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湘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023版高中數學第2章平面解析幾何初步2.4-2.7 學案(含解析)(7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湘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023版高中數學第2章平面解析幾何初步2.4-2.7 學案(含解析)(7份打包)

資源簡介

2.4 點到直線的距離
最新課程標準
(1)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及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2)會求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突出基礎性
教 材 要 點
要點一 兩點間的距離
已知兩點A(x1,y1),B(x2,y2),則|AB|=.
要點二 點到直線的距離
點P(x0,y0)到直線l:Ax+By+C=0 的距離d=____________________.
要點三 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
兩條平行直線l1:Ax+By+C1=0,l2:Ax+By+C2=0(其中A,
B不全為0,且C1≠C2)之間的距離d=.
批注  公式可簡記為“縱差方,橫差方,加起來,開平方”.
批注  給出的直線方程必須是一般式,不是一般式的,則應先化為一般式再利用公式求距離.
批注  利用公式求平行線間的距離時,兩直線方程必須是一般式,且x,y的系數對應相等.
基 礎 自 測 
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與坐標順序有關.(  )
(2)直線l1:Ax+By+C1=0與l2:Ax+By+C2=0的距離是|C1-C2|.(  )
(3)原點到直線Ax+By+C=0的距離公式是 .(  )
(4)平行線間的距離是兩平行線上兩點間距離的最小值.(  )
2.已知點A(3,7),B(2,5),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  )
A.5    B. C.3    D.
3.點(0,-1)到直線y=x+1的距離為(  )
A.1 B.
C. D.2
4.已知兩條直線l1:x+2y-4=0,l2:2x+4y+7=0,則直線l1與直線l2間的距離為(  )
A. B.
C. D.
5.已知點A(2,-1)到直線l:y=2x+t的距離為,則t=________.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強化創新性
 
題型1 兩點間距離公式的應用
例1 (1)若x軸的正半軸上的點M到原點的距離與點(5,-3)到原點的距離相等,則點M的坐標為________;
(2)已知△ABC三頂點坐標A(-3,1)、B(3,-3)、C(1,7),試判斷△ABC的形狀.
方法歸納
1.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參數的值的方法
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數法,即先設出所求點的坐標,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建立方程,再利用方程的思想求解參數.
2.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判斷三角形的方法
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要考慮角的特征,主要考察是否為直角或等角;二是要考慮三角形的長度特征,主要考察邊是否相等或是否滿足勾股定理.
鞏固訓練1 (1)已知點A(-3,4),B(2,),在x軸上找一點P,使|PA|=|PB|,并求|PA|的值;
(2)已知點M(x,-4)與點N(2,3)間的距離為7,求x的值.
題型2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應用
例2 (1)[2022·湖南長沙一中測試]已知點(a,2)(a>0)到直線l:x-y+3=0的距離為1,則a等于(  )
A.B.2-
C.-1 D.+1
(2)[2022·湖南師大附中測試]已知△ABC的頂點A(5,1),邊AB上的中線CM所在直線方程為2x-y-5=0,邊AC上的高BH所在直線方程為x-2y-5=0,
①求頂點C的坐標;
②求△ABC的面積.
方法歸納
點到直線距離的求解方法
(1)求點到直線的距離時,只需把直線方程化為一般式方程,直接應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求解即可.
(2)對于與坐標軸平行(或重合)的直線x=a或y=b,求點到它們的距離時,既可以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也可以直接寫成d=|x0-a|或d=|-b |.
(3)若已知點到直線的距離求參數時,只需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列方程求解參數即可.
鞏固訓練2 (1)已知點A(1,-2),B(5,6)到直線l:ax+y+1=0的距離相等,則實數a的值為________;
(2)垂直于直線x+3y-5=0且與點P(-1,0)的距離是的直線l的方程是________.
題型3 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問題
例3 (1)已知兩平行直線l1,l2分別過點P(-1,3),Q(2,-1),它們分別繞P,Q旋轉,但始終保持平行,則l1,l2之間的距離的取值范圍是(  )
A.(0,+∞) B.[0,5]
C.(0,5] D.[0,]
(2)已知直線l與兩直線l1:2x-y+3=0和l2:2x-y-1=0的距離相等,則l的方程為____________.
方法歸納
解決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問題的2種常用方法
鞏固訓練3 (1)[2022·湖南長郡中學測試]兩條平行直線2x-y+3=0和ax-3y+4=0間的距離為d,則a,d分別為(  )
A.a=6,d= B.a=-6,d=
C.a=-6,d= D.a=6,d=
(2)若斜率為2的直線m被直線l1:x+2y-3=0與l2:x+2y+1=0所截得的線段為AB,則線段AB的長為________.
題型4 對稱問題(數學探究)
例4 已知點P,Q在直線l:3x-y-1=0上.
(1)若點P到點A(4,1)和B(0,4)的距離之差最大,求點P的坐標;
(2)若點Q到點A(4,1)和C(3,4)的距離之和最小,求點Q的坐標.
方法歸納
利用對稱性解決問題
(1)在直線上求一點,使它到兩定點距離之和最小.
①當兩定點不在直線的同一側時,兩點連線與直線的交點即為所求;
②當兩定點在直線的同一側時,可借助點關于直線對稱,將問題轉化為①的情形來解決.
(2)在直線上求一點,使它到兩定點距離之差的絕對值最大.
①當兩定點在直線的同一側時,利用三角形的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可知兩定點的連線與直線的交點即為所求;
②當兩定點不在直線的同一側時,可借助點關于直線對稱,將問題轉化為①的情形來解決.
鞏固訓練4 若點P(m,0)到點A(-3,2)及B(2,8)的距離之和最小,求實數m的值.
易錯辨析 選用直線方程的形式不當引發錯誤
例5 過點P(2,5),且與點(-4,1)距離等于6的直線方程為________.
解析:當斜率存在時,設所求直線方程為y-5=k(x-2),即kx-y-2k+5=0,
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6,解得k=-,
故所求直線方程為5x+12y-70=0.
當斜率不存在時,直線平行于y軸,直線方程為x=2,符合題意.
綜上,所求直線方程為5x+12y-70=0或x=2.
答案:5x+12y-70=0或x=2
【易錯警示】
出錯原因 糾錯心得
忽略了直線的斜率不存在的情況而漏解致錯. 一般地,求直線方程,設為點斜式或斜截式是常見的兩種形式.因此,一定要考慮斜率不存在而直線存在的形式.
2.4 點到直線的距離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
[教材要點]
要點二
(A,B不全為0)
[基礎自測]
1.(1)× (2)× (3)√ (4)√
2.解析: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AB|==.
答案:B
3.解析:(0,-1)到直線y=x+1的距離為d==.
答案:B
4.解析:因為兩直線l1:x+2y-4=0,l2:2x+4y+7=0平行,且l1:2x+4y-8=0,它們之間的距離即為l1:2x+4y-8=0與l2:2x+4y+7=0之間的距離為:d==.
答案:A
5.解析:因為點A(2,-1)到直線l:2x-y+t=0的距離為,所以d==,可得|5+t|=5,解得t=-10或t=0.
答案:-10或0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
例1 解析:(1)設點M(x,0)(x>0),由題意可知,=,解得x=.所以點M的坐標為(,0).
(2)方法一 ∵|AB|==2,
|AC|==2,
又|BC|==2,
∴|AB|2+|AC|2=|BC|2,且|AB|=|A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 ∵kAC==,
kAB==-,
則kAC·kAB=-1,∴AC⊥AB.
又|AC|==2,
|AB|==2,
∴|AC|=|A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1)(,0) (2)見解析
鞏固訓練1 解析:(1)設點P的坐標為(x,0),則有
|PA|==,
|PB|= =.
由|PA|=|PB|,
得x2+6x+25=x2-4x+7,解得x=-.
故所求點P的坐標為(-,0).
|PA|= =.
(2)由|MN|=7,
得|MN|==7,
即x2-4x-45=0,
解得x1=9或x2=-5.
故所求x的值為9或-5.
