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高考壓軸題04:立體幾何壓軸題 學案(2份打包)(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高考壓軸題04:立體幾何壓軸題 學案(2份打包)(解析版)

資源簡介

壓軸題04 立體幾何壓軸題
題型/考向一: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題型/考向二: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題型/考向三:平行關系、垂直關系、二面角等相關問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熱點一 空間幾何體的側面積、表面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表面積公式:
(1)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2πrl,S表=2πr(r+l).
(2)若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πrl,S表=πr(r+l).
(3)若圓臺的上、下底面半徑分別為r′,r,則S側=π(r+r′)l,S表=π(r2+r′2+r′l+rl).
(4)若球的半徑為R,則它的表面積S=4πR2.
熱點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體積公式:
(1)V柱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2)V錐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3)V臺體=(S上+S下+)h(S上、S下分別為上、下底面面積,h為高);
(4)V球=πR3.
外接球、內切球問題
類型一 外接球問題
考向1 墻角模型
墻角模型是三棱錐有一條側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長方體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分別為a,b,c,外接球半徑為R.
則(2R)2=a2+b2+c2,即2R=.常見的有以下三種類型:
考向2 對棱相等模型
對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錐的三組對棱長分別相等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如圖所示,(2R)2=a2+b2+c2(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即R2=(x2+y2+z2),如圖.
考向3 漢堡模型
漢堡模型是直三棱柱、圓柱的外接球模型,模型如下,
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ABC的外心O1與△A1B1C1的外心O2的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AO1=r,OO1=,所以R2=r2+.
考向4 垂面模型
垂面模型是有一條側棱垂直底面的棱錐模型,可補為直棱柱內接于球;如圖所示,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CBD的外心O1與△AB2D2的外心O2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CO1=r,OO1=,則R=.
類型二 內切球問題
內切球問題的解法(以三棱錐為例)
第一步:先求出四個表面的面積和整個錐體的體積;
第二步:設內切球的半徑為r,建立等式VP-ABC=VO-ABC+VO-PAB+VO-PAC+
VO-PBC VP-ABC=S△ABC·r+S△PAB·r+S△PAC·r+SPBC·r=(S△ABC+S△PAB+S△PAC+S△PBC)r;
第三步:解出r=.
類型三 球的截面問題
解決球的截面問題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2)截面圓的半徑;(3)直角三角形(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截面圓的半徑、球的半徑構成的直角三角形).
平行關系和垂直關系的證明、二面角等
熱點一 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判定
判斷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常用方法
(1)根據空間線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逐項判斷,解決問題.
(2)利用直線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判斷.
(3)必要時可以借助空間幾何模型,如從長方體、四面體等模型中觀察線、面的位置關系,并結合有關定理進行判斷.
熱點二 幾何法證明平行、垂直
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2)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a∥α,a β,α∩β=b 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β,b β,a∩b=P,a∥α,b∥α 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α∥β,α∩γ=a,β∩γ=b a∥b.
2.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 α,n α,m∩n=P,l⊥m,l⊥n l⊥α.
(2)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a⊥α,b⊥α 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α α⊥β.
(4)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α⊥β,α∩β=l,a α,a⊥l a⊥β.
熱點三 空間向量法證明平行、垂直
1.用向量證明空間中的平行關系
(1)設直線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v1和v2,則l1∥l2(或l1與l2重合) v1∥v2.
(2)設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v,在平面α內的兩個不共線向量v1和v2,則l∥α或l α 存在兩個實數x,y,使v=xv1+yv2.
(3)設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v,平面α的法向量為u,則l∥α或l α v⊥u.
(4)設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u2,則α∥β u1∥u2.
2.用向量證明空間中的垂直關系
(1)設直線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v1和v2,則l1⊥l2 v1⊥v2 v1·v2=0.
(2)設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v,平面α的法向量為u,則l⊥α v∥u.
(3)設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和u2,則α⊥β u1⊥u2 u1·u2=0.
四、空間角、距離問題
熱點一 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方法
方法一:綜合法.步驟為:①利用定義構造角,可固定一條直線,平移另一條直線,或將兩條直線同時平移到某個特殊的位置;②證明找到(或作出)的角即為所求角;③通過解三角形來求角.
方法二:空間向量法.步驟為:①求出直線a,b的方向向量,分別記為m,n;②計算cos〈m,n〉=;③利用cos θ=|cos〈m,n〉|,以及θ∈,求出角θ.
熱點二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方法
方法一:幾何法.步驟為:①找出直線l在平面α上的射影;②證明所找的角就是所求的角;③把這個角置于一個三角形中,通過解三角形來求角.
方法二:空間向量法.步驟為:①求出平面α的法向量n與直線AB的方向向量;②計算cos〈,n〉=;③利用sin θ=|cos〈,n〉|,以及θ∈,求出角θ.
熱點三 平面與平面的夾角
求平面與平面的夾角方法
方法一:幾何法.步驟為:①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②證明所找的角就是要求的角;③把這個平面角置于一個三角形中,通過解三角形來求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口訣:點在棱上,邊在面內,垂直于棱,大小確定.
方法二:空間向量法.步驟為:①求兩個平面α,β的法向量m,n;②計算cos〈m,n〉=;③設兩個平面的夾角為θ,則cos θ=|cos〈m,n〉|.
熱點四 距離問題
1.空間中點、線、面距離的相互轉化關系
2.空間距離的求解方法有:(1)作垂線段;(2)等體積法;(3)等價轉化;(4)空間向量法.
一 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一、單選題
1.在正方體中,直線、分別在平面和內,且,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垂直于,則垂直于 B.若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C.若不垂直于,則垂直于 D.若不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2.在中國古代數學經典著作九章算術中,稱圖中的多面體為“芻甍”書中描述了芻甍的體積計算方法:求積術曰,倍下袤,上袤從之,以廣乘之,又以高乘之,六而一,即,其中是芻甍的高,即點到平面的距離若底面是邊長為的正方形,,且,和是等腰三角形,,則該芻甍的體積為( )
A. B. C. D.
3.已知一個三棱錐型玩具容器的外包裝紙(包裝紙厚度忽略不計,外包裝紙面積恰為該容器的表面積)展開后是如圖所示的邊長為10的正方形(其中點為中點,點為中點),則該玩具的體積為( )
A. B. C.125 D.
4.攢尖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屋頂的一種結構形式,宋代稱為撮尖,清代稱攢尖.通常有圓形攢尖 三角攢尖 四角攢尖 八角攢尖,也有單檐和重檐之分,多見于亭閣式建筑 園林建筑.如圖所示的建筑屋頂是圓形攢尖,可近似看作一個圓錐,已知其軸截面(過圓錐旋轉軸的截面)是底邊長為6,腰長為5的等腰三角形,則該屋頂的體積約為( )
A. B. C. D.
5.已知為兩條不同的直線,,為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6.在直三棱柱中,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三棱柱的體積為32,則該三棱柱外接球表面積的最小值為( )
A.12π B.24π C.48π D.96π
7.已知三棱錐中,底面ABC是邊長為的正三角形,點P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的中心,且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球心在三棱錐內,則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8.已知三棱錐的四個頂點都在球的球面上,,,則球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二、多選題
9.已知直線a,b,c兩兩異面,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存在平面α,β,使,,且,
B.存在平面α,β,使,,且,
C.存在平面γ,使,,且
D.存在唯一的平面γ,使,且a,b與γ所成角相等
10.已知正方體的外接球表面積為,分別在線段,,上,且四點共面,則( ).
