀”,則A,B,C兩兩互斥,且D=A∪B∪C,E=A∪B.由古典概型計算概率的公式及概率的加法公式可知P(D)=P(A∪B∪C)=P(A)+P(B)+P(C)==,P(AD)=P(A),P(BD)=P(B),P(E|D)=P(A=P(A|D)+P(B|D)===.故所求的概率為.4.1.2 乘法公式與全概率公式[課標解讀] 1.結合古典概型,會利用乘法公式計算概率.2.結合古典概型,會利用全概率公式計算概率.了解貝葉斯公式.【教材要點】知識點一 兩個事件A、B同時發生的概率乘法公式若P(B)>0,則P(AB)=P(B)P(A|B),或P(AB)=P(A)P(B|A)知識點二 全概率公式(1)一般地,如果樣本空間為Ω,而A,B為事件,則BA與B是互斥的,且B=BΩ=B(A+)=BA+B,從而P(B)=P(BA+B)=P(BA)+P(B),當P(A)>0且P()>0時,有P(B)=________________.(2)定理1若樣本空間Ω中的事件A1,A2,…,An滿足:①任意兩個事件均________,即AiAj= ,i,j=1,2,…,n,i≠j;②A1+A2+…+An=________;③P(Ai)>0 (i=1,2,…,n).則對Ω中的任意事件B,都有B=BA1+BA2+…+BAn,且P(B)=________.知識點三 貝葉斯公式(選學內容)1.與全概率公式解決的問題相反,貝葉斯公式是建立在條件概率的基礎上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2.一般地,當1>P(A)>0且P(B)>0時,有P(A|B)==.這稱為貝葉斯公式.【基礎自測】1.已知P(B)=,P(A|B)=,則P(AB)=( )A. B.C. D.2.已知某學校中,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占0.6,而且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中,喜歡籃球的占0.3.從這個學校的學生中任意抽取一人,則抽到的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而且喜歡籃球的概率是多少?3.(教材例題改編)為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措施的落實,學校決定對甲、乙兩個班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查.已知甲、乙兩班的人數之比為5∶4,其中甲班女生占,乙班女生占,則學校恰好抽到一名女生的概率為( )A. B. C. D.4.設某工廠有兩個車間生產同型號家用電器,第一車間的次品率為0.15,第二車間的次品率為0.12,兩個車間的成品都混合堆放在一個倉庫,假設第1,2車間生產的成品比例為2∶3,今有一客戶從成品倉庫中隨機提一臺產品,求該產品合格的概率.題型1 概率乘法公式的應用例1 設有1 000件產品,其中850件是正品,150件是次品,從中依次抽取2件,兩件都是次品的概率是多少?(精確到0.000 1)方法歸納已知事件A的概率,以及已知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可以求出A、B同時發生的概率.跟蹤訓練1 在某大型商場促銷抽獎活動中,甲、乙兩人先后進行抽獎前,還有60張獎券,其中有6張中獎獎券.假設抽完的獎券不放回,甲抽完以后乙再抽,求:(1)甲中獎而且乙也中獎的概率;(2)甲沒中獎而且乙中獎的概率;(3)乙中獎的概率.題型2 全概率公式的應用例2 已知甲袋中有6只紅球,4只白球;乙袋中有8只紅球,6只白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隨機取一只袋,再從該袋中隨機取一球,該球是紅球;(2)合并兩只袋,從中隨機取一球,該球是紅球.方法歸納全概率公式,本質上是將樣本空間分成互斥的兩部分或幾部分后,再根據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而得到.跟蹤訓練2 已知市場上供應的燈泡中,甲廠產品占70%,乙廠占30%,甲廠產品的合格率是95%,乙廠產品的合格率是80%,(1)求從市場上買到一個是甲廠生產的合格燈泡的概率.(2)市場上供應的燈泡中,甲廠產品占70%,乙廠占30%,甲廠產品的合格率是95%,乙廠的合格率是80%.若用事件A,分別表示甲、乙兩廠的產品,B表示產品為合格品.求市場上買一個燈泡的合格率.