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導學案:中古時期的亞洲【學習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阿拉伯人在廣域范圍內的商業活動及奧斯曼土耳其人擴張的相關史實,認識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的重要地位。2、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古時期西亞、南亞、東亞等文明區域不同的發展道路,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在對對亞洲不同國家的了解過程中,運用比較法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基礎知識】一、阿拉伯帝國*1.阿拉伯帝國的建立(1)背景①阿拉伯人最初的家鄉是_________半島,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戰。②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___________。③622 年,___________遷居麥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權,勢力逐漸擴大。④到穆罕默德去世時,_________半島基本統一。建立:到8 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_____三洲的大帝國。2.阿拉伯帝國的統治*(1)政治①阿拉伯帝國鼎盛時期,政治穩定,最高統治者_________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②下設各部大臣,輔助哈里發分掌行政、財政和_______等方面的事務,其中以掌管財政和稅務的部門最為重要。*(2)經濟①帝國經濟繁榮,手工業和商業得到很大發展,_____________在東到中國、西到西歐、南至非洲的廣大地區從事著陸上和海上貿易。②帝國境內有很多城市,都城_________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3)文化①原因: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區的文化。②表現:阿拉伯人廣泛翻譯古代_______、印度、希臘和羅馬的古典著作,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1.興起(1)背景①13 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_______________人在小亞細亞發展起來。②14 世紀中期,他們跨過今黑海海峽向歐洲進軍,逐漸征服巴爾干和_________部分地區。③1453 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_________帝國。(2)建立:到16 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先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建立起地跨_________三洲的大帝國。2.統治*(1)政治①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是_______,他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②在帝國中,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_________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2)經濟①15—16 世紀,帝國一度經濟繁榮,首都_____________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②帝國控制了連接_______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思維點撥】1、哈里發意思是“先知的繼承人”。按照阿拉伯人的習慣和法律,作為先知的繼承人,哈里發擁有政治、宗教和軍事等方面的最高權力,是國家最高統治者。2、蘇丹“蘇丹”在《古蘭經》中原指擁有道德或宗教權威的人士,后來成為一些伊斯蘭國家統治者的稱號。突厥人統治者馬哈茂德是第一位稱“蘇丹”的統治者。印度德里蘇丹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也稱“蘇丹”,掌握國家最高權力。【課堂檢測】1.下面有關奧斯曼帝國的敘述,正確的有①興起于兩河流域上游 ②1453年滅亡拜占庭帝國③其最高統治者蘇丹既是宗教領袖,又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④是奴隸制帝國 ⑤曾控制亞歐商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鞏固提升】1.奧斯曼國家的君主稱蘇丹,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有權任免所有官吏,頒布各種法令指導國內的所有事務,同時也是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哈里發,在所有伊斯蘭教法未涉及的事務上,蘇丹擁有制定法律的權力。這種獨特的“蘇丹一哈里發”制A.為帝國擴張提供了強勁動力 B.不利于社會各成分的凝聚C.能行之有效制約蘇丹的權力 D.實質是建立中央集權制度2.“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個新的紀元,帝國的紀元,正式開始了。這個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屹立,一只腳踏在亞洲,另一只腳踏在歐洲?!辈牧现小斑@個新的巨人”A.滅亡了拜占庭帝國 B.主動學習東西方文化C.印度教逐步得到推廣 D.學習借鑒中國的政治制度3.奧斯曼帝國的手工業者由國家管理,產品的種類、數量與分配由國家控制。同樣.商業也受國家的監督,商品的質量和價格都由法令規定,鹽、肥皂、蠟的貿易由國家壟斷。從材料可以看出奧斯曼帝國實行國家壟斷工商業的政策 B.工商業發展比較落后C.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D.國家政權的力量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4.日本古代有著軍人干政的歷史,軍事強人以成為征夷大將軍為志向,期望開設幕府,并且掌握政權。他們在形式上取得了天皇授權,實則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凌駕于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之上。這說明日本的幕府統治屬于A.天皇權力至上 B.資產階級專政 C.封建軍事專政 D.封建割據性質5.朝鮮王朝的考試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試”還有各種不定期的“別試”。具有代表性的別試,國王還會親臨考場,例如以成均館的儒生為考試對象的“謁圣試’等。材料說明A.儒家思想對朝鮮王朝影響較大 B.朝鮮王朝完全效仿唐朝科舉考試C.科舉考試推動朝鮮社會的發展 D.歷代統治者都重視官員的選拔【課后練習】1.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政權建立在A.麥加 B開羅 C麥地那 D巴格達2.“阿拉伯人一手拿古蘭經,一手執劍,向外擴張,到8世紀中期,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我們的宗教和我們的帝國是一對阿拉伯孿生兄弟。”由此可知A.阿拉伯帝國信奉基督教 B.阿拉伯人依靠武力擴張C.蘇丹是軍隊和宗教的主宰 D.阿拉伯帝國政教合一3.從公元7世紀開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繼任者們逐漸使阿拉伯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關于阿拉伯對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貢獻,敘述錯誤的是A.最早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B.給東方帶來了伊斯蘭文化C.廣泛翻譯希臘、波斯的典籍 D.將中國的造紙術傳人歐洲4.觀點指的是對事物本身的看法或者評價。下列選項中體現觀點的是A.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是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B《天方夜譚》中的故事分別來自印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等地C.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D《天方夜譚》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5.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哈里發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它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哈里發不僅獨攬國家的軍政大權,同時也是伊斯蘭教的最高領袖。這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實行A.封建專制統治 B.奴隸主貴族統治C.政教合一的專制統治 D.資產階級統治6.《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它把來自印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的幾百個故事串聯起來,是研究阿拉伯帝國的珍貴資料。這反映了阿拉伯帝國A.重視歷史資料收集 B.地跨亞、非、歐三洲C.繼承融合世界文化 D社會生活豐富多彩7.在阿拉伯帝國早期對外征服和對被征服地進行統治時,統治者強令被他們占領的中亞各國人民改變原來的宗教信仰,并強迫當地居民接受新的宗教信仰,破壞被他們征服的各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阿拉伯帝國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A.加速殖民擴張,擴大統治區域 B.加快東西文化融合C.以文化征服鞏固自己的統治 D.向外傳播伊斯蘭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