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分層教學初探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而現在的班級里學生數比較多,特別是農村學校,往往一個班級的學生要達到五十多人,就如我去年帶的畢業班。在這樣的班級里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人數又多,若按中等水平來教的話,長期下來會出現一部分學生吃不了,一部分學生吃不飽的,尖子生不拔尖,后進生沒見長,不能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發揮,加上我們學校教導處主任學習回來,和我們年輕的教師在交談會上提出別的學校好的教學經驗,于是分層教學在我的教學中悄然而生。我在任教的一個班級里通過對學生分層,對教學內容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區別施教,進行分層遞進的教學,現就我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對學生分層對學生恰當的分層(實際上就是對學生的分組)是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前提。首先我通過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綜合各次考試成績、平時表現、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把班級內學生分成了A、B、C、D四組。A組為優等生組,這組學生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主動,成績優秀。B組為提高組,這組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上進心,但缺乏鉆研性。 C組為鞏固組,這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智力水平一般。D組為基礎組,這組學生基礎知識和智力水平都比較差,學習動力不強,成績欠佳。分組情況和每個學生都做了很多的交流,做好思想工作,保證學生心情舒暢地按照自己相應的層次投入課堂學習,主要是避免被分在D組的同學有想法,使他們認識到這是老師更關心他們,對他們今后學好數學更有好處等等。并明確指出各組之間不是不變的,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后,通過不同形式測試、考核,對各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D組的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端正學習態度,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則可以順次升入C組當中;當然A組學生自認為高人一等,學習松懈下來,則自然掉入B組;并且這四組并不是一直延續下去,它也是根據教材的特點,甚至某一階段只有ABC三組,當然最好的狀態大家都在A組,可事實上在我們農村學校來講難度太大,這和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本來知識差異都分不開的。2、對教學內容的分層數學內容是由數學問題構成的。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基本手段。因此,無論是新授課、習題課、還是復習課,都離不開數學問題的解決。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以“做數學”為中心,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班內分層教學除把學生分層外,還要把教學內容分層。一方面把本節內容根據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設計問題情境,還要設計配合教學內容的幾組題,題組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由淺入深,由單個知識點到綜合運用,形成一個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組題圍繞一個中心知識點設計低、中、高三個檔次的小題,幾個小題之間分出層次、拉開檔次,又形成幾個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題與題之間,題組與題組之間環環緊扣、步步升高,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知識鏈。這樣用題組組織課堂教學內容,解每組題時,要求D組學生解低檔題,夯實基礎;C組學生先解基礎題,爭取在規定的時間里解決中檔題;B組學生解中檔題,爭取解高檔題;A組學生可以直接解高檔題,使各類學生按照自己認知水平來選擇解題,充分利用課內有限的時間。下面就是我其中一節課的練習安排:[C組練習]( C、D兩組)一、填空題:1、二次函數y=2x2的圖像有最 點,坐標是 ;該圖象的對稱軸是 .2、二次函數y=-3x2+1的圖像的對稱軸是 ,頂點坐標是 .3、二次函數y=(x+1)2-2的圖像的對稱軸是 ,頂點坐標是 .二、解答題:1、用配方法將二次函數y=x2-4x寫成y=a(x-h)2+k的形式,并寫出其圖像的對稱軸及頂點坐標:2、用公式法求出二次函數y=x2-6x+1的圖像的對稱軸及頂點坐標.[B組練習](B組)一、填空題:1、用配方法將二次函數y=2x2-4x寫成y=a(x-h)2+k的形式為 ;其圖像的對稱軸為 ,頂點坐標為 .2、圖像的對稱軸是y軸的二次函數有無數個,請你寫出其中的兩個: , .3、二次函數y=x2+6x+c的圖像的頂點在x軸上,則c= .4、對于二次函數y=-(x-1)2,當x 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二、解答題:1、如圖,一小球從斜坡O點出拋出,球的拋出路線可以用二次函數y=-x2+4x刻畫,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數y=x刻畫.(1)求小球達到的最高點的坐標;(2)求小球在斜坡上的落點的坐標.[A組練習](A組)一、填空題:1、寫出一個圖象的頂點在第二象限的二次函數的表達式為 . 2、函數:(1)y=-x,(2)y=1-x,(3)y=1/x(x<0),(4)y=x2(x<0).其中y隨x的增大而減小的有 (填序號).3、二次函數y=x2-2x-3的圖像如圖所示.當y>0時,x的取值范圍是 .二、解答題:1、已知二次函數y=-x2+3x+4的圖象交x軸于A、B兩點,交y軸于點C.(1)求A、B、C三點的坐標;(2)該函數圖像上是否存在點P,使ΔABP的面積等于ΔABC的面積的二倍?若存在,請求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這樣安排的想法是低起點,使課堂的起始階段人人都能參與,后進生也有用武之地。通過多層次的教學,使各類學生都得到發展,從而達到較高要求,使每類學生都有所學,都會學。3、教學方法分層在同一個班級,授課著眼于B、C層次學生,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A層次學生, 實行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對C、D層次學生,放低起點,淺講多練,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學得進,跟得上。4、輔導分層在分層輔導上充分利用學生互相輔導,具體做法是:老師輔導A層次同學,A層次同學輔導B層次同學,B層次同學輔導C層次同學,依次類推,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輔導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發展和提高。但老師則要花更多的時間安不同的小組對其進行指導,掌控全局,這對老師課后的時間占用較多,從而也給老師加重了教學負擔,提出更高的要求。總之班內分層教學在嘗試過程中確實有其優越性,有利于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也帶來了學習氛圍學生積極性的提高,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有很多困惑。比如一個班學生程度不同,教師要恰到好處地控制,使各層學生互相激勵、啟發,而不是互相干擾,互相起哄,難度較大,還有要求教師不僅精心備課,而且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強自身的再學習,這對于要面對五十多的學生更加困難,因此還需要更貼進實際情況,我也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學習和思索,希望有更大的突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