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章末復習第七章 有機化合物1.回顧本單元的文本及教材,熟悉本單元的知識及邏輯結構。2.能辨識常見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和官能團,概括其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鍵類型。3.能描述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及相應性質實驗的現(xiàn)象,能書寫相關反應方程式。4.能利用物質的主要性質進行鑒別。知識點一:認識有機化合物1.碳原子的成鍵特點①碳原子不僅能與其他原子形成共價鍵,多個碳原子之間也能形成多種共價鍵。②碳與碳之間可以形成單、雙、叁鍵。③碳原子之間能以共價鍵形成碳鏈或碳環(huán)。2.烷烴的結構①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②碳原子間均是單鍵,剩余價鍵與氫原子結合。③烷烴的通式:CnH2n+23.烷烴的簡單命名碳原子數(shù) (n) 及表示n≤10 1 2 3 4 5 6 7 8 9 10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n>10 相應漢字數(shù)字+烷當碳原子數(shù)相同,而結構不同時,可用正、異、新表示不同烷烴用結構簡式表示碳原子較多的復雜有機物時,可以省略有機物中的某些單鍵(雙鍵、三鍵和支鏈單鍵保留)。4.同系物定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①結構相似②分子式不同、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CH2原子團5.同分異構體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結構現(xiàn)象,叫做同分異構體現(xiàn)象。具有同分異構體現(xiàn)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體。6.有機物繁多的原因①碳原子所成價鍵多 ②碳原子成鍵方式多樣③碳骨架多樣 ④成鏈原子及種類多而靈活⑤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廣泛存在②大多數(shù)有機物的熔點比較低,且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③大多數(shù)有機物容易燃燒,受熱會發(fā)生分解。④有機化學反應比較復雜,常有副反應。①烷烴是其他有機體的母體。7.有機物的通性知識點二:烷烴的性質1.烷烴物理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①烷烴,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遞增,熔點、沸點逐漸升高、密度逐漸增大,且小于水。均難溶于水。②常溫下烷烴的存在狀態(tài):C1~C4為氣態(tài);C5~C16為液態(tài);C17以上為固態(tài)。③同分異構體的熔點沸點規(guī)律:支鏈越多,熔點沸點越低。2.烷烴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②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光照條件下,甲烷與氯氣發(fā)生了反應一氯甲烷(氣體)二氯甲烷(液態(tài))三氯甲烷(液態(tài))俗稱:氯仿四氯甲烷(液態(tài))四氯化碳知識點三:乙烯的性質1.乙烯的物理性質乙烯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2.乙烯的結構分子式 電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球棍模型 空間充填模型C2H4CH2 = CH2乙烯分子結構特征①C=C中C原子不能繞鍵旋轉(C—C可以3600旋轉)③ C=C不是兩個C—C的簡單組合②含C=C的烴屬于不飽和烴3.乙烯的化學性質①氧化反應CH2=CH2 + 3O2 2CO2 + 2H2O點燃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應用】鑒別乙烯與烷烴②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叁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 + H—H催化劑△CH3—CH3 (乙烷)CH2=CH2 + H—OH催化劑△,加壓CH3CH2—OH(乙醇)工業(yè)上乙烯水化法制酒精的原理【加成反應模型】CCHHHHAHHCHCHB+ A-B一定條件像這樣,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聚合物的反應叫做聚合反應。乙烯的聚合反應同時也是加成反應,這樣的反應又被稱為加成聚合反應,簡稱加聚反應。聚乙烯單體-CH2-CH2-聚合度鏈節(jié)n CH2=CH2[ CH2—CH2 ]n催化劑聚合物混合物,無固定熔沸點③加成聚合反應知識點四:官能團與有機化合物的分類1.烴的概念僅含碳和氫兩種元素的有機化合物稱為碳氫化合物,也稱為烴。2.烴的分類烴的分類根據(jù)碳原子間的成鍵方式分類根據(jù)碳骨架分類飽和烴不飽和烴鏈狀烴環(huán)狀烴烷烴:全部是碳碳單鍵、碳氫單鍵烯烴:含有碳碳雙鍵芳香烴:含有苯環(huán)炔烴:含有碳碳三鍵脂環(huán)烴:含有環(huán)狀結構,但不含苯環(huán)芳香烴:含有苯環(huán)3.乙炔炔烴:分子里含有-C≡C-的不飽和鏈烴叫炔烴。乙炔的分子式為C2H2,結構簡式為CH≡CH,其分子為直線形結構,分子中的所有原子處在同一直線.(1)烴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的烴稱為芳香烴。4.苯環(huán)苯是芳香烴的母體,是一種具有環(huán)狀分子結構的不飽和烴。