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1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1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
(全國版)
專題1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1978年至今)
(原卷版)
1978年召并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叉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現在我國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事,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了解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意義。
知道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
知識點一 偉大的歷史轉折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  的大討論,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時間、地點:   年12月,北京。
(3)內容
①思想上: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   、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②政治上:果斷結束“用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
  的歷史性決策。
③組織上:實際上形成了以  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4)意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   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2.撥亂反正
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為   恢復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光明日報》上發表的《實踐 鄧小平在中共十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
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屆三中全會上 全會會場
劉少奇追悼大會 恢復高考后第一次考試的考場
(2)史料實證: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仔細觀察上面的圖片,將下列空白處補充完整。(填圖序號即可)
①生死攸關、力挽狂瀾____________
②改革開放、意義深遠____________
③開天辟地、煥然一新____________
答案:
知識點二 經濟體制改革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目的:調動農民的 ,促進農村 。
(2)內容:1978年,安徽鳳陽   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到1983年,   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3)意義: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 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1)開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 的步伐。
(2)全面展開
①所有制形式:以 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②管理體制:國有企業實行 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 ,實行經營責任制。
③分配方式:實行以 為主、多種分配方式 的制度。
(3)中心環節:   。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提出:1992年,   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深化: 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3)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 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 明顯增強。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鳳陽農民打花鼓慶豐收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游行時的標語“聯產承包好”
農民領取聯產承包責任制 琳瑯滿目的商品
合同書
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模式。這種模式……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根據材料概括,當時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什么問題?隨著改革深入,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經濟體制的調整對我國今后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答案:
(3)史料實證:
分別指出材料圖4、圖5、圖6所反映的農村土地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
(4)家國情懷: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2021年2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改革開放簡史》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主要原因。在鄉村振興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議。
答案:
知識點三  對外開放
1.經濟特區的建立
(1)建立:1980年,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   (對外開放的“窗口”)、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
(2)政策: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
(3)意義: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1)沿海開放城市: 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
(2)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中國把 、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后又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其他沿海地區的一些市縣。
(3)進一步發展:1988年,   被劃為經濟特區。 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起來。
(4)向縱深推進: 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
(5)對外開放格局:中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 的對外開放格局。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加入:   年12月,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2)作用:為我國參與   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改革開放前的深圳 現在的深圳 鄧小平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
上海浦東開發區 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 中國代表簽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定書
(2)歷史解釋:
經濟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鄧小平
1988年哪一個地區被國家劃為“經濟特區”?據材料概括經濟特區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起了哪些作用?
答案:
(3)史料實證、家國情懷: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根據材料指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的建設重點是什么?材料中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指的是什么?據此談談你對中國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認識。
答案:
(4)時空觀念:
圖一近代被迫對外開放始于哪一戰爭?圖二的對外開放是哪次會議作出的偉大決策?對比分析對外開放區域有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
答案:
知識點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會議 時間 內容
中共十二大 1982年 走自己的道路,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南方談話 年 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發展才是硬道理等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 理論武裝全黨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確立   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02年。
(2)主要內容:   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07年。
(2)主要內容:   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4.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12年。
(2)主要內容:   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 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5.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17年。
(2)主要內容: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之間的矛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3)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致開幕詞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作報告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作報告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報告
(2)歷史解釋:
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
根據材料,指出鄧小平在領導這項“新事業”的過程中形成 的思想體系是什么?這一思想在哪次會議中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據材料思考其“新事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知識點五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中國夢宏偉藍圖
(1)基本內涵:國家 、民族 、人民幸福。
(2)實現途徑:   、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3)“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①到   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到  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戰略布局
(1)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從嚴治黨。
(2)意義: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3.新發展理念
(1)內容:  、協調、綠色、開放、  的新發展理念。
(2)意義:新發展理念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國當前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關系我國發展全局和未來前景。
4.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2)表現:
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 增長;
②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度提高、 不斷躍上新臺階;
③我國 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對內改革—a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b優化 結構,c推進 。
對外開放—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 新體制;a深入實施 建設,b成立亞洲 銀行,c加快 建設,d推進 國際化進程。
(3)意義:①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使中國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
②中國的發展,不僅使我國人民穩定走上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4)原因: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堅持改革開放;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④全國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
核心素養——(1)家國情懷: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br/>——《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應該怎么做?