例2 解析:(1)由題意得=1.解得a=-1+或a=-1-.
∵a>0,∴a=-1+.
(2)①設C(m,n),因為直線AC與直線BH垂直,且C點在直線2x-y-5=0上,
所以,解得,故C(4,3).
②設B(a,b)由題知:M(),
所以,解得,即B(-1,-3).
kBC==,直線BC:y-3=(x-4),即6x-5y-9=0.
|BC|==,
點A到直線BC的距離d==,
所以S△ABC==8.
答案:(1)C (2)見解析
鞏固訓練2 解析:(1)∵A(1,-2),B(5,6)到直線l:ax+y+1=0的距離相等,
∴=,
解得a=-2或a=-1.
(2)設與直線x+3y-5=0垂直的直線的方程為3x-y+m=0,
則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知:
d===.
所以|m-3|=6,即m-3=±6.
得m=9或m=-3,
故所求直線l的方程為3x-y+9=0或3x-y-3=0.
答案:(1)-2或-1 (2)3x-y+9=0或3x-y-3=0
例3 解析:(1)當直線l1,l2與直線PQ垂直時,它們之間的距離d達到最大,此時d==5,∴0(2)設直線l的方程為2x-y+C=0,由題意,得=,解得C=1,∴直線l的方程為2x-y+1=0.
答案:(1)C (2)2x-y+1=0
鞏固訓練3 解析:(1)∵兩直線平行,∴2=,解得a=6,
將2x-y+3=0化為6x-3y+9=0,
∴d==.
(2)直線l1:x+2y-3=0與l2:x+2y+1=0的斜率為-,
直線m的斜率為2,
故直線m與直線l1,l2垂直,
由兩條平行直線的距離公式可得|AB|==.
答案:(1)D (2)
例4 解析:
(1)如圖所示,設點B關于l的對稱點B′的坐標為(a,b),
∵kl·kBB′=-1,即3×=-1,
∴a+3b-12=0. ①
又線段BB′的中點坐標為(),且中點在直線l上,
∴3×-1=0,即3a-b-6=0. ②
由①②得a=3,b=3,∴B′(3,3).
于是直線AB′的方程為=,即2x+y-9=0.
由解得
∴l與直線AB′的交點坐標為(2,5),
∴當點P到點A,B的距離之差最大時,點P的坐標為(2,5).
(2)如圖所示,設點C關于l的對稱點為C′,同樣可以計算求得C′的坐標為(),
∴AC′所在直線的方程為=,
即19x+17y-93=0,
由解得
∴直線AC′和l的交點坐標為(),
∴當點Q到點A,C的距離之和最小時,點Q坐標為().
鞏固訓練4 解析:點A(-3,2)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A′(-3,-2).
因為點P(m,0)在x軸上,由對稱性可知|PA|=|PA′|,
所以|PA|+|PB|=|PA′|+|PB|,
所以當A′,P,B三點共線時,|PA|+|PB|最小.
因為kA′B==2,
所以直線A′B的方程為y-8=2(x-2),即y=2x+4.
令y=0,得x=-2,
即A′,P,B三點共線時,點P的坐標為(-2,0),
所以所求實數m的值為-2.2.5.1 圓的標準方程
最新課程標準
(1)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圓,掌握圓的定義.
(2)會求圓的標準方程.
(3)能判斷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突出基礎性
教 材 要 點
要點一 圓的標準方程
1.圓的定義:平面內到________的距離等于________的點的集合叫作圓,定點稱為圓心,定長稱為圓的半徑.
2.確定圓的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如圖所示.
3.圓的標準方程:圓心為C(a,b),半徑長為r的圓的標準方程是(x-a)2+(y-b)2=r2 .
特別地,圓心在原點(0,0),半徑為r的圓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
要點二 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圓的標準方程為(x-a)2+(y-b)2=r2,圓心A(a,b),半徑為r.設所給點為M(x0,y0),則
位置關系 判斷方法
幾何法 代數法
點在圓上 |MA|=r 點M在圓A上 點M(x0,y0)在圓上 (x0-a)2+(y0-b)2=r2
點在圓內 |MA|<r 點M在圓A內 點M(x0,y0)在圓內 (x0-a)2+(y0-b)2<r2
點在圓外 |MA|>r 點M在圓A外 點M(x0,y0)在圓外 (x0-a)2+(y0-b)2>r2
批注  方程中有三個參數,要確定圓的標準方程需要確定這三個參數,其中圓心(a,b)是圓的定位條件,半徑r是圓的定量條件.
基 礎 自 測
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方程(x-a)2+(y-b)2=r2.(a,b,r∈R)表示一個圓.(  )
(2)弦的垂直平分線必過圓心.(  )
(3)圓內的任意兩條弦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一定是圓心.(  )
(4)圓心與切點的連線長是半徑長.(  )
2.圓(x-2)2+(y+3)2=2的圓心和半徑分別是(  )
A.(-2,3),1 B.(2,-3),3
C.(-2,3), D.(2,-3),
3.以原點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的標準方程是(  )
A.x2+y2=2
B.x2+y2=4
C.(x-2)2+(y-2)2=8
D.x2+y2=
4.點()與圓x2+y2=的位置關系是(  )
A.點在圓上 B.點在圓內
C.點在圓外 D.不能確定
5.已知A(-1,0),B(1,0),則以AB為直徑的圓的方程為____________.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強化創新性
題型1 直接法求圓的方程
例1 求滿足下列條件的圓的標準方程:
(1)圓心為點(-2,1),半徑為;
(2)圓心為點(3,4),且過坐標原點.
方法歸納
根據已知條件,寫出圓心坐標和圓的半徑,代入標準方程即可.
鞏固訓練1 圓心在y軸上,半徑長為1,且過點A(1,2)的圓的方程是(  )
A.x2+(y-2)2=1
B.x2+(y+2)2=1
C.(x-1)2+(y-3)2=1
D.x2+(y-3)2=4
題型2 待定系數法求圓的方程
例2 已知圓C的圓心在直線x-2y-3=0上,且過點A(2,-3),B(-2,-5),求圓C的標準方程.
方法歸納
1.待定系數法求圓的標準方程的一般步驟
2.本題還可以利用圓的幾何性質求圓的方程:圓心必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
鞏固訓練2 已知△ABC的三個頂點A(-2,0),B(2,0),C(6,4),求其外接圓H的標準方程.
題型3 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例3 已知圓的圓心M是直線2x+y-1=0與x-2y+2=0的交點,且圓過點P(-5,6),求圓的標準方程,并判斷點A(2,2),B(1,8),C(6,5)是在圓上,在圓內,還是在圓外?
方法歸納
根據條件求出圓的標準方程,利用點到圓心的距離與半徑比較大小得出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鞏固訓練3 已知三點A(3,2),B(5,-3),C(-1,3),以點P(2,-1)為圓心作一個圓,使A,B,C三點中一點在圓外,一點在圓上,一點在圓內,求這個圓的方程.
易錯辨析 對圓心位置考慮不全致誤
例4 已知某圓圓心C在x軸上,半徑為5,且在y軸截得的線段AB的長為8,則圓的標準方程為(  )
A.(x+3)2+y2=25 B.x2+(y±3)2=25
C.(x±3)2+y2=5 D.(x±3)2+y2=25
解析:方法一 由題意知|AC|=r=5,|AB|=8,故|AO|=4,在Rt△AOC中,|OC|= = =3.
如圖所示,有兩種情況.
故圓心C的坐標為(-3,0)或(3,0),故所求圓的標準方程為(x±3)2+y2=25.
方法二 ∵圓心在x軸上,半徑為5,
∴設圓的標準方程為(x-a)2+y2=25.
∵圓在y軸上截得的線段長為8,
∴a2+=25,解得a=±3,
∴所求圓的標準方程為(x±3)2+y2=25.
答案:D
【易錯警示】
出錯原因 糾錯心得
方法一中在求出|OC|=3后,易錯誤地得出C(3,0),漏掉圓心在x軸負半軸上的情況. 在解析幾何中,涉及距離問題時,一定要加絕對值,否則容易漏解.
