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密度復習重點:密度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應用復習難點:利用密度公式求解相關習題體積8.9 = ,1L= cm3二、質量和體積的關系1、提出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有什么準確的數量關系呢?2、做出猜想: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3、設計實驗:質量用天平測量;體積可以先用刻度尺測量出長、寬、高,然后根據長方體體積= × × 進行計算。4、進行試驗:序號 物體 質量m(g) 體積V() 質量÷體積/(g/)1 鋁塊1 54 202 鋁塊2 108 40 2.73 鐵塊1 158 204 鐵塊2 316 40 7.95、得出結論(1)比較1、2這兩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同”或“不同”),質量與體積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2)比較1、2這兩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物質,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同”或“不同”)。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性質,在物理學里用密度來表示物質的這種性質。三、密度1、密度: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 與它的 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 表示。2.計算公式:密度= ρ=符號的意義及單位:m——質量—— (kg)V——體積—— (m3)ρ——密度—— (kg/m3)3、單位換算 1 g/cm3= kg/m34、ρ水=1.0×103 kg/m3,其物理意義是1 m3的水的質量是 kg。例題:現有一枚奧運會紀念幣,它的質量是16.02 g,體積為1.8 ,這枚紀念幣的金屬的密度是多少kg/?四、對密度的理解1、密度不變性①同種物質的密度不隨它的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②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 、 無關2、密度可變性①物質種類不同,密度不同②密度與物質的 、 、 有關五、密度與溫度1、風的形成:空氣因受熱 膨脹,密度 而上升。 上升后, 就從四面八方流過來,從而形成風。2、 能改變物質的密度,原因是物質的 一定時, 使物質的體積發生了變化,即一般物質有 的性質,即在 一定時, 升高時,體積 ,密度 ; 降低時,體積 ,密度 。3、氣體的 最顯著,它的 受溫度的影響最大,一般固體、液體的 不明顯,故 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小。4.水的反常膨脹:溫度低于4℃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的體積 ,密度 ;溫度高于4℃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體積 ,密度 。由此你能正確解釋自來水管被凍裂的原因嗎?練習:1.(3分)有一體積為20cm3的均勻固體,用天平測得它的質量為160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天平測它的質量時,砝碼應放在天平左盤B.此固體的密度為8×103 kg/m3C.把此固體帶到月球上,質量變為原來的D.把此固體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為4×103 kg/m32.(3分)甲、乙兩種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 )A.8:1 B.4:3 C.4:1 D.1:23.(3分)甲、乙兩種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是( )A.8:1 B.4:3 C.4:1 D.2:14.(3分)小明是個航天迷,他用3D打印機制造出用甲、乙兩種材料制成的兩個航天模型,甲、乙兩種物質的m﹣V圖像如圖所示,模型的質量分別為m甲、m乙,模型的體積分別為V甲、V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m甲=m乙,則V甲>V乙 B.若V甲=V乙,則m甲<m乙C.乙物質的密度為5g/cm3 D.ρ甲與m甲的大小無關5.(3分)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和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繪成了m﹣V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量杯質量為40gB.8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100gC.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D.該液體密度為1g/cm36.(3分)小華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時,做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與質量無關B.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與質量有關C.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不同7.(3分)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來水管包了一層保溫材料,是為了防止水管凍裂,水管被凍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 )A.體積變大 B.質量變大C.密度變大 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夠8.(3分)在發生火災時,為了避免吸入燃燒后產生的有毒氣體,人應貼近地面爬行,這主要原因是有毒氣體( )A.受熱膨脹,密度變大,飄于室內上方B.受熱膨脹,密度變大,飄于室內下方C.受熱膨脹,密度變小,飄于室內上方D.受熱膨脹,密度變小,飄于室內下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