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定西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監測卷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試卷道德與法治部分(60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寫你認為正確的選 項,每題2分,共30分)1.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別樣的新天地,在這里,我們會獲得許多成長的禮物。中學生活①激勵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②引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③使我們實現了擺脫父母的愿望④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多種機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青少年應該①忽視缺點,讓自己飛得更高②樹立夢想,不懈追夢、圓夢③把個人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 密相連④努力學習,立志成為祖國棟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讓我們逐漸學會了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我。下列同學的想法與之相 符的是A.小明:我學習基礎差,再努力也沒用B.小芳:我只拿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比C.小軍:家庭條件最重要,學習無所謂D.小麗: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就是最棒的4.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數學老師說我思維敏捷,語文老師認為我學習用功,女同學說我性格外 向.媽媽卻說我性格內向。這一認識自己的途徑是A與他人比較 B.自我觀察和分析 C.他人評價 D.在群體中的關系5.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這些詩詞蘊含的道理是A.友誼不能沒有原則 B.友誼是心靈的相遇C.友誼是一成不變的 D.友誼意味著沒有沖突6.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下列行為能讓友血更長久的足A.小芳在好友遇到問題時總是替她做決定B小明與朋友發生沖突,把過錯都推給對方C小宇在好友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D小南讓我在考試中給他傳答案,我答應了7.網絡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為青少年學習、娛樂開辟了多元渠道,同時也開弊了網上交友的多元空間,網上交友,需要學會A.敞開心扉、來者不拒B.學會保密、偽裝自己C.理性辨別、慎重選擇D.以誠相待、毫不隱瞞8.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A.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B.好教師是學生成才的決定性因素C.教師肩負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D.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9.由于年齡、學識、閱歷、情感與思維方式的差異,我們的老師會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面對 老師之間的差異,我們應當A.承認、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B.只尊重、接納自己喜歡的老師C.拒絕跟不喜歡的老師交流D.對不喜歡的老師直接提出批評10.某校開展“師生互通書信”的活動、讓全體學生給班主任、任課老師各寫一封信。學生發自內心的感激和對老師真誠的建議使書信成為學生和教師之間溝通的“鴻雁使者”。該活動有 利于①增進師生之間真誠交流②杜絕師生之間發生矛盾和沖突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④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一名同學給心理老師寫信說: “進入初中后,我發現父母對我要求很苛刻,為一點小事我們之 間就會爆發‘熱戰’,父母是不是不愛我了?昔日疼愛我的父母哪里去了?”如果你是心理老 師,你會告訴這位同學A.耍用心感悟家中的親情B.長大后就不需要父母的愛了C.家庭是成長的搖籃,不是愛的港灣D.長大后很難感受到親情的存在12.每個人的長相不一樣、性格不一樣、指紋不一樣、能力不一樣、人生道路不一樣……這表明A.人的生命是不可預測的B.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C.人類與動物是有區別的D.人們所處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13.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每個人不僅僅在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斷繼承和創造 人類的文明成果。下列選項中,能體現生命有接續的是A.爸爸告誡我韶華易逝,要珍惜當下B奶奶說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C.張爺爺年過百歲,人們都說他是長壽老人D.我的家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家規家訓至今流傳14. “我有著向舊勢力挑戰的個性,雖是歷經挫敗,我絕不輕從.我頑強地活著,活到現在,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這句話啟示我們要A.知曉生命的脆弱,拋棄執著的念頭B.延長生命的長度,追求生命的永恒C.直面命運的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D.