A.
B.若四邊形為菱形,則其面積的最大值為
C.四邊形在平面與平面內的正投影面積之和的最大值為6
D.四邊形在平面與平面內的正投影面積之積的最大值為4
三、解答題
11.如圖,四棱錐的底面為菱形,,,,平面,點在棱上.
(1)證明:;
(2)若三棱錐的體積為,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12.如圖,在三棱錐中,平面平面,為的中點.
(1)證明:;
(2)已知是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已知點在棱的中點,且二面角的大小為,求三棱錐的體積.
二 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一、單選題
1.已知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其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球O的體積為,則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
A. B. C.1 D.
2.已知三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側棱兩兩垂直,若此三棱錐的四個頂點都在同一個球面上,則該球的表面積是( )
A. B. C. D.
3.一個圓錐的底面圓和頂點都恰好在一個球面上,且這個球的半徑為5,則這個圓錐的體積的最大值時,圓錐的底面半徑為( )
A. B. C. D.
4.已知圓錐的側面積為,母線與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為,則該圓錐的內切球的體積為( )
A. B. C. D.
5.如圖,幾何體為一個圓柱和圓錐的組合體,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一個底面重合,圓錐的頂點為,圓柱的上、下底面的圓心分別為、,若該幾何體存在外接球(即圓錐的頂點與底面圓周在球面上,且圓柱的底面圓周也在球面上).已知,則該組合體的體積等于( )
A. B. C. D.
6.已知矩形ABCD的頂點都在球心為O的球面上,,,且四棱錐的體積為,則球O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7.水平桌面上放置了4個半徑為2的小球,4個小球的球心構成正方形,且相鄰的兩個小球相切.若用一個半球形的容器罩住四個小球,則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值為( )
A.4 B. C. D.6
8.已知三棱錐的四個頂點均在球的球面上,,,,為球的球面上一動點,則點到平面的最大距離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
9.在三棱錐中,PA⊥平面ABC,,當三棱錐的體積最大時,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
10.如圖,在直三棱柱中,.設D為的中點,三棱錐的體積為,平面平面,則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___.
11.如圖,直三棱柱的六個頂點都在半徑為1的半球面上,,側面是半球底面圓的內接正方形,則直三棱柱的體積為___________.
12.如圖所示的由4個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各邊長均相等的六邊形是某棱錐的側面展開圖,若該六邊形的面積為,則該棱錐的內切球半徑為___.
三 平面關系、垂直關系、二面角等相關問題
1.已知多面體中,四邊形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四邊形是直角梯形,,,.
(1)求證:平面平面;
(2)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如圖,在四棱錐中,為等邊三角形,為的中點,,平面平面.
(1)證明:平面平面;
(2)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求三棱錐的體積.
3.如圖所示,在三棱錐中,滿足,點M在CD上,且,為邊長為6的等邊三角形,E為BD的中點,F為AE的三等分點,且.
(1)求證:面ABC;
(2)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為,求直線EM與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
4.已知底面是正方形,平面,,,點、分別為線段、的中點.
(1)求證:平面;
(2)求平面與平面夾角的余弦值;
(3)線段上是否存在點,使得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5.如圖,為圓O的直徑,點在圓O上,,矩形所在平面和圓O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1)求證:平面平面;
(2)當的長為何值時,二面角的大小為?
6.如圖,在三棱柱中,四邊形是邊長為4的菱形,,點D為棱AC上的動點(不與A、C重合),平面與棱交于點.
(1)求證;
(2)若平面平面,,判斷是否存在點D使得平面與平面所成的銳二面角為,并說明理由.
1壓軸題04 立體幾何壓軸題答案
題型/考向一: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題型/考向二: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題型/考向三:平行關系、垂直關系、二面角等相關問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熱點一 空間幾何體的側面積、表面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表面積公式:
(1)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2πrl,S表=2πr(r+l).
(2)若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πrl,S表=πr(r+l).
(3)若圓臺的上、下底面半徑分別為r′,r,則S側=π(r+r′)l,S表=π(r2+r′2+r′l+rl).
(4)若球的半徑為R,則它的表面積S=4πR2.
熱點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體積公式:
(1)V柱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2)V錐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3)V臺體=(S上+S下+)h(S上、S下分別為上、下底面面積,h為高);
(4)V球=πR3.
外接球、內切球問題
類型一 外接球問題
考向1 墻角模型
墻角模型是三棱錐有一條側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長方體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分別為a,b,c,外接球半徑為R.
則(2R)2=a2+b2+c2,即2R=.常見的有以下三種類型:
考向2 對棱相等模型
對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錐的三組對棱長分別相等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如圖所示,(2R)2=a2+b2+c2(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即R2=(x2+y2+z2),如圖.
考向3 漢堡模型
漢堡模型是直三棱柱、圓柱的外接球模型,模型如下,
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ABC的外心O1與△A1B1C1的外心O2的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AO1=r,OO1=,所以R2=r2+.
考向4 垂面模型
垂面模型是有一條側棱垂直底面的棱錐模型,可補為直棱柱內接于球;如圖所示,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CBD的外心O1與△AB2D2的外心O2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CO1=r,OO1=,則R=.
類型二 內切球問題
內切球問題的解法(以三棱錐為例)
第一步:先求出四個表面的面積和整個錐體的體積;
第二步:設內切球的半徑為r,建立等式VP-ABC=VO-ABC+VO-PAB+VO-PAC+
VO-PBC VP-ABC=S△ABC·r+S△PAB·r+S△PAC·r+SPBC·r=(S△ABC+S△PAB+S△PAC+S△PBC)r;
第三步:解出r=.
類型三 球的截面問題
解決球的截面問題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2)截面圓的半徑;(3)直角三角形(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截面圓的半徑、球的半徑構成的直角三角形).
平行關系和垂直關系的證明、二面角等
熱點一 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判定
判斷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常用方法
(1)根據空間線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逐項判斷,解決問題.
(2)利用直線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判斷.
(3)必要時可以借助空間幾何模型,如從長方體、四面體等模型中觀察線、面的位置關系,并結合有關定理進行判斷.
熱點二 幾何法證明平行、垂直
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2)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a∥α,a β,α∩β=b 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β,b β,a∩b=P,a∥α,b∥α 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α∥β,α∩γ=a,β∩γ=b a∥b.
2.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 α,n α,m∩n=P,l⊥m,l⊥n l⊥α.
(2)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a⊥α,b⊥α 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α α⊥β.
(4)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α⊥β,α∩β=l,a α,a⊥l a⊥β.
熱點三 空間向量法證明平行、垂直
1.用向量證明空間中的平行關系
(1)設直線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v1和v2,則l1∥l2(或l1與l2重合) v1∥v2.
(2)設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v,在平面α內的兩個不共線向量v1和v2,則l∥α或l α 存在兩個實數x,y,使v=xv1+yv2.
(3)設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v,平面α的法向量為u,則l∥α或l α v⊥u.