答案: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是改變土地公有制的性質,土地依然是公有制,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經營權。
2.經濟特區的“特”指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經濟特區中最典型的是深圳,最大的是海南島。
3.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在對外貿易談判中具有主動權,有利于我國經濟進入全球市場;可以獲得參與制定規則的權利,使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和提升企業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等。
4.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
5.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下圖所反映的會議于1978年底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 )
A.展開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B.決定撤銷過去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
C.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D.標志著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
2.(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下圖所示變化主要緣于( )
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開展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C.城市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3.(2023年貴州省貴陽市)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笆粚萌腥珪薄凹彝ヂ摦a承包責任制”“經濟特區”等關鍵詞可用于學習( )
A.開國大典 B.祖國統一 C.改革開放 D.鋼鐵長城
4.(2023年湖南省邵陽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其中,改革開放開啟于(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5.(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依據教材構建“中國共產黨百年探索歷程”思維導圖(如圖)。這一歷程體現了( )
A.經濟建設的市場化 B.現代中國工業化
C.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D.社會生活信息化
6.(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的大會。“它”指的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7.(2023年山東省棗莊市)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則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B.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
C.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雙十協定”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8.(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共和國之路》記載,各地就這一主題召開的討論會達70余次,發表文章650多篇。這場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這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 )
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意義
9.(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12日《人民日報》便轉載了這篇文章,隨即點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國性辯論的火花。這場"辯論"的主題是( )
A.真理標準問題 B.姓"資"姓"社"
C.黨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錯案
10.(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1984年7月,為打破經營困境,北京天橋百貨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首批發行的300萬元股票,很快被認購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場有了資金,有了經營自主權,經營規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實行
C.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影響 D.區域地理位置相對優越
11.(2023年貴州省銅仁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在農村采取了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的原則,使集體優越性和個人積極性同時得到發揮。據此,在農村采取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農業合作化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2.(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1981年12月10日的《寧夏日報》發表文章,將同心縣1975年和1981年兩個年份的人均占有糧食量作了對比,1981年人均占有糧食量比1975年增長了2倍多。這一變化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開展 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
C.“一帶一路”的實施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13.(2023年四川省遂寧市)一度陷入困境的沱牌舍得集團于2016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鍋飯、管理因人而異的做法,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在第十四屆“世界品牌大會”上,沱牌、舍得雙品牌再次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該企業能重續輝煌與我黨哪一決策密切相關( )
A.實行公私合營時的贖買政策 B.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推動發展的興邊富民行動 D.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14.(2023年四川省達州市)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包干到戶、自負盈虧。第一年秋,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6倍多。農村改革就此拉開序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
15.(2023年四川省自貢市)據統計,1979年秋,小崗村全隊共收糧食13.2萬多斤,相當于1966年到1970年5年產量的總和;向國家出售糧食2.99萬斤,是任務的10倍;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上升到400元,“討飯莊”一躍為“冒尖莊”。小崗村成為“冒尖莊”的主要原因( )
A.人民公社化運動 B.三大改造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國有企業改革
16.(2023年安徽?。┫聢D所示為1978年與1984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其變化主要是由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
A.改變了農村土地所有制 B.延續了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
C.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 D.繼承了“大鍋飯”的分配方式
17.(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經歷了從土地改革到農業改造再到農村改革三部曲。這一系列自我調整是為了( )
A.摧毀封建土地剝削制度 B.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擴大農民的生產自主權 D.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18.(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下圖為我國某時期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示意圖。該變革( )
A.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 B.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高潮
C.有利于向社會主義過渡 D.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
19.(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指出“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要求”。這表明此后我國改革的方向是( )
A.實現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
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2023年湖北省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1991年首鋼銷售收入91.4億元,是1978年的6.3倍;實現利稅29.26億元,是1978年的6.72倍;實現利潤23.6億元,是1978年的7.9倍。這主要得益于( )
A.創新技術廣泛應用 B.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C.城市化進程的加速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21.(2023年山東省濟寧市)《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寫道:“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展開?!辈牧现械摹啊酢酢睉獮椋? )
A.農村 B.城市 C.國企 D.深圳
22.(2023年廣東?。┑?984年底,我國鄉鎮企業數達到606.52萬個,比上年增長3.5倍;總產值1709.89億元,比上年增長68.2%(按當時價格計算)。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推行
C.國防安全體系的建立 D.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開展
23.(2023年甘肅省蘭州市)根據下表,分析我國農村經濟出現變化的原因是( )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包產到戶
24.(2023年湖南省邵陽市)班會活動上,李大爺熱情洋溢地跟同學們講述他參加開國大典的故事。下列場景不可能出現在其講述中的是( )
A.《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云霄 B.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C.毛澤東同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D.游行隊伍中出現“聯產承包好”標語
25.(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國共產黨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偉大的紅色精神,共同構成我們黨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下列時代精神,按照出現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紅船精神 ②特區精神 ③長征精神 ④“鐵人”精神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26.(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睋?,在資源配置中,政府應該( )
A.努力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B.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C.用強制力量去駕馭市場 D.加強對市場的科學調控
27.(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這項制度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中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痹摗爸贫取保? )
A.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大發展 B.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C.只在一部分落后農村實行 D.起源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28.(2023年江西?。┫聢D是小明同學制作的知識卡片,橫線處應填( )
改革開放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0年 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經濟特區建立1983年 全國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 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199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C.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 D.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9.(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1978年,一些廠礦的負責人提出:每次權力下放,沒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業,企業一點自主權都沒有。企業管得這樣死,經濟怎能發展起來?這些負責人意在要求( )
A.徹底變更企業所有權 B.改變公有制主體地位
C.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0.(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我國的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2021年開始實施的“十四五”規劃,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這表明新中國成立以來( )
A.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B.國家對經濟發展的指導更加科學
C.一直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在世界上最早實行五年建設計劃
31.(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仔細分析下表,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A.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成就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效
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作用 D.設立四個經濟特區的作用
32.(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40多年來,它“先行先試”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如今,它“先行示范”正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八敝福? )
A.深圳 B.汕頭 C.廈門 D.珠海
33.(2023年重慶市B卷)下圖為我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該圖( )
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
A.展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全部歷程 B.顯示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開放特點
C.體現了因地制宜進行開放的層次性 D.反映了由北向南逐步開放的漸進性
34.(2023年河北?。┼囆∑皆谥泄彩蟮拈_幕詞中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中國人民珍惜同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友誼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經過長期奮斗而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边@段話是針對當時我國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論述。“某方面”指的是( )
A.社會建設 B.文化建設 C.教育改革 D.對外交往
35.(2023年廣東省)如圖反映了中國關稅平均稅率的變化情況。這說明,我國( )
稅率(%)
A.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B.城市改革深入展開
C.經濟特區相繼建立 D.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36.(2023年河北省)秦皇島是我省沿海城市。1984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5萬美元,2018年增長到11.09億美元。1989年完成進出口總值1482萬美元,2018年增長到53.65億美元。截至2019年,秦皇島市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經貿往來,5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此投資置業。以上材料可以用來佐證(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成果突出 B.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效
C.經濟特區的建立促進經濟發展 D.政企分開釋放企業活力
37.(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對比圖中2001年和2010年的數據,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發生變化主要是由于( )
A.開始開放沿海城市 B.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C.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38.(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20世紀90年代是世界經濟迅速走向全球化的時代,和平與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和可能。為此,我們國家( )
A.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建立了深圳經濟特區
C.開放了青島等14個沿海城市 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39.(2023年云南?。?982年動工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驚人奇跡,一時被稱為“深圳速度”。深圳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優越 B.工業基礎良好
C.自然資源豐富 D.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
40.(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 )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展觀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1.(2023年甘肅省隴南市)這次大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這次大會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 D.中共二十大
42.(2023年湖北省荊州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它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43.(2023年甘肅省金昌市)這次大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這次大會是(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
44.(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辈牧纤U述的思想理論是( )
A.科學發展觀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5.(2023年湖南省長沙市)觀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年代尺,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在年代尺上對應的序號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46.(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是( )
A.馬克思 B.毛澤東 C.鄧小平 D.習近平
47.(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神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成功對接,中國高鐵不斷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中國—中亞峰會的順利舉行。這一系列令世界矚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引領 B.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 D.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
48.(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2021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郵票,其中一枚畫面中有神舟五號、青藏鐵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國家體育場(鳥巢)等。這展示了21世紀以來我國( )
A.新時代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B.新時代社會生活與環保藍圖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藍圖 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成就
49.(2023年湖北省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江漢油田)為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將在______實現
A.2027年 B.2035年 C.2049年 D.2056年
50.(2023年湖北省隨州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的奮斗目標是( )
A.推翻三座大山統治 B.實現共產主義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51.(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下圖所示內容的主題是(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 B.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52.(2023年河南?。┑?017年底,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主要體現了我國( )
A.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B.能源結構調整逐漸加快
C.科教興國戰略穩步推進 D.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53.(2023年四川省達州市節選)近代以來,為實現民族復興,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條自己的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四 鄧小平依據對二十年社會主義經驗教訓的總結,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應當富?!链?,中國人才徹底終結了自近代以來“走他人的路”的歷史,開始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摘編自《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道路選擇的歷史考察及啟示》
(4)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國為實現“富裕”的目的實行了什么偉大決策?