2.5 圓的方程
2.5.1 圓的標準方程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
[教材要點]
要點一
1.定點 定長
2.圓心 半徑
3.x2+y2=r2
[基礎自測]
1.(1)× (2)√ (3)√ (4)√
2.解析:由圓的標準方程可得圓心為(2,-3),半徑為.故選D.
答案:D
3.解析:以原點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其標準方程為x2+y2=4.故選B.
答案:B
4.解析:因為=1>,所以點在圓外.
答案:C
5.解析:以AB為直徑的圓的圓心為AB中點O(0,0),半徑r=|OA|=1,∴所求圓的方程為x2+y2=1.
答案:x2+y2=1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
例1 解析:(1)由題意可得圓的標準方程:
(x+2)2+(y-1)2=3.
(2)由題意可得圓的半徑為:
=5,
所以圓的標準方程為(x-3)2+(y-4)2=25.
鞏固訓練1 解析:因為圓心在y軸上,半徑長為1,
所以可設圓的方程為x2+(y-b)2=1,
因為圓過點A(1,2),
所以1+(2-b)2=1,
解得b=2,
所以圓的方程為x2+(y-2)2=1.
答案:A
例2 解析:方法一 設圓心為O(a,b),半徑為r,則圓的標準方程為(x-a)2+(y-b)2=r2,
由題意可得方程組,
解得a=-1,b=-2,r=,
故所求圓的方程為(x+1)2+(y+2)2=10.
方法二 因為A(2,-3),B(-2,-5),所以線段AB的中點為(0,-4),
kAB==,
所以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方程為y=-2x-4,
由,得,
所以圓C的圓心坐標為(-1,-2),
所以圓的半徑為r==,
所以圓C的標準方程為(x+1)2+(y+2)2=10.
鞏固訓練2 解析:方法一 設△ABC外接圓H的標準方程為(x-a)2+(y-b)2=r2,
解得a=0,b=6,r=2,
故△ABC的外接圓的標準方程為x2+(y-6)2=40.
方法二 由題意得,AB中點為(0,0),
BC中點為(4,2),kBC==1,
∴線段AB中垂線方程為x=0;
線段BC中垂線方程為y-2=-(x-4),即x+y-6=0;
由得,即△ABC外接圓圓心H(0,6),
∴外接圓半徑r=|AH|==2,
∴△ABC外接圓H的標準方程為x2+(y-6)2=40.
例3 解析:解方程組得
∴圓心M的坐標為(0,1).半徑r=|MP|==5.
∴圓M的標準方程為x2+(y-1)2=50.
∵|AM|==∴點A在圓內,
∵|BM|===r,
∴點B在圓上.
∵|CM|==>r,
∴點C在圓外.
綜上,圓的標準方程為x2+(y-1)2=50,點A在圓內,點B在圓上,點C在圓外.
鞏固訓練3 解析:要使A,B,C三點中一點在圓外,一點在圓上,一點在圓內,則圓的半徑是|PA|,|PB|,|PC|的中間值.
因為|PA|=,|PB|=,|PC|=5,
所以|PA|<|PB|<|PC|,
所以圓的半徑r=|PB|=,
故所求圓的方程為(x-2)2+(y+1)2=13.2.5.2 圓的一般方程
最新課程標準
(1)正確理解圓的方程的一般形式及特點,會由圓的一般方程求圓心和半徑.
(2)會在不同條件下求圓的方程.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突出基礎性
教 材 要 點
要點 圓的一般方程
1.圓的一般方程的概念:
當____________時,二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叫作圓的一般方程 .
2.圓的一般方程對應的圓心和半徑:
圓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表示的圓的圓心為________,半徑長為________.
批注  圓的一般方程體現了圓的方程形式上的特點:x2、y2的系數相等且不為0;沒有xy項.
 基 礎 自 測
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圓的一般方程可以化為圓的標準方程.(  )
(2)二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一定是某個圓的方程.(  )
(3)若方程x2+y2-2x+Ey+1=0表示圓,則E≠0.(  )
(4)若點M(x0,y0)在圓x2+y2+Dx+Ey+F=0外,則+Dx0+Ey0+F>0.(  )
2.圓x2+y2-2x-3=0的圓心坐標及半徑分別為(  )
A.(-1,0)與 B.(1,0)與
C.(1,0)與2 D.(-1,0)與2
3.下列方程表示圓的是(  )
A.x2+y2+xy-1=0
B.x2+y2+2x+2y+2=0
C.x2+y2-3x+y+4=0
D.2x2+2y2+4x+5y+1=0
4.若直線ax+y+1=0經過圓x2+y2+x+y-2=0的圓心,則a=(  )
A.1 B.2
C.3 D.4
5.已知圓x2+y2+ax+by=0的圓心坐標(3,4),則圓的半徑是________.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強化創新性
題型1 圓的一般方程的概念
例1 若方程x2+y2+mx+2y+5=0表示一個圓,則實數m的取值范圍是(  )
A.(-4,4)
B.(-3,3)
C.(-∞,-4)
D.(-∞,-3)
方法歸納
判定二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
表示圓的兩種方法
鞏固訓練1 方程x2+y2-2ax-4ay+6a2-a=0表示圓心在第一象限的圓,則實數a的范圍為________.
題型2 根據圓的一般方程求圓心和半徑
例2 求下列各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
(1)x2+y2-6x=0;
(2)2x2+2y2+4ax-2=0;
(3)x2+y2-2ax-2ay+3a2=0.
方法歸納
根據圓的一般方程求圓的圓心和半徑的兩種方法
鞏固訓練2 求下列各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
(1)x2+y2-4x=0;
(2)x2+y2+2ax=0.
題型3 求圓的一般方程
例3 已知△ABC的三個頂點為A(1,4),B(-2,3),C(4,-5),求△ABC的外接圓方程、外心坐標和外接圓半徑.
方法歸納
待定系數法求圓的方程的解題策略
(1)如果由已知條件容易求得圓心坐標、半徑或需利用圓心的坐標或半徑列方程的問題,一般采用圓的標準方程,再用待定系數法求出a,b,r.
(2)如果已知條件與圓心和半徑都無直接關系,一般采用圓的一般方程,再用待定系數法求出常數D、E、F.
鞏固訓練3 已知A(2,0),B(3,3),C(-1,1),則△ABC的外接圓的一般方程為(  )
A.x2+y2-2x+4y=0
B.x2+y2-2x+4y+2=0
C.x2+y2-2x-4y=0
D.x2+y2-2x-4y+1=0
題型4 與圓有關的最值問題(數學探究)
例4 已知實數x,y滿足方程x2+y2-4x+1=0,求:
(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y-x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3)x2+y2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方法歸納
與圓有關的最值問題的常見類型及解法
(1)形如u=形式的最值問題,可轉化為過點(x,y)和(a,b)的動直線斜率的最值問題.
(2)形如z=ax+by形式的最值問題,可轉化為動直線y=-x+截距的最值問題.
(3)形如(x-a)2+(y-b)2形式的最值問題,可轉化為動點(x,y)到定點(a,b)的距離的平方的最值問題.
易錯辨析 忽視圓的條件致錯
例5 已知定點A(a,2)在圓x2+y2-2ax-3y+a2+a=0的外部,則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解析:由題意知
解得即2<a<.
答案:(2,)
【易錯警示】
出錯原因 糾錯心得
忽視了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圓的條件D2+E2-4F>0,從而得到錯誤答案:a>2. 對于二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只有在D2+E2-4F>0的前提下才表示圓,故求解本題在判定出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后,要驗證所求參數的范圍是否滿足D2+E2-4F>0.
2.5.2 圓的一般方程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
[教材要點]
要點
1.D2+E2-4F>0
2.(-,-) 
[基礎自測]
1.(1)√ (2)× (3)√ (4)√
2.解析:x2+y2-2x-3=0,配方得(x-1)2+y2=4,圓心坐標為(1,0),半徑r=2.