(4)設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u2,則α∥β u1∥u2.
2.用向量證明空間中的垂直關系
(1)設直線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別為v1和v2,則l1⊥l2 v1⊥v2 v1·v2=0.
(2)設直線l的方向向量為v,平面α的法向量為u,則l⊥α v∥u.
(3)設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別為u1和u2,則α⊥β u1⊥u2 u1·u2=0.
四、空間角、距離問題
熱點一 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求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方法
方法一:綜合法.步驟為:①利用定義構造角,可固定一條直線,平移另一條直線,或將兩條直線同時平移到某個特殊的位置;②證明找到(或作出)的角即為所求角;③通過解三角形來求角.
方法二:空間向量法.步驟為:①求出直線a,b的方向向量,分別記為m,n;②計算cos〈m,n〉=;③利用cos θ=|cos〈m,n〉|,以及θ∈,求出角θ.
熱點二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方法
方法一:幾何法.步驟為:①找出直線l在平面α上的射影;②證明所找的角就是所求的角;③把這個角置于一個三角形中,通過解三角形來求角.
方法二:空間向量法.步驟為:①求出平面α的法向量n與直線AB的方向向量;②計算cos〈,n〉=;③利用sin θ=|cos〈,n〉|,以及θ∈,求出角θ.
熱點三 平面與平面的夾角
求平面與平面的夾角方法
方法一:幾何法.步驟為:①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②證明所找的角就是要求的角;③把這個平面角置于一個三角形中,通過解三角形來求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口訣:點在棱上,邊在面內,垂直于棱,大小確定.
方法二:空間向量法.步驟為:①求兩個平面α,β的法向量m,n;②計算cos〈m,n〉=;③設兩個平面的夾角為θ,則cos θ=|cos〈m,n〉|.
熱點四 距離問題
1.空間中點、線、面距離的相互轉化關系
2.空間距離的求解方法有:(1)作垂線段;(2)等體積法;(3)等價轉化;(4)空間向量法.
一、單選題
1.在正方體中,直線、分別在平面和內,且,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垂直于,則垂直于 B.若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C.若不垂直于,則垂直于 D.若不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答案】C
【詳解】AB選項,若垂直于,由面面,面面,可得垂直于面,
即面內的所有直線均與垂直,而可能垂直于,也可能不垂直于,故A錯誤,B錯誤;
CD選項,若不垂直于,則為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由題可知,,則垂直面,又面,所以垂直于,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2.在中國古代數學經典著作九章算術中,稱圖中的多面體為“芻甍”書中描述了芻甍的體積計算方法:求積術曰,倍下袤,上袤從之,以廣乘之,又以高乘之,六而一,即,其中是芻甍的高,即點到平面的距離若底面是邊長為的正方形,,且,和是等腰三角形,,則該芻甍的體積為( )
A. B. C. D.
【答案】B
【詳解】如圖所示,
設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分別為的中點,
連接,
則即為芻甍的高,
由,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又平面,且平面平面,
所以,
在“芻甍”中,和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一定在上,
由題意底面是邊長為的正方形,,
可知,
在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選:B.
3.已知一個三棱錐型玩具容器的外包裝紙(包裝紙厚度忽略不計,外包裝紙面積恰為該容器的表面積)展開后是如圖所示的邊長為10的正方形(其中點為中點,點為中點),則該玩具的體積為( )
A. B. C.125 D.
【答案】B
【詳解】該玩具為三棱錐,即三棱錐,則底面,且,面積為,所以.
故選:B.
4.攢尖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屋頂的一種結構形式,宋代稱為撮尖,清代稱攢尖.通常有圓形攢尖 三角攢尖 四角攢尖 八角攢尖,也有單檐和重檐之分,多見于亭閣式建筑 園林建筑.如圖所示的建筑屋頂是圓形攢尖,可近似看作一個圓錐,已知其軸截面(過圓錐旋轉軸的截面)是底邊長為6,腰長為5的等腰三角形,則該屋頂的體積約為( )
A. B. C. D.
【答案】D
【詳解】如圖所示為該圓錐軸截面,
由題知該圓錐的底面半徑為3m,高為,所以該屋頂的體積約為.
故選:D.
5.已知為兩條不同的直線,,為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答案】B
【詳解】對于A,若,則或,故A錯誤;
對于B,若,則或,
若,因為,則,
若,如圖所示,則在平面一定存在一條直線,
因為,所以,
又,所以,
綜上若,則,故B正確;
對于C,若,則直線相交或平行或異面,故C錯誤;
對于D,若,則直線相交或平行或異面,故D錯誤.
故選:B.
6.在直三棱柱中,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三棱柱的體積為32,則該三棱柱外接球表面積的最小值為( )
A.12π B.24π C.48π D.96π
【答案】C
【詳解】設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為,三棱柱的高為,
則,所以,則,
外接圓的半徑為,
所以棱柱外接球的半徑為,
令,則,則,
在上單調遞減,在上單調遞增,
所以當時,,
則該三棱柱外接球表面積最小值為.
故選:C.
7.已知三棱錐中,底面ABC是邊長為的正三角形,點P在底面上的射影為底面的中心,且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球心在三棱錐內,則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為( )
A. B. C. D.
【答案】B
【詳解】設正的中心為,有,而平面,則,
延長交于點D,則點為的中點,有,,
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得,顯然三棱錐為正三棱錐,其外接球的球心M在線段上,
由三棱錐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則該球半徑,由,解得,
,,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為.
故選:B
8.已知三棱錐的四個頂點都在球的球面上,,,則球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答案】A
【詳解】在三棱錐中,如圖,,則,同理,
而平面,因此平面,
在等腰中,,則,,
令的外接圓圓心為,則平面,,
有,取中點D,連接OD,則有,又平面,即,
從而,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又,
因此球O的半徑,
所以球的表面積.
故選:A
二、多選題
9.已知直線a,b,c兩兩異面,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存在平面α,β,使,,且,
B.存在平面α,β,使,,且,
C.存在平面γ,使,,且
D.存在唯一的平面γ,使,且a,b與γ所成角相等
【答案】ABC
【詳解】對于A,平移直線到與直線相交,設平移后的直線為,因為,所以,
設直線確定的平面為α,則,,直線和相交,所以,
同理可得:,故A對;
對于B,平移直線到與直線相交,設平移后的直線為,設直線確定的平面為α,
因為//,且,所以,同理可得:,故B對;
對于C,同時平移直線和直線,令平移后的直線相交,設平移后的直線為,因為,,所以,,設直線確定的平面為γ,則,,且,故C對;
對于D,由對稱性可知,存在兩個平面γ,使,且a,b與γ所成角相等,故D錯誤;
故選:ABC.
10.已知正方體的外接球表面積為,分別在線段,,上,且四點共面,則( ).
A.
B.若四邊形為菱形,則其面積的最大值為
C.四邊形在平面與平面內的正投影面積之和的最大值為6
D.四邊形在平面與平面內的正投影面積之積的最大值為4
【答案】ABD
【詳解】作出圖形如圖所示.
設正方體的棱長為a,則外接球直徑即為正方體體對角線長,
依題意,,解得.
