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中國瓷器原始陶器中國原始陶器產生于新石器時代。最早的彩陶發源于黃河流域,尤其以陜西的涇河、渭河以及甘肅東部比較集中。甘肅東部大地灣一期文化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彩陶文化之一,隨后出現了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的彩陶等。原始社會早期陶瓷的發展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后來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美的追求的出現,在原始陶器上出現了以線條為主的裝飾紋樣,使陶器具有了“藝術”的元素。龍梁瓷壺 原始青瓷 高18厘米 口徑7厘米 戰國 楚在這個時期,江南的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上虞、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質,加工精細,成為當時名門望族的日用品,北方生產瓷器的年代略晚。在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之出現在東漢時期,這一時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銅器、漆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廣泛用于餐飲、陳設、文房用具、喪葬冥器等等。器物上常有表現生活場景的紋樣,刻畫細膩且逼真,真實地反映了那一個時期的社會面貌。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青瓷大蓮花尊 (南朝)青瓷蓮花尊 (北朝)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到宋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成熟階段,藝術上取得了空前絕后的成就。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窯體系特點明顯,最為著名的窯址有定、汝、官、哥、鈞等。在造型設計上,宋代非常重視舊有體制,開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聲,尤其是官辦瓷窯,更是大量燒制仿古銅器的造型。宋朝時期鼓釘三足洗 鈞窯 高9.2厘米 ,口徑24.3厘米,足距16厘米宋代魚耳瓷爐 哥窯 高8.8厘米,口徑11.9厘米足徑9.2厘米宋代元代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元代青花、釉里紅的出現,使瓷器在裝飾藝術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陶瓷裝飾藝術發展中,沒有哪一種裝飾類型能達到青花瓷那樣影響巨大而且流傳深遠。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特點形態較大、胎體較厚、份量較重。青花瓷器的產生和發展與景德鎮相關。這一時期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元朝時期元朝時期青花紅藍釉花卉紋蓋罐 景德鎮窯高41.2厘米 ,口徑15. 5厘米 ,地徑18.7厘米元代瓷器作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一在明代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以景德鎮為中心的官窯日益繁榮,大量生產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質量高、銷路廣,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其產品以青花、五彩為主流,在元代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將陶瓷藝術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地。琺瑯彩、粉彩瓷器是清朝瓷器的重大發明?,m瑯彩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影響而產生的新品種。清朝出現了專門論述陶瓷、研究陶瓷的著作,比較有名的如朱琰《陶說》、藍浦《景德鎮陶錄》、程哲《窯器說》、唐英《窯器肆考》、寂園《陶雅》、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等等。明清時期明清時期五彩魚藻瓷蓋罐高35.3厘米,口徑17.7厘米,底徑24.8厘米明代嘉靖年間明清時期黃地琺瑯彩梅花紋碗 清代雍正年間郎窯紅瓶 高42.5厘米,口徑12厘米清代陶與瓷的區別類別 原料 溫度(攝氏度) 釉陶 一般采用陶土 1000以下 無釉或底溫釉(上釉的陶稱“釉陶”,如唐三彩)瓷 必須是瓷土 1200以上 1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釉青花瓷中的紋飾青花耍戲圖盤 明代萬歷年間青花瓷器畫的印象(中國畫)楊燕來 藍與白——來自青花瓷的創作靈感作業要求根據青花瓷的圖案和色彩特征,設計一個瓷器紋樣或畫一幅裝飾畫。瓷器欣賞瓷器欣賞瓷器欣賞瓷器欣賞瓷器欣賞瓷器欣賞瓷器欣賞http://www.haimacn.comhttp://youxi.xxthjc.com/http://www./http://www. yyy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