答案:C
3.解析:對于A選項,方程x2+y2+xy-1=0中有xy項,該方程不表示圓;
對于B選項,對于方程x2+y2+2x+2y+2=0,∵22+22-4×2=0,該方程不表示圓;
對于C選項,對于方程x2+y2-3x+y+4=0,∵(-3)2+12-4×4<0,該方程不表示圓;
對于D選項,方程2x2+2y2+4x+5y+1=0可化為x2+y2+2x+y+=0,
因為22+-4×>0,該方程表示圓.
答案:D
4.解析:由已知圓心坐標為(-,-),
所以-a-+1=0,解得a=1.
答案:A
5.解析:圓x2+y2+ax+by=0的圓心為(-,-)=(3,4) a=-6,b=-8,所以圓的半徑為=5.
答案:5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
例1 解析:因為方程x2+y2+mx+2y+5=0表示一個圓,
則m2+4-20>0,解得m>4或m<-4.
答案:C
鞏固訓練1 解析:由x2+y2-2ax-4ay+6a2-a=0得x2-2ax+a2+y2-4ay+4a2+a2-a=0,
即(x-a)2+(y-2a)2=a-a2,
因為方程x2+y2-2ax-4ay+6a2-a=0表示圓心在第一象限的圓,
所以,解得0答案:0例2 解析:(1)方程x2+y2-6x=0 (x-3)2+y2=9,
所以圓心為(3,0),半徑為3.
(2)將2x2+2y2+4ax-2=0兩邊同除以2,得x2+y2+2ax-1=0,
配方,得(x+a)2+y2=1+a2.
故圓心坐標為(-a,0),半徑為.
(3)方程x2+y2-2ax-2ay+3a2=0 (x-a)2+(y-a)2=a2,
所以圓心為(a,a),半徑為|a|.
鞏固訓練2 解析:(1)方程可變形為(x-2)2+y2=4,故方程表示圓,圓心為C(2,0),半徑r=2.
(2)由圓的一般方程可知a≠0,原方程可化為(x+a)2+y2=a2.
方程表示以(-a,0)為圓心,|a|為半徑的圓.
例3 解析:方法一 設△ABC的外接圓方程為
x2+y2+Dx+Ey+F=0,
∵A,B,C在圓上,
∴∴
∴△ABC的外接圓方程為x2+y2-2x+2y-23=0,
即(x-1)2+(y+1)2=25.
∴外心坐標為(1,-1),外接圓半徑為5.
方法二 ∵kAB==,kAC==-3,
∴kAB·kAC=-1,∴AB⊥AC.
∴△ABC是以角A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外心是線段BC的中點,
坐標為(1,-1),r=|BC|=5.
∴外接圓方程為(x-1)2+(y+1)2=25.
鞏固訓練3 解析:設△ABC外接圓的方程為:x2+y2+Dx+Ey+F=0,
由題意可得:,解得,
即△ABC的外接圓的方程為:x2+y2-2x-4y=0.
答案:C
例4 解析:
(1)如圖所示,方程x2+y2-4x+1=0表示以點(2,0)為圓心,以為半徑的圓.
設=k,即y=kx,則圓心(2,0)到直線y=kx的距離為半徑時直線與圓相切,斜率取得最大、最小值.
由=,解得k2=3,
∴kmax=,kmin=-.(也可由平面幾何知識,得OC=2,CP=,∠POC=60°,直線OP的傾斜角為60°,直線OP′的傾斜角為120°.)
(2)設y-x=b,則y=x+b,僅當直線y=x+b與圓切于第四象限時,截距b取最小值,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即b=-2±,故(y-x)min=-2-,(y-x)max=-2+.
解析:
(3)x2+y2表示圓上的一點與原點的距離的平方,由平面幾何知識知,在原點和圓心連線與圓的兩個交點處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如圖中的點M和N).
又因為圓心到原點的距離為
=2,
所以x2+y2的最大值是(2+)2=7+4,最小值為(2-)2=7-4.2.6 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2.6.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最新課程標準
(1)掌握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相交、相切、相離.
(2)會用代數法和幾何法來判斷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
(3)會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突出基礎性
教 材 要 點
要點 直線Ax+By+C=0與圓(x-a)2+(y-b)2=r2的位置關系的判斷
位置關系 相交 相切 相離
公共點個數 ____個 ____個 ____個
判定方法 幾何法: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 d____r d____r d____r
代數法:由 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別式Δ Δ____0 Δ____0 Δ____0
批注  “幾何法”與“代數法”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路來判斷的.“幾何法”更多地側重于“形”,更多地結合了圖形的幾何性質;“代數法”則側重于“數”,它傾向于“坐標”與“方程”.
 基 礎 自 測
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直線與圓最多有兩個公共點.(  )
(2)如果一條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最長,則此直線過圓心.(  )
(3)若A,B是圓O外兩點,則直線AB與圓O相離.(  )
(4)若C為圓O內一點,則過點C的直線與圓O相交.(  )
2.直線3x+4y-5=0與圓x2+y2=1的位置關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離 D.無法判斷
3.設A,B為直線y=x與圓x2+y2=1的兩個交點,則|AB|=(  )
A.1    B. C.   D.2
4.若直線x+y=2與圓x2+y2=m(m>0)相切,則m的值為(  )
A.   B. C.   D.2
5.直線x+2y=0被圓C:x2+y2-6x-2y-15=0所截得的弦長等于________.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強化創新性
題型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例1 [2022·湖南長沙測試]已知圓C:(x-a)2+(y-b)2=4(a>0,b>0)與x軸、y軸分別相切于A、B兩點.
(1)求圓C的方程;
(2)若直線l:y=kx-2與線段AB沒有公共點,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3)試討論直線l:y=kx-2與圓C:(x-a)2+(y-b)2=4(a>0,b>0)的位置關系.
方法歸納
判斷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3種方法
鞏固訓練1 (1)已知點M(a,b)在圓O:x2+y2=1外,則直線ax+by=1與圓O的位置關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離  D.不確定
(2)若過點(1,2)總可以作兩條直線與圓x2+y2+kx+2y+k2-15=0相切,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題型2 直線與圓相切問題
例2 (1)過點P(-2,4)的直線l與圓C:x2+y2+2x-2y-3=0相切,則直線l的方程為(  )
A.x=-2或2x-y+8=0
B.x=-2或x+2y-6=0
C.2x-y+8=0或x+2y-6=0
D.x-2y+10=0或2x+y=0
(2)過直線y=2x-3上的點作圓C:x2+y2-4x+6y+12=0的切線,則切線長的最小值為(  )
A. B. C.2 D.
(3)過點M(2,-3)作圓C:x2+y2=13的切線,則切線的方程為________.
方法歸納
圓的切線的求解策略
鞏固訓練2 (1)直線3x+4y=b與圓x2+y2-2x-2y+1=0相切,則b的值是(  )
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2)已知直線l平行于直線x-y+2=0,且與圓x2+y2=2相切,則直線l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題型3 直線與圓相交問題
例3 (1)過點(3,1)作圓(x-2)2+(y-2)2=4的弦,其中最短弦的長為________;
(2)[2022·湖南衡陽田家炳實驗中學測試]已知直線l:(a+1)x-y+3=0(a>0).若直線l被圓x2-2x+y2-5=0截得的弦長為2,求直線l的方程.
方法歸納
求圓的弦長的2種常用方法
鞏固訓練3 [2022·湖南攸縣三中測試]已知圓C的方程:x2+y2-2x-4y+m=0.
(1)求m的取值范圍;
(2)當圓C過A(1,1)時,求直線l:x+2y-4=0被圓C所截得的弦MN的長.
易錯辨析 忽略了圓的一個隱含條件
例4 已知圓的方程為x2+y2+ax+2y+a2=0,一定點A(1,2),要使過定點A(1,2)作圓的切線有兩條,則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解析:圓的標準方程為
(x+)2+(y+1)2=,
圓心C坐標為(-,-1),
半徑r==,
則4-3a2>0,解得-又過點A(1,2)作圓的切線有兩條,則點A必在圓外,即>.
