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月滿中秋》一、課前準備建議準備: 可參考資源:通讀本節課的教師指南,了解課程重難點, 熟悉每個環節的授課過程(至少提前1天) 確保編程設備(電腦)電量充足,教師網絡 寬帶正常,流暢播放課件及運行軟件; 準備好翻頁筆、白板筆等輔助授課工具 課程教案二、課程概述1.使用年齡 二年級-五年級2.授課時長 90分鐘3.課程描述 中秋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 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 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 產。4.教學目標 1.學習新代碼塊,完成月滿中秋程序。 2.了解中秋節的習俗,以及中秋節的起源,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3.學習廣播、聲音有關指令,理解廣播的含義。 4.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5.教學重難點 1.學習事件、聲音模塊的新指令,包括廣播消息、當接收到消息、將音 量設為100% 2.理解廣播的含義,掌握廣播的使用方法。 3.了解中秋節的習俗,以及中秋節的起源。6.重點積木塊三、教學流程課程環節 教學內容 建議1.情景導入 (5-10min) 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有哪些習俗嗎 【 師 生 互 動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下【播放視頻】 以問題引入本 節課主題,需注 意與學生的互 動。老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師生互 動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下【播放視頻】 中秋節起源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 來。 說法二:與農業生產有關,農歷八月莊稼成熟,十五這 一天恰好秋的中間,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 報的遺俗,所形成的。 《老師配合視頻科普】2.探索新知 (5-10min) 在開始今天的任務之前,我們先開看一下效果【老師演 示】,慢慢顯示出題目:中秋、作者:司空圖,伴隨著相應 朗誦, 一字一字顯示第一句,伴隨朗誦,同樣的效果顯示 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慢慢顯示作者簡介,伴隨朗讀。并伴隨背景音樂,背景音樂聲音小于朗誦聲音。【老師結 合思維導圖解析項目】3.巧練拓思 (30-45min) 【任務挑戰】(《中秋》)1、題目作者 2、詩句顯示 3、作者簡介 ( 1 題 目 作 者 】 動畫詳情見課件。 選一選:下列指令中可以實現此效果.老師提問:下列指令可以實現動畫效果的是【師生互動】 答案:A。題目的顯示伴隨著聲音(朗誦題目及作者),同學們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聲音錄制。當然也可以使用示例聲音,點擊聲音,出現、同學們在錄制過程中可以參考示例的朗誦 語速。 老師提 問:下列指令中使用與本節課的是【師生互動】 答 案:播放聲音中秋等待播完。老師提問:怎么告訴詩句向下顯示呢 選擇控 制模塊,可以看到有以及。廣播可以通知任何角色、廣播也可以 通知所有背景、發送的廣播和收到的廣播內容一致時, 廣播才能順利傳達。老師提問:怎么能廣播一個新消息 呢【師生互動】 首先點擊倒三角 第二步:點擊新消息 ,第三步:新 消息的名稱填入第一句,點擊確定取消 德守 第四步:最終會在列表中看 (廣播第一句新消息√第一句消息1) 見第一句,選擇第一句 。老師提 問:接下來做一道題目鞏固一下。農歷八月十五這天嫦 娥仙子召集天上的玉兔一起吃月餅,下面哪只玉兔接收 到了正確消息;答 案:第一個玉兔接收到了正確的消息。解析:嫦娥廣播 消息為“吃月餅”,只有接收到吃月餅消息的玉兔才是正 確的。第二只玉兔接收到賞桂花的消息,與嫦娥廣播的 消息不一致。