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隴南市武都區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業水平測試卷七年級生物學、地理綜合考生注意: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所有試題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否則無效。生物學部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0道題目,每題1.5分,共30分)1.古詩云:“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反映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進行呼吸 B.生物有變異的特征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體內的廢物2.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實驗中,某同學觀察到的視野變化如圖甲所示,該過程通常需要調節圖乙中的A. ① B. ② C. ③ D. ④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文明理念,強調了生態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統一發展的自然系統。有關上述觀點及生物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構成B.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同的生態系統相互關聯C.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D.我們應該科學統籌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等4.皮膚在人體表面起保護作用。當皮膚被劃破時人會感到疼,有時候會出血。這說明皮膚中包含的組織有①上皮組織 ②神經組織 ③肌肉組織 ④結締組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觀察如圖所示的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下列與此過程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 該圖表示動物細胞的分裂過程B.①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在分裂前進行了復制C. ②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與①中的不同D. ③的兩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不相同6.下列關于草履蟲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 草履蟲由一個細胞構成,能夠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如運動、攝食等B.加入鹽粒,草履蟲會逃離,說明草履蟲能對刺激作出反應C. 在制作裝片時放少量棉花纖維,目的是限制草履蟲運動,便于觀察D. 草履蟲個體微小,與人類生活關系并不密切7.下列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指示植物是A.金魚藻 B. 葫蘆蘚 C. 腎蕨 D. 松8. 與苔蘚植物相比,蕨類植物適應陸地環境的能力更強的主要原因是A.用孢子繁殖后代 B. 比苔蘚植物高大C. 生殖過程離不開水的限制 D. 根、莖、葉中有專門的輸導組織9.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等級最高的類群,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種子植物包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個類群B. 種子植物都能通過種子繁殖后代C. 種子植物的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D. 被子植物就是我們常說的綠色開花植物10.如圖是洋蔥根尖的縱切面結構示意圖,根尖生長依靠的部位是A.①②B.②③C. ①③D. ③④11.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大、被稱為農業生產“三要素”的無機鹽是A. 鋅、 氨、 鉀 B. 鈣、氮、碳 C.硼、磷、鉀 D. 氮、磷、 鉀12.下列能正確表示菜豆種子在萌發成幼苗過程中體內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情況的是13.如圖為葉芽和枝條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①是幼葉B.②是芽軸C. B是由②發育而來的D. C 是由①發育而來的14. 菠菜葉橫切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圖中②的細胞內含有較多的葉綠體B. 圖中④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C. 多數植物的葉片上表皮氣孔更多D. 植物通過③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15.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植物只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只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弱都與溫度有關C.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D. 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16、把快要熄滅的衛生香接觸到金魚藻光合作用釋放的氣體后,衛生香會立即復燃,這說明光合作用產生了A.二氧化碳 B. 氧氣 C. 水蒸氣 D. 氨氣17.如圖為探究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此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呼吸作用是否產生二氧化碳B.甲瓶蠟燭立刻熄滅說明里面的氧氣被呼吸作用消耗了C. 甲乙瓶內的溫度在實驗過程中不相同D. 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18.生物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不符合生物學原理的是選項 做法 主要原理A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強度B 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 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C 冰箱保存新鮮瓜果 主要是增強呼吸作用D 及時晾曬收獲的小麥 抑制呼吸作用,延長貯藏時間19.關于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B. 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 維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D. 消耗氧氣,排放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20.如圖是漫畫《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樹木難安寧,勸君手留情,護綠記心中。其中告訴我們的道理是A.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B. 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C. 保護森林資源,愛護人類家園D.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二、分析說明題(本大題包括4道題目,每題5分,共20分)21.(5分) 如圖為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在圖中所示的玉米種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成藍色的部分是[7] 。(2)圖中菜豆種子的子葉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胚是由[3]胚芽、[4] 、[5]胚根和[2]子葉四部分組成的,它將發育成新植物體的 。(3) 比較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兩者相同點是都有[6] 和[1] 。22.(5分) 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組成統一的整體。如圖表示的是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若要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圖中還需要補充的組成成分是 和 。(2)若該生態系統被重金屬鎘污染,在草和鷹中, 含鎘最多。(3) 該生態系統中,當鼠和兔的數量增多時,植被會遭到破壞,而食肉動物數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數量減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復,由此可以看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4)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能量最初來源于 。