題型3 貝葉斯公式的應用(選學)例3 某車間用甲、乙、丙三臺機床進行生產,各種機床的次品率分別為5%、4%、2%,它們各自的產品分別占總產量的25%、35%、40%,將它們的產品組合在一起,并隨機取一件,如果取到的一件產品是次品,分別求這一產品是甲、乙、丙生產的概率.(精確到0.001)方法歸納貝葉斯公式可以看成要根據事件發生的結果找原因,貝葉斯公式是建立在條件概率的基礎上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看看這一結果有各種可能原因導致的概率是多少.跟蹤訓練3 設某公路上經過的貨車與客車的數量之比為2∶1,貨車中途停車修理的概率為0.02,客車為0.01,今有一輛汽車中途停車修理,求該汽車是貨車的概率.4.1.2 乘法公式與全概率公式新知初探·自主學習[教材要點]知識點二(1)P(A)P(B|A)+P()P(B|) (2)互斥 Ω =[基礎自測]1.解析:由乘法公式得,P(AB)=P(B)P(A|B)==.答案:C2.解析:從這個學校的學生中任意抽取一人,則抽到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的事件為A,抽到喜歡籃球的學生為B,則P(A)=0.6,P(B|A)=0.3,所以P(AB)=P(A)P(B|A)=0.18.3.解析:設A:抽到一名學生是甲班的,B:是女生,則P(A)=,P()=,P(B|A)=,P(B|)=,所以由全概率公式可知,P(B)=P(A)·P(B|A)+P()·P(B|)==.答案:C4.解析:設B={從倉庫中隨機提出的一臺是合格品},Ai={提出的一臺是第i車間生產的},i=1,2,則有B=A1B由題意P(A1)=,P(A2)=,P(B|A1)=0.85,P(B|A2)=0.88,由全概率公式P(B)=P(A1)P(B|A1)+P(A2)P(B|A2)=0.4×0.85+0.6×0.88=0.868.課堂探究·素養提升例1 解析:設 Ai 表示“第 i 次抽到的是次品”(i=1,2),所求概率為P(A1A2)=P(A1)P(A2|A1)=·≈0.022 4.跟蹤訓練1 解析:方法一:設A:甲中獎,B:乙中獎,則P(A)==,P(B|A)=,P()=,P(B|)=,所以,(1)甲中獎而且乙也中獎的概率P(BA)=P(A)·P(B|A)==.(2)甲沒中獎而乙中獎的概率P(B)=P()·P(B|)==.(3)P(B)=P(BA+B)=P(BA)+P(B)==.方法二:(1)甲中獎而且乙也中獎的概率為==.(2)甲沒中獎而乙中獎的概率為==.(3)乙中獎的概率為=.例2 解析:(1)記B={該球是紅球},A1={取自甲袋},A2={取自乙袋},已知P(B|A1)=,P(B|A2)=,所以P(B)=P(A1)P(B|A1)+P(A2)P(B|A2)==.(2)P(B)==.跟蹤訓練2 解析:(1)記A為“甲廠產品”,B為“合格產品”,則P(A)=0.7,P(B|A)=0.95,所以P(AB)=P(A)·P(B|A)=0.7×0.95=0.665.(2)B=AB+B且AB與B互不相容.P(B)=P(AB+B)=P(AB)+P(B)=P(A)P(B|A)+P()P(B|)=0.7×0.95+0.3×0.8=0.905.例3 解析:設 A1表示“產品來自甲臺機床”,A2表示“產品來自乙臺機床”,A3表示“產品來自丙臺機床”,B表示“取到次品”.根據貝葉斯公式有:P(A1|B)=≈0.362,P(A2|B)=≈0.406,P(A3|B)=≈0.232.跟蹤訓練3 解析:設B={中途停車修理},A1={經過的是貨車},A2={經過的是客車},則B=A1B由貝葉斯公式有:P(A1|B)===0.80.4.1.3 獨立性與條件概率的關系[課標解讀] 1. 結合古典概型,了解條件概率與獨立性的關系.2.能夠結合具體實例,理解隨機事件的獨立性和條件概率的關系.【教材要點】知識點一 兩個事件獨立的直觀理解若事件A是否發生對事件B發生的概率沒有影響,事件B是否發生對事件A發生的概率也沒有影響,則稱兩個事件A,B相互獨立,并把這兩個事件叫做____________.且A,B為兩個事件獨立的充要條件是P(AB)=P(A)·P(B).知識點二 獨立性與條件概率的關系設A,B為兩個事件,A,B獨立的充要條件是P(B|A)=P(B),(P(A|B)=P(A))即若事件B發生的概率與已知事件A發生時事件B發生的概率相等,即事件A發生,不會影響事件B發生的概率,則稱兩個事件A,B相互獨立,并把這兩個事件叫做____________.