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課程標準】了解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理解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對中國結束帝制、建立民國的意義及局限性。了解北洋軍閥的統治及特點;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素養目標】1.搜集有關孫中山三民主義理論的史料,從史料實證角度了解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及影響。2.搜集運用有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相關史料,從史料實證、歷史解釋角度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和意義。3.從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對中國結束帝制、走向共和的意義,分析其局限性,認識近代化進程的艱難曲折。4.了解袁世凱復辟帝制、護國戰爭等史實,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復辟帝制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認識近代中國民主共和之路的艱難和曲折。5.搜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民主與專制的斗爭,以及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史料,從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角度了解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政治、經濟方面的特點。6.搜集中華民國成立后社會生活變化的史料,從史料實證角度掌握民國初年社會生活的新氣象。4.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從唯物史觀角度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知識框架】知識框圖【階段特征】階段特征【單元要點】一、20世紀初中國的覺醒與探索覺醒與探索是甲午戰后至新文化運動時期中華民族的主旋律。20世紀初既有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社會向半殖民地化的沉淪,也有自然經濟加快解體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這一時期也是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文化舞臺上異常活躍的時期。1.政治上: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體制,但中國很快陷入軍閥割據之中,帝國主義分而治之,軍閥混戰是這一時期的最大特點。資產階級為維護共和做了一系列斗爭。2.經濟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迎來“短暫的春天”。3.思想上:民族資產階級的維新思想、三民主義理論、民主與科學思想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開始傳播。4.社會生活上: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推動了社會生活的變遷,服飾、習俗、交通、通信、大眾傳媒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二、晚清的三次新政1.三次新政:洋務新政、戊戌新政(戊戌維新運動)、清末新政。2.涉及領域經濟領域 洋務新政興辦近代民用企業;戊戌新政鼓勵發展農工商業;清末新政獎勵實業政治領域 洋務新政設立總理衙門;戊戌新政對舊制度進行改革;清末新政改革官制,預備立憲軍事領域 洋務新政創辦軍事工業、近代海軍;戊戌新政建立新式軍隊;清末新政編練新軍文教領域 洋務新政創辦新式學堂;戊戌新政創辦京師大學堂,設立中小學堂;清末新政推行教育改革3.三次新政的相同點(1)都是在民族危機加深的背景下發生的。(2)都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文教等領域。(3)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4)結果都失敗了,但都對中國近代化進程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4.三次新政的不同點(1)倡導者代表的階級屬性不盡相同:洋務新政、清末新政的主持者是地主階級,其未跳出“中體西用”的圈子,根本上是在維護封建統治;戊戌新政的實際倡導者是民族資產階級,他們試圖通過社會內部變革,發展資本主義,實現富強獨立。(2)性質、影響不盡相同:洋務新政、清末新政是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戊戌新政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洋務新政是中國近代化的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階級矛盾,促進了革命形勢的發展。5.從三次新政看晚清近代化的特點:缺乏主動性;被迫性;行動遲緩。6.對晚清近代化行動的評價(1)晚清政府的近代化行動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是由其在維護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改革的實質決定的。(2)盡管其目的都是克服危機、鞏固統治,但客觀上都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三、近代中國社會各階層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及主要原因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主要原因洋務派 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主體,不可動搖 長期閉關自守導致盲目自大;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維新派 借用儒家思想,為我所用 封建勢力強大,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康有為借孔子的名義從內部否定封建專制的合理性革命派 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民主革命形勢的發展;資產階級救亡圖存激進派 發起了新文化運動,認為傳統文化禁錮人們的思想,應該革新 袁世凱利用尊孔復古的手段企圖達到復辟的目的;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需要【單元小結】【單元練習】1.1911年夏天,粵、鄂、湘、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地方政權。這一事件( )A.是“實業救國”出現的標志 B.表明辛亥革命由此正式爆發C.中華民國地方政權得以建立 D.為武昌起義爆發創造了條件[解析]四川保路運動爆發后,清政府調湖北新軍前往鎮壓,為武昌起義爆發創造了條件,故選D項;“實業救國”思潮出現于19世紀末,排除A項;辛亥革命的爆發以武昌起義為標志,排除B項;1911年中華民國還未建立,排除C項。2.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說:“至于政府之組織,有總統制,有內閣制之分。法國則內閣制度,美國則總統制度。”《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實行的是( )A.責任內閣制 B.君主立憲制 C.總統共和制 D.專制君主制[解析]根據所學可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實際上確立了責任內閣制,故選A項。3.有學者曾把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形象地比作“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這主要是因為( )A.工業結構不合理 B.地區分布不平衡C.社會環境未根本改變 D.軍閥割據混戰的影響[解析]一戰期間,歐洲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的民族工業獲得較快的發展,因此被稱為“經濟奇跡”,但是由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這種特殊的國情,中國的民族工業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尤其是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列強卷土重來,使快速發展的民族資本主義再次受到嚴重沖擊,故答案為C。4.胡適、魯迅等人開始創作白話文詩作,興起了白話文運動。這發生在( )A.鴉片戰爭期間 B.洋務運動期間 C.新文化運動期間 D.辛亥革命期間[解析]新文化運動期間興起文學革命,提倡白話文,故選C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