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選擇題專攻1.糖類、油脂、蛋白質、核酸、化石燃料的性質應用核心精講011.糖類性質巧突破(1)葡萄糖分子含有羥基、醛基兩種官能團,因此它具有醇、醛兩類物質的化學性質,利用此規律就能輕松掌握葡萄糖的化學性質。(2)單糖、二糖、多糖的核心知識可用如下網絡圖表示出來。2.油脂性質輕松學(1)歸類學性質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因此純凈的油脂無色且不溶于水(常見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能發生水解反應(若烴基部分存在不飽和鍵,則還具有不飽和烴的性質)。(2)對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指的是氫化、硬化、皂化。不飽和程度較高、熔點較低的液態油,通過催化加氫可提高飽和度,轉變成半固態的脂肪,這個過程稱為油脂的氫化,也稱油脂的硬化;皂化指的是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與甘油的反應。(3)口訣助巧記有三種較重要的高級脂肪酸需要熟記:油酸(C17H33COOH)、軟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后兩種則是飽和脂肪酸,可用順口溜幫助記憶:軟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飽(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3.蛋白質鹽析、變性辨異同根據下列實驗 鹽析 變性不同點 方法 在輕金屬鹽作用下,蛋白質從溶液中凝聚成固體析出 在重金屬鹽、加熱、紫外線、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質凝聚成固體析出特征 過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 不可逆實質 溶解度降低,物理變化 結構、性質發生變化,化學變化結果 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 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相同點 均是一定條件下,蛋白質凝聚成固體的過程4.核酸的分類和組成(1)核酸的分類天然的核酸根據其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2)核酸的組成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單體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進一步水解得到磷酸和核苷,核苷繼續水解得到戊糖和堿基。因此,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中的戊糖是核糖或脫氧核糖,它們均以環狀結構存在于核酸中,對應的核酸分別是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轉化關系如圖所示:(3)戊糖結構簡式5.化石燃料利用一掃清(1)煤的綜合利用煤是由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還含有少量氫、氧、氮、硫等元素。①煤的干餾a.原理: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b.煤的干餾產物:焦爐氣、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粗苯等。②煤的氣化是將煤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目前主要方法是在高溫下煤和水蒸氣反應制水煤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煤的液化直接間接(2)天然氣的綜合利用①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②天然氣與水蒸氣反應制取H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石油的綜合利用①石油的成分石油是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所含元素以碳、氫為主,還有少量N、S、P、O等。方法 過程 目的分餾 把原油中各組分分離成沸點不同的分餾產物 獲得各種燃料用油催化 裂化 把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烴斷裂成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裂解 深度裂化,產物呈氣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石油的加工得到更多的汽油等輕質油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4)化學三餾易混淆蒸餾是將液態物質加熱到沸騰變為蒸氣,又將蒸氣冷卻為液態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用這一操作可分離、除雜、提純物質。對于沸點比較接近的多種液態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用蒸餾方法難以單一蒸出分離,這就要借助于分餾。分餾和蒸餾一樣,也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沸點不同,嚴格控制溫度,進行分離或提純的操作。但分餾要安裝一個分餾柱(工業裝置為分餾塔)。混合物的蒸氣進入分餾柱時,由于柱外空氣的冷卻,蒸氣中高沸點的組分被冷凝回流進入燒瓶中,故上升的蒸氣中含沸點低的組分的相對量便多了,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干餾是把固態有機物(煤炭)放入密閉的容器,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工業上煉焦就屬于干餾。干餾屬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蒸餾與分餾屬于物理變化。6.合成高分子(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 和 。注意:纖維的分類纖維天然纖維:如羊毛、棉花、蠶絲、麻等化學纖維再生纖維:如人造絲、人造棉等合成纖維:如“六大綸”等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2)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①加成聚合反應(加聚反應)a.單體必須是含有雙鍵、三鍵等不飽和鍵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b.反應只生成高聚物,沒有副產物產生。c.聚合物鏈節的化學組成跟單體的化學組成相同。d.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為單體相對分子質量的整數倍。②縮合聚合反應(縮聚反應)a.單體分子中至少含有兩個官能團(如—OH、—COOH、—NH2、—X等)。b.縮聚反應生成聚合物的同時,還有小分子副產物(如H2O、NH3、HCl等)生成。c.聚合物鏈節的化學組成與單體的化學組成不同。d.縮聚物結構簡式要在方括號外側寫出端基原子或原子團。如:真題演練021.(2023·浙江1月選考,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從分子結構上看糖類都是多羥基醛及其縮合產物B.蛋白質溶液與濃硝酸作用產生白色沉淀,加熱后沉淀變黃色C.水果中因含有低級酯類物質而具有特殊香味D.