23.(5分) 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有關問題,麗麗選擇一株天竺葵作為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固體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要排除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將天竺葵放在 一晝夜。(2) 將實驗裝置放到陽光下照射4~6小時后,同時摘下葉片 A、B,利用酒精進行脫色,然后滴加碘液。觀察葉片 A 和葉片 B,變藍的是 ,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 仔細觀察發現“透明塑料袋”的內壁上有許多小水珠,是天竺葵進行 (填植物生理活動) 產生的。(4)若將裝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為“黑色塑料袋”,同時取走固體氫氧化鈉,葉片 A、B的實驗結果顯示葉片A 變藍,A與B形成了對照實驗,其中變量是 。24.(5分) 為了探究蠶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某生物興趣小組挑選了結構完整且顆粒飽滿的蠶豆種子進行了如下實驗(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條件均適宜)。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種子數(粒) 處理方法 萌發數(粒)① 20 有光,不加水, 25℃ 0② 20 有光,適量的水,25℃ 19③ 20 有光,過量的水將種子淹沒,25℃ 0④ 20 無光, 適量的水, 25℃ 19(1) 該實驗中,①組與②組可以形成對照實驗,探究的實驗變量是 。(2)若要探究光對蠶豆種子萌發的影響,應選擇②組與 組進行對照,根據這兩組種子的萌發數,得出的結論是:光對蠶豆種子的萌發 (選填“有”或“沒有”)影響。(3) ③組的蠶豆種子都沒有萌發,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 。(4) 每組選用20粒蠶豆種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地理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地理課上,為了驗證地球的形狀,老師指導學生做觀察實驗。下圖示意小紙船實驗演示,讀圖, 完成1~2題。1. 上圖中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A. 正方體上先看到小紙船的帆 B. 球體上先看到小紙船的帆C. 正方體上看不到小紙船的全部 D. 球體上直接看到小紙船的全部2. 該實驗可驗證地球的形狀是A. 球體 B. 正方體 C. 圓形 D. 圓錐體2023年8月31日,貴南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運營。此高鐵對于促進沿線地區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右圖是“貴南高鐵路線圖”。讀圖,完成3~4題。3.若要繪制貴南高鐵路線圖,應使用的圖例符號是A. B.C. D.4. 讀圖可知,貴南高鐵A. 共經過 13 個站點 B. 呈東北—西南走向C. 線路長約500 千米 D. 速度約為350千米/小時位于金華市蘭溪市西部的諸葛八卦村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陣圖”樣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內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讀“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圖” , 完成5~6題。5.若量得太公山與老鼠山的圖上距離為 2.5cm,兩地的實際距離約為 2500m。則該地圖的比例尺為A. 1: 1000 B. 1: 10000C. 1: 100000 D. 1: 10000006. 據圖可知,太公山位于大園山的A.東南方向 B. 東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讀“東、 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完成7~8題。7. 下列大洲中,沒有被赤道穿過的是A. 亞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歐洲8.①⑤兩大洲的分界線是①烏拉爾山脈 ②大高加索山脈 ③烏拉爾河 ④土耳其海峽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9.下列現象中,可以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之中的是A. 島礁有時被淹沒有時露出 B. 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C. 落基山脈上有許多珍稀動植物 D. 杭州灣兩岸架起了跨海大橋讀“某日四地天氣預報表”,完成10~11題。10.關于該日的天氣狀況,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 哈爾濱中雪轉小雪 B. 北京小雨轉陰C. 東臺大雨轉多云 D. 廣州晴轉陰11.四座城市中,當天空氣質量最好的是A. 哈爾濱 B. 北京 C. 東臺 D. 廣州讀下圖,完成12~13 題。12.造成甲、丙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 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 地形地勢 D. 人類活動13. 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甲地為沙漠景觀 B. 乙山頂終年積雪C. 丙地全年高溫多雨 D. 該山地位于北半球讀“某國某時間段內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圖”,完成14~15題。14.該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的時段是A. ①~②和②~③ B.①~②和③~④C. ①~②和④~⑤ D. ②~③和④~⑤15. 據圖判斷,該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年份可能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不僅傳播范圍很廣,而且對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讀“三大宗教建筑物簡圖”,完成16~17題。16.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觀之一,圖中的建筑分別代表的宗教是A. 伊斯蘭教 佛教 基督教 B.伊斯蘭教 基督教 佛教C. 基督教 伊斯蘭教 佛教 D. 基督教 佛教 伊斯蘭教17. 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均在A. 歐洲 B. 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下圖示意德國某聚落景觀。讀圖,完成18~19題。18.圖中聚落最有可能是A.工業城市B. 金融城市C. 農村D. 漁村19.不同聚落類型景觀差別很大,其根本原因是A.生產、生活方式不同 B. 設施數量、規模不同C. 房屋高矮、密度不同 D. 道路類型、寬窄不同20.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被稱為A.東西合作 B. 南南對話 C. 南北對話 D. 南南合作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21.讀“某大洲局部地區地形圖”和“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各題。 (11 分)(1) 讀圖可知,A 地氣溫的最冷月在 (填“1月”或“7月”),最熱月在 (填“1月”或“7月”),據此可以判斷 A 地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的 緯度地區(填“低”“中”或“高”) 。(2) A 地降水量最多的季節在 (填“冬季”或“夏季”),最少的季節在 (填“冬季”或“夏季”),據此可以判斷該地的氣候具有高溫期與多雨期 (填“一致”或“不一致”)的特征。(3)組成氣候的兩個要素是 和 ;根據降水數據,A 地年降水量較B 地 (填“多”或“少”),主要原因是由于A 地地處西風的 (填“迎風坡”或“背風坡”)。22、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某班學生在學習“板塊的運動”時,用紙張和書本做實驗。閱讀實驗方法及圖片,完成下列各題。 (9分)實驗探究:課桌上有一本書和一張紙,用手擠壓書本(如圖1),向兩側撕拉紙張(如圖2)。(1)實驗中紙張(書本) 代表地球上的板塊。圖1實驗反映了板塊的 (填“擠壓”或“張裂”)運動。圖2實驗反映了板塊的 (填“擠壓”或“張裂”)運動。(2) 讀圖3可知,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圖中B 板塊是 板塊,世界局部板塊示意圖中所示的著名的火山、地震帶是 火山、地震帶。(3) 讀圖3可知,圖3中① (填海域名稱)海域面積在不斷變 (填“大”或“小”),原因是 ; 而地中海的面積將不斷變 (填“大”或“小”);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度將變 (填“高”或“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