因為平面平面,
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故,同理可得,,
故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則,故A正確;
若四邊形為菱形,則,即,
則,則,
由于菱形面積等于其兩對角線乘積的一半,
故要使得該菱形的面積最大,只需最大即可,
而AN的最大值為,此時點N與點重合,
故菱形的面積的最大值為,戰B正確;
設,,由題意知,則,
記四邊形在平面與平面內的正投影面積分別為,,
則M在平面上的投影落在上,設為G,N在平面上的投影落在上,設為H,
則四邊形為四邊形在平面上的投影,
由于,則≌,故,
又,故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則,同理求得,故,,
(當時取“=”),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BD
三、解答題
11.如圖,四棱錐的底面為菱形,,,,平面,點在棱上.
(1)證明:;
(2)若三棱錐的體積為,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詳解】(1)證明:如圖,連接,
因為四邊形為菱形,所以,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
又因為,所以平面,
又因為平面,所以.
(2)解: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則三棱錐的體積
,解得.
因為平面,,所以,即是棱的中點.
設,如圖,連接,則平面,所以,
過點作的垂線,垂足為,由(1)知,平面,所以,
又,所以平面,即線段的長度就是點到平面的距離.
因為,,所以.
又因為

因為,所以.
所以,即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12.如圖,在三棱錐中,平面平面,為的中點.
(1)證明:;
(2)已知是邊長為1的等邊三角形,已知點在棱的中點,且二面角的大小為,求三棱錐的體積.
【詳解】(1)證明:,為的中點,,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又平面,.
(2)取的中點,
因為為等邊三角形,所以,
過作,與交于,則,
由(1)可知平面,
因為平面,所以,
所以兩兩垂直,所以以為原點,所在的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
設,因為平面,所以是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設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因為.
所以,令,則,
因為二面角的大小為,所以,解得,
所以.
二 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一、單選題
1.已知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其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球O的體積為,則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
A. B. C.1 D.
【答案】C
【詳解】解:如圖所示:
因為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且的中心為,
所以,
又因為球O的體積為,
所以,
解得,即,
所以,
即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1,
故選:C
2.已知三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側棱兩兩垂直,若此三棱錐的四個頂點都在同一個球面上,則該球的表面積是( )
A. B. C. D.
【答案】D
【詳解】解:由題知三棱錐的外接球即為側棱為鄰邊的正方體的外接球,
因為三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
所以,
以為鄰邊的正方體的體對角線長為,
所以,其外接球的直徑,表面積為.
故選:D
3.一個圓錐的底面圓和頂點都恰好在一個球面上,且這個球的半徑為5,則這個圓錐的體積的最大值時,圓錐的底面半徑為( )
A. B. C. D.
【答案】C
【詳解】解:如圖,設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球半徑,球心為O.
過圓錐的頂點P作底面的垂線,垂足為.則球心O必定在上,連接OB,則.
所以圓錐的高或者.要求體積的最大值,所以取.
則,.
令,.則,(),

,,
所以在上單調遞增,在上單調遞減,
所以當時,圓錐體積最大.
此時,.
故選:C.
4.已知圓錐的側面積為,母線與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為,則該圓錐的內切球的體積為( )
A. B. C. D.
【答案】C
【詳解】設圓錐的母線長為l,高為h,底面半徑為r,內切球的半徑為R,由題知,∴,∴,∴,∴,∴.在圓錐的軸截面中,易知,即,∴,∴該圓錐的內切球的體積為.
故選:C.
5.如圖,幾何體為一個圓柱和圓錐的組合體,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一個底面重合,圓錐的頂點為,圓柱的上、下底面的圓心分別為、,若該幾何體存在外接球(即圓錐的頂點與底面圓周在球面上,且圓柱的底面圓周也在球面上).已知,則該組合體的體積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詳解】設該組合體外接球的球心為,半徑為,易知球心在中點,則.
則圓柱的底面半徑為,
則該組合體的體積等于.
故選:A
6.已知矩形ABCD的頂點都在球心為O的球面上,,,且四棱錐的體積為,則球O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答案】A
【詳解】由題可知矩形所在截面圓的半徑即為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
,,

由矩形的面積,
則到平面的距離為滿足:,
解得,
故球的半徑,
故球的表面積為:,
故選:A.
7.水平桌面上放置了4個半徑為2的小球,4個小球的球心構成正方形,且相鄰的兩個小球相切.若用一個半球形的容器罩住四個小球,則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值為( )
A.4 B. C. D.6
【答案】C
【詳解】要使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只需保證小球與球各面(含球面部分)都相切,
此時,如上圖示,為半球的球心,為其中一個小球球心,則是棱長為2的正方體的體對角線,且該小球與半球球面上的切點與共線,
所以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值為小球半徑與長度之和,即,
故選:C
8.已知三棱錐的四個頂點均在球的球面上,,,,為球的球面上一動點,則點到平面的最大距離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可將三棱錐補成如圖所示的長方體,
,,,
,球的半徑;
在中,,則.
設的外接圓半徑為,則,解得:,
則球心到平面的距離,
點到平面的最大距離為.
故選:B.
二、填空題
9.在三棱錐中,PA⊥平面ABC,,當三棱錐的體積最大時,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
【答案】
【詳解】由題可知三棱錐的體積為: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
此時,,將三棱錐補成長方體,
則三棱錐外接球的直徑為,則,
因此,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
故答案為:.
10.如圖,在直三棱柱中,.設D為的中點,三棱錐的體積為,平面平面,則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___.
【答案】
【詳解】取的中點E,連接AE,如圖.
因為,所以.
又面面,面面,且面,
所以面,面,所以.
在直三棱柱中,面ABC,面ABC,所以.
又AE,面,且AE,相交,所以面,面,
所以.
設,則,解得,
所以.
所以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積.
故答案為:
11.如圖,直三棱柱的六個頂點都在半徑為1的半球面上,,側面是半球底面圓的內接正方形,則直三棱柱的體積為___________.
【答案】
【詳解】如圖所示,由題意知,球心在底面的中心O上,故為截面圓的直徑,
則,
取的中點,連接
易知:底面中∥,,
則面,即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故
所以
故答案為:
12.如圖所示的由4個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各邊長均相等的六邊形是某棱錐的側面展開圖,若該六邊形的面積為,則該棱錐的內切球半徑為___.
【答案】
【詳解】設六邊形邊長為a,將圖形還原得四棱錐,如下圖,
由題意,側面展開圖的面積,解得.
由,,面,則面,
所以為的高,
設內切球的球心為O,半徑為r,則,
即,解得.
故答案為:
三 平面關系、垂直關系、二面角等相關問題
1.已知多面體中,四邊形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四邊形是直角梯形,,,.
(1)求證:平面平面;
(2)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詳解】(1)因為四邊形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
所以⊥,⊥,
因為四邊形是直角梯形,,
所以⊥,⊥,
因為,平面,
所以平面,
因為平面,
所以,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
由勾股定理得,,
因為,所以,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得⊥,
因為⊥,,平面,
所以⊥平面,
因為平面,所以⊥,
因為,平面,
所以⊥平面,
因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2)由(1)知,兩兩垂直,故以為坐標原點,所在直線分別為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設平面的法向量為,則,
解得,令,則,故,
設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為,
則,
故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2.如圖,在四棱錐中,為等邊三角形,為的中點,,平面平面.