或苯環(huán)相鄰碳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其鍵長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鍵長之間。代表物 官能團烴 的 衍 生 物 類別 名稱 結構簡式鹵代烴醇醛羧酸酯一氯甲烷CH3Cl碳鹵鍵乙醇C2H5OH—OH羥基乙醛CH3CHO—CHO醛基乙酸CH3COOH—COOH羧基乙酸乙酯CH3COOC2H5—COOR酯基5.烴的衍生物知識點五:有機高分子材料1.塑料成分主要成分:添加劑增塑劑:提高塑性防老劑:防止塑料老化合成樹脂特征:強度高 密度小 耐腐蝕 易加工2.橡膠成分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成分:合成天然橡膠:異戊橡膠其他:丁苯橡膠、氯丁橡膠、順丁橡膠、硅橡膠等聚異戊二烯3.纖維成分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纖維素:棉 麻蛋白質:絲 毛再生纖維:黏膠纖維 大豆蛋白纖維合成纖維:錦綸 腈綸主要用途:制衣料、繩索、漁網(wǎng)等,廣泛應用于工農業(yè)領域。性能:合成纖維具有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化學腐蝕、不易蟲蛀等優(yōu)良性能知識點六:乙醇1.乙醇的物理性質俗稱 顏色 氣味 沸點 狀態(tài) 溶解性 密度無色特殊香味液體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酒精78.5℃易揮發(fā)2.乙醇的結構羥基(-OH)C—C—O—HHHHHHCH3CH2OH或C2H5OHC2H6O結構式:分子式:結構簡式:3.乙醇的化學性質①乙醇與鈉的反應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乙醇鈉 置換反應像這種決定有機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官能團。羥基是醇類物質的官能團,碳碳雙鍵和碳碳三鍵分別是烯烴和炔烴的官能團。②氧化反應2CO2 +3H2OC2H5OH + 3O2點燃2C2H5OH + O2Cu2CH3CHO + 2 H2OCH3COOHCH3CH2OH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酸性重鉻酸鉀溶液乙醇乙醛乙酸CO2+H2OCu/Ag,加熱O2O2KMnO4(H+)/K2Cr2O4(H+)O2(點燃)知識點七:乙酸1.乙酸的物理性質俗名 顏色 狀態(tài) 氣味 溶解性 揮發(fā)性醋酸 無色 液體 強烈刺激性氣味 易揮發(fā)易溶于水和酒精2.乙酸的結構分子式:結構簡式:結構式:官能團:C2H4O2羧基,-COOH3.乙酸的化學性質①酸性與酸堿指示劑反應 與活潑金屬反應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與堿反應與部分鹽(如碳酸鹽)反應②酯化反應酸和醇反應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做酯化反應。乙酸乙酯CH3COOH + HOC2H5 CH3COOC2H5+H2O濃H2SO4△實質:酸去羥基、醇去氫(羥基上的)官能團:酯基(—COOR)知識點八:基本營養(yǎng)物質1.糖類糖類葡萄糖單糖結構特點:五羥基醛,與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特征性質:發(fā)生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果糖蔗糖二糖結構特點:無醛基,與麥芽糖互為同分異構體化學性質: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麥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多糖結構特點:無醛基,與纖維素不互為同分異構體化學性質:水解生成葡萄糖;遇碘變藍纖維素: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屬于酯)結構特點:分子中含三個酯基化學性質: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或其鹽);多數(shù)能發(fā)生加成反應2.油脂蛋白質結構特點:復雜的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學性質:水解最終產物為氨基酸;遇濃硝酸變黃(蛋白質中含苯環(huán));灼燒蛋白質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3.蛋白質【考點一】有機物的鑒別、檢驗【例】在3支試管中分別放有:①1 mL乙酸乙酯和3 mL水,②1 mL四氯化碳和3 mL水,③1 mL乙酸和3 mL水。下圖中3支試管從左到右的排列順序為(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①③ D.②③①【解析】幾種液體的密度:ρ(四氯化碳)>ρ(水)>ρ(乙酸乙酯);四氯化碳和乙酸乙酯與水混合分層,而乙酸與水混溶,據(jù)此可得出答案。D1.下列區(qū)分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用燃燒的方法可以區(qū)分甲烷和乙烯B.用酸性KMnO4溶液區(qū)分苯和CCl4C.用新制Cu(OH)2懸濁液區(qū)分蔗糖和葡萄糖D.用KI溶液區(qū)分淀粉溶液和雞蛋白溶液練一練D2.糖尿病人由于身體原因,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偏高,下列物質可用于糖尿病檢驗的是( )A.新制氫氧化銅 B.氫氧化鈉溶液C.乙醇 D.乙酸A3.以下7種實驗操作方法以及結論錯誤的有( )①欲證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雙鍵,滴入酸性KMnO4溶液,看紫紅色是否褪去。②將0.1mol/L的NaOH溶液與0.5mol/L的Cu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制得氫氧化銅懸濁液,用于檢驗麥芽糖是否為還原性糖。③用燃燒的方法鑒別乙醇、四氯化碳、苯。