(5)百年求索路漫漫,華夏逐夢踏征程。你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54.(2023年陜西省B卷節選)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民族復興—陜西篇章”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經濟建設 陜西發展】
材料三
圖C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 1978-2012年陜西省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 生產總值變化情況
(3)寫出材料三圖C中①鐵路名稱。依據材料三,概括這一鐵路建成的意義。圖D所示變化得益于國家的哪些措施
55.(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節選)思想理論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三
——資料來源:根據顏曉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整理
(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中③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哪些飛躍性的重大理論成果,列舉兩例圖中④時期我們黨提出并形成的全局性的戰略布局。
56.(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領導人。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3會議召開于哪一年?這次會議確立了圖3人物的什么地位?圖4會議召開于哪一年?圖4人物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這一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什么問題?
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材料一、二,指出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總體發展過程。探究上述歷史人物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形成了哪些優秀品質?
強化訓練
單元線索
時空坐標
課程標準
知識梳理
易錯易混
真題精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
(全國版)
專題1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1978年至今)
(解析版)
1978年召并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叉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現在我國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事,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了解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意義。
知道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
知識點一 偉大的歷史轉折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 真理標準問題 的大討論,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時間、地點: 1978  年12月,北京。
(3)內容
①思想上: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 實事求是  、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②政治上:果斷結束“用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
改革開放  的歷史性決策。
③組織上:實際上形成了以 鄧小平 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
(4)意義: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 改革開放 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2.撥亂反正
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為 劉少奇 恢復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光明日報》上發表的《實踐 鄧小平在中共十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
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屆三中全會上 全會會場
劉少奇追悼大會 恢復高考后第一次考試的考場
(2)史料實證: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仔細觀察上面的圖片,將下列空白處補充完整。(填圖序號即可)
①生死攸關、力挽狂瀾____________
②改革開放、意義深遠____________
③開天辟地、煥然一新____________
答案:
圖二、圖三、圖一。
知識點二 經濟體制改革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目的:調動農民的 生產積極性 ,促進農村 經濟發展 。
(2)內容:1978年,安徽鳳陽 小崗村 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到1983年,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3)意義: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 農村生產力 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1)開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 經濟體制改革 的步伐。
(2)全面展開
①所有制形式:以 公有制經濟 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②管理體制:國有企業實行 政企 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 自主權 ,實行經營責任制。
③分配方式:實行以 按勞分配 為主、多種分配方式 并存 的制度。
(3)中心環節: 增強企業活力  。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提出: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深化: 1993 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3)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 現代化建設 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 經濟實力 明顯增強。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鳳陽農民打花鼓慶豐收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游行時的標語“聯產承包好”
農民領取聯產承包責任制 琳瑯滿目的商品
合同書
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模式。這種模式……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根據材料概括,當時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什么問題?隨著改革深入,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經濟體制的調整對我國今后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答案:
經濟體制僵化,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由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計劃、市場都是發展經濟的手段;處理好計劃和市場的關系;經濟建設一定要從本國國情出發;要不斷改革,用于創新。
(3)史料實證:
分別指出材料圖4、圖5、圖6所反映的農村土地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
土地改革后我國實行的是農民土地所有制;
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的是土地集體所有制。
(4)家國情懷: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使命。2021年2月,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同時習近平在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改革開放簡史》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主要原因。在鄉村振興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議。
答案: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重視教育,提高村民素質;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科技手段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等。
知識點三  對外開放
1.經濟特區的建立
(1)建立:1980年,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 深圳 (對外開放的“窗口”)、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
(2)政策: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
(3)意義: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
(1)沿海開放城市: 1984 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
(2)沿海經濟開放區:1985年,中國把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后又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其他沿海地區的一些市縣。
(3)進一步發展:1988年, 海南島 被劃為經濟特區。 1990 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起來。
(4)向縱深推進: 1992 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
(5)對外開放格局:中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 的對外開放格局。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加入: 2001 年12月,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2)作用:為我國參與 經濟全球化 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改革開放前的深圳 現在的深圳 鄧小平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
上海浦東開發區 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 中國代表簽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定書
(2)歷史解釋:
經濟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鄧小平
1988年哪一個地區被國家劃為“經濟特區”?據材料概括經濟特區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起了哪些作用?