(1)證明:平面平面;
(2)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求三棱錐的體積.
【詳解】(1)
取中點為,連接,因為為等邊三角形,所以,
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
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
又因為平面,所以,
因為為中點,所以,且,平面,所以平面,
且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
由(1)可知,且,,所以平面,
且平面,所以,
以為坐標原點,分別以所在直線為軸,建立如圖所示空間直角坐標系,
設,則可得,
即,,
設平面的法向量為,
則,則可得,取,則,
所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
設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為,
所以,
解得,或,即或
當時,則,
所以.
當時,,
所以.
3.如圖所示,在三棱錐中,滿足,點M在CD上,且,為邊長為6的等邊三角形,E為BD的中點,F為AE的三等分點,且.
(1)求證:面ABC;
(2)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為,求直線EM與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
【詳解】(1)在BE上取一點N,使得,連接FN,NM,
∵,∴,,,
∵,∴,
則,又面ABC,面ABC,
∴面ABC,
∵,∴.
∵面ABC,面ABC,∴面ABC,
∵,面FNM,
∴面面ABC,又面FNM,
∴面ABC;
(2)∵,,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為.
又∵,面AEC,
∴面AEC,∵面ABD,
∴面面AEC,
∵面面,在面AEC內過點C作于H,則面ABD,
則.
∵,
∴,即C到面ABD的距離為,
∵,∴M到面ABD的距離為.
計算EM:,
在中,,,
∴.
∴EM與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4.已知底面是正方形,平面,,,點、分別為線段、的中點.
(1)求證:平面;
(2)求平面與平面夾角的余弦值;
(3)線段上是否存在點,使得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詳解】(1)證明:法一:分別取、的中點、,連接、、,
由題意可知點、分別為線段、的中點.所以,,
因為,所以,所以點、、、四點共面,
因為、分別為、的中點,所以,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又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因為平面,所以平面;
法二:因為為正方形,且平面,所以、、兩兩互相垂直,
以點為坐標原點,以、、所在直線分別為、、軸建立如下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
所以,易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所以,所以,
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
(2)解:設平面的法向量,,,
則,取,可得,
所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
易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設平面與平面夾角為,
則,
所以平面與平面夾角余弦值為;
(3)解:假設存在點,使得,其中,
則,
由(2)得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
由題意可得,
整理可得.即,
因為,解得或,所以,或.
5.如圖,為圓O的直徑,點在圓O上,,矩形所在平面和圓O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1)求證:平面平面;
(2)當的長為何值時,二面角的大小為?
【詳解】(1)證明:∵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又為圓O的直徑,∴,
而,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2)設中點為G,以O為坐標原點,的方向分別為x,y,z軸的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設,則,,,,
∴,,
設平面的法向量為,則,
即,令,可得
取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
,即,解得,
則當的長為時,二面角的大小為.
6.如圖,在三棱柱中,四邊形是邊長為4的菱形,,點D為棱AC上的動點(不與A、C重合),平面與棱交于點.
(1)求證;
(2)若平面平面,,判斷是否存在點D使得平面與平面所成的銳二面角為,并說明理由.
【詳解】(1),且平面,平面,
∴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平面,∴;
(2)連接,取AC中點O,連接,,在菱形中,,
∴是等邊三角形,
又∵O為AC中點,∴,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且,
∴平面,平面,∴,
又∵,∴,
以點為原點,,,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假設存在點D,滿足題意,設,
,,,,
,,
設平面的一個法向量為,
則,所以,令,則,,
故,
設平面的法向量為
,,
,,令,則,,故,
,解,
所以點D在點C的位置時,平面與平面所成銳角為,
由于D不與A、C重合,故AC上不存滿足題意的點.
1壓軸題04 立體幾何壓軸題
題型/考向一: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題型/考向二: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題型/考向三:平面關系、垂直關系、體積、表面積等綜合問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熱點一 空間幾何體的側面積、表面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表面積公式:
(1)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2πrl,S表=2πr(r+l).
(2)若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πrl,S表=πr(r+l).
(3)若圓臺的上、下底面半徑分別為r′,r,則S側=π(r+r′)l,S表=π(r2+r′2+r′l+rl).
(4)若球的半徑為R,則它的表面積S=4πR2.
熱點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體積公式:
(1)V柱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2)V錐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3)V臺體=(S上+S下+)h(S上、S下分別為上、下底面面積,h為高);
(4)V球=πR3.
外接球、內切球問題
類型一 外接球問題
考向1 墻角模型
墻角模型是三棱錐有一條側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長方體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分別為a,b,c,外接球半徑為R.
則(2R)2=a2+b2+c2,即2R=.常見的有以下三種類型:
考向2 對棱相等模型
對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錐的三組對棱長分別相等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如圖所示,(2R)2=a2+b2+c2(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即R2=(x2+y2+z2),如圖.
考向3 漢堡模型
漢堡模型是直三棱柱、圓柱的外接球模型,模型如下,
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ABC的外心O1與△A1B1C1的外心O2的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AO1=r,OO1=,所以R2=r2+.
考向4 垂面模型
垂面模型是有一條側棱垂直底面的棱錐模型,可補為直棱柱內接于球;如圖所示,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CBD的外心O1與△AB2D2的外心O2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CO1=r,OO1=,則R=.
類型二 內切球問題
內切球問題的解法(以三棱錐為例)
第一步:先求出四個表面的面積和整個錐體的體積;
第二步:設內切球的半徑為r,建立等式VP-ABC=VO-ABC+VO-PAB+VO-PAC+
VO-PBC VP-ABC=S△ABC·r+S△PAB·r+S△PAC·r+SPBC·r=(S△ABC+S△PAB+S△PAC+S△PBC)r;
第三步:解出r=.
類型三 球的截面問題
解決球的截面問題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2)截面圓的半徑;(3)直角三角形(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截面圓的半徑、球的半徑構成的直角三角形).
平行關系和垂直關系的證明、二面角等
熱點一 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判定
判斷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常用方法
(1)根據空間線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逐項判斷,解決問題.
(2)利用直線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判斷.
(3)必要時可以借助空間幾何模型,如從長方體、四面體等模型中觀察線、面的位置關系,并結合有關定理進行判斷.
熱點二 幾何法證明平行、垂直
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2)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a∥α,a β,α∩β=b 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β,b β,a∩b=P,a∥α,b∥α 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α∥β,α∩γ=a,β∩γ=b a∥b.
2.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 α,n α,m∩n=P,l⊥m,l⊥n l⊥α.
(2)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a⊥α,b⊥α 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α α⊥β.
