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中學學段 八年級 學科 美術《以形寫神》 課 題1.圖片中人物正在干什么?2.你有沒有同樣的經歷, 有何感受?問題1: 觀察畫面中人物,體會他的感受如何?人物性格怎樣?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問題2: 觀察人物的著裝、動作、相貌、表情,還有坐榻是怎樣的,說一說。同學們看,作品中人物的衣著、動作、相貌、表情是我們明顯看到畫家畫在畫面上的,是外在的,這是“形”;而畫面中人物的感受、人物性格是隱性的,是內在的,這是“神”。油畫注重形似,中國畫更重神似畫家不拘泥于自然物象的描摹,注重自我表現,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寫意中國畫形象往往介于“似與不似之間”。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時,抓住人物外部的典型特征,精心描繪,表現人物的內在的精神氣質,使人物血肉豐滿,形神兼備的繪畫方法。思考:中國人物畫中”以形寫神”所蘊涵的含義是什么呢?在中國的人物畫注重寫神以此來表達內心情感,按照繪畫的技法來區分,可分為:寫意人物(以瀟灑的筆觸,寥寥數筆,即可表達事物。)工筆人物 (以精確、細致的筆觸繪畫。畫面工整)繪畫技法:【畫名】潑墨仙人圖【類別】人物名畫【作者】梁楷【年代】南宋【此畫現狀】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寫意人物此圖畫一位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可掬。據畫史記載:梁楷為人不拘小節,好酒,自得其樂,狂放不羈,且任性高傲,在藝術上有自己的創見,不肯隨波逐流,因而有"梁瘋子"之稱。應該說梁楷所畫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寫照。神韻作者在構造人物形象時,有意夸張其頭額部分,幾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擠在下部很小的面積上,垂眉細眼,扁鼻撇嘴,既顯得頑皮可愛、醉態可掬,卻又詼諧滑稽,令人發笑,那雙小眼醉意朦朧,莫測高深的滑稽相。仿佛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使仙人超凡脫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形象活靈活現。以生動的形象表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態度。畫面上幾乎沒有對人物做嚴謹工致的細節刻畫,通體都以潑灑般的淋漓水墨抒寫,那渾重而清秀、粗闊而含蓄的大片潑墨,可謂筆簡神具、自然瀟灑,絕妙地表現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涂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征。《太白行吟圖》是南宋畫家梁楷所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現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該圖描繪了李白的形象,作者梁楷在畫面上沒有任何背景,只用寥寥數筆畫出李白飄飄欲仙,冉冉欲舉的形象,將浪漫欹側,嬉笑怒斥的"詩仙"形象表達的淋漓盡致。1.筆墨簡潔和空白的處理所營造的氣氛。2.神態生動;沉思冥想。以形寫神從神情、姿態、線條、色彩、人物關系之間的呼應關系等方面分析這組簫管樂女的造型。主人公各個不同場合始終眉峰雙鎖,若有所思,心不在焉。他的沉郁寡歡與夜宴歌舞歡樂的熱鬧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了主人公在當時形勢~下身置華宴歌舞中的苦悶空虛、無可奈何的復雜內心世界,刻畫了人物特殊的個性,十分傳神。走進名畫鑒賞——《搗練圖》唐代 張萱 《搗練圖》唐 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以形寫神通過人物形象的精心描繪,表現人物內心的精神世界,兩者達到高度統一,這就是“形神兼備”。神以形為依據,形因為有神而生動。奔馬最能反映徐悲鴻個性,表達他思想感情。他的繪畫創作堅持"師法造化,尋求真理"的原則。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徐悲鴻 《奔馬圖》徐悲鴻運用飽含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并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干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于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后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這匹馬正騰空而起,昂首奮蹄,鬃毛飛揚,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讓人熱血沸騰。作者只寥寥幾筆,就使這匹馬有形有體,剛勁有力。作者用濃墨來體現鬃毛的厚密,用淡墨枯筆掃出其飛揚之勢。教師示范水墨寫意人物畫的作畫方法:一:準備材料(中國畫顏料)二:筆法(中鋒、側鋒、逆鋒、散鋒)三:墨法(焦、濃、重、淡、清)四:作畫(書法用線、把握水墨的變化大膽果斷的勾畫。構思前做到胸有成竹、下筆肯定自然,題字落款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