答案:
特區:海南島
作用:①引進管理,技術等知識。②有利經濟發展。③有利培養人才。④擴大對外影響。
(3)史料實證、家國情懷: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根據材料指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的建設重點是什么?材料中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指的是什么?據此談談你對中國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認識。
答案:
建設重點:“一帶一路”;
全面開放新格局: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
認識:封閉必然落后,開放促進發展,中國繼續堅持擴大開放,有助于推動世界的和平、發展與繁榮。
(4)時空觀念:
圖一近代被迫對外開放始于哪一戰爭?圖二的對外開放是哪次會議作出的偉大決策?對比分析對外開放區域有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
答案:
變化:近代對外開放呈點狀分布,現代早期的對外開放是由點到線到面,
原因:近代中國開放是隨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列強為了獲取利益,將侵略重點放在了沿海和沿江交通便利的城市因此呈現點狀分布;現代中國的對外開放是在國家獨立的前提下主動融入世界,學習全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過程,因此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知識點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會議 時間 內容
中共十二大 1982年 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基本路線 
南方談話 1992 年 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發展才是硬道理等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武裝全黨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確立 鄧小平理論 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02年。
(2)主要內容: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07年。
(2)主要內容: 科學發展觀 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4.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12年。
(2)主要內容: 科學發展觀 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 習近平 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5.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1)時間:2017年。
(2)主要內容: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之間的矛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3)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致開幕詞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作報告
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作報告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報告
(2)歷史解釋:
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
根據材料,指出鄧小平在領導這項“新事業”的過程中形成 的思想體系是什么?這一思想在哪次會議中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據材料思考其“新事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鄧小平理論, 中共十五大。
立足國情、遵循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順應歷史潮流等。
知識點五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中國夢宏偉藍圖
(1)基本內涵:國家 富強 、民族 振興 、人民幸福。
(2)實現途徑: 走中國道路 、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3)“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①到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 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 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
(1)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從嚴治黨。
(2)意義: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3.新發展理念
(1)內容: 創新 、協調、綠色、開放、 共享 的新發展理念。
(2)意義:新發展理念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國當前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關系我國發展全局和未來前景。
4.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2)表現:
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 高速 增長;
②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度提高、 綜合國力 不斷躍上新臺階;
③我國 經濟發展 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對內改革—a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b優化 升級產業 結構,c推進 科技創新 。
對外開放—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 開放型經濟 新體制;a深入實施 “一帶一路” 建設,b成立亞洲 基礎設施投資 銀行,c加快 自由貿易試驗區 建設,d推進 人民幣 國際化進程。
(3)意義:①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使中國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
②中國的發展,不僅使我國人民穩定走上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4)原因: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堅持改革開放;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④全國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
核心素養——(1)家國情懷: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應該怎么做?
答案: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努力學習,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添磚加瓦……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是改變土地公有制的性質,土地依然是公有制,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經營權。
2.經濟特區的“特”指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經濟特區中最典型的是深圳,最大的是海南島。
3.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在對外貿易談判中具有主動權,有利于我國經濟進入全球市場;可以獲得參與制定規則的權利,使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和提升企業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等。
4.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
5.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下圖所反映的會議于1978年底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 )
A.展開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B.決定撤銷過去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
C.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D.標志著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解讀圖片,從“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可知,圖片反映的會議是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C項正確;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與“1978年底”時間不符,排除A項;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恢復劉少奇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均與“1978年底”時間不符,排除BD兩項。故選C項。
2.(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下圖所示變化主要緣于( )
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開展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C.城市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答案】B
【詳解】據題干圖片可知,1978年前以階級斗爭為綱,1978年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合所學,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B項正確;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排除A項;城市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在1984年,排除C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在1992年,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3年貴州省貴陽市)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笆粚萌腥珪薄凹彝ヂ摦a承包責任制”“經濟特區”等關鍵詞可用于學習( )
A.開國大典 B.祖國統一 C.改革開放 D.鋼鐵長城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在農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經濟特區,因此題干“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特區”等關鍵詞可用于學習改革開放,C項正確;開國大典標志新中國成立,排除A項;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排除B項;鋼鐵長城是指國防建設,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3年湖南省邵陽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其中,改革開放開啟于(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詳解】據所學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A項正確;中共十二大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排除B項;中共十三大,鄧小平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的基本路線,排除C項;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依據教材構建“中國共產黨百年探索歷程”思維導圖(如圖)。這一歷程體現了( )
A.經濟建設的市場化 B.現代中國工業化
C.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D.社會生活信息化
【答案】C
【詳解】根據“井岡山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歷程反映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結合中國國情,開辟井岡山道路,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走符合中國國情的建設道路,C項正確;“井岡山道路”是我國的革命道路,沒有反映經濟建設的市場化,排除A項;井岡山道路沒有反映現代中國工業化,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我國的革命道路與建設道路,沒有反映社會生活信息化,排除D項。故選C項。
6.(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的大會?!八敝傅氖牵?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B項正確;中共八大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中共十二大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均與題意不符,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
7.(2023年山東省棗莊市)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則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盧溝橋事變
B.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
C.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雙十協定”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答案】D
【詳解】據題干“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則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和所學知識可知,“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評價,屬于歷史結論,D項正確;而ABC項都是對歷史事件描述,屬于歷史史實,排除ABC項。故選D項。
8.(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共和國之路》記載,各地就這一主題召開的討論會達70余次,發表文章650多篇。這場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這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 )
A.背景 B.內容 C.過程 D.意義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這場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和所學可知,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由此可知,材料在描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A項正確;材料只是交代了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沒有涉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過程與意義,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
