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匯報:阿拉丁制取氧氣第二單元 課題3新課導入太空是真空的,如何保證宇航員進行正常呼吸?探究新知一、氧氣的工業制法物理變化液態氧空氣降溫加壓液態空氣蒸發氮氣分離液態空氣法探究新知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方法一、加熱高錳酸鉀KMnO4加熱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K2MnO4O2MnO22、實驗原理:1、藥品: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加熱探究新知方法一、加熱高錳酸鉀3、實驗裝置:探究新知排水法(氧氣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氣法(氧氣不與空氣中的其他氣體反應,且密度比空氣大)4、收集裝置回顧氧氣的性質,收集氧氣時適合使用哪種集氣法 優點:收集到的氣體純凈優點:收集到的氣體干燥探究新知5、檢驗與驗滿氧氣的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氧氣的驗滿:向上排空氣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排水法:集氣瓶瓶口一側有較大氣泡放出。探究新知探究實驗 2-5 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6、實驗步驟:①檢查裝置氣密性①②裝入藥品③固定儀器④點燃酒精燈⑤收集氣體⑥導管離開水面⑦熄滅酒精燈探究新知安裝順序:自下而上、從左到右導管剛露出膠塞等氣泡連續均勻放出時再開始收集要先預熱且用酒精燈外焰加熱鐵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加熱固體,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管口內塞棉花藥品平鋪于試管底部7、注意事項:探究新知①.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17、注意事項:探究新知②.試管內的導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氣體導出。27、注意事項:探究新知③.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37、注意事項:探究新知④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待導管口有均勻氣泡冒出時再收集:⑤實驗結束后,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有利于集氣瓶內空氣排出,收集的氣體更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7、注意事項:探究新知如圖是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圖,圖中存在哪些錯誤?①用焰心加熱②試管口向上傾斜③試管口沒有塞棉花④導管口伸入試管內太長1. 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B.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都屬于空氣污染物D.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氧氣約占21%D按體積計算2.實驗室可通過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組裝好裝置后,檢查裝置氣密性B.加入藥品后,直接將酒精燈火焰對準藥品加熱C.水槽中有氣泡冒出時,立即收集氣體D.實驗結束時,先移走酒精燈再從水槽移出導管A3.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 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B. 檢查裝置氣密性C.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D. 收集氣體B4.某氣體既可以用排水取氣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該氣體一定有的物理性質是A.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氣 B.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C.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氣 D.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C5.某同學制氧氣時,試管炸裂了,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沒有給試管均勻預熱;②夾試管的鐵夾夾的過緊;③試管外壁潮濕;④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⑤忘了加催化劑;⑥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⑦收集完氧氣先撤酒精燈A.全部 B.①②④ C .沒有⑤ D.沒有②③C6.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有關操作如下,正確的一項是 DA.試管口應該傾斜B.用酒精燈火焰加熱C.氣泡連續放出時開始收集D.收集前集氣瓶應裝滿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