化簡得a2+a+9>0,不等式a2+a+9>0恒成立,
故a的取值范圍是(-)
答案:(-)
【易錯警示】
出錯原因 糾錯心得
忽視了圓的方程x2+y2+ax+2y+a2=0中有一個隱含條件,即D2+E2-4F>0 同學們在解答含有參數的問題時,要多一些嚴謹,以免遺漏某些條件,導致結果出錯.
2.6 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2.6.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
[教材要點]
要點
2 1 0 < = > > = <
[基礎自測]
1.(1)√ (2)√ (3)× (4)√
2.解析:圓心(0,0)到直線3x+4y-5=0的距離d==1.∵d=r,∴直線與圓相切.故選B.
答案:B
3.解析:直線y=x過圓x2+y2=1的圓心C(0,0),則|AB|=2,故選D.
答案:D
4.解析:圓x2+y2=m(m>0)的圓心為(0,0),半徑為,因為直線x+y=2與圓x2+y2=m(m>0)相切,所以圓心到直線x+y=2的距離等于半徑,列出方程得:=,解得:m=2.
答案:D
5.解析:由已知圓心C(3,1),半徑r=5.又圓心C到直線l的距離d==,則弦長=2=4.
答案:4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
例1 解析:(1)由已知可得圓C的圓心為C(a,b),
由于圓C與x軸、y軸分別相切于A、B兩點,圓心C到x軸、y軸的距離分別為b、a,
則a=b=2,
因此,圓C的方程為(x-2)2+(y-2)2=4.
(2)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知,圓C與x軸相切于點A(2,0),與y軸相切于點(0,2),
當直線l過點A(2,0)時,則有2k-2=0,解得k=1,
由圖可知,當k≥1時,直線l與線段AB有公共點,
因此,當k<1時,直線l與線段AB沒有公共點,
所以,實數k的取值范圍為(-∞,1).
(3)圓心C(2,2)到直線l的距離為d=,圓C的半徑為r=2.
①當d>r時,即k<時,直線l與圓C相離;
②當d=r時,即k=時,直線l與圓C相切;
③當d時,直線l與圓C相交.
綜上所述,當k<時,直線l與圓C相離;
當k=時,直線l與圓C相切;
當k>時,直線l與圓C相交.
鞏固訓練1 解析:(1)因為M(a,b)在圓O:x2+y2=1外,所以a2+b2>1,而圓心O到直線ax+by=1的距離d==<1,所以直線與圓相交.
(2)把圓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得(x+)2+(y+1)2=16-,所以16->0,解得-0,即(k-2)(k+3)>0,解得k>2或k<-3,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3)).
答案:(1)B (2)(-,-3))
例2 解析:(1)由題意可知,P(-2,4)在圓C的外部,故點P不是切點;
圓C:(x+1)2+(y-1)2=5,
當直線斜率不存在時,直線方程為x=-2,
圓心C(-1,1)到切線l的距離為d=|-1-(-2)|=1≠,此時直線和圓不相切;
作圓C的切線,斜率存在,設為k,
則切線方程為l:y=k(x+2)+4,即l:kx-y+2k+4=0.
圓C:(x+1)2+(y-1)2=5,圓心C(-1,1)到切線l的距離為d==,
化簡可得2k2-3k-2=0,
解得k=-或k=2,
∴切線方程為l:y=-(x+2)+4或y=2(x+2)+4,
化簡可得x+2y-6=0或2x-y+8=0.
(2)直線y=2x-3上任取一點P(x,y)作圓x2+y2-4x+6y+12=0的切線,設切點為A.
圓x2+y2-4x+6y+12=0,即(x-2)2+(y+3)2=1,圓心為C(2,-3),半徑為r=1.
切線長為=.
|PC|min==.
所以切線長的最小值為 =.
(3)由圓C:x2+y2=13得到圓心C的坐標為(0,0),圓的半徑r=,
而|CM|===r,
所以點M在圓C上,則過M作圓的切線與CM所在的直線垂直,又M(2,-3),
得到CM所在直線的斜率為-,
所以切線的斜率為,
則切線方程為:y=(x-2)-3.
即2x-3y-13=0.
答案:(1)C (2)A (3)2x-3y-13=0
鞏固訓練2 解析:(1)方法一 由3x+4y=b,得y=-x+,
代入x2+y2-2x-2y+1=0,
并化簡得25x2-2(4+3b)x+b2-8b+16=0,
Δ=4(4+3b)2-4×25(b2-8b+16)=0,解得b=2或12.
方法二 由圓x2+y2-2x-2y+1=0 (x-1)2+(y-1)2=1,
可知圓心坐標為(1,1),半徑為1,
直線和圓相切,則=1,解得b=2或12.
(2)設所求直線l為x-y+b=0(b≠2),
因為直線與圓相切,
則=,解得b=-2,
則所求直線為x-y-2=0.
答案:(1)D (2)x-y-2=0
例3 解析:(1)設點A(3,1),易知圓心C(2,2),半徑r=2.當弦過點A(3,1)且與CA垂直時為最短弦,|CA|==,∴半弦長===,∴最短弦的長為2.
(2)圓方程可化為(x-1)2+y2=6,圓心坐標為(1,0),半徑為,
則d=,
因為直線l被圓x2-2x+y2-5=0截得的弦長為2,即2=2,
d=.
整理可得,4a2+7a-11=0,解得,a=1或a=-,
因為a>0,故a=1,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2x-y+3=0.
答案:(1)2 (2)見解析
鞏固訓練3 解析:(1)圓C的方程可化為(x-1)2+(y-2)2=5-m,
令5-m>0得m<5.
(2)∵圓C過A(1,1)代入得m=4,圓C方程為(x-1)2+(y-2)2=1,
圓心C(1,2),半徑r=1,
圓心C(1,2)到直線l:x+2y-4=0的距離為d==,
∴MN=2 =.2.6.2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最新課程標準
(1)掌握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代數判斷方法與幾何判斷方法,能利用上述方法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
(2)能利用圓與圓的位置關系解決有關問題.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突出基礎性
教 材 要 點
要點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1.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斷方法
(1)幾何法:
位置關系 外離 外切 相交 內切 內含
圖示
d與r1、 r2的關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代數法:通過兩圓方程組成方程組的公共解的個數進行判斷.
消元,一元二次方程
批注  代數法計算量偏大,一般不用此種方法;幾何法較簡潔,只需比較圓心距d與|r1-r2|、r1+r2的大小即可得出位置關系.
批注  有四條公切線.
批注  有三條公切線.
批注  兩條外公切線.
批注  一條外公切線.
批注  無公切線.
基 礎 自 測
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如果兩個圓的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只有一組實數解,則兩圓外切.(  )
(2)如果兩圓的圓心距小于兩圓的半徑之和,則兩圓相交.(  )
(3)圓C1:x2+y2+2x+2y-2=0與圓C2:x2+y2-4x-2y+1=0的公切線有且僅有2條.(  )
(4)如果兩圓相外切,則有公切線3條.(  )
2.圓O1:x2+y2-2x=0和圓O2:x2+y2-4y=0的位置關系是(  )
A.內含 B.內切
C.外切 D.相交
3.已知圓O1:x2+y2=1與圓O2:(x-3)2+(y+4)2=16,則圓O1與圓O2的位置關系為(  )
A.外切 B.內切
C.相交 D.外離
4.圓C1:x2+y2+2x+2y-2=0與圓C2:x2+y2-4x-2y+4=0的公切線有(  )
A.1條 B.2條
C.3條 D.4條
5.圓C1:x2+y2+4x=0與圓C2:x2+y2-2x-2y-2=0交于A,B兩點,則直線AB的方程為____________.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強化創新性
題型1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斷
例1 已知圓C1:x2+y2-2ax-2y+a2-15=0,C2:x2+y2-4ax-2y+4a2=0(a>0).試求a為何值時兩圓C1,C2
(1)相切;(2)相交;(3)相離;(4)內含.