感悟生命的寶貴,拒絕生命的冷漠15. 2023年3月25日,《榜樣7》專題節目在CCTV-1首播,其中展現的榜樣人物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下列對平凡與偉大認識正確的是A.生命可以從平凡中閃耀偉大B.偉大在于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C.偉大的生命才有意義和價值D.平凡還是偉大取決于地位高低二、主題活動(共30分)16.【堅持學習】(6分)在《之江新法》中,習近平總書記寫道“面對我們的知識、能力、素質與時代要求還不相 符合的嚴攻現實,我們一定要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1)材料啟示我們應樹立怎樣的學習觀?(2分)(2)請你談一談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至少兩個方面.4分)17【學會交友】(8分)告別小學,進入初中,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不同,一切又是那么美好。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在今后這段不可復制的旅途中,我們要不所成長,不斷完善,留下我們獨一無二的風景。(1)朋友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哪些作用?(4分)(2)我們怎樣才能建立一段友誼?(4分)18.【吾愛吾師】(8分)小峰是七年級學生。一次數學課上,有同學傳紙條,被老師發現時紙條正好落在小峰的桌子上。數學老師很生氣,當眾批評了小峰。小峰感到很委屈.以至于上數學課時不專心聽課,也不認真完成數學作業。之后,他的數學成績明顯下降。班主任發現小峰數學成績明顯下降,了解到他是對數學老師的批評感到委屈進而影響學習之后,決定和小峰談一談。(1)結合材料,分析小峰成績下降的原因。(要求答出三點.3分)(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班主任和小峰的談話的主要內容。(要求答出三點。3分)(3)聽了班主任的話,小峰豁然開朗,他決定主動找數學老師說明情況。作為好朋友,為讓本次交流效果更好,請你提醒小峰要注意哪些問題.(要求答出兩點。2分)19.【敬畏生命】(8分)在某校七年級(3)班的主題班會上,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了一則暖心新聞:馮榮濤駕駛公 交車時,車內一名乘客暈倒,失去意識。當班乘務管理員郭東宇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在征得車內乘客同意并上報車隊后,馮榮濤直接駕車駛向附近的衛生院。一路上,車內幾位熱心乘客照顧該患病乘客。因救治及時,該名乘客轉危為安。(1)從這次“生命接力”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要求答出三點。3分)(2)聽完這一暖心新聞,說說我們應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敬畏生命。(要求答出三點。3分)(3)除了主題班會的形式,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活動形式增強同學們敬畏生命的意識?(要 求答出兩種。2分)歷史試題(60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寫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每題2分,共24分)1. 2023年7月,我國啟動新一輪元謀人遺址考古發掘。在早期的發掘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些粗糙的石器,還發現了炭屑和燒骨。這說明元謀人()A.已經能夠建造房屋B.會磨制工具,能直立行走C.開始過著定居生活D.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2.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諸侯要服從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交納貢賦財物,并隨從作戰。這反映了當時()A.推崇君權神授B.實行了分封制C.戰亂比較頻繁D.有完備的禮儀3.中國最早的人工冶煉的鐵器是出土于甘肅靈臺的銅柄鐵劍。戰國時,鐵器遍及七國地區,并見于北方的東胡、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器類包括農具、手工業工具、兵器和雜器。這表明戰國鐵器()A.象征貴族身份B.制作工藝精良C.實行官營專賣D.得到廣泛使用4.實物史料可以明確反映和傳遞歷史信息。下圖中的文物“商鞍銅方量”可以印證商軼主持變法期間()A.確立縣制B.統一度量衡C.獎勵耕織D.獎勵軍功5.贏政統一六國后,改革西周以來的地方行政制度,命李斯制定筆畫規整的小篆。這說明秦朝A.鼓勵耕織,獎勵軍功B.設置郡縣,統一文字C.開墾農田,制作農具D.罷默百家,尊崇儒術6.下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這次起義A.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在巨鹿之戰中殲滅秦軍主力C.領導人是劉邦、項羽D.推翻了秦朝的統治7.“雨順風調……輕搖少賦養農耕。蒼生有幸歸文景,足食豐衣享太平。”據此判斷,該詩描述的情形發生在()A.夏朝時期B.秦朝時期C.戰國時期D.西漢時期8.某同學的歷史學習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劉秀’川洛陽”的字樣。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A.平王遷都B.劉邦建漢C.文景之治D.光武中興9.下面為某同學整理的兩漢的科技和文化簡表。圖中“▲”處的內容最有可能是()A.《漢書》B.《史記》C.《道德經》D.《春秋》10.“時東南風急……中江舉帆……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北軍大壞,曹公退走。”這場戰役是()A.桂陵之戰B.官渡之戰C.赤壁之戰D.把水之戰11.