(4)面
一 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一、單選題
1.設,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三個不同的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2.將半徑為6的半圓卷成一個無底圓錐(鋼接處不重合),則該無底圓錐的體積為( )
A. B. C. D.
3.在正方體中,直線、分別在平面和,且,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垂直于,則垂直于 B.若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C.若不垂直于,則垂直于 D.若不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4.如圖是一款多功能粉碎機的實物圖,它的進物倉可看作正四棱臺,已知該四棱臺的上底面邊長為,下底面邊長為,側棱長為,則該款粉碎機進物倉的容積為( )
A. B. C. D.
5.已知在春分或秋分時節,太陽直射赤道附近.若赤道附近某地在此季節的日出時間為早上6點,日落時間為晚上18點,該地有一個底面半徑為的圓錐形的建筑物,且該建筑物在一天中恰好有四個小時在地面上沒有影子,則該建筑物的體積為( )
A. B. C. D.
6.攢尖是古代中國建筑中屋頂的一種結構形式,依其平面有圓形攢尖、三角攢尖、四角攢尖、六角攢尖等,多見于亭閣式建筑.如故宮中和殿的屋頂為四角攢尖頂,它的主要部分的輪廓可近似看作一個正四棱錐,設正四棱錐的側面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60°,則該正四棱錐的側面積與底面積的比為( )
A. B. C. D.
7.在三棱錐中,,平面經過的中點,并且與垂直,則截此三棱錐所得的截面面積的最大值為( )
A. B. C. D.
8.已知圓臺的母線長為4,上底面圓和下底面圓半徑的比為1:3,其側面展開圖所在扇形的圓心角為,則圓臺的高為( )
A. B. C.4 D.
二、多選題
9.已知平面α,β,直線l,m,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D.若,,則“”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直線a不平行于平面,,則內不存在與a平行的直線
B.若一個平面內兩條不平行的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則
C.設l,m,n為直線,m,n在平面內,則“”是“且”的充要條件
D.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和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或互補
三、解答題
11.已知直棱柱的底面ABCD為菱形,且,,點為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求三棱錐的體積.
12.如圖,在三棱柱中,為邊長為的正三角形,為的中點,,且,平面平面.
(1)證明:;
(2)求三棱錐的體積.
二 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一、單選題
1.已知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其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球O的體積為,則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
A. B. C.1 D.
2.已知三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側棱兩兩垂直,若此三棱錐的四個頂點都在同一個球面上,則該球的表面積是( )
A. B. C. D.
3.一個圓錐的底面圓和頂點都恰好在一個球面上,且這個球的半徑為5,則這個圓錐的體積的最大值時,圓錐的底面半徑為( )
A. B. C. D.
4.已知圓錐的側面積為,母線與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為,則該圓錐的內切球的體積為( )
A. B. C. D.
5.如圖,幾何體為一個圓柱和圓錐的組合體,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一個底面重合,圓錐的頂點為,圓柱的上、下底面的圓心分別為、,若該幾何體存在外接球(即圓錐的頂點與底面圓周在球面上,且圓柱的底面圓周也在球面上).已知,則該組合體的體積等于( )
A. B. C. D.
6.已知矩形ABCD的頂點都在球心為O的球面上,,,且四棱錐的體積為,則球O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7.水平桌面上放置了4個半徑為2的小球,4個小球的球心構成正方形,且相鄰的兩個小球相切.若用一個半球形的容器罩住四個小球,則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值為( )
A.4 B. C. D.6
8.已知三棱錐的四個頂點均在球的球面上,,,,為球的球面上一動點,則點到平面的最大距離為( )
A. B. C. D.
二、填空題
9.在三棱錐中,PA⊥平面ABC,,當三棱錐的體積最大時,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
10.如圖,在直三棱柱中,.設D為的中點,三棱錐的體積為,平面平面,則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___.
11.如圖,直三棱柱的六個頂點都在半徑為1的半球面上,,側面是半球底面圓的內接正方形,則直三棱柱的體積為___________.
12.如圖所示的由4個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各邊長均相等的六邊形是某棱錐的側面展開圖,若該六邊形的面積為,則該棱錐的內切球半徑為___.
三 平面關系、垂直關系、體積、表面積等綜合問題
1.已知直棱柱的底面ABCD為菱形,且,,點為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求三棱錐的體積.
2.如圖,在四棱錐中,是等邊三角形,底面是棱長為2的菱形,平面 平面,是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3.如圖,在三棱柱中,為邊長為的正三角形,為的中點,,且,平面平面.
(1)證明:;
(2)求三棱錐的體積.
4.如圖1,在直角梯形中,,,,E為的中點,將沿折起,使折起后的平面與平面垂直,如圖2.在圖2所示的幾何體中:
(1)求證:平面;
(2)點F在棱上,且滿足,求幾何體的體積.
5.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四邊形ABCD為菱形,,,,,,點F在平面ABCD內的射影恰為BC的中點G.
(1)求證:平面平面BED;
(2)求該幾何體的體積.
1壓軸題04 立體幾何壓軸題答案
題型/考向一: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題型/考向二: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題型/考向三:平面關系、垂直關系、體積、表面積等綜合問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熱點一 空間幾何體的側面積、表面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表面積公式:
(1)若圓柱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2πrl,S表=2πr(r+l).
(2)若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母線長為l,則S側=πrl,S表=πr(r+l).
(3)若圓臺的上、下底面半徑分別為r′,r,則S側=π(r+r′)l,S表=π(r2+r′2+r′l+rl).
(4)若球的半徑為R,則它的表面積S=4πR2.
熱點二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柱體、錐體、臺體和球的體積公式:
(1)V柱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2)V錐體=Sh(S為底面面積,h為高);
(3)V臺體=(S上+S下+)h(S上、S下分別為上、下底面面積,h為高);
(4)V球=πR3.
外接球、內切球問題
類型一 外接球問題
考向1 墻角模型
墻角模型是三棱錐有一條側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長方體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分別為a,b,c,外接球半徑為R.
則(2R)2=a2+b2+c2,即2R=.常見的有以下三種類型:
考向2 對棱相等模型
對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錐的三組對棱長分別相等模型,用構造法(構造長方體)解決,外接球的直徑等于長方體的體對角線長,如圖所示,(2R)2=a2+b2+c2(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即R2=(x2+y2+z2),如圖.
考向3 漢堡模型
漢堡模型是直三棱柱、圓柱的外接球模型,模型如下,
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ABC的外心O1與△A1B1C1的外心O2的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AO1=r,OO1=,所以R2=r2+.
考向4 垂面模型
垂面模型是有一條側棱垂直底面的棱錐模型,可補為直棱柱內接于球;如圖所示,由對稱性可知球心O的位置是△CBD的外心O1與△AB2D2的外心O2連線的中點,算出小圓O1的半徑CO1=r,OO1=,則R=.
類型二 內切球問題
內切球問題的解法(以三棱錐為例)
第一步:先求出四個表面的面積和整個錐體的體積;
第二步:設內切球的半徑為r,建立等式VP-ABC=VO-ABC+VO-PAB+VO-PAC+
VO-PBC VP-ABC=S△ABC·r+S△PAB·r+S△PAC·r+SPBC·r=(S△ABC+S△PAB+S△PAC+S△PBC)r;
第三步:解出r=.
類型三 球的截面問題
解決球的截面問題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2)截面圓的半徑;(3)直角三角形(球心到截面圓的距離、截面圓的半徑、球的半徑構成的直角三角形).
平行關系和垂直關系的證明、二面角等
熱點一 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判定
判斷空間線、面位置關系的常用方法
(1)根據空間線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逐項判斷,解決問題.
(2)利用直線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判斷.
(3)必要時可以借助空間幾何模型,如從長方體、四面體等模型中觀察線、面的位置關系,并結合有關定理進行判斷.