9.(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12日《人民日報》便轉載了這篇文章,隨即點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國性辯論的火花。這場"辯論"的主題是( )
A.真理標準問題 B.姓"資"姓"社"
C.黨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錯案
【答案】A
【詳解】據題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12日《人民日報》便轉載了這篇文章,隨即點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國性辯論的火花?!苯Y合所學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有人贊譽它是“東風第一枝”,因為這篇文章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978年11月10日開始的中央工作會議,真理標準問題成為一個熱點。與會者結合實際,闡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觀點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指名道姓地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A項正確;姓“資”姓“社”問題是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時提出的,排除B項;黨的工作中心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排除C項;平反冤假錯案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排除D項。故選A項。
10.(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1984年7月,為打破經營困境,北京天橋百貨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首批發行的300萬元股票,很快被認購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場有了資金,有了經營自主權,經營規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實行
C.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影響 D.區域地理位置相對優越
【答案】B
【詳解】據題干中“1984年7月……進行股份制改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增強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項;鄧小平南方談話發生在1992年,排除C項;題干內容無法體現北京天橋百貨商場的區域地理位置相對優越,排除D項。故選B項。
11.(2023年貴州省銅仁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在農村采取了統一經營與分散經營相結合的原則,使集體優越性和個人積極性同時得到發揮。據此,在農村采取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農業合作化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答案】D
【詳解】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D項正確;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進行,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在1958年開始,排除B項;農業合作化是在1953-1956年進行,排除C項。故選D項。
12.(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1981年12月10日的《寧夏日報》發表文章,將同心縣1975年和1981年兩個年份的人均占有糧食量作了對比,1981年人均占有糧食量比1975年增長了2倍多。這一變化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開展 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
C.“一帶一路”的實施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答案】D
【詳解】依據題干可知反映了1981年同心縣人均占有糧食量比1975年增長2倍多,結合所學知識,這一變化得益于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農村改革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它在堅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給予農民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從而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D項正確;建國初期土地改革的開展是在1950-1952年,廢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個體土地所有制,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1953-1956年,我國開展了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三大社會主義改造,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一帶一路”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合作倡議,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
13.(2023年四川省遂寧市)一度陷入困境的沱牌舍得集團于2016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鍋飯、管理因人而異的做法,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在第十四屆“世界品牌大會”上,沱牌、舍得雙品牌再次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該企業能重續輝煌與我黨哪一決策密切相關( )
A.實行公私合營時的贖買政策 B.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推動發展的興邊富民行動 D.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答案】B
【詳解】據題干“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鍋飯、管理因人而異的做法,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和所學知識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取得了成功,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經過改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活力,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B項正確;“實行公私合營時的贖買政策”是我國三大改造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方式,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這與題干中的“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鍋飯、管理因人而異的做法,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不符,排除A項;“推動發展的興邊富民行動”指的是黨和國家實行的一系列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措施,這與增強企業活力沒有直接聯系,排除C項;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體現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愿景,這同樣與材料中的“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鍋飯、管理因人而異的做法,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14.(2023年四川省達州市)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包干到戶、自負盈虧。第一年秋,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6倍多。農村改革就此拉開序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
【答案】A
【詳解】本題是逆向性選擇題,根據“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包干到戶、自負盈虧”和所學可知,農村改革中,農民獲得了土地使用權,不是土地所有權,說法不正確,A項符合題意,選擇A項;農村改革的形式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排除B項;根據所學可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CD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CD項。故選A項。
15.(2023年四川省自貢市)據統計,1979年秋,小崗村全隊共收糧食13.2萬多斤,相當于1966年到1970年5年產量的總和;向國家出售糧食2.99萬斤,是任務的10倍;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上升到400元,“討飯莊”一躍為“冒尖莊”。小崗村成為“冒尖莊”的主要原因( )
A.人民公社化運動 B.三大改造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國有企業改革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1979年”“小崗村”,結合所學可知,小崗村1978年實行了大包干的分田到戶,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所以有了1979年的大豐收,C項正確;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因為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最終導致了嚴重的經濟問題,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三大改造1956年底已經基本完成,與“1979年”相隔較遠,排除B項;國有企業改革是城市改革的內容,小崗村屬于農村,排除D項。故選C項。
16.(2023年安徽省)下圖所示為1978年與1984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其變化主要是由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
A.改變了農村土地所有制 B.延續了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
C.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 D.繼承了“大鍋飯”的分配方式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1978年與1984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造成1978的1984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糧食產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C項正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沒有改變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制性質,只是改變了農村土地的經營方式,排除A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促進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的解體,排除B項;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逐步改變了長期以來分配上“大鍋飯”的弊端,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打破了農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C項。
17.(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經歷了從土地改革到農業改造再到農村改革三部曲。這一系列自我調整是為了( )
A.摧毀封建土地剝削制度 B.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擴大農民的生產自主權 D.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答案】D
【詳解】據題干“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經歷了從土地改革到農業改造再到農村改革三部曲?!苯Y合所學可知,根據具體國情,我國不斷調整農村的政策,主要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D項正確;土地改革摧毀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排除A項;農業生產合作社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排除B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擴大農民的生產自主權,排除C項。故選D項。
18.(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下圖為我國某時期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示意圖。該變革( )
A.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 B.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高潮
C.有利于向社會主義過渡 D.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
【答案】D
【詳解】據題干“我國某時期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示意圖”中的信息可知,土地的使用權歸農戶,作物收成除了定額上交國家,剩下的歸農戶所有。結合所學可知,這反映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村、組)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中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在農業生產中農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承包經營集體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產資料(一般做法是將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勞比例分到農戶經營),按照合同規定自主地進行生產和經營。其經營收入除按合同規定上繳一小部分給集體及繳納國家稅金外,全部歸于農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D項正確;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與土地的所用權歸國家集體不符,排除A項;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高潮、有利于向社會主義過渡都與三大改造有關,三大改造中對農業的改造是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作社的農副業生產,統一由社管理和經營,與題干不符,排除BC項。故選D項。
19.(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指出“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要求”。這表明此后我國改革的方向是( )
A.實現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