④將銅絲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變黑后移至內焰,銅絲恢復原來的紅色。⑤檢驗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是:在水解液中先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滴加碘水,未變藍,說明已水解完全。⑥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后的混合氣體能使?jié)駶櫟氖镌嚰堊兗t,則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⑦將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終變?yōu)闊o色透明,則生成的1,2-二溴乙烷無色、可溶于四氯化碳。A.3個 B.4個 C.5個 D.6個B4.下列物質中,既能因發(fā)生化學反應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SO2 ②CH3CH2CH═CH2 ③苯 ④CH3CH3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5.有下列有機物①乙烯、②苯、③乙醇、④乙酸、⑤葡萄糖,關于它們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③④⑤B.①③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只有②③④能發(fā)生取代反應D.一定條件下⑤可以轉化為③DC【常見有機物的鑒別、檢驗方法】(1)溶解性通常是向有機物中加水,觀察其是否溶于水。如鑒別乙酸與乙酸乙酯等。(2)與水的密度差異觀察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水中的情況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還是大。如鑒別四氯化碳與己烷等。(3)有機物的燃燒①觀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機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數(shù)無機物不可燃)。②燃燒時黑煙的多少。③燃燒時的氣味(如鑒別聚氯乙烯、蛋白質)。官能團 主要性質與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反應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的加成反應加聚反應醇羥基(—OH) 與活潑金屬的置換反應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的氧化反應與羧酸的酯化反應、取代反應羧基(—COOH) 酸性:中和反應,與活潑金屬反應與鹽反應,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等與醇的酯化反應、取代反應酸、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取代反應(4)利用官能團的特點【考點二】烴燃燒的簡單規(guī)律【例】等質量的下列烴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最多的是( )。A.CH4 B.C2H6C.C3H6 D.C6H6A【解析】分子組成為CnHm的烴,m∶n的值越大,即含氫的質量分數(shù)越大,在質量相同時耗氧量越多。在四種烴中,CH4中m(H)∶m(C)的值最大,故其完全燃燒消耗氧氣最多。練一練1.某氣態(tài)烴20 mL完全燃燒時消耗同溫同壓下的氧氣100 mL,則該烴是( )A.C2H4 B.C3H8C.C4H8 D.C5H102.有CH4、C2H6、C2H4、C3H8、C2H2五種氣態(tài)烴。(1)若取相同質量的上述各烴完全燃燒,消耗氧氣最多的是_____,生成CO2體積(相同狀況)最大的是________。(2)若取相同體積(相同狀況)的上述各烴完全燃燒,消耗O2最多的是______,生成H2O最少的是________。BCH4C2H2C3H8C2H24.下列關于分子組成為CxHy的烴,說法不正確的是( )A.燃燒時,火焰均為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煙B.當x≤4時,常溫常壓下均為為氣體C.當x<10,y=2x+2時,CxHy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的烴有4種D.分別燃燒1molCxHy時,消耗氧氣為(x+)mol3.乙烯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聚合反應生成聚乙烯。下列關于乙烯和聚乙烯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乙烯性質比聚乙烯活潑B.乙烯是純凈物,常溫下為氣態(tài);聚乙烯是純凈物,常溫下為固態(tài)C.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分別相等D.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分別相等BA烴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的量的規(guī)律【考點三】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例】下列各組中的物質均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的是( )。A.乙烯和乙醇B.