熱點二 幾何法證明平行、垂直
1.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2)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a∥α,a β,α∩β=b 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β,b β,a∩b=P,a∥α,b∥α 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α∥β,α∩γ=a,β∩γ=b a∥b.
2.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1)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 α,n α,m∩n=P,l⊥m,l⊥n l⊥α.
(2)線面垂直的性質定理:a⊥α,b⊥α 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α α⊥β.
(4)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α⊥β,α∩β=l,a α,a⊥l a⊥β.
一 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表面積
一、單選題
1.設,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三個不同的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答案】C
【詳解】對選項A,若,,則與的位置關系是平行,相交和異面,故A錯誤.
對選項B,若,,則與的位置關系是平行和相交,故B錯誤.
對選項C,若,,則根據線面垂直的性質得與的位置關系是平行,故C正確.
對選項D,若,,則與的位置關系是平行和相交,故D錯誤.
故選:C
2.將半徑為6的半圓卷成一個無底圓錐(鋼接處不重合),則該無底圓錐的體積為( )
A. B. C. D.
【答案】C
【詳解】由題意知,所卷成的無底圓錐母線長為6,
設該無底圓錐的底面半徑為,高為,則,所以,
所以,所以.
故選:C.
3.在正方體中,直線、分別在平面和,且,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垂直于,則垂直于 B.若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C.若不垂直于,則垂直于 D.若不垂直于,則不垂直于
【答案】C
【詳解】如圖所示:
A選項,若垂直于,則面內的所有直線均與垂直,無法證明的關系,故A選項錯誤,B選項與A同理;
C選項,若不垂直于,因為,所以當時,,又因為,所以垂直于;D選項與C同理.
故選:C
4.如圖是一款多功能粉碎機的實物圖,它的進物倉可看作正四棱臺,已知該四棱臺的上底面邊長為,下底面邊長為,側棱長為,則該款粉碎機進物倉的容積為( )
A. B. C. D.
【答案】C
【詳解】
畫出滿足題意的正四棱臺,如圖所示,則.過點D作于點E,則,所以該正四棱臺的體積為.
故選:C
5.已知在春分或秋分時節,太陽直射赤道附近.若赤道附近某地在此季節的日出時間為早上6點,日落時間為晚上18點,該地有一個底面半徑為的圓錐形的建筑物,且該建筑物在一天中恰好有四個小時在地面上沒有影子,則該建筑物的體積為( )
A. B. C. D.
【答案】B
【詳解】由題意可知,一天有12個小時的日照時間,因為,所以圓錐軸截面的頂角,
即軸截面為等邊三角形,因為圓錐的底面半徑為,所以圓錐的高,
所以圓錐的體積為,即該建筑物的體積為.
故選:B
6.攢尖是古代中國建筑中屋頂的一種結構形式,依其平面有圓形攢尖、三角攢尖、四角攢尖、六角攢尖等,多見于亭閣式建筑.如故宮中和殿的屋頂為四角攢尖頂,它的主要部分的輪廓可近似看作一個正四棱錐,設正四棱錐的側面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60°,則該正四棱錐的側面積與底面積的比為( )
A. B. C. D.
【答案】D
【詳解】設底面棱長為,正四棱錐的側面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60°,則側面為等邊三角
形,則該正四棱錐的側面積與底面積的比為.
故選:D
7.在三棱錐中,,平面經過的中點,并且與垂直,則截此三棱錐所得的截面面積的最大值為( )
A. B. C. D.
【答案】D
【詳解】取靠近的四等分點,的中點,連接,,.
由,可知,
同理可知,又,面,所以平面,
所以平面即為平面,
又因為,所以,
所以截此三棱錐所得的截面面積為,
當時,取得最大值,為,
故選:D.
8.已知圓臺的母線長為4,上底面圓和下底面圓半徑的比為1:3,其側面展開圖所在扇形的圓心角為,則圓臺的高為( )
A. B. C.4 D.
【答案】B
【詳解】如圖,將圓臺還原為圓錐,
上底面圓的半徑為,下底面圓的半徑為,底面圓周長為,
因為圓臺的母線長為4,根據上下底面圓的半徑為為1:3,所以上圓錐的母線長為2,
則圓臺所在圓錐的母線長為6,
因為圓臺展開圖所在扇形的圓心角為,所以,得,
如圖,圓臺的高
故選:B
二、多選題
9.已知平面α,β,直線l,m,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D.若,,則“”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答案】ACD
【詳解】由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可知A正確,
對于B,若,,則,或者異面,故B錯誤,
對于C,若,則,故充分性成立,但是,,不能得到,故C正確,
對于D,若,,,不能得到,因為有可能異面,但是,,,則,故D正確,
故選:ACD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直線a不平行于平面,,則內不存在與a平行的直線
B.若一個平面內兩條不平行的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則
C.設l,m,n為直線,m,n在平面內,則“”是“且”的充要條件
D.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和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或互補
【答案】AB
【詳解】選項A,若存在直線,則由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直線與平面平行,與條件相矛盾,故選項A正確;
選項B,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選項B正確;
選項C,當直線不相交時,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且時,得不到,故選項C錯誤;
選項D,當,時,可滿足題設條件,此時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為,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為,故選項D錯誤.
故選:AB
三、解答題
11.已知直棱柱的底面ABCD為菱形,且,,點為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求三棱錐的體積.
【詳解】(1)連接AC交BD于點,連接,
在直四棱柱中,,
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即,,
又因為底面ABCD為菱形,所以點為AC的中點,
點為的中點,即點為的中點,所以,,
即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所以,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2)在直棱柱中平面,平面,
所以,
又因為上底面為菱形,所以,
因為平面,
所以平面,
因為在中,,
且點為BD的中點,所以,即,
所以.
12.如圖,在三棱柱中,為邊長為的正三角形,為的中點,,且,平面平面.
(1)證明:;
(2)求三棱錐的體積.
【詳解】(1)為中點,,,又,,
,,,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又平面,.
(2)由三棱柱結構特征可知:平面平面,
點到平面的距離即為點到平面的距離,
又,
.
二 外接球、內切球等相關問題
一、單選題
1.已知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其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球O的體積為,則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 )
A. B. C.1 D.
【答案】C
【詳解】解:如圖所示:
因為是邊長為3的等邊三角形,且的中心為,
所以,
又因為球O的體積為,
所以,
解得,即,
所以,
即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離為1,
故選:C
2.已知三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側棱兩兩垂直,若此三棱錐的四個頂點都在同一個球面上,則該球的表面積是( )
A. B. C. D.
【答案】D
【詳解】解:由題知三棱錐的外接球即為側棱為鄰邊的正方體的外接球,
因為三棱錐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
所以,
以為鄰邊的正方體的體對角線長為,
所以,其外接球的直徑,表面積為.
故選:D
3.一個圓錐的底面圓和頂點都恰好在一個球面上,且這個球的半徑為5,則這個圓錐的體積的最大值時,圓錐的底面半徑為( )
A. B. C. D.
【答案】C
【詳解】解:如圖,設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球半徑,球心為O.
過圓錐的頂點P作底面的垂線,垂足為.則球心O必定在上,連接OB,則.
所以圓錐的高或者.要求體積的最大值,所以取.
