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課時2 直接? 1、煤炭是非可再生資源,會造成能源危機 2、煤炭燃燒會產生污染性氣體 3、經多次轉換,能量損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 1.知道原電池的裝置特點和原理。 2.學會簡易電池的設計與制作思路。 (2)燃燒的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而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轉移。 化學能 (燃料) 熱能 機械能 電能 燃燒 蒸汽 發電機 (蒸汽輪機) (1)能量轉換 知識點一:原電池 化學能 電能 直接 1.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裝置 電池 減少中間環節能損,高效、清潔利用燃料,不浪費能源,更方便 存在氧化還原反應嗎? 氧化還原反應的能量 電能 直接轉化 設計一種裝置,使反應中的電子轉移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電流 化學電池 【實驗6-3】 (1)分別將鋅片和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觀察現象。 (2)用導線連接鋅片和銅片,觀察、比較導線連接前后的現象。 (3) 用導線在鋅片和銅片之間串聯一個電流表,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偏轉。 【第一步】 稀H2SO4 Zn Cu 實驗現象 離子方程式 思考問題 尋找答案 你對問題 2的想法 鋅表面有氣泡產生,銅表面無明顯現象 Zn +2H+ = Zn 2+ +H2↑ 1.反應中,哪種物質失電子,哪種物質得電子? 2.什么方法可使Zn與H+分開,不讓H+直接在Zn表面得電子? 用導線將鋅表面的電子引出來 【第二步】 稀H2SO4 實驗現象 離子方程式 思考問題 尋找答案 組內交流 列出想法 大量氣泡從銅片逸出,鋅片部分溶解 Zn +2H+ = Zn 2+ +H2↑ 1.銅片上為什么會有氣泡冒出,H+得到的電子是Cu失去的嗎? 2.在這個過程中Cu起什么作用? 3.怎樣才能知道導線中有電子通過? Cu起傳導電子的作用。 可用電流表(燈泡)測電流及方向。 Zn Cu 【第三步】 稀H2SO4 實驗現象 解釋現象 思考問題 尋找答案 組內交流 列出想法 鋅表面無氣泡,銅表面有氣泡,電流表發生偏轉。 1.電子從Zn到H+經歷了哪些途徑? 2.你認為這個過程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電子由Zn→導線→銅片→H+ 定向移動產生電流,故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轉 Zn Cu A 【實驗現象】銅片上有氣泡產生,鋅片不斷溶解,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轉。 【實驗結論】導線中有電流通過(產生電能) 稀H2SO4 Zn Cu A 【離子反應式】 Zn+2H+=Zn2++H2↑ 【能量轉換形式】 化學能 電能 2.原電池 (1)定義: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電流方向 正極→負極 稀硫酸 Cu Zn A - + 電流與電子移動的方向相反 e-→e-→e-→e- (2)正負極: 負極: 電子流進(或電流流出)的一極 正極: 電子流出(或電流流進)的一極 稀硫酸 Cu Zn A - + e-→e-→e-→e- 2.工作原理 負極 氧化反應 Zn-2e-=Zn2+ 正極 還原反應 2H++2e-=H2↑ 原電池總反應式: Zn+2H+===Zn2++H2↑ 【原電池原理】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子從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從而產生電流,使化學能轉變成電能。 原電池反應的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 較活潑金屬 較不活潑金屬 負 極 正 極 發生氧化反應 發生還原反應 e- 電流 電子流出,電流流入 電子流入,電流流出 這樣整個電路構成了閉合回路,帶電粒子的定向移動產生電流 電子(電流)流動方向: 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移動方向: 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陽離子向正極移動。 “負極出電子,電子回正極”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探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稀H2SO4 Zn Zn 稀H2SO4 Cu Cu 稀H2SO4 Zn C 形成條件一:通常用活潑性不同的兩種材料作電極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非金屬(如石墨等) × × √ 稀鹽酸 Zn Cu 酒精 Zn Cu 形成條件二: 兩極之間填充電解質溶液; √ × 稀鹽酸 Zn Cu Zn Cu 稀鹽酸 稀鹽酸 √ × 形成條件三: 必須形成閉合回路 稀H2SO4 Cu C × 形成條件四: 必須存在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1) 有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學能)→關鍵 (2) 有活性不同的兩極 (3) 有電解質溶液(內電路) (4) 電極、電解質溶液必形成閉合回路 Zn Cu 稀硫酸 Zn Fe A 稀硫酸 C Zn Fe C A 稀硫酸 A 稀硫酸 A - + - + - + - + 【練習】 ①判斷下列原電池的正負極 ②下列哪個裝置能構成原電池 √ × H2SO4 (aq) CuSO4 (aq) Zn Cu 負極( ): . 正極( ): . 總反應式: . 負極( ): . 正極( ): . 總反應式: . 請在圖上標出電子的流動方向和電流方向,并判斷正負極,寫出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Ag Fe I e- e- I Fe Ag Fe-2e - = Fe2+ 2H++2e - = H2↑ Fe+2H+ = Fe2+ +H2↑ Zn Cu Zn-2e - = Zn2+ Cu2+ +2e - = Cu Zn+Cu2+ = Zn2 ++ Cu 不活潑金屬或非金屬導體 活潑金屬 電子流入 電子流出 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 電極增重或產生氣體 電極減輕 溶液中離子流向 陽離子流向正極 陰離子 流向負極 【如何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 4.原電池的種類 正極 負極 電解質溶液 ①鋅錳干電池 電子由鋅筒(負極)流向石墨棒(正極),鋅逐漸被消耗,二氧化錳不斷被還原,屬于一次電池。 ②二次電池 放電: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充電: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鉛酸蓄電池 鎳氫電池 鋰電子電池 【探究】簡易電池的設計與制作 【目的】根據原電池原理,設計和制作簡易電池,體會原電池的構成要素。 【用品】水果(蘋果、柑橘或檸檬等),食鹽水,濾紙,銅片、鐵片、鋁片等金屬片,石墨棒,導線,,電流表。 【實驗】 (1)水果電池 (2)簡易電池 練一練 稀硫酸 Ag Cu A 稀硫酸 Zn Cu 稀硫酸 Zn Fe 1.判斷下列裝置哪些能夠構成原電池 √ × √ √ √ × 2.如圖所示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轉,同時A極的質量減小,B極上有氣泡產生,C為電解質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B極為原電池的正極 B. A、B、C分別為Zn、Cu和稀鹽酸 C. C中陽離子向A極移動 D. A極發生氧化反應 C 3.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金屬鋅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發現A中溶液溫度升高,B中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 (1)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B中Cu板上的現象是 有大量氣泡產生,電極反應式為 。 (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A、B中反應物的總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總能量。A中化學能轉變為 ,B中將化學能主要轉變為 。 Zn+2H+=Zn2++H2↑ 2H++2e-=H2↑ 大于 熱能 電能 氧化反應 Zn-2e=Zn2+ 銅鋅原電池 電解質溶液 失e,沿導線傳遞,有電流產生 還原反應 2H++2e- =H2↑ 陰離子 陽離子 總反應: 負極 正極 2H++2e- =H2↑ Zn-2e- =Zn2+ Zn+2H+=Zn2++H2↑ Zn+H2SO4=ZnSO4+H2↑ (離子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 電極反應 正極: 負極: (氧化反應) (還原反應) 陽離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