丙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B【解析】A項,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乙醇中沒有不飽和鍵,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B項,丙烯和氯乙烯都還有不飽和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C項,乙酸和溴乙烷都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D項,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丙烷不能。練一練1.下列反應(反應條件略)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A.CH3CH3+Cl2→CH3CH2Cl+HClB.CH2=CH2+Br2→CH2BrCH2BrC.CH4+2O2→CO2+2H2OD.CH2=CH2+H2→CH3CH32.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乙醛使溴水溶液褪色 B.生產聚乙烯C.乙烯水化法制取乙醇 D.生產電木(酚醛樹脂)AC3.下列過程與加成反應有關的是( )A.四氯化碳與溴水混合振蕩,水層顏色變淺B.乙烯與溴水混合振蕩,水層顏色變淺C.乙烯與高錳酸鉀溶液混合振蕩,溶液顏色變淺D.甲烷與氯氣混合光照,氣體顏色變淺4.制取較純的2-氯丙烷,下列最合理的方法是( )A.丙烷和氯氣取代B.丙烯與氫氣加成,再用氯氣取代C.丙烯和氯化氫加成D.丙烯和氯氣加成BC取 代 反 應 加 成 反 應意 義歸 屬斷鍵規(guī)律產物特點【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的比較】取而代之,有進有出加而成之,有進無出烷烴的特征反應烯烴的特征反應C-H 斷裂不飽和鍵斷裂一種產物,產物較純凈兩種產物,產物復雜,為混合物取代:有上有下 加成:只上不下【考點四】酯化反應【例】將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標記)在濃硫酸存在條件下與足量乙酸充分反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C.可能生成44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90g乙酸乙酯【解析】將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標記)在濃硫酸存在條件下與足量乙酸充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條件省略):CH3COOH+H18OCH2CH3→CH3CO18OCH2CH3+H2O;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故A正確;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18O,故B錯誤;乙酸乙酯的摩爾質量為88g/mol,1mol乙醇應反應生成1mol乙酸乙酯,但反應是可逆反應,乙酸和乙醇揮發(fā),所以不能進行徹底,應小于90g,可能生成44g乙酸乙酯,故C正確;乙酸乙酯的摩爾質量為88g/mol,1mol乙醇應反應生成1mol乙酸乙酯,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所以應小于90g,故D正確。B練一練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濃H2SO4作用下發(fā)生反應,一段時間后,分子中含有16O的物質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2.1-丁醇和乙酸在濃硫酸作用下,通過酯化反應制得乙酸丁酯,反應溫度為115~125℃,反 應裝置如圖。下列對該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熱B.長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純乙酸丁酯需要經過水、氫氧化鈉溶液洗滌D.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劑和吸水劑BC【考點五】聚合物的結構單元判斷【例】合成 所需的單體是( )A.CH3CH2CH(CH3)CH2CH3 B.CH3CH=C(CH3)CH=CH2C.CH3CH=CHCH3、CH2=CH2 D.CH2=CHCH=CH2、CH2=CH2【解析】 的鏈節(jié)主鏈只有碳碳單鍵,則單體為單烯烴,其單體為CH3CH=CHCH3、CH2=CH2,故C正確。C練一練1.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機玻璃)的單體,也用于制造其他樹脂、塑料、涂料、粘合劑和潤滑劑等.MMA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和試劑略)。請回答:(1)甲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 。(2)MMA的分子式是 。(3)乙的結構簡式是 。(4)MMA在一定條件下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化學方程式是 。碳碳雙鍵醛基C5H8O2H2C=C-COOHCH3nH2C=C-COOHCH3一定條件有機化合物碳原子的成鍵特點烷烴乙烯有機高分子材料乙酸乙醇基本營養(yǎng)物質每個碳原子能與其他原子形成單鍵、雙鍵、叁鍵等碳原子間均是單鍵,剩余價鍵與氫原子結合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含有碳碳雙鍵,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能發(fā)生加成聚合反應橡膠、塑料、纖維官能團:羧基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酸脫羥基,醇脫氫官能團:羥基與鈉發(fā)生取代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被催化氧化為乙醛,乙醛進一步氧化為乙酸糖類、蛋白質、油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