則,.
令,.則,(),

,,
所以在上單調遞增,在上單調遞減,
所以當時,圓錐體積最大.
此時,.
故選:C.
4.已知圓錐的側面積為,母線與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為,則該圓錐的內切球的體積為( )
A. B. C. D.
【答案】C
【詳解】設圓錐的母線長為l,高為h,底面半徑為r,內切球的半徑為R,由題知,∴,∴,∴,∴,∴.在圓錐的軸截面中,易知,即,∴,∴該圓錐的內切球的體積為.
故選:C.
5.如圖,幾何體為一個圓柱和圓錐的組合體,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一個底面重合,圓錐的頂點為,圓柱的上、下底面的圓心分別為、,若該幾何體存在外接球(即圓錐的頂點與底面圓周在球面上,且圓柱的底面圓周也在球面上).已知,則該組合體的體積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詳解】設該組合體外接球的球心為,半徑為,易知球心在中點,則.
則圓柱的底面半徑為,
則該組合體的體積等于.
故選:A
6.已知矩形ABCD的頂點都在球心為O的球面上,,,且四棱錐的體積為,則球O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答案】A
【詳解】由題可知矩形所在截面圓的半徑即為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
,,

由矩形的面積,
則到平面的距離為滿足:,
解得,
故球的半徑,
故球的表面積為:,
故選:A.
7.水平桌面上放置了4個半徑為2的小球,4個小球的球心構成正方形,且相鄰的兩個小球相切.若用一個半球形的容器罩住四個小球,則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值為( )
A.4 B. C. D.6
【答案】C
【詳解】要使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只需保證小球與球各面(含球面部分)都相切,
此時,如上圖示,為半球的球心,為其中一個小球球心,則是棱長為2的正方體的體對角線,且該小球與半球球面上的切點與共線,
所以半球形容器內壁的半徑的最小值為小球半徑與長度之和,即,
故選:C
8.已知三棱錐的四個頂點均在球的球面上,,,,為球的球面上一動點,則點到平面的最大距離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可將三棱錐補成如圖所示的長方體,
,,,
,球的半徑;
在中,,則.
設的外接圓半徑為,則,解得:,
則球心到平面的距離,
點到平面的最大距離為.
故選:B.
二、填空題
9.在三棱錐中,PA⊥平面ABC,,當三棱錐的體積最大時,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
【答案】
【詳解】由題可知三棱錐的體積為: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
此時,,將三棱錐補成長方體,
則三棱錐外接球的直徑為,則,
因此,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
故答案為:.
10.如圖,在直三棱柱中,.設D為的中點,三棱錐的體積為,平面平面,則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___.
【答案】
【詳解】取的中點E,連接AE,如圖.
因為,所以.
又面面,面面,且面,
所以面,面,所以.
在直三棱柱中,面ABC,面ABC,所以.
又AE,面,且AE,相交,所以面,面,
所以.
設,則,解得,
所以.
所以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積.
故答案為:
11.如圖,直三棱柱的六個頂點都在半徑為1的半球面上,,側面是半球底面圓的內接正方形,則直三棱柱的體積為___________.
【答案】
【詳解】如圖所示,由題意知,球心在底面的中心O上,故為截面圓的直徑,
則,
取的中點,連接
易知:底面中∥,,
則面,即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故
所以
故答案為:
12.如圖所示的由4個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各邊長均相等的六邊形是某棱錐的側面展開圖,若該六邊形的面積為,則該棱錐的內切球半徑為___.
【答案】
【詳解】設六邊形邊長為a,將圖形還原得四棱錐,如下圖,
由題意,側面展開圖的面積,解得.
由,,面,則面,
所以為的高,
設內切球的球心為O,半徑為r,則,
即,解得.
故答案為:
三 平面關系、垂直關系、體積、表面積等綜合問題
1.已知直棱柱的底面ABCD為菱形,且,,點為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求三棱錐的體積.
【詳解】(1)連接AC交BD于點,連接,
在直四棱柱中,,
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即,,
又因為底面ABCD為菱形,所以點為AC的中點,
點為的中點,即點為的中點,所以,,
即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所以,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2)在直棱柱中平面,平面,
所以,
又因為上底面為菱形,所以,
因為平面,
所以平面,
因為在中,,
且點為BD的中點,所以,即,
所以.
2.如圖,在四棱錐中,是等邊三角形,底面是棱長為2的菱形,平面 平面,是的中點,.
(1)證明:平面;
(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詳解】(1)
證明:連結,
∵底面是菱形,,∴為等邊三角形,
又是的中點,∴,
∵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
(2)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易知,
在中,,,∴,
由,得,解得,
點到平面的距離為.
3.如圖,在三棱柱中,為邊長為的正三角形,為的中點,,且,平面平面.
(1)證明:;
(2)求三棱錐的體積.
【詳解】(1)為中點,,,又,,
,,,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又平面,.
(2)由三棱柱結構特征可知:平面平面,
點到平面的距離即為點到平面的距離,
又,
.
4.如圖1,在直角梯形中,,,,E為的中點,將沿折起,使折起后的平面與平面垂直,如圖2.在圖2所示的幾何體中:
(1)求證:平面;
(2)點F在棱上,且滿足,求幾何體的體積.
【詳解】(1)證明:∵,,,
∴在中,.
∴.
∴.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2)∵,
又∵E為的中點,∴為的中位線. ∴F為的中點,
由(Ⅰ)知,,

∴.
5.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四邊形ABCD為菱形,,,,,,點F在平面ABCD內的射影恰為BC的中點G.
(1)求證:平面平面BED;
(2)求該幾何體的體積.
【詳解】(1)如圖,設AC與BD交于點O,連接OG,OE.
因為O,G分別為BD,BC的中點,所以,.
因為,,所以四邊形EFGO為平行四邊形,所以.
又FG⊥平面ABCD,所以OE⊥平面ABCD.
因為平面ABCD,所以OE⊥AC,
又四邊形ABCD為菱形,所以AC⊥BD.
因為平面BED,平面BED,,所以AC⊥平面BED.
又平面ACE,故平面ACE⊥平面BED;
(2)因為FG⊥平面ABCD,所以,,
所以,所以.
由(1)可知,由題可知,所以,
所以四邊形CDEF為等腰梯形.
過G點向CD作垂線,垂足為H,連接FH.
因為,,平面FGH,平面FGH,,
所以平面FGH.又平面CDEF,故平面平面FGH.
過G作GQ垂直于FH,垂足為Q,則平面CDEF.
由題可知,,
因為,所以.
因為G為BC的中點,所以B點到平面CDEF的距離為.
又,
故.
又,
故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盐亭县| 白银市| 平罗县| 旺苍县| 泗水县| 额敏县| 武安市| 金华市| 扬州市| 成安县| 山丹县| 正宁县| 浙江省| 多伦县| 黄石市| 道孚县| 余姚市| 宜城市| 安龙县| 策勒县| 庆云县| 蛟河市| 景宁| 望江县| 易门县| 连州市| 吉安市| 开阳县| 都昌县| 广昌县| 达日县| 清水河县| 临泽县| 柯坪县| 麦盖提县| 哈尔滨市| 邢台市| 和静县| 青川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