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1.元素周期律、化學鍵與分子結構選擇題專攻核心精講011.元素第一電離能的周期性變化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周期性變化: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逐漸 的趨勢,稀有氣體的第一電離能最 ,氫和堿金屬的第一電離能最 。同族元素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逐漸 。增大大小減小說明 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同能級的軌道為全充滿、半充滿時,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較相鄰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均大于同周期相鄰元素。例如,Be、N、Mg、P。2.元素的電負性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 ;同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 。增大減小3.共價鍵(1)σ鍵、π鍵(以碳原子之間成鍵為例)共價鍵 舉例 說明單鍵 (σ鍵) ①相同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是非極性鍵,如Cl2;不同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是極性鍵,如HCl;②分子中的大π鍵可用符號 表示,其中m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n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電子數(如苯分子中的大π鍵可表示為 ),雙鍵(1個 σ鍵、1個 π鍵) 共價鍵 舉例 說明三鍵(1個 σ鍵、2個 π鍵) -C≡C- ①相同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是非極性鍵,如Cl2;不同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是極性鍵,如HCl;②分子中的大π鍵可用符號 表示,其中m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n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電子數(如苯分子中的大π鍵可表示為 ),大π鍵 (2)配位鍵①配合物的組成:以[Cu(NH3)4]SO4為例,如圖1所示。②一般來說,配合物內界與外界之間為離子鍵,電荷相互抵消。③配體有多個配位原子,與中心原子形成螯合物,如銅離子與乙二胺形成配離子(圖2)。4.中心原子雜化類型和分子空間結構的相互判斷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和分子的空間結構有關,二者之間可以相互判斷。分子組成(A為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的 孤電子對數 中心原子的 雜化方式 分子的 空間結構 實例AB2 0 sp 直線形 BeCl21 sp2 V形 SO22 sp3 V形 H2OAB3 0 sp2 平面三角形 BF31 sp3 三角錐形 NH3AB4 0 sp3 正四面體形 CH4特別提醒 (1)用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判斷分子的空間結構,不僅要考慮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所占據的空間,還要考慮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大小。排斥力大小順序為LP—LP>LP—BP>BP—BP(LP代表孤電子對,BP代表成鍵電子對)。(2)鍵角大小的判斷方法①不同雜化類型如鍵角:CH4②單鍵、雙鍵、三鍵的影響(較少考查,了解)三鍵、雙鍵、單鍵之間的排斥力大小順序:三鍵—三鍵>三鍵—雙鍵>雙鍵—雙鍵>雙鍵—單鍵>單鍵—單鍵。如乙烯分子中H—C==C的鍵角是121.3°;H—C—H的鍵角是117.4°,均接近120°。③雜化類型相同,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越多,鍵角越小如鍵角:CH4>NH3>H2O; >NH3;H3O+>H2O。④雜化類型和孤電子對數均相同,中心原子的電負性越大,鍵角越大鍵角:NH3>PH3>AsH3。解釋:N、P、As的電負性逐漸減小,中心原子的電負性越大,成鍵電子對越靠近中心原子,成鍵電子對排斥力增大,鍵角增大。⑤雜化類型和孤電子對數均相同,配位原子的電負性越大,鍵角越小鍵角:NF3解釋:F的電負性比H大,NF3中成鍵電子對偏向F,成鍵電子對排斥力比NH3小,且NF3的孤電子對偏向N,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力較大。對于第④、⑤種類型,可以歸納為判斷中心原子的電子云密度,中心原子的電子云密度越大,則該分子的成鍵電子對排斥力越大,則鍵角越大。真題演練02123451.(2023·江蘇,4)元素C、Si、Ge位于周期表中第ⅣA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r(C)>r(Si)>r(Ge)B.第一電離能:I1(C)C.碳單質、晶體硅、SiC均為共價晶體D.可在周期表中元素Si附近尋找新半導體材料√67812345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故原子半徑:r(C)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更易失電子,第一電離能:I1(C)>I1(Si)>I1(Ge),B錯誤;晶體硅、SiC均為共價晶體,碳單質中金剛石為共價晶體,而石墨為混合型晶體,C60為分子晶體,C錯誤;周期表中元素Si附近存在許多準金屬,可在其周圍尋找新的半導體材料,D正確。