C.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D
【詳解】根據“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此后我國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D項正確;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排除A項;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排除B項;1978年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
20.(2023年湖北省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1991年首鋼銷售收入91.4億元,是1978年的6.3倍;實現利稅29.26億元,是1978年的6.72倍;實現利潤23.6億元,是1978年的7.9倍。這主要得益于( )
A.創新技術廣泛應用 B.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C.城市化進程的加速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991年首鋼銷售收入91.4億元,是1978年的6.3倍;實現利稅29.26億元,是1978年的6.72倍;實現利潤23.6億元,是1978年的7.9倍”,可知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84 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通過改革,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企業的經濟利益、職工的經濟收入與企業經營成果相聯系,企業經營好,職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這就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1987 年,我國工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都比1978 年翻了一番,D項正確;創新技術廣泛應用,題干內容沒有涉及,題干內容體現的是“1991年首鋼的發展,收入的增加”,排除A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題干內容“1991年首鋼的發展,收入的增加”不符,排除B項;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與農業人口不斷轉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相關,與題干內容“1991年首鋼的發展,收入的增加”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21.(2023年山東省濟寧市)《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寫道:“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展開?!辈牧现械摹啊酢酢睉獮椋? )
A.農村 B.城市 C.國企 D.深圳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項正確;1984年開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改革重點是國有企業,排除BC項;1980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排除D項。故選A項。
22.(2023年廣東?。┑?984年底,我國鄉鎮企業數達到606.52萬個,比上年增長3.5倍;總產值1709.89億元,比上年增長68.2%(按當時價格計算)。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推行
C.國防安全體系的建立 D.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開展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到1984年底,我國鄉鎮企業數達到606.52萬個,比上年增長3.5倍;總產值1709.89億元,比上年增長68.2%?!笨芍?,我國鄉鎮企業取得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是經濟體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B項正確;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的時間是1952年,排除A項;題干主要強調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未體現國防安全體系的建立,排除C項;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開展是在1978年,排除D項。故選B項。
23.(2023年甘肅省蘭州市)根據下表,分析我國農村經濟出現變化的原因是( )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包產到戶
【答案】D
【詳解】據題干“1978年”及表格數據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后,安徽鳳陽小崗村率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此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農村生產力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D項正確;土地革命時期,新中國還未成立,排除A項;土地改革在1952年底完成,排除B項;三大改造開始于1953年,排除C項。故選D項。
24.(2023年湖南省邵陽市)班會活動上,李大爺熱情洋溢地跟同學們講述他參加開國大典的故事。下列場景不可能出現在其講述中的是( )
A.《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云霄 B.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C.毛澤東同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D.游行隊伍中出現“聯產承包好”標語
【答案】D
【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根據所學可知,“聯產承包好”反映的是1978年開始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可能出現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開國大典時,《義勇軍進行曲》是代國歌,必然會奏響這首音樂,響徹云霄,當時五星紅星是國旗,必然會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毛澤東主席作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必然會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由此可知,ABC三項都有可能出現在李大爺的講述中,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25.(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中國共產黨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偉大的紅色精神,共同構成我們黨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下列時代精神,按照出現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紅船精神 ②特區精神 ③長征精神 ④“鐵人”精神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答案】C
【詳解】據所學可知,①紅船精神形成于1921年; ②特區精神形成于1980年;③長征精神形成于1934年到1936年; ④“鐵人”精神形成于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年-1966年)。因此,先后順序為①③④②,C項正確;ABD項順序錯誤,排除ABD項。故選C項。
26.(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睋耍谫Y源配置中,政府應該( )
A.努力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B.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C.用強制力量去駕馭市場 D.加強對市場的科學調控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資源配置中,政府應該宏觀調節,加強對市場的科學調控,D項正確;在資源配置中,市場應起決定性作用,排除A項;經濟體制改革中,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經濟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在資源配置中,政府應該遵循價值規律,起宏觀調控作用,排除C項。故選D項。
27.(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這項制度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中國現階段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痹摗爸贫取保? )
A.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大發展 B.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C.只在一部分落后農村實行 D.起源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土地”,結合所學可知,這項制度指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制度的實施,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和農村經濟的大發展,A項正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是三大改造中通過建立農業合作化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排除B項;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 1983 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由此可知,C項表述錯誤,排除C項;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由此可知,D項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
28.(2023年江西?。┫聢D是小明同學制作的知識卡片,橫線處應填( )
改革開放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0年 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經濟特區建立1983年 全國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 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199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C.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 D.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D
【詳解】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項正確;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A項;1957年底,“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排除B項;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推動了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排除C項。故選D項。
29.(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1978年,一些廠礦的負責人提出:每次權力下放,沒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業,企業一點自主權都沒有。企業管得這樣死,經濟怎能發展起來?這些負責人意在要求( )
A.徹底變更企業所有權 B.改變公有制主體地位
C.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C
【詳解】從1984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據題干“管得這樣死,經濟怎能發展起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負責人的主要訴求是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C項正確;企業要求的是經營自主權,不是變更企業的所有權,排除A項;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一直占主體地位,排除B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1992年提出的,排除D項。故選C項。
30.(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我國的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2021年開始實施的“十四五”規劃,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這表明新中國成立以來( )
A.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B.國家對經濟發展的指導更加科學
C.一直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在世界上最早實行五年建設計劃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計劃”“規劃”,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經濟發展的指導更加科學,從最開始的指令性計劃,發展到了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相輔相成的規劃,B項正確;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此可知,A項中的“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和C項中的“一直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表述都是錯誤的,排除AC兩項;世界上最早實行五年建設計劃的并不是中國,而是蘇聯,排除D項。故選B項。
31.(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仔細分析下表,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A.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成就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效
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作用 D.設立四個經濟特區的作用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表格信息可知,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業生產得到了大發展,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農民生活得到改善,C項正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是1956—1966年,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農業和農村狀況,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無關,排除BD項。故選C項。
32.(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40多年來,它“先行先試”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如今,它“先行示范”正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八敝福? )