知識點三 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的乘法公式若事件A,B相互獨立,則P(B|A)=P(B), P(A|B)=P(A),此時概率的乘法公式可簡化為: P(AB)=P(A)·P(B).知識點四 n個事件相互獨立也可借助條件概率來理解對于n個事件A1,A2,…,An,如果其中任一個事件發生的概率不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響,則稱n個事件A1,A2,…,An相互獨立.知識點五 n個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如果事件A1,A2,…,An相互獨立,那么這n個事件都發生的概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P(A1∩A2∩…∩An)=P(A1)×P(A2)×…×P(An),并且上式中任意多個事件Ai換成其對立事件后等式仍成立.【基礎自測】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對事件A和B,若P(B|A)=P(B),則事件A與B相互獨立B.若事件A,B相互獨立,則P(∩)=P()×P()C.如果事件A與事件B相互獨立,則P(B|A)=P(B)D.若事件A與B相互獨立,則B與相互獨立2.拋擲3枚質地均勻的硬幣,A={既有正面向上又有反面向上},B={至多有一個反面向上},則A與B的關系是( )A.互斥事件 B.對立事件C.相互獨立事件 D.不相互獨立事件3.袋內有大小相同的3個白球和2個黑球,從中不放回地摸球,用A表示“第一次摸到白球”,用B表示“第二次摸到白球”,則A與B是( )A.互斥事件 B.相互獨立事件C.對立事件 D.非相互獨立事件4.明天上午李明要參加“青年文明號”活動,為了準時起床,他用甲、乙兩個鬧鐘叫醒自己,假設甲鬧鐘準時響的概率為0.80,乙鬧鐘準時響的概率為0.90,則兩個鬧鐘至少有一個準時響的概率是________.題型1 相互獨立事件的判斷例1 判斷下列各對事件是否是相互獨立事件.(1)甲組3名男生,2名女生;乙組2名男生,3名女生,現從甲、乙兩組中各選1名同學參加演講比賽,“從甲組中選出1名男生”與“從乙組中選出1名女生”;(2)容器內盛有5個白乒乓球和3個黃乒乓球,“從8個球中任意取出1個,取出的是白球”與“從剩下的7個球中任意取出1個,取出的還是白球”;(3)擲一顆骰子一次,“出現偶數點”與“出現3點或6點”.狀元隨筆(1)利用獨立性概念的直觀解釋進行判斷. (2)計算“從8個球中任取一球是白球”發生與否,事件“從剩下的7個球中任意取出一球還是白球”的概率是否相同進行判斷. (3)利用事件的獨立性定義式判斷.方法歸納判斷事件是否相互獨立的方法1.定義法:事件A,B相互獨立 P(A∩B)=P(A)·P(B).2.由事件本身的性質直接判定兩個事件發生是否相互影響.3.條件概率法:當P(A)>0時,可用P(B|A)=P(B)判斷.跟蹤訓練1 (1)下列事件中,A,B是相互獨立事件的是( )A.一枚硬幣擲兩次,A=“第一次為正面”,B=“第二次為反面”B.袋中有2白,2黑的小球,不放回地摸兩球,A=“第一次摸到白球”,B=“第二次摸到白球”C.擲一枚骰子,A=“出現點數為奇數”,B=“出現點數為偶數”D.A=“人能活到20歲”,B=“人能活到50歲”(2)甲、乙兩名射手同時向一目標射擊,設事件A:“甲擊中目標”,事件B:“乙擊中目標”,則事件A與事件B( )A.相互獨立但不互斥B.互斥但不相互獨立C.相互獨立且互斥D.既不相互獨立也不互斥題型2 相互獨立事件發生的概率例2 面對某種流感病毒,各國醫療科研機構都在研究疫苗,現有A,B,C三個獨立的研究機構在一定的時期內能研制出疫苗的概率分別是,,.求:(1)他們都研制出疫苗的概率;(2)他們都失敗的概率;(3)他們能夠研制出疫苗的概率.狀元隨筆→→方法歸納1.求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的步驟(1)首先確定各事件之間是相互獨立的;(2)確定這些事件可以同時發生;(3)求出每個事件的概率,再求積.2.使用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計算公式時,要掌握公式的適用條件,即各個事件是相互獨立的,而且它們能同時發生.