方法歸納
判斷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一般步驟
鞏固訓練1 (1)圓(x+3)2+(y-2)2=1與圓(x-3)2+(y+6)2=144的位置關系是(  )
A.相切 B.內含
C.相交 D.外離
(2)已知圓C1:x2+(y-a)2=a2,(a>0)的圓心到直線x-y-2=0的距離為2,則圓C1與圓C2:x2+y2-2x-4y+4=0的位置關系是(  )
A.相交 B.內切
C.外切 D.外離
題型2 兩圓相切問題
例2 (1)半徑為6的圓與x軸相切,且與圓x2+(y-3)2=1內切,則此圓的方程是(  )
A.(x-4)2+(y-6)2=6
B.(x+4)2+(y-6)2=6或(x-4)2+(y-6)2=6
C.(x-4)2+(y-6)2=36
D.(x+4)2+(y-6)2=36或(x-4)2+(y-6)2=36
(2)圓C1:(x-m)2+(y+2)2=9與圓C2:(x+1)2+(y-m)2=4外切,則m的值為________;
(3)[2022·河北石家莊二中測試]已知圓C:(x+2)2+y2=4,若圓C與曲線x2+y2-2x+8y+a=0恰有三條公切線,則a=________.
方法歸納
處理兩圓相切問題的策略
鞏固訓練2 (1)[2022·湖南邵東一中測試]若圓x2+y2=4與圓(x-a)2+y2=1(a>0)相內切,則a=________;
(2)與圓x2+y2-2x=0外切且與直線x+y=0相切于點M(3,-)的圓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題型3 兩圓相交的問題
例3 已知圓C1過點(,1)、(1,-1),且圓心在直線y=1,圓C2:x2+y2-4x+2y=0.
(1)求圓C1的標準方程;
(2)求圓C1與圓C2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及公共弦長.
方法歸納
1.兩圓相交時,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
若圓C1:x2+y2+D1x+E1y+F1=0與圓C2:x2+y2+D2x+E2y+F2=0相交,則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D1-D2)x+(E1-E2)y+F1-F2=0.
2.公共弦長的求法
(1)代數法:將兩圓的方程聯立,解出交點坐標,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出弦長.
(2)幾何法:求出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利用圓的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據勾股定理求解.
鞏固訓練3 (1)[2022·湖南長沙一中測試]圓x2+y2-4=0與圓x2+y2-4x+4y-12=0的公共弦長為________;
(2)若⊙O:x2+y2=5與⊙O1:(x-m)2+y2=20(m∈R)相交于A,B兩點,且兩圓在點A處的切線互相垂直,則線段AB的長度為________.
易錯辨析 忘記求相交兩圓的公共弦方程的前提
致錯例4 過兩圓C1:x2+y2-2x-2y+1=0,C2:x2+y2-4x-21=0的交點所在的直線的方程為(  )
A.x-y+11=0 B.x-y-11=0
C.x+y+11=0 D.不存在
解析:由題意得C1(1,1),r1=1,C2(2,0),r2=5,
∴|C1C2|=<r2-r1,∴兩圓內含.
∴過兩圓交點的直線不存在.故選D.
答案:D
【易錯警示】
出錯原因 糾錯心得
忘記了兩圓相交的前提,直接把兩圓方程相減得x-y+11=0,錯選A. 只有當兩圓相交時,它的公共弦方程才是把兩圓的方程對應相減得到;如果兩圓不相交,則不能用這個結論.今后遇到類似問題,要先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再作決定.
2.6.2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
[教材要點]
要點
1.外離 外切 相交 內切 內含
2.(1)d>r1+r2 d=r1+r2 |r1-r2|<d<r1+r2 d=|r1-r2| d<|r1-r2| (2)相交 內切或外切 外離或內含
[基礎自測]
1.(1)× (2)× (3)√ (4)√
2.解析:由題意可知
圓O1的圓心O1(1,0),半徑r1=1,圓O2的圓心O2(0,2),半徑r1=2,
所以|O1O2|=,又r2-r1<|O1O2|所以圓O1和圓O2的位置關系是相交.
答案:D
3.解析:圓O1的圓心為(0,0),半徑等于1,
圓O2的圓心為(3,-4),半徑等于4,
所以兩圓圓心距為=5,
恰好等于它們的半徑之和,所以兩個圓外切.
答案:A
4.解析:兩圓的圓心分別是(-1,-1),(2,1),半徑分別是2,1;
兩圓圓心距離:=>2+1,說明兩圓相離,
因而公切線有四條.
答案:D
5.解析:兩圓方程作差可得:6x+2y+2=0,即3x+y+1=0,
∴直線AB的方程為3x+y+1=0.
答案:3x+y+1=0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
例1 解析:對圓C1、C2的方程,經配方后可得:
C1:(x-a)2+(y-1)2=16,
C2:(x-2a)2+(y-1)2=1,
∴圓心C1(a,1),r1=4,C2(2a,1),r2=1,
∴|C1C2|==a,
(1)當|C1C2|=r1+r2=5即a=5時,兩圓外切,
當|C1C2|=r1-r2=3即a=3時,兩圓內切.
(2)當3<|C1C2|<5即3(3)當|C1C2|>5即a>5時,兩圓相離.
(4)當|C1C2|<3即0鞏固訓練1 解析:(1)因為兩圓的圓心距d==10<12-1=11,
所以兩圓內含.
(2)已知圓C1的圓心到直線x-y-2=0的距離d=2,即=2,
解得a=2或a=-6,因為a>0,所以a=2,
∴圓C1:x2+(y-2)2=4的圓心C1的坐標為(0,2),半徑r1=2,
將圓C2:x2+y2-2x-4y+4=0化為標準方程為(x-1)2+(y-2)2=1,其圓心C2的坐標為(1,2),半徑r2=1,
圓心距|C1C2|==1=r1-r2,
∴兩圓內切.
答案:(1)B (2)B
例2 解析:(1)由題意可設圓的方程為(x-a)2+(y-6)2=36,由題意,得=5,所以a2=16,所以a=±4.故選D.
(2)C1(m,-2),r1=3,C2(-1,m),r2=2,由題意得|C1C2|=5,即(m+1)2+(m+2)2=25,解得m=2或m=-5.
(3)根據題意曲線x2+y2-2x+8y+a=0表示圓且與圓 C外切,
上述方程化簡為(x-1)2+(y+4)2=17-a,又圓 C方程為(x+2)2+y2=4,
根據兩圓外切可得=2+,解得 a=8.
答案:(1)D (2)2或-5 (3)8
鞏固訓練2 解析:(1)圓x2+y2=4的圓心為(0,0),半徑為2;
圓(x-a)2+y2=1的圓心為(a,0),半徑為1.
所以兩圓圓心間的距離為d=|a|,
由兩圓相內切得d=|a|=2-1=1,解得:a=±1.
由于a>0,所以a=1.
(2)已知圓的方程可化為(x-1)2+y2=1,
則圓心為C(1,0),半徑為1.
設所求圓的方程為(x-a)2+(y-b)2=r2(r>0).
由題意,可得
解得,或,即所求圓的方程為(x-4)2+y2=4或x2+(y+4)2=36.
答案:(1)1 (2)(x-4)2+y2=4或x2+(y+4)2=36
例3 解析:(1)由題意可設圓心C1(a,1),
則=,
解得a=0,
此時圓的半徑為r1==,
所以圓C1的標準方程為:x2+(y-1)2=5.
(2)將兩圓的方程作差即可得出兩圓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
即(x2+y2-4x+2y)-(x2+y2-2y-4)=0,
化簡得x-y-1=0,
所以圓C1的圓心C1(0,1)到直線x-y-1=0的距離為d==,
則=-d2=5-2=3,
解得|AB|=2,
所以所求公共弦長為2.
所以圓C1與圓C2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為x-y-1=0,公共弦長為2.
鞏固訓練3 解析:(1)由圓x2+y2-4=0與圓x2+y2-4x+4y-12=0,
兩圓方程相減,得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x-y+2=0,
圓x2+y2-4=0的圓心O(0,0),半徑r=2,
則圓心O(0,0)到直線x-y+2=0的距離d==,
所以公共弦長為2=2.