東晉至南朝時期,太湖流域、都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浙東都成為著名的產糧區,江南地區農業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遷B.南方條件優越C.對外交往頻繁D.民族交融加強12.下圖為某著作的目錄(節選)。如果根據目錄內容為該著作擬定書名,下列最適合的是A.《戰亂頻仍與國家統一》B.《大一統的中國史》C.《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D.《細說兩晉南北朝》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13. (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時期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遷徒、大交流,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彼此犬牙交錯,雜居共處,從而密切了各族之間經濟文化的聯系。相互通婚以及統治階級實行的“和戎”政策等,對民族大交融也起了促進作用。隨著民族交往聯系的頻繁,各族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使社會經濟獲得了飛躍的發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道路。—摘編自鐘詩賀《春秋爭霸的影響利與弊》材料二2000多年前,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漫長的歲月中,甘肅一直是東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孔道。陸上絲綢之路在甘肅境內綿延1600多會里,簡續、泥塑、壁畫等文物豐富多彩,烽漣擇站、寺塔石窟等遺址如繁星般散落各地。這些文物、遺跡說明古絲綢之路是雙向的,中華文明沿著這條路傳播到西方的同時,西方文明同樣來到中華大地。—摘編自《絲路日記:探隴原、行絲路—聆聽大美甘肅的千年回響》材料三禁胡語,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說鮮卑復合語,而須改說單音節的漢語;改漢姓,孝文帝下令把鮮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復姓),改為單性……為了北魏政權穩定以及社會的和諧,孝文帝改革中并沒有忽略民族交融的問題。實行漢制,使漢族與鮮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為習慣方面相互適應,增加了民族之間的交流溝通,對于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交融也是非常有利的。—摘編自王典《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1)依據材料一,歸納春秋爭霸促進民族交融的表現。(4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開辟絲綢之路時在位的皇帝。(1分)分析絲綢之路的歷史影響。(2分)(3)依據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動機。(1分)歸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1分)14. (9分)甘肅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鮮明的地域特征。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諸多齊家文化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級墓葬、完善的冶金術、發達的農業和家畜飼養業以及特有的玉器加工業等,表明其已經進入文明社會。如今,在擁有“齊家文化搖籃”之稱的廣河縣,一座外觀形似齊家玉珠的博物館已成為當地的新標識。館前浮雕為齊家文化代表性青銅器物“中華第一鏡”,吸引著人們駐足“打卡”拍照。—摘編自《齊家文化:華夏文明的遠古名片∣中華文化符號解讀·甘肅卷》材料二我們的嘉峪關,是天下第一雄關,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它像一把鎖鑰,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護住了絲綢之路的繁盛。那些歷史傳奇漫過長城,在黑山巖畫里升騰,在魏晉磚畫里流傳……—摘編自趙淑敏《嘉峪關的風景》材料三天水放馬灘漢紙本地圖是西漢文景時期的紙本地圖,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紙質地圖,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紙張。早期的紙制作粗糙,纖維結構松散。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就這樣,紙逐漸取代簡帛,成為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摘編自《刷新兩個世界第一!這片還沒拳頭大的紙地圖改寫造紙歷史》(1)依據材料一,歸納齊家文化進人文明社會的理由。(答出三點即可,3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古代與嘉峪關相關的史事。(答出三點即可,3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蔡倫改進的紙張的優點。(3分)15. (12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靜水深流與波瀾壯闊交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黃帝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在黃帝時代,馴養和使用牛、馬,發明車、船,學會打井、養蠶緣絲;制作冠冕、衣裳,設官治民,并設左、右大監“監于萬國”;給事物、社會各等級命名;發明文字,制定歷法和甲子。黃帝文化不斷發展,逐漸演變為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象征。