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文化的內涵與功能學習目標(1)理解文化的內涵。(2)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3)理解文化與文明的關系。(4)理解文化的功能。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文化的內涵。2.教學難點:理解文化的功能。自主學習1.什么是文化?2文化的內涵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4文化與文明的區別與聯系5文化的載體6.文化的功能是什么?達標檢測1.2023年7月24日,習近平在給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的回信中說,希望你們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梁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這是基于( )①離開了親身實踐就不能獲得對亊物的正確認識②只要把握世界大勢就能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梁之材③優秀文化能夠為廣大青年的成長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④良好的個人素質是廣大青年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條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攜程集團發布了“秀美黃山”夏季文旅消費榜單。截至2023年6月23日,預訂黃山旅游產品的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超4倍;交易額同比2022年增長超5倍,可見黃山市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與日俱增。這表明( )①文化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②文化創意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③文化與經濟在時代發展中相交融④文旅消費實現物質與精神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年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北主會場活動在麻城虎形地村舉行,通過舉辦農特產品展銷網紅直播帶貨、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成果展、農民趣味運動會等系列活動,充分展現農業新氣象、農村新變化、農民新風貌。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舉辦農民豐收節有利于營造尊農助農愛農的社會風尚②舉辦農民豐收節旨在滿足農民各種需求,提升幸福感③舉辦農民趣味運動會保障了農民的的各項基本文化權益④農產品展銷、直播帶貨活動旨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2年“小鎮做題家”話題再次風靡網絡,這個稱呼指代出身小城鎮,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本是網友們的自嘲。而這樣的自嘲卻在無知媒體的推動下漸漸成為了貶義詞。而更多的網友則是大膽呼吁,無論是“打工人”還是“小鎮做題家”,每個夢想都應被善待。“寒門貴子不該被嘲諷為小鎮做題家”一度躋身網絡媒體熱搜榜前列。上述材料體現了( )①文化產業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②網絡流行語是社會實踐的產物③文化具有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④網絡文化作為當前文化的核心,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自1958年建成投產到2019年退役,61年里,武鋼一號高爐為中國鋼鐵生產和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退役后的武鋼一號高爐入選了國家工業遺產,并于2022年被改造成工業遺址公園向社會開放,民眾可以通過實地踏訪,親身感受“新中國鋼鐵長子”的綠色蝶變、智慧蝶變,觸摸共和國鋼鐵的滄桑榮光與夢想。由此可見,建設武鋼一號高爐工業遺址公園( )①是為了實現工業遺產價值的最大化②旨在為國家繁榮振興提供精神動力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④有利于傳承工業遺產中特有的精神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被稱為“天下第一轎”的寧波萬工轎制作于民國初年,它不僅代表古時匠人的高超技藝,還演繹了寧波新娘出嫁的驕傲傳說,折射出寧波“十里紅妝”的“紅”文化婚俗。由此可見(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教化育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 ④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和內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植保無人機、北斗導航、免耕播種機……各種新農具正成為農業生產的“新武器”,操作新農具的多是被稱為“新農人”的大學生,他們依靠科技和專業知識成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其輻射效應推動了鄉村面貌的嬗變和農業發展的全方位轉型。這表明( )①新農具是推動農業生產關系變革的物質條件②農業新技術構成了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新動力③新農人的出現有利于優化農業生產力的結構④新農人的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活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尚書,堯典》曰:“詩言志”,詩歌成為傳達理想價值、展現中華文化的重要藝術載體。隨著《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詩意中國》等文化節目的播出,全國掀起了詩詞文化熱。熱愛詩詞在當代青少年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為提高文化素養、堅定文化自信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由此可見( )①文化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呈現出來②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③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服務社會的功能④文化能夠塑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登上岳陽樓就可以欣賞到八百里洞庭湖的美景,正如范仲淹所寫的“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然而,范仲淹從未見過岳陽樓,更未來過岳陽,《岳陽樓記》是他參照好友寄來的一張畫作看圖完成的。從此一座觀湖小樓憑借詩文紅遍大江南北,一份憂國憂民的天下胸懷也隨江湖遠走,被人傳唱至今。這說明( )①人們可以創造和享用文化②文化活動依托于社會實踐③文化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④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特有生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黎黃陂路是武漢市江岸區的一條街道,以辛亥起義領導人黎元洪名字命名。那被盆花和青藤掩映的一幢錯落有致的紅色房屋,誰又能知道它曾經是日偽政府的放道局的所在呢?1997年,江岸區政府建設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建設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是基于它( )①作為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特定的文化內容②是武漢人民的身份象征,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③作為獨特的記憶和標識,是武漢城市生命的一部分④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見證了古代人的偉大創造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