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人教版 化學(初中)課題1 空 氣(第1課時)學習目標重點、難點1.空氣的組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2.通過實驗探究空氣的組成。1.說出空氣中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2.闡述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3.會分辨混合物和純凈物(常見物質)。中考考點解讀解讀1: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屬識記內容,通常以選擇題形式考查。解讀2: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是中考命題的重點,常以實驗探究題的形式考查。解讀3: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是中考命題的熱點,常聯系生活實際以信息給予題的形式考查。解讀4:純凈物和混合物是兩個基本概念,在中考命題時常與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相結合,通常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新課導入有一種物質,“看不見,摸不著,不香不臭沒味道,說它寶貴到處有,動物植物離不了” 。猜猜看,這是什么呢?空 氣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空氣”。新課引入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就沒有什么,也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新課講解1/32.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利分別制得了氧氣。一、空氣發現史1. 很久以前,人們認為空氣只是單一的某種物質。新課講解瑞典化學家,氧氣的發現人之一,發現了氯氣;同時對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都有深入的研究。舍 勒(1742—1786)新課講解普里斯特利的重大貢獻是發現氧和其他氣體。1772年發現了二氧化氮;1773年發現氨;1774年發現二氧化硫。1774年他利用一個大凸透鏡,把陽光聚焦起來,加熱氧化汞,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并研究了這種氣體的性質。普里斯特利是第一位詳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性質的科學家。普利斯特利(1733—1804)新課講解拉瓦錫的第一個突出貢獻是發現了氧氣,提出了“燃燒的氧學說”。在拉瓦錫之前,已有多人對燃燒現象進行過研究,并發現了空氣中存在著兩種氣體。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第一次用實驗證明了空氣中有氧氣和氮氣。拉瓦錫(1743—1794)新課講解二、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為了搞清楚空氣的成分,很多科學家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學家舍勒和英國化學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做的實驗。汞 + 氧氣 氧化汞Hg O2 HgO氧化汞 汞 + 氧氣HgO Hg O2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實驗探究實驗步驟把少量汞放在密閉的容器里連續加熱12天。實驗裝置實驗現象一部分的液態汞變成了紅色粉末。同時容器里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實驗一實驗探究實驗步驟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紅色粉末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里再加強熱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紅色粉末又生成了銀白色物質和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實驗二歸納小結拉瓦錫的實驗結論: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優點:科學家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進行反復的實驗實驗時間較長,操作裝置比較復雜,且實驗過程中對環境有污染交流討論缺點:新課講解三、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1、裝置及器材: 集氣瓶燃燒匙燒杯導氣管彈簧夾新課講解2、藥品: 紅磷 3、實驗步驟: (1)查氣密性;(2)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 5 等份;(3)夾緊彈簧夾,取過量(或足量)紅磷于燃燒匙中;(4)點燃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塞緊瓶塞;(5)紅磷熄滅并冷卻后,再打開彈簧夾。新課講解⑴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⑵燒杯中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約占瓶內原空氣總體積的1/54、實驗現象: 5、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點燃氧氣的體積約空氣總體積的1/56、實驗結論: 新課講解6、原理: 利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大氣壓將水壓入瓶內的,進入瓶內水的體積即為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紅磷燃燒消耗O2瓶內壓強變小水被壓入V進入水V消耗氣體V氧氣〓〓V進入水〓V氧氣〓V空氣V空氣所以,新課講解新課講解①紅磷要過量;②裝置必須氣密性良好;③完全冷卻后再打開彈簧夾;④插入燃燒匙的速度要快;⑤彈簧夾要夾緊;⑥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 ;⑦實驗所用藥品一般為紅磷,不能用硫、木炭、鐵絲等物質代替。注意事項1.若測得結果小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①裝置漏氣;②紅磷量不足;③裝置未冷卻就打開彈簧夾;2.本實驗能否用木炭、硫、鐵絲來代替紅磷?___________。對反應物的要求:①_______量;②只與_____反應且不能生成______。3.在集氣瓶中提前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氣體①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氣;②吸收熱量足氧氣不能交流討論4、紅磷燃燒后生成的“大量白煙”可以說“大量白霧”嗎?不能,煙是固體微粒;霧是小液滴。交流討論5.根據實驗現象,可推測出剩余氣體有哪些性質 化學性質:是否可燃?_________;是否支持燃燒?____________。物理性質:是否溶于水?____________。難溶于水不支持燃燒不燃燒1. 裝置創新2. 原理創新新課講解空氣的組成(體積分數)成 分 氮氣 氧氣 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 其它氣體和雜質體積分數 78% 21% 0.94% 0.03% 0.03%氮78,氧21,0.94是稀氣,兩個0.03分別是CO2和雜氣。易錯提醒:1.0.94%是稀有氣體而不是CO22.是體積分數而不是質量分數新課講解新課講解像空氣這樣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叫做混合物。像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分別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它們都是純凈物。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之間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它們保存著各自的化學性質。純凈物 混合物特性表示方法舉例聯系 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如熔點、沸點等沒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各物質都保持各自的性質可用化學符號表示,如氮氣(N2)、二氧化碳(CO2)等不能用固定的化學符號來表示氧氣(O2)、硫(S)、一氧化碳(CO)等空氣、稀有氣體、海水、糖水等混合物 純凈物分離、提純混合新課講解COVID-19純凈物與混合物的比較例1.(2023·云南·統考中考真題)仿照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定量研究空氣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燃燒匙中應盛放的藥品是( )A.鐵絲 B.木炭C.紅磷 D.硫粉典例講解【答案】C【解析】A.因為鐵絲不能在空氣燃燒,故A錯誤;B.木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導致兩邊壓強變化不明顯,故B錯誤;C.紅磷燃燒會消耗氧氣,集氣瓶中的液面會上升五分之一,故C正確;D.硫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硫導致兩邊壓強變化不明顯,故D錯誤;故答案為:C典例講解典例講解例2.(2023·重慶·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各組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之和最大的是( )A.O2、H2O B.O2、CO2C.O2、N2 D.N2、CO2典例講解【答案】C【解析】空氣中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氧氣約占21%、稀有氣體約占0.94%、二氧化碳約占0.03%,則結合各選項,可知氧氣和氮氣的體積分數之和最大,故選C。典例講解例3.(2023·天津·統考中考真題)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汽水C.冰水混合物 D.海水典例講解【答案】C【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氫氧化鈣和水,屬于混合物;B、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物質,屬于混合物;C、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這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D、海水中含有氯化鈉和水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C。例4.(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如果空氣成分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氣 B.氧氣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典例講解【答案】A【解析】空氣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故選:A。A.該實驗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占空氣體積的1/5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C.實驗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D.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霧,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1.如圖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達標檢測達標檢測C2.(2023江蘇蘇州二模)空氣中氮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 ( )A.1:4 B.5:4C.4:1 D.5:1達標檢測B3.(2023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二模)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4.(2023河南新鄉二模)利用W型管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已知W型的容積為200ml,待白磷熄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能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ml水量筒內液面下降至60ml處歸納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談談有哪些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