(2)如圖所示,在Rt△OO1A中,|OA|=,|O1A|=2,∴|OO1|=5,∴|AC|==2,∴|AB|=4.
答案:(1)2 (2)42.7 用坐標方法解決幾何問題
最新課程標準
(1)能用坐標法解決幾何問題.
(2)會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解決問題.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突出基礎性
教 材 要 點
要點一 坐標法
平面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把點用坐標表示,將直線與圓等曲線用方程表示,通過研究方程來研究圖形的性質,這種代數研究方法被稱為坐標法.
要點二 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基本過程
基 礎 自 測
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用坐標方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時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隨便建.(  )
(2)圓O上一動點M與圓O外一定點P的距離的最小值為|PO|-|OM|.(  )
(3)已知點P(x1,y1)和Q(x2,y2),若x1=x2,y1≠y2,則PQ與x軸垂直.(  )
2.方程x2+y2-2x-4y+6=0表示的軌跡為(  )
A.圓心為(1,2)的圓
B.圓心為(2,1)的圓
C.圓心為(-1,-2)的圓
D.不表示任何圖形
3.到原點的距離等于4的動點的軌跡方程是(  )
A.x2+y2=4
B.x2+y2=16
C.x2+y2=2
D.(x-4)2+(y-4)2=16
4.方程|x-1|=表示的曲線是(  )
A.一個圓 B.兩個半圓
C.兩個圓 D.半圓
5.已知兩定點A(-2,1),B(2,-1),如果動點P滿足|PA|=|PB|,則點P的軌跡所包圍的圖形的面積等于________.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強化創新性
題型1 用坐標法證明平面幾何問題
例1 在△ABC中,AD是BC邊上的中線,求證:=2(|AD|2+|DC|2).
方法歸納
用坐標法證明平面幾何問題的一般步驟
鞏固訓練1 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DC,對角線為AC和BD.
求證:|AC|=|BD|.
題型2 直接法求動點的軌跡方程
例2 已知圓C過點(2,-3),(0,-3),(0,-1).
(1)求圓C的標準方程;
(2)已知點P是直線2x+y-1=0與直線x+2y+1=0的交點,過點P作直線與圓C交于點A,B,求弦AB的中點M的軌跡方程.
方法歸納
用直接法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鞏固訓練2 已知點A(-3,0),B(3,0),動點P滿足|PA|=2|PB|.若點P的軌跡為曲線C,求此曲線的方程.
題型3 代入法(相關點法)求動點的軌跡方程
例3 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1,5),B(5,5),C(6,-2).
(1)求△ABC外接圓的方程;
(2)動點D在△ABC的外接圓上運動,點E坐標為(7,4),求DE中點M的軌跡.
方法歸納
用代入法(相關點法)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鞏固訓練3 已知圓(x+1)2+y2=2上動點A,x軸上定點B(2,0),將BA延長到M,使AM=BA,求動點M的軌跡方程.
易錯辨析 因忽視驗證造成增解而致錯
例4 求以A(-2,0),B(2,0)為直徑端點的圓的內接三角形的頂點C的軌跡方程.
解析:設C的坐標為(x,y).
∵△ABC為圓的內接三角形,且圓以線段AB為直徑,∴⊥,即·=0.
又=(x+2,y),=(x-2,y),
∴(x+2,y)·(x-2,y)=x2-4+y2=0.
又當x=±2時,C與A或B重合,不構成三角形,
∴所求C點的軌跡方程為x2+y2-4=0(x≠±2).
【易錯警示】
出錯原因 糾錯心得
(1)若采用斜率解題,易在表述kAC,kBC時沒有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況. (2)沒有驗證x=±2是否滿足題意. 求得點的軌跡方程后一定要檢查題意中有沒有限制條件,如本題構成三角形的條件.
2.7 用坐標方法解決幾何問題
新知初探·課前預習
[教材要點]
要點二
幾何 代數
[基礎自測]
1.(1)× (2)√ (3)√
2.解析:因為x2+y2-2x-4y+6=0等價于(x-1)2+(y-2)2=-1,即方程無解,所以該方程不表示任何圖形.
答案:D
3.解析:由題意可知到原點的距離等于4的動點的軌跡方程是圓的方程,圓心是坐標原點,半徑為4,故所求軌跡方程為x2+y2=16.
答案:B
4.解析:方程兩邊平方得(x-1)2+(y+1)2=1.
答案:A
5.解析:設P(x,y),由題設得:(x+2)2+(y-1)2=2[(x-2)2+(y+1)2],∴(x-6)2+(y+3)2=40,故P的軌跡是半徑為的圓,∴圖形的面積等于40π.
答案:40π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
例1 
證明:設BC所在邊為x軸,以D為原點,建立坐標系,如圖所示,設A(b,c),C(a,0),則B(-a,0).
∵|AB|2=(a+b)2+c2,
|AC|2=(a-b)2+c2,|AD|2=b2+c2,|DC|2=a2,
∴|AB|2+|AC|2=2(a2+b2+c2),
|AD|2+|DC|2=a2+b2+c2,
∴|AB|2+|AC|2=2(|AD|2+|DC|2).
鞏固訓練1 證明:
如圖所示,建立直角坐標系,
設A(0,0),B(a,0),C(b,c),
則點D的坐標是(a-b,c)
∴|AC|=
=,
|BD|==.
故|AC|=|BD|.
例2 解析:(1)設圓的方程為x2+y2+Dx+Ey+F=0,
把點(2,-3),(0,-3),(0,-1)代入得
解得
所以圓的方程為:x2+y2-2x+4y+3=0,化為標準方程為(x-1)2+(y+2)2=2.
(2)聯立,解得,
所以P(1,-1).
設弦AB的中點M的坐標為(x,y),
由垂徑定理得CM⊥AB,即CM⊥PM,則kCM ·kPM=-1,
由第一問知,圓心坐標為C(1,-2)
所以·=-1,整理得:x2+y2-2x+3y+3=0,
故中點M的軌跡方程為x2+y2-2x+3y+3=0.
鞏固訓練2 解析:設點P的坐標為(x,y),則=2,
化簡得(x-5)2+y2=16,
故此曲線的方程為(x-5)2+y2=16.
例3 解析:(1)因為A(-1,5),B(5,5),C(6,-2),所以kAB==0,AB的中點為(2,5),則
AB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x=2;
kBC==-7,BC的中點為(),則BC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
y-=(x-),即x-7y+5=0;
聯立,解得,所以圓心坐標為(2,1),半徑為=5,
所以△ABC外接圓的方程為(x-2)2+(y-1)2=25.
(2)設M(x,y),D(x0,y0),由中點公式得,則,代入(x-2)2+(y-1)2=25得DE中點M的軌跡方程為(2x-7-2)2+(2y-4-1)2=25,即(x-)2+(y-)2=,
所以DE中點M的軌跡是以點()為圓心,以為半徑的圓.
鞏固訓練3 解析:設A(x1,y1),M(x,y),∵AM=BA,且M在BA的延長線上,
∴A為線段MB的中點,
由中點坐標公式得
∵A在圓上運動,將點A的坐標代入圓的方程,得(+1)2+=2,
化簡得(x+4)2+y2=8,
∴點M的軌跡方程為(x+4)2+y2=8.章末復習課
知識網絡·形成體系
 考點聚焦·分類突破
考點一 直線方程的求法及應用
(1)求直線方程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待定系數法.運用此方法,要注意各種形式的方程的適用條件,選擇適當的直線方程的形式至關重要.
(2)通過對直線方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素養.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BC的頂點A(0,1),B(3,2).
(1)若點C的坐標為(1,0),求AB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方程;
(2)若M(1,1)為邊AC的中點,求邊BC所在的直線方程.
考點二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1)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掌握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若兩條不重合的直線l1,l2的斜率k1,k2存在,則l1∥l2 k1=k2,l1⊥l2 k1k2=-1.若給出的直線方程中存在字母系數,則要考慮斜率是否存在.對于兩條直線平行的問題,要注意排除兩條直線重合的可能性.