6781234567812345√67812345H2O2分子中的化學鍵既存在O—H極性共價鍵,也存在O—O非極性共價鍵,C錯誤;CaH2晶體中存在Ca2+與H-之間的離子鍵,不存在Ca與H2之間的強烈相互作用,D錯誤。678123453.(2022·江蘇,3)工業上電解熔融Al2O3和冰晶石(Na3AlF6)的混合物可制得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半徑大小:r(Al3+)B.電負性大小:χ(F)<χ(O)C.電離能大小:I1(O)D.堿性強弱:NaOH√678核外電子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半徑大小為r(Al3+)同周期元素核電荷數越大電負性越大,故χ(F)>χ(O),故B錯誤;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第一電離能呈減小趨勢,故電離能大小為I1(O)>I1(Na),故C錯誤;元素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故堿性強弱為NaOH>Al(OH)3,故D錯誤。1234567812345√67812345硝酸根離子的空間結構為平面三角形,B錯誤;[Ag(NH3)2]+中含有2個配位鍵,D錯誤。678123455.(2020·江蘇,9)下列關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NaOH的堿性比Mg(OH)2的強B.Cl2得到電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徑r: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n:n(Na)<n(Mg)<n(Cl)<n(Br)√67812345金屬性:Na>Mg,故堿性:NaOH>Mg(OH)2,A項正確;氯和溴均屬于鹵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Cl2>Br2,B項錯誤;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則r(Br)>r(Na)>r(Mg)>r(Cl),C項錯誤;氯和溴屬于同一主族,最外層電子數相等,D項錯誤。678123456.(2023·北京,10)下列事實不能通過比較氟元素和氯元素的電負性進行解釋的是A.F—F鍵的鍵能小于Cl—Cl鍵的鍵能B.三氟乙酸的Ka大于三氯乙酸的KaC.氟化氫分子的極性強于氯化氫分子的極性D.氣態氟化氫中存在(HF)2,而氣態氯化氫中是HCl分子√6781234F原子半徑小,電子云密度大,兩個原子間的斥力較強,F—F不穩定,因此F—F的鍵能小于Cl—Cl的鍵能,與電負性無關,A符合題意;氟的電負性大于氯的電負性,F—C的極性大于Cl—C的極性,使F3C—的極性大于Cl3C—的極性,導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更大,更容易電離出氫離子,酸性更強,B不符合題意;氟的電負性大于氯的電負性,F—H的極性大于Cl—H的極性,導致HF分子極性強于HCl,C不符合題意;氟的電負性大于氯的電負性,與氟原子相連的氫原子可以與另外的氟原子形成分子間氫鍵,因此氣態氟化氫中存在(HF)2,D不符合題意。567812347.(2023·湖北,9)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可以預測某些微粒的空間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H4和H2O的VSEPR模型均為四面體C.CF4和SF4均為非極性分子D.XeF2與XeO2的鍵角相等√56781234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水分子的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也為4,所以VSEPR模型均為四面體,A正確;CF4為正四面體結構,為非極性分子,SF4的中心原子有孤電子對,為極性分子,C錯誤;XeF2和XeO2分子中,中心原子孤電子對數不相等,所以鍵角不等,D錯誤。567812348.(2023·浙江1月選考,12)共價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反應:Al2Cl6+2NH3===2Al(NH3)Cl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l2Cl6的結構式為B.Al2Cl6為非極性分子C.該反應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D.Al2Br6比Al2Cl6更難與NH3發生反應√567812345由雙聚氯化鋁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可知,分子的結構式為 ,是結構對稱的非極性分子,故A、B正確;由反應方程式可知,氨分子更易與具有空軌道的鋁原子形成配位鍵,配位能力大于氯原子,故C正確;溴元素的電負性小于氯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徑大于氯原子,則鋁溴鍵弱于鋁氯鍵,所以雙聚溴化鋁的鋁溴鍵更易斷裂,比雙聚氯化鋁更易與氨氣反應,故D錯誤。678考向預測0312345671.(2023·海安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實驗室可以用KMnO4和濃鹽酸制Cl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半徑大小:r(K+)>r(Cl-)B.KMnO4僅含離子鍵C.