作者:司空圖的顯示效果與題目一致,同 學們動手嘗試一下吧【學生動手嘗試】。同學們看一看和 老師的有什么不同【老師演示】。老師提 步顯示一個字 點擊造型,可【 (2詩句顯示 】 ,當小綠旗被點擊時,隱藏。 時,等待0.5秒、顯示 問:怎樣實現開始顯示第一個字,后面逐 直到第一句顯示完呢《師生互動】 以看到 詩句不同字數的造型。最開始換成閑【3作者介紹】 當點擊小綠旗時,隱藏。 時,顯示, 動畫詳情見課件, 效果與題目作者一致。 時,播 放作者簡介等待播完。同學們動手嘗試一下【學生動手 嘗 試 】。同學們看一看和老師的有什么不同【老師演示 】【背景音樂】 老師:為詩詞添加一個背景音樂吧。注意:背景音樂聲 音小于朗誦的聲音。 :設置音 量,音量默認為100,可設置范圍是0-100,0為靜音, 100為最大聲音。它在位置上。同學們動手嘗試一下【學生動手嘗試】。同學們看一看和老師的有 什么不同【老師演示】4.鞏固擴展 (5-10min) 看看這節課我們收獲了哪些知識呢 :廣播可以通知任何角色,廣播也可以通知所有背景,發送的廣播和收到 的廣播內容一致時,廣播才能順利傳達。 :設置音量,音量默認為100, 可設置范圍是0-100,0為靜音,100為最大聲音。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課件內新指令的回顧】5.隨堂測驗 (5-10min) 教師帶學生完成隨堂測試(題目見課件,題目解析參考講 義第五部分),如課堂時間不充足,讓學生作為課后測試 回家完成6.評價與分享 (5-10min) 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討,反思總結本節課的內容,老 師在教室中來回走動,詢問問題以得到學生的回應和理解 問題反思或用本子記錄: 在創建項目時如何使用計算思維 今天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學到了什么 為你的項目感到驕傲么 如何解決錯誤或完成艱巨挑戰的 你是如何幫助其它同學完成挑戰的 今天你編寫了什么有趣的算法程序 今天對程序算法還有什么疑問么 當方向有問題的時候,你是怎么解決方向的難題的 在課堂結束后 老師鼓勵學生 分享他們學到 的東西,鼓勵他 們討論喜歡的 代碼問題,并對 編寫的程序提 出有效的建議 教師可以拍照 片或者視頻素 材記錄孩子學 習過程,可以讓 家長直觀感受 也為制作孩子 的成長檔案積 累素材7.課后任務 (2-3min) 介紹中秋節歷史 要求:1. 先顯示題目,再顯示內容 2.利用本節課所學虛像效果顯示四、教師課后反思表課程名稱: 上課時間: 學生人數 授課老師備課過程 (是否完整備課、是否針對班級學生做好個性化準備、是否提前檢查了 硬件設備、是否對教師場地做好準備)教學流程 (目標是否適度、教學流程是否合理、是否貼近學生)自身教學方式 (是否有熱情、是否激勵學生、是否點撥引導學生、是否進行思維訓練、 是否塑造學生習慣)學生 (學生是有效參與、學習效率如何、是否積極、小組討論合作是否愉快、 優秀生和學困生表現如何)教學實效 (結果評價、過程評價、主觀評價,這三個維度可參考下表)感想與體會 (對本次課最深刻的感受)結果評價 過程評價 主觀評價結果評價:課程中每個項目 都有標準或結果,每節課的 代碼鞏固、源碼測試或項目 本身都是結果評價的形式 編程結束后,可以設問: 學員都完成源碼測試了么 學員是否都制作完成了與原 定課程計劃類似的項目 學員是否可以解釋代碼指令 塊如何針對特定目的而工 作 學員是否可以解釋說明他們 的作品故事情節 學員是否使用了多種算法來 解決某個問題 過程評價:小班教學的過程 中,老師針對學員遇到的問 題進行指導,是否有效的解 決了既定問題 編程過程中,可以設問: 你還有別的算法來完成這個 任務么 如果你要更改代碼順序會產 生什么樣的結果 如果你在這里添加代碼會有 什么結果 你要在生活中如何使用這些 代碼 主觀評價:每節課的評價與 分析就是進行主觀評價的內 容,鼓勵學員對當前程序或 概念的理解與反思 編程結束后,可以設問: 在創建項目時如何使用計算 思維 今天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 候學到了什么 為你的項目感到驕傲么 如何解決錯誤或完成艱巨挑 戰的 你是如何幫助其它同學完成 挑戰的 你編寫了什么有趣的算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