A.深圳 B.汕頭 C.廈門 D.珠海
【答案】A
【詳解】1980年8月,我國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其中,深圳是經濟特區的代表,被稱作是對外開放的窗口,A項正確;汕頭、廈門和珠海也屬于經濟特區,但影響力不如深圳,排除BCD項。故選A項。
33.(2023年重慶市B卷)下圖為我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該圖( )
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
A.展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全部歷程 B.顯示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開放特點
C.體現了因地制宜進行開放的層次性 D.反映了由北向南逐步開放的漸進性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分析題干地圖可知,我國對外開放過程中,1980年選擇交通便利、靠近國際市場的“城市村鎮”設立經濟特區,即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4年開放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選擇我國地理位置特殊的三角洲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可見,題干地圖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因地制宜,具有多層次的特點,C項正確;題干地圖中并未展示我國對外開放的全部歷程,如1992年相繼開放的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等在地圖中沒有標識,排除A項;我國對外并不具有“從農村到城市的開放”特點,排除B項;我國對外開放是自東南沿海向整個東部地區再向內地開放,并不是“由北向南逐步開放”,排除D項。故選C項。
34.(2023年河北?。┼囆∑皆谥泄彩蟮拈_幕詞中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中國人民珍惜同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友誼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經過長期奮斗而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這段話是針對當時我國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論述?!澳撤矫妗敝傅氖牵? )
A.社會建設 B.文化建設 C.教育改革 D.對外交往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中國人民珍惜同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友誼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經過長期奮斗而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焙退鶎W可知,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外交方面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教育改革,排除ABC項。故選D項。
35.(2023年廣東?。┤鐖D反映了中國關稅平均稅率的變化情況。這說明,我國( )
稅率(%)
A.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B.城市改革深入展開
C.經濟特區相繼建立 D.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國關稅平均稅率的變化情況表”,可知,按照我國入世承諾繼續分步降低關稅稅率。近年來,我國不斷自主地大幅度降低關稅稅率,平均關稅稅率已由1992年的43.2%下降到目前的15.3%。由此可見,我國為實現非歧視原則在全關境內實施公平、統一的關稅政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A項正確;題干主要強調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不斷擴大,未涉及城市改革深入展開,排除B項;20世紀80年帶我國經濟特區相繼建立,排除C項;2021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排除D項。故選A項。
36.(2023年河北省)秦皇島是我省沿海城市。1984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5萬美元,2018年增長到11.09億美元。1989年完成進出口總值1482萬美元,2018年增長到53.65億美元。截至2019年,秦皇島市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經貿往來,5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此投資置業。以上材料可以用來佐證(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成果突出 B.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效
C.經濟特區的建立促進經濟發展 D.政企分開釋放企業活力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1984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5萬美元”“截至2019年,秦皇島市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經貿往來,57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此投資置業?!笨芍瑥?984年開始,秦皇島通過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結合所學可知,1984年我國開放了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的擴大,促進了秦皇島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對外開放,不是對內改革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排除AD項;秦皇島是沿海開放城市,不是經濟特區,排除C項。故選B項。
37.(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對比圖中2001年和2010年的數據,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發生變化主要是由于( )
A.開始開放沿海城市 B.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C.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答案】D
【詳解】觀察圖示可知,2001年之后,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大幅度提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并按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履行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標志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將進一步融人世界經濟之中,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從而促進了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大幅度提升,D項正確;1984年我國開放沿海城市,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1990年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均與題干特指“2001年之后”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項。
38.(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20世紀90年代是世界經濟迅速走向全球化的時代,和平與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和可能。為此,我們國家( )
A.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建立了深圳經濟特區
C.開放了青島等14個沿海城市 D.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20世紀90年代是世界經濟迅速走向全球化的時代”和所學知識可知,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并按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履行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標志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更高的階段,為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D項正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1978年12月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不符合題干時間,排除A項;建立深圳經濟特區是在1980年,不符合題干時間,排除B項;1984年我國開放了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不符合題干時間,排除C項。故選D項。
39.(2023年云南?。?982年動工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驚人奇跡,一時被稱為“深圳速度”。深圳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優越 B.工業基礎良好
C.自然資源豐富 D.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決定興辦4個經濟特區,深圳便是其中之一,1982年“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正是在這一政策的激勵下出現的,D項正確;深圳的地理位置的確很優越,但國家沒有興辦經濟特區前深圳一直是個小漁村,所以地理位置優越并不是深圳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深圳之前就是一個小漁村,工業基礎并不好,自然資源也不豐富,排除BC兩項。故選D項。
40.(2023年江蘇省宿遷市)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 )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展觀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指南,D項正確;鄧小平理論初步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科學回答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排除ABC項。故選D項。
41.(2023年甘肅省隴南市)這次大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這次大會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 D.中共二十大
【答案】D
【詳解】根據“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可知,在2022年10月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D項正確;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017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2021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
42.(2023年湖北省荊州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它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開,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D項正確;中共七大將毛澤東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排除A項;中共八大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排除B項;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排除C項。故選D項。
43.(2023年甘肅省金昌市)這次大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這次大會是( )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焙退鶎W可知,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D項正確;中共十七大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A項正確;中共十八大確立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排除B項;中共十九大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
44.(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辈牧纤U述的思想理論是( )
A.科學發展觀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它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可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D項正確;科學發展觀是胡錦濤提出的,排除A項;毛澤東思想是在中共七大上確立為指導思想,排除B項;在中共十五大上,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
45.(2023年湖南省長沙市)觀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年代尺,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在年代尺上對應的序號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詳解】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D項正確;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A項;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B項;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
46.(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是( )
A.馬克思 B.毛澤東 C.鄧小平 D.習近平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鄧小平理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是鄧小平同志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遺產,C項正確;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如何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A項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毛澤東主席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國情相結合,開創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人民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之后繼續發展,指導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但還沒有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如何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排除B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 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與題意中的“初步回答”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47.(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神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成功對接,中國高鐵不斷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中國—中亞峰會的順利舉行。這一系列令世界矚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引領 B.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 D.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