電負性大小:χ(O)>χ(Cl)D.M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ds區√1234567K+與Cl-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但K+的核電荷數比Cl-大,所以半徑大小:r(K+)<r(Cl-),A不正確;氧和氯形成的化合物ClO2中Cl顯正價,則電負性大小:χ(O)>χ(Cl),C正確;Mn元素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2,在元素周期表的d區,D不正確。12345672.(2023·連云港高級中學高三5月模擬)黑火藥爆炸時發生反應2KNO3+S+3C===K2S+N2↑+3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半徑:r(S2-)<r(K+)B.熔點:K2S<SC.第一電離能:I1(N)<I1(O)D.電負性:χ(S)<χ(O)√1234567硫離子和鉀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即半徑:r(S2-)>r(K+),A錯誤;K2S是離子晶體,S為分子晶體,一般情況下,離子晶體的熔點大于分子晶體的熔點,B錯誤;同一主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小,即電負性:χ(S)<χ(O),D正確。12345673.(2023·連云港市高三下學期2月調研)祖母綠(主要成分Be3Al2Si6O18)被稱為寶石之王,與其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有螢石[主要成分CaF2]、磷灰石[主要成分Ca5(PO4)3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半徑:r(Al3+)>r(O2-)B.電負性:x(P)>x(Si)C.第一電離能:I1(F)<I1(O)D.堿性:Ca(OH)2<Al(OH)3√1234567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鋁離子的半徑小于氧離子,故A錯誤;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增強,電負性依次增大,則磷元素的電負性大于硅元素,故B正確;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故C錯誤;金屬性:Ca>Al,則氫氧化鈣的堿性強于氫氧化鋁,故D錯誤。12345674.下列關于BeF2和SF2的說法錯誤的是A.BeF2分子中,中心原子Be的價層電子對數等于2,成鍵電子對數也等 于2B.BeF2分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C.SF2分子中,中心原子S的價層電子對數等于4,其空間結構為四面體 形,成鍵電子對數等于2,沒有孤電子對D.在氣相中,BeF2是直線形而SF2是V形√12345675.關于化學式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配位體是Cl-和H2O,配位數是8B.中心離子是Ti4+,配離子是[TiCl(H2O)5]2+C.內界和外界中Cl-的數目比是1∶2D.在1 mol該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 mol AgCl沉淀√1234567配合物[TiCl(H2O)5]Cl2·H2O中配位體是Cl-和H2O,配位數是6,故A錯誤;中心離子是Ti3+,故B錯誤;加入足量AgNO3溶液,外界中Cl-與Ag+反應,內界中Cl-不與Ag+反應,1 mol該配合物只能生成2 mol AgCl沉淀,故D錯誤。12345676.鋁離子電池常用離子液體AlCl3/[EMIM]Cl作電解質,其中陰離子有 ,陽離子為EMIM+( ),EMIM+以單個形式存在時可以獲得良好的溶解性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1 mol EMIM+中所含σ鍵為17 molD.為使EMIM+獲得良好的溶解性,不能將與N原子相連的—CH3、—C2H5 替換為H原子√1234567 中環上由5個原子參與成鍵,與乙基相連的N原子提供2個電子,每個碳原子提供1個電子,與甲基相連的N原子提供1個電子,故該大π鍵應表示為 ,A正確;中每個Al原子周圍形成4對共用電子對,則其結構式為,各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B正確;1234567一個單鍵為一個σ鍵,一個雙鍵中含有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1個EMIM+中所含σ鍵有19個,1 mol EMIM+中所含σ鍵為19 mol,C錯誤;氮原子上連H原子形成分子間氫鍵,使該離子不易以單個形式存在,所以與N原子相連的—CH3、—C2H5不能被氫原子替換,D正確。12345677.檢驗Ni2+反應的一種生成物為丁二酮肟鎳,是一種鮮紅色沉淀,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i2+核外有14種運動狀態不同的電子B.該分子內微粒之間存在的作用力有共價鍵、 配位鍵、離子鍵、氫鍵C.基態N原子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D.H2O中有2個由s軌道與sp3雜化軌道形成的σ鍵√1234567Ni2+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8,能級、軌道中的電子運動狀態各不相同,則Ni2+核外有26種運動狀態不同的電子,A說法錯誤;該分子不是離子化合物,不含離子鍵,B說法錯誤;基態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3,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 ,C說法錯誤。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