聚乙烯、聚氯乙烯是熱塑性塑料√123從分子結構上看糖類都是多羥基醛或酮及其縮合產物,故A錯誤。2.(2023·湖北,7)中科院院士研究發現,纖維素可在低溫下溶于NaOH溶液,恢復至室溫后不穩定,加入尿素可得到室溫下穩定的溶液,為纖維素綠色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纖維素是自然界分布廣泛的一種多糖B.纖維素難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其鏈間有多個氫鍵C.NaOH提供OH-破壞纖維素鏈之間的氫鍵D.低溫降低了纖維素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性√123纖維素分子中含羥基,羥基之間形成氫鍵,導致纖維素分子難與水分子形成氫鍵,B正確;氫氧化鈉中的OH-主要破壞纖維素鏈間的氫鍵,促進其溶解,C正確;低溫下纖維素可溶于氫氧化鈉溶液,而恢復至室溫后不穩定,所以低溫增強了纖維素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解性,D錯誤。1233.(2023·湖南,8)葡萄糖酸鈣是一種重要的補鈣劑,工業上以葡萄糖、碳酸鈣為原料,在溴化鈉溶液中采用間接電氧化反應制備葡萄糖酸鈣,其陽極區反應過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溴化鈉起催化和導電作用B.每生成1 mol葡萄糖酸鈣,理論上電路中轉移了2 mol電子C.葡萄糖酸能通過分子內反應生成含有六元環狀結構的產物D.葡萄糖能發生氧化、還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應√123由圖中信息可知,溴化鈉是電解裝置中的電解質,其電離產生的離子可以起導電作用,且Br-在陽極上被氧化為Br2,然后Br2與H2O反應生成HBrO和Br-,HBrO再和葡萄糖反應生成葡萄糖酸和Br-,溴離子在該過程中的質量和性質保持不變,因此,溴化鈉在反應中起催化和導電作用,A說法正確;1231 mol葡萄糖轉化為1 mol葡萄糖酸,轉移2 mol電子,而生成1 mol葡萄糖酸鈣需要2 mol葡萄糖酸,因此,每生成1 mol葡萄糖酸鈣,理論上電路中轉移了4 mol電子,B說法不正確;葡萄糖酸分子內既有羧基又有羥基,因此,其能通過分子內酯化反應生成六元環狀結構的酯,C說法正確;123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發生氧化、還原、加成反應,含有羥基,能發生酯化(取代)反應,與羥基相連的C原子的鄰位C原子上有H原子,能發生消去反應,D說法正確。123考向預測031.工業上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屬于合成高分子材料B.淀粉、纖維素、葡萄糖等都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C.石油裂解得到的乙烯、丙烯等是生產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D.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兩大類√葡萄糖不屬于高分子,B錯誤。12345672.嶺南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客家圍屋建造過程中用作黏稠劑的糯米和雞蛋清都屬于混合物B.云浮云石在粗雕、細刻過程中發生了物理變化C.制作粵繡所用的孔雀毛和馬尾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D.“南粵佳釀”長樂燒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蒸餾操作√孔雀毛和馬尾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C錯誤。1234567酯基在堿性條件下會水解,肥皂溶于水顯堿性,所以聚酯纖維的衣服不可長期用肥皂洗滌,C錯誤。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木糖(C5H10O5)是一種醛糖,催化加氫可生成木糖醇B.甲殼質也是一種多糖,它是蝦、蟹、昆蟲外殼的重要成分C.某品牌防曬衣的主要成分為聚酯纖維,可長期用肥皂洗滌D.核酸是一種生物大分子,水解可生成戊糖、堿基和磷酸√12345674.《后漢書》中記載蔡倫造紙“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蔡翁碑》上刻有“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頭、舂以舀、抄以簾、刷以壁,紙之張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樹膚”是指樹皮,主要成分為纖維素B.“麻頭”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C.現代“魚網”的主要成分是尼龍,屬于合成高分子材料D.造紙術可用“漚、蒸、搗、抄”四個環節描述,其中“蒸”為“蒸餾”12345√67“麻頭”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纖維素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正確;造紙術可用“漚、蒸、搗、抄”四個環節描述,其中“蒸”為“蒸煮”,使植物纖維軟化,膠質溶解而與纖維分離,用于后續造紙,故D錯誤。12345675.生物降解塑料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而消除廢棄塑料對環境的污染,PHB塑料就屬于這種塑料,其結構簡式為。下列關于PHB說法正確的是A.PHB有固定的熔、沸點B.PHB的降解過程不需要氧氣參加反應C.合成PHB的單體是CH3CH2CH(OH)COOHD.通過加聚反應可制得PHB√1234567高聚物的n值不同,是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熔、沸點,A錯;由題目知,該高聚物降解生成CO2和H2O,從高聚物的組成知需要氧氣參加反應,B錯;該高聚物是通過縮聚反應生成的,其單體為CH3CH2CH(OH)COOH,C對、D錯。12345676.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由PVC、PC、ABS和亞克力等環保材料制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VC( )的單體為氯乙烷B.PC( )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面C.亞克力( )含有兩種官能團D.ABS的單體之一苯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12345√67的單體為氯乙烯,故A錯誤;中兩個苯環之間的碳為飽和碳原子,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錯誤;只含有酯基一種官能團,故C錯誤;苯乙烯含有雙鍵,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D正確。12345677.核酸檢測使用的一次性采樣拭子是由聚酯或尼龍短纖維絨毛頭和ABS塑料桿(丙烯腈、苯乙烯、1,3-丁二烯的共聚物)制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采樣拭子制備時需要高溫殺菌B.尼龍( )的合成單體為二己胺和二己酸C.聚酯、尼龍纖維屬于再生纖維D.ABS塑料桿的合成單體均不含順反異構12345√67尼龍的合成單體是己二胺和己二酸,B錯誤;再生纖維的原料為木材、秸稈等農副產品,C錯誤;ABS塑料桿的合成單體丙烯腈的結構簡式是CH2==CH—C≡N,苯乙烯的結構簡式是 ,1,3-丁二烯的結構簡式是H2C==CHCH==CH2,均不含順反異構,D正確。1234567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