【答案】A
【詳解】據題干“神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成功對接,中國高鐵不斷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中國—中亞峰會的順利舉行?!焙退鶎W知識可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因此,這一系列令世界矚目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引領,A項正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材料均沒有涉及,排除CD項。故選A項。
48.(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2021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郵票,其中一枚畫面中有神舟五號、青藏鐵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國家體育場(鳥巢)等。這展示了21世紀以來我國( )
A.新時代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B.新時代社會生活與環保藍圖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藍圖 D.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成就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2021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郵票,其中一枚畫面中有神舟五號、青藏鐵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國家體有場(鳥巢)等?!苯Y合所學可知,這展示了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成就,D項正確;題干材料展示的內容,與國防建設和外交成就無關,排除A項;題干材料展示的內容,與環保無關,排除B項;題干材料展示的內容,與市場經濟體制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49.(2023年湖北省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江漢油田)為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將在______實現
A.2027年 B.2035年 C.2049年 D.2056年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的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建國100年時為2049年,C項正確;2027年時為建國78年,建軍100年,2035年是建國86年,遵義會議召開100年,2056年是建國107年,中共八大召開100年,均不是建國100年,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
50.(2023年湖北省隨州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的奮斗目標是( )
A.推翻三座大山統治 B.實現共產主義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到1921年,也就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項正確;新中國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統治,排除A項;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排除B項;建國一百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排除D項。故選C項。
51.(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下圖所示內容的主題是(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 B.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1982年,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2022年提出以中國史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知,圖中所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A項正確;1980年,建立四個經濟特區,開始對外開放,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C項;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排除D項。故選A項。
52.(2023年河南?。┑?017年底,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主要體現了我國( )
A.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B.能源結構調整逐漸加快
C.科教興國戰略穩步推進 D.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答案】D
【詳解】由材料“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主要體現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D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經濟體制改革,排除A項;題干不能反映能源結構調整逐漸加快,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科教興國戰略,排除C項。故選D項。
53.(2023年四川省達州市節選)近代以來,為實現民族復興,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條自己的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四 鄧小平依據對二十年社會主義經驗教訓的總結,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應當富裕……至此,中國人才徹底終結了自近代以來“走他人的路”的歷史,開始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摘編自《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道路選擇的歷史考察及啟示》
(4)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國為實現“富?!钡哪康膶嵭辛耸裁磦ゴ鬀Q策?
(5)百年求索路漫漫,華夏逐夢踏征程。你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答案】
(4)改革開放。
(5)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要堅持改革開放;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要堅持貫徹黨的領導等。(言之成理即可)
【詳解】
(4)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為實現“富?!钡哪康膶嵭辛烁母镩_放的歷史性決策。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使中國人民逐漸“富起來”。
(5)開放性設問,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圍繞中國近代探索史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貢獻談啟示,言之成理即可。如: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要堅持改革開放;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要堅持貫徹黨的領導等。
54.(2023年陜西省B卷節選)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民族復興—陜西篇章”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經濟建設 陜西發展】
材料三
圖C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 1978-2012年陜西省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 生產總值變化情況
(3)寫出材料三圖C中①鐵路名稱。依據材料三,概括這一鐵路建成的意義。圖D所示變化得益于國家的哪些措施
【答案】
(3)名稱:寶成鐵路。
意義:溝通了三省的交通;使四川接人全國鐵路網,從此結束了“蜀道難”的歷史。
措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行改革開放;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詳解】
(3)名稱:依據所學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知識可知,一五計劃期間交通運輸建設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由此可知,材料三圖C中①鐵路名稱是寶成鐵路。
意義:依據材料三“鐵路貫穿陜、甘、川三省19個市、縣,使四川有了同全國鐵路網連接起來的鐵路干線,從此結束了‘蜀道難’的歷史”的內容可知,這一鐵路建成的意義是:溝通了三省的交通;使四川接人全國鐵路網,從此結束了“蜀道難”的歷史。
措施:圖D所示變化得益于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等措施。
55.(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節選)思想理論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三
——資料來源:根據顏曉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整理
(4)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中③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哪些飛躍性的重大理論成果,列舉兩例圖中④時期我們黨提出并形成的全局性的戰略布局。
【答案】
(4)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戰略布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任舉兩例)
【詳解】
(4)成果:據材料三可知,③時期是1978-2012年。結合所學可知,1978-2012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戰略布局:據材料四可知,④時期是2012年至今。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形成的全局性的戰略布局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任舉兩例)
56.(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領導人。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3會議召開于哪一年?這次會議確立了圖3人物的什么地位?圖4會議召開于哪一年?圖4人物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這一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什么問題?
(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材料一、二,指出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總體發展過程。探究上述歷史人物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形成了哪些優秀品質?
【答案】
(2)圖3年份:1978年;地位: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圖4年份:2002年;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問題: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3)過程:不斷深入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品質:愛國、堅持不懈、不畏艱辛等。
【詳解】
(2)圖3年份:根據圖3“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地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圖4年份:根據“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作報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開。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共十六大上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3)過程:根據材料二“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作報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轉折點,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并逐漸形成了鄧小平理論,2002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大確立了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后又確立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我國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如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世紀末,我國已經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現在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等。由此可歸納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總體發展過程是不斷深入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優秀品質: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毛澤東帶來中國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江澤民深入改革開放等,從中形成的優秀品質有愛國、堅持不懈、不畏艱辛等。
強化訓練
單元線索
時空坐標
課程標準
知識梳理
易錯易混
真題精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广汉市| 阳原县| 东乡县| 侯马市| 吴川市| 汪清县| 罗甸县| 桑植县| 邵阳县| 平凉市| 万宁市| 淮滨县| 嫩江县| 中超| 若羌县| 宣恩县| 额尔古纳市| 广东省| 健康| 郎溪县| 简阳市| 哈密市| 富裕县| 广饶县| 营山县| 从江县| 比如县| 兴义市| 洛扎县| 安岳县| 新田县| 横山县| 嵩明县| 翁源县| 虎林市| 铜梁县| 应用必备| 清远市| 平利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