—摘編自《張茂澤:黃帝陵祭祖為何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精神紐帶 》材料二這個時代,彌漫戰火和烽煙,在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開創的偉業中,都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推手—諸子的學說。先秦諸子的論戰,使周朝迸發出無限的活力和魅力,更促進了中國政體、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摘編自《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名人為何影響了兩千多年 》材料三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的時代。秦漢時期開創的一系列制度,為以后歷代封建統治者所沿襲。“漢承秦制,但有因革”是指漢代并非簡單完全地模仿秦制,而是在總體框架上繼承了秦制。(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先秦諸子的論戰”形成的局面。(2分)分析這一局面的影響。(2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朝在總體框架上繼承秦制的名稱。(2分)三、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我國歷史悠久,擁有無比輝煌燦爛的文化,留下了眾多可以觸摸的歷史遺跡和遺物。請參照示例,將下列文物進行分類,并為你所分的每一組分類歸納一個主題。(要求:分類只寫序號,每類不得少于2個遺跡和遺物,分類不得少于3組;主題歸納須簡明扼要、科學合理,符合史實;照抄示例不得分)遺跡和遺物:①靈渠②利籃③三星堆青銅面具④圓形方孔半兩錢⑤燕國刀幣⑥都江堰⑦西域都護府舊址⑧金縷玉衣定西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監測卷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 B 2. D 3. D 4. C 5. B 6. C 7. C 8. B 9. A 10. C 11. A 12. B 13. D 14. C 15. A二、主題活動(共30分)16.(1)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2分)(2)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在學習中,我們分享生命經驗,獲得成長,同時也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至少兩個方面。4分)17.(1)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我們需要真誠友善的朋友;朋友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友誼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美好。(4分)(2)我們需要開放自己,建立友誼的過程中,需要敞開心扉,還需要主動表達;需要持續的行動,在行動前要有恰當的期待,如果一次不成功也不要氣餒。(4分)18. (1)沒有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對老師產生怨恨,甚至將怨恨轉到自己的學習上;不愿意和老師主動溝通,導致無心學習;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等等。(要求答出三點。3分)(2)要學會正確對待教師的批評;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要尊重老師的勞動;等等。(要求答出三點。3分)(3)選擇恰當的時間,如課間或自習課;選擇恰當的地點和場所,如辦公室或者操場;態度真誠,告訴老師當時的真實情況;表明自己會努力學習,把功課補上;等等。(要求答出兩點。2分)19. (1)①生命至上,意味著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樣重要。②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是堅強的、有力量的,也是崇高的、神圣的。③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④敬畏生命,關切他人,拒絕冷漠。(要求答出三點。3分)(2)①在意識上,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②在行動上,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在道德上,將對生命的敬畏作為內心的自愿選擇,與周圍的生命體戚與共。(要求答出三點。3分)(3)國旗下的講話、知識競賽等。(要求答出兩種。2分)定西市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監測卷歷史試卷參考答案13. (9分)(1)打破了各族間地域界限;雜居共處;通婚;交往聯系頻繁;經濟文化聯系加強;等等。(4分)(2)皇帝:漢武帝。(1分)歷史影響: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促成漢朝的興盛;等等。(2分)(3)動機:鞏固統治。(1分)影響:增加了民族間的交流,促進了民族交融。(1分)14. (9分)(1)有大型的中心聚落;有高等級墓葬;有完善的冶金術;有發達的農業和家畜飼養業;有玉器加工業;等等。(答出三點即可,3分)(2)秦長城的西起點;護衛河西走廊的安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見證魏晉時期的民族交融。(答出三點即可,3分)(3)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質量好;便于書寫;生產便捷;成本更低;等等。(答出三點即可,3分)15. (12分)(1)發展物質文明;創設制度文明;豐富精神文明;等等。(6分)(2)局面:百家爭鳴。(2分)影響: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等等。(2分)(3)中央集權制度。(2分)16. (6分)評分參考標準:1.完成一組合理分類得1分,主題概括科學合理得1分。2.完成3組分類即可,累計不得超過6分。3.其他分類符合要求亦可按上述標準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