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導學案: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學習目標】了解共和制在中國建立的曲折過程,理解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獨特性【基礎知識】一、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1.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1-3)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制政府(1)建立共和政體: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標志著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在中國的誕生。(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①直接目的:防止袁世凱獨裁。根本目的:從法律上否定 制度,維護民主共和政體。②內容:主權在民、三權分立、平等自由、責任內閣③評價:A.積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對君主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B.局限:存在“ ”的局限;職權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凱權力;導致政爭不斷、政局動蕩。2.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8):政黨政治(1)背景①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為各黨派、團體的建立創造了制度環境。②為謀求議會席位,各黨派展開激烈競爭,開始了政黨政治的嘗試。(2)政黨政治歷程①國民黨成立: 年8月25日,中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等幾個黨派合并,改組為國民黨。②宋教仁案③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最后失敗。政黨政治 。但在政治上進一步揭露了袁世凱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實行獨裁的反動面目。政黨政治影響?積極意義:宣傳近代政治思想,促進了 在中國的傳播。堅持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原則,奠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社會基礎。消極影響:造成黨派紛爭、政局動態甚至國家分裂。政黨政治失敗的原因?脫離 ,盲目學習照搬英美模式。受傳統政治文化影響較深。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政黨倉促成立,黨爭不休。封建勢力強大,軍閥操控政權。④袁氏復辟1915年12月12日, 復辟帝制,改民國五年(1916)為洪憲元年,引發護國戰爭。復辟失敗后,袁世凱病逝,中國進入北洋軍閥混戰割據時期。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1)東北易幟1928年12月29日,奉系軍閥首領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東北易幟標志著北伐的結束,南京國民政府“ ”,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結束。(2)訓政時期背景:1928年底,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一了全國。國民政府頒布《 》,宣布由“軍政”時期進入“ ”時期。軍政:以積極武力掃除一切障礙而奠定民國基礎;訓政:以文明法理,督率國民建設地方自治;憲政:待“地方自治完備之后”創制和頒布憲法。國民黨的“訓政”實質是什么?違背了孫中山“ ”原則,是剝奪人民權利的一黨專政。(3)憲政時期實質:為其獨裁統治披上“ ”的外衣。結果:國民黨政權作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阻擋不住崩潰的命運。中國憲政為何如此艱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決定;列強侵略,民族危機深重; ,政局動蕩;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傳統守舊思想根深蒂固。【知識點撥】政黨政治:指一個國家通過政黨行使國家政權的形式。起源于英國,是對封建君主專制政治的一個進步。政黨政治的核心:政黨爭取成為執政黨,然后通過領導和掌握國家政權來貫徹實現黨的政綱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階級或階層、集團的意志變為國家意志。宋教仁案,即宋教仁被刺殺案。1912年底在中華民國首次國會大選中國民黨獲得巨大勝利,宋教仁代表國民黨組閣,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啟程去北京,被殺手刺殺于上海火車站,22日不治身亡,其真正主謀至今尚無定論。護國運動1915年-1916年,是辛亥革命后發動的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運動。護國運動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將領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在云南宣布獨立,并且出兵討袁。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后宣布取消帝制。【自我檢測】1912年初,法國駐華官員拉伯第指出:一旦共和建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共和的締造者們一定會讓袁世凱靠邊站,不會讓他在中國事務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A.《臨時約法》確立責任內閣制B.革命黨捍衛民主共和的斗爭C.中華民國遵循三權分立原則D.列強在華統治方式開始變化【鏈接高考】1.“民眾以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謂‘民國共和’則取得從來未有之名義而已。至其實質如何,都非所問。”這最能說明A.民主共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B.民眾覺悟程度不高,不明白共和真諦C.清政府已經不得民心 D.推翻帝制已成為民眾的心聲2.湖北軍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鄂州約法》(1911年10月16日),約法規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務委員、議會、法司等部分構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論、集會結社等自由……”據此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它的頒布標志著中華民國正式成立B.它的頒布意味著滿清帝制最終結束C.它與《臨時約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則一致D.它是根據《臨時約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規3.1953年3月1日,《選舉法》正式頒布施行。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從1953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各個地區的民主選舉逐步展開.如圖是當時的選民證,由此可知A.人民當家作主有了法律保障 B.人民民主專政得以實現C.人民當家作主新的紀元開啟 D.統一戰線工作得到落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