(2)通過對兩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學習,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素養.
例2 (1)已知直線l1:ax+y+1=0與直線l2:x+(2a-3)y+5=0垂直,則a=(  )
A.3 B.2
C.1 D.-1
(2)(多選)若直線l1:ax+(a+2)y+2=0與直線 l2:x+ay+1=0平行,則a=(  )
A.2或-1 B.-2或1
C.2 D.-1
考點三 距離問題
(1)解決解析幾何中的距離問題時,往往是代數運算與幾何圖形直觀分析相結合.三種距離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公式如下表:
類型 已知條件 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 A(x1,y1),B(x2,y2) |AB|=
點到直線的距離 P(x0,y0) l:Ax+By+C=0(A2+B2≠0) d= A2+B2
兩平行直線的距離 l1:Ax+By+C1=0 l2:Ax+By+C2=0(A2+B2≠0,C1≠C2) d=
(2)通過對距離問題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
例3 (1)直線l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且點P(4,3)到直線l的距離為3,求直線l的方程;
(2)已知直線l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互為相反數,且點A(3,1)到它的距離為,求直線l的方程.
考點四 有關圓的問題
角度1 求圓的方程
(1)求圓的方程是考查圓的方程問題中的一個基本點,一般涉及圓的性質、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等,主要依據圓的標準方程、一般方程、直線與圓的幾何性質,運用幾何方法或代數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對圓的方程的求解,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
例4 [2022·湖南懷化測試]已知圓C的圓心在直線x-2y-3=0上,且過點A(2,-3),B(-2,-5),則圓C的標準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
角度2 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1)圓具有許多重要的幾何性質,如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圓心與弦的中點的連線垂直于弦;切線長定理;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等.充分利用圓的幾何性質可獲得解題途徑,減少運算量.另外,對于未給出圖形的題目,要邊解題邊畫圖,這樣能更好地體會圓的幾何形狀,有助于找到解題思路.
(2)通過對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數學運算素養.
例5 (1)[2022·湖南師大附中測試]圓C:(x-2)2+y2=4, 直線l1:y=x,l2:y=kx-1,若l1,l2被圓C所截得的弦的長度之比為1∶2,則k的值為________;
(2)[2022湖南·長郡中學測試](多選)已知曲線C的方程為=|x+2y|,圓M:(x-5)2+y2=r2(r>0),則(  )
A.C表示一條直線
B.當r=4時,C與圓M有3個公共點
C.當r=2時,存在圓N,使得圓N與圓M相切,且圓N與C有4個公共點
D.當C與圓M的公共點最多時,r的取值范圍是(4,+∞)
角度3 與圓有關的最值問題
(1)與圓有關的最值問題包括:
①求圓O上一點到圓外一點P的最大距離、最小距離:dmax=|OP|+r,dmin=|OP|-r;
②求圓上的點到某條直線的最大、最小距離:設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m,則dmax=m+r,dmin=|m-r|;
③已知點的運動軌跡方程是(x-a)2+(y-b)2=r2,求①;②;③x2+y2等式子的最值,一般是運用幾何法求解.
(2)通過對圓中最值問題的掌握,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素養.
例6 (1)已知圓C:(x+2)2+y2=1,P(x,y)為圓C上任一點,則的最大值________;最小值為________;
(2)[2022·湖南益陽模擬]已知圓O:x2+y2=1,A(3,3),點P在直線l:x-y=2上運動,則|PA|+|PO|的最小值為________.
章末復習課
考點聚焦·分類突破
例1 解析:(1)∵A(0,1),B(3,2),∴kAB==,
由垂直關系可得AB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的斜率為k=-3,
∴AB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方程為y-0=-3(x-1),化為一般式可得3x+y-3=0.
(2)∵M(1,1)為AC的中點,A(0,1),
∴C(2,1),∴kBC==1,
∴邊BC所在的直線方程為y-1=x-2,
化為一般式可得x-y-1=0.
例2 解析:(1)由題意,得a+2a-3=0,所以a=1.故選C.
(2)因為直線l1:ax+(a+2)y+2=0與直線l2:x+ay+1=0平行,
所以,
解得a=-1.
答案:(1)C (2)D
例3 解析:(1)當直線過原點時,設所求直線方程為kx-y=0,則=3.
解得k=±-6,
∴y=(±-6)x.
當直線不經過原點時,設所求直線方程為x+y=a,則=3,解得a=13或a=1,∴x+y-13=0或x+y-1=0.
綜上,所求直線方程為y=(±-6)x或x+y-13=0或x+y-1=0.
解析:(2)當直線過原點時,設直線的方程為y=kx,即kx-y=0.
由題意知=,解得k=1或k=-.
所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x-y=0或x+7y=0.
當直線不經過原點時,設所求直線的方程為=1,即x-y-a=0.
由題意知=,解得a=4或a=0(舍去).
所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x-y-4=0.
綜上可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x-y=0或x+7y=0或x-y-4=0.
例4 解析:圓C的圓心在直線x-2y-3=0上,令C(2m+3,m),半徑為r,
∴圓C的方程為(x-2m-3)2+(y-m)2=r2,
又A(2,-3),B(-2,-5)兩點在圓C上,有
解得,有C(-1,-2),所以圓的標準方程為(x+1)2+(y+2)2=10.
答案:(x+1)2+(y+2)2=10
例5 解析:(1)圓心(2,0)到直線l1:y=x的距離d==,
則圓被直線l1截得的弦長=2=2=2,
由題意可知圓被直線l2截得的弦長是4,
而圓的直徑就是4,所以直線l2過圓心,
即2k-1=0,解得:k=.
解析:(2)由=|x+2y|,得x2+y2=|x+2y|2=x2+4xy+4y2,即y(4x+3y)=0,
則C表示兩條直線,其方程分別為y=0與4x+3y=0,所以A錯誤;
因為M(5,0)到直線4x+3y=0的距離d==4,所以當r=4時,直線4x+3y=0與圓M相切,易知直線y=0與圓M相交,C與圓M有3個公共點,所以B正確;
當r=2時,存在圓N,使得圓M內切于圓N,且圓N與這兩條直線都相交,即與C有4個公共點,C與圓M的公共點的個數的最大值為4,所以C正確;
當r=5時,圓M與直線y=0、 4x+3y=0交于一點,所以公共點的個數為3,所以D錯誤.
答案:(1) (2)BC
例6 解析:(1)方法一 設k=,則y-2=kx-k,即kx-y+2-k=0.
∵P(x,y)為圓C上任一點,
∴圓心(-2,0)到直線kx-y+2-k=0的距離d==≤1,
即|2-3k|≤,
平方得到8k2-12k+3≤0,
解得≤k≤,
故的最大值為,最小值為.
方法二 可看作圓上的點(x,y)與點(1,2)連線的斜率.
令k=,則y-2=kx-k,即kx-y+2-k=0.
當直線kx-y+2-k=0與圓相切時,k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此時=1,解得k=.
故的最大值為,最小值為.
解析:(2)由于點A與點O在直線l:x-y=2的同側,
設點O關于直線l:x-y=2的對稱點為O′(x′,y′),
∵kOO′=-1,∴OO′所在直線方程為y=-x,
聯立,解得,即OO′的中點為(1,-1),
∴O′(2,-2),
則|PA|+|PO|=|PA|+|PO′|≥|AO′|==.
答案:(1)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读书| 凤庆县| 江华| 霍山县| 霍林郭勒市| 佛冈县| 新宁县| 普陀区| 宜黄县| 奎屯市| 永和县| 海南省| 布尔津县| 安远县| 邹城市| 永仁县| 泽普县| 富川| 西乡县| 昭觉县| 黄石市| 泗水县| 巩义市| 扬州市| 长阳| 遂溪县| 东丰县| 保山市| 建湖县| 清水县| 旌德县| 赤水市| 体育| 东乡县| 德昌县| 平利县| 麟游县| 瑞丽市| 垫江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