跟蹤訓練2 一個袋子中有3個白球,2個紅球,每次從中任取2個球,取出后再放回,求:(1)第1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白球,第2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紅球的概率;(2)第1次取出的2個球1個是白球、1個是紅球,第2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白球的概率.題型3 事件的相互獨立性與互斥性【思考探究】1.甲、乙二人各進行一次射擊比賽,記A=“甲擊中目標”,B=“乙擊中目標”,試問事件A與B是相互獨立事件,還是互斥事件?事件∩B與A∩呢?[提示] 事件A與B,與B,A與均是相互獨立事件,而∩B與A∩是互斥事件.2.在1中,若甲、乙二人擊中目標的概率均是0.6,如何求甲、乙二人恰有一人擊中目標的概率?[提示] “甲、乙二人恰有1人擊中目標”記為事件C,則C=∩B+A∩.所以P(C)=P(∩B+A∩)=P(∩B)+P(A∩)=P()·P(B)+P(A)·P()=(1-0.6)×0.6+0.6×(1-0.6)=0.48.3.由1、2,你能歸納出相互獨立事件與互斥事件的區別嗎?[提示] 相互獨立事件與互斥事件的區別相互獨立事件 互斥事件條件 事件A(或B)是否發生對事件B(或A)發生的概率沒有影響 不可能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符號 相互獨立事件A,B同時發生,記作:AB 互斥事件A,B中有一個發生,記作:A∪B (或A +B)計算公式 P(A∩B)=P(A)P(B) P(A∪B)=P(A)+P(B)例3 紅隊隊員甲、乙、丙與藍隊隊員A,B,C進行圍棋比賽,甲對A、乙對B、丙對C各一盤.已知甲勝A、乙勝B、丙勝C的概率分別為0.6,0.5,0.5.假設各盤比賽結果相互獨立.求:(1)紅隊中有且只有一名隊員獲勝的概率;(2)求紅隊至少兩名隊員獲勝的概率.狀元隨筆 弄清事件“紅隊有且只有一名隊員獲勝”與事件“紅隊至少兩名隊員獲勝”是由哪些基本事件組成的,及這些事件間的關系,然后選擇相應概率公式求值.方法歸納1.本題(2)中用到直接法和間接法.當遇到“至少”“至多”問題可以考慮間接法.2.求復雜事件的概率一般可分三步進行:(1)列出題中涉及的各個事件,并用適當的符號表示它們;(2)理清各事件之間的關系,恰當地用事件間的“并”“交”表示所求事件;(3)根據事件之間的關系準確地運用概率公式進行計算.跟蹤訓練3 [2022·北京豐臺區高二月考]拋擲兩枚質地均勻的硬幣,設事件A=“第一枚硬幣正面朝上”,事件B=“第二枚硬幣反面朝上”,則A與B的關系為( )A.互斥 B.相互對立C.相互獨立 D.相等4.1.3 獨立性與條件概率的關系新知初探·自主學習[教材要點]知識點一相互獨立事件知識點二相互獨立事件知識點四其他事件是否發生知識點五每個事件發生的概率的積[基礎自測]1.解析:若P(B|A)=P(B),則P(A∩B)=P(A)·P(B),故A,B相互獨立,所以A正確;若事件A,B相互獨立,則也相互獨立,故B正確;若事件A,B相互獨立,則A發生與否不影響B的發生,故C正確;B與相互對立,不是相互獨立,故D錯誤.答案:D2.解析:由已知,有P(A)=1-=,P(B)=1-=,P(AB)=,滿足P(AB)=P(A)P(B),則事件A與事件B相互獨立,故選C.答案:C3.解析:根據互斥事件、對立事件及相互獨立事件的概念可知,A與B不是相互獨立事件.答案:D4.解析:設兩個鬧鐘至少有一個準時響的事件為A,則P(A)=1-(1-0.80)(1-0.90)=1-0.20×0.10=0.98.答案:0.98課堂探究·素養提升例1 解析:(1)“從甲組中選出1名男生”這一事件是否發生,對“從乙組中選出1名女生”這一事件發生的概率沒有影響,所以它們是相互獨立事件.(2)“從8個球中任意取出1個,取出的是白球”的概率為,若這一事件發生了,則“從剩下的7個球中任意取出1個,取出的仍是白球”的概率為;若前一事件沒有發生,則后一事件發生的概率為,可見,前一事件是否發生,對后一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影響,所以二者不是相互獨立事件.(3)記A:出現偶數點,B:出現3點或6點,則A={2,4,6},B={3,6},AB={6},∴P(A)==,P(B)==,P(AB)=.∴P(AB)=P(A)·P(B),∴事件A與B相互獨立.跟蹤訓練1 解析:(1)把一枚硬幣擲兩次,對于每次而言是相互獨立的,其結果不受先后影響,故A項是相互獨立事件;B中是不放回地摸球,顯然A事件與B事件不相互獨立;對于C,A,B應為互斥事件,不相互獨立;D是條件概率,事件B受事件A的影響.故選A.(2)對同一目標射擊,甲、乙兩射手是否擊中目標是互不影響的,所以事件A與B相互獨立;對同一目標射擊,甲、乙兩射手可能同時擊中目標,也就是說事件A與B可能同時發生,所以事件A與B不是互斥事件.故選A.答案:(1)A (2)A例2 解析:令事件A,B,C分別表示A,B,C三個獨立的研究機構在一定時期內成功研制出該疫苗,依題意可知,事件A,B,C相互獨立,且P(A)=,P(B)=,P(C)=.(1)他們都研制出疫苗,即事件A,B,C同時發生,故P(A∩B∩C)=P(A)×P(B)×P(C)==.(2)他們都失敗即事件同時發生,故P(∩∩)=P()×P()×P()=(1-P(A))(1-P(B))(1-P(C))===.(3)“他們能研制出疫苗”的對立事件為“他們都失敗”,結合對立事件間的概率關系可得所求事件的概率P=1-P(∩∩)=1-=.跟蹤訓練2 解析:記“第1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白球”的事件為A,“第2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紅球”的事件為B,“第1次取出的2個球中1個是白球、1個是紅球”的事件為C,很明顯,由于每次取出后再放回,A,B,C都是相互獨立事件.(1)P(A∩B)=P(A)P(B)===,故第1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白球,第2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紅球的概率是.(2)P(C∩A)=P(C)P(A)==·=.故第1次取出的2個球中1個是白球、1個是紅球,第2次取出的2個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例3 解析:設甲勝A的事件為D,乙勝B的事件為E,丙勝C的事件為F,則分別表示甲不勝A、乙不勝B、丙不勝C的事件.因為P(D)=0.6,P(E)=0.5,P(F)=0.5,由對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知P()=0.4,P()=0.5,P()=0.5.(1)紅隊有且只有一名隊員獲勝的事件有D ∩∩,∩∩,∩∩F,以上3個事件彼此互斥且獨立.∴紅隊有且只有一名隊員獲勝的概率P1=P[(D ∩∩∪∩E∩∪∩∩F)]=P(D∩∩)+P(∩∩)+P∩∩=0.6×0.5×0.5+0.4×0.5×0.5+0.4×0.5×0.5=0.35.(2)方法一:紅隊至少兩人獲勝的事件有:D∩E∩,D∩∩∩E∩F,D∩E∩F.由于以上四個事件兩兩互斥且各盤比賽的結果相互獨立,因此紅隊至少兩人獲勝的概率為P=P(D∩E∩)+P(D∩∩F)+P∩E∩F)+P(D∩E∩F)=0.6×0.5×0.5+0.6×0.5×0.5+0.4×0.5×0.5+0.6×0.5×0.5=0.55.方法二:“紅隊至少兩人獲勝”與“紅隊最多一人獲勝”為對立事件,而紅隊都不獲勝為事件,且P(∩∩)=0.4×0.5×0.5=0.1.∴紅隊至少兩人獲勝的概率為P2=1-P1-P(∩∩)=1-0.35-0.1=0.55.跟蹤訓練3 解析:顯然事件A和事件B不相等,故D錯誤,由于事件A與事件B能同時發生,所以不為互斥事件,也不為對立事件,故AB錯誤;因為事件A是否發生與事件B無關,事件B是否發生也與事件A無關,故事件A和事件B相互獨立,故C正確.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數學第四章概率與統計4.1條件概率與事件的獨立性4.1.1條件概率學生用書新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doc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數學第四章概率與統計4.1條件概率與事件的獨立性4.1.2乘法公式與全概率公式學生用書新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doc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數學第四章概率與統計4.1條件概率與事件的獨立性4.1.3獨立性與條件概率的關系學生用書新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