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二章 烴章末復習1.能寫出簡單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的結構簡式及名稱;2.能書寫烷烴、烯烴、炔烴和苯的同系物的通式,認識同系物的主要物理變化規律;3.能正確書寫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的同分異構體;4.能依據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的結構特點認識其性質,并能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5.能基于苯與甲苯的化學性質,通過對比認識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基團的相互作用。知識點一:烷烴1.烷烴的結構和性質(1)烷烴的結構:碳原子雜化類型 碳原子為中心 的空間構型 共價鍵類型單鍵、σ鍵sp3雜化四面體結構(2)烷烴同系物的通式:CnH2n+2(3)同系物:像甲烷、乙烷、丙烷這些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互稱為同系物。同系物判斷的三個關鍵點:①兩種物質屬于同一類物質,官能團的種類和數目一樣。②兩種物質結構相似,碳骨架的鏈接方式相同。③兩種物質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多個CH2原子團隨著烷烴碳原子數的增加,烷烴的熔點和沸點逐漸升高,密度逐漸增大。C17以上為固態C5~C16液態C1~C4氣態常溫下烷烴的狀態所有烷烴難溶于水,密度均小于1。(3)物理性質:預測化學反應中烴分子可能的斷鍵部位與相應反應類型的依據:烴中碳原子的飽和程度和化學鍵的類型①穩定性②特征反應——取代反應③氧化反應——可燃性(4)化學性質:④分解反應——高溫裂化或裂解C16H34 C8H16+C8H18催化劑高溫常溫下烷烴很不活潑,與強酸、強堿、強氧化劑等都不發生反應,只有在特殊條件(如光照或高溫)下才能發生某些反應。烷烴可與鹵素單質在光照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鹵化氫。2.烷烴的命名(1)習慣命名法:以烷烴分子中碳原子數命名。按分子中的碳原子數稱為“某烷”,碳原子數在十以內用“天干數字”表示。“天干”:碳原子數在十以上的用漢字數字表示。碳原子數n相同,結構不同時,用 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正、異、新CH3CH2CH2CH2CH3CH3—CH—CH2CH3CH3CH3—C—CH3CH3CH3沸點:36.1℃沸點: 27.8 ℃沸點: 9.5℃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2)系統命名法:2,6,6 — 三 甲基 —5 —乙基 辛烷CH3—CH—CH2—CH2—CH—C—CH2—CH3CH3CH3CH2CH3CH31 2 3 4 5 6 7 8取代基位置取代基數目主鏈名稱取代基名稱編號位,定支鏈取代基,寫在前不同基, 簡到繁選主鏈,稱某烷標位置,短線連相同基,合并算①最長原則:②最多原則:③最近原則:④最簡原則:⑤最小原則:烷烴命名的原則應選最長的碳鏈為主鏈。若存在多條等長主鏈時,應選擇含支鏈數最多的碳鏈為主鏈。應從離支鏈最近一端對主鏈碳原子進行編號。若不同的支鏈距主鏈兩端等長時,應從靠近簡單支鏈的一端對主鏈碳原子進行編號。若相同的支鏈距主鏈兩端等長時,應以支鏈位號之和最小為原則,對主鏈碳原子進行編號。知識點二:烯烴1.烯烴的結構H—C C—HH H∣∣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H×C::C×H·H H··×·×CH2 CH2CCHHHHσ鍵σ鍵π鍵σ鍵133pm120°120°120°乙烯分子結構示意圖平面結構鏈狀烯烴只含有一個碳碳雙鍵時,其通式一般表示為CnH2n(n ≥ 2)。烯烴的同分異構——順反異構通過碳碳雙鍵連接的原子或原子團 會導致其空間 不同,產生順反異構現象。不能繞鍵軸旋轉排列方式順式結構:反式結構:互為順反異構體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在雙鍵同側兩個相同原子或基團分別在雙鍵兩側順反異構的條件①具有碳碳雙鍵②組成雙鍵的每個碳原子必須連接兩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化學性質基本相同,而物理性質有一定的差異。2.烯烴的性質(1)烯烴的物理性質顏色: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狀態:無色難溶于水均小于水一般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而升高;同碳時,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一般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在常溫下的狀態由氣態變為液態,再到固態。(2)烯烴的化學性質①氧化反應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②加成反應CH2=CHCH3 + HCl CH3CHClCH3CH2=CHCH3 + HCl CH2ClCH2CH3丙烯與氯化氫反應③加聚反應nCH3CH=CH2 [ CH—CH2 ]n催化劑CH3知識點三:炔烴1.炔烴的結構電子式結構簡式H×C C×H··180°乙炔分子結構示意圖直線形結構CCHH120pm結構式H—C C—HCH CH······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間以三鍵( )相連接。含一個碳碳三鍵的炔烴通式為通式:1個σ鍵和2個π鍵CnH2n-2(n≥2)。2.炔烴的性質(1)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 氣味 溶解性炔烴的物理性質的遞變與烷烴和烯烴的相似,沸點也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的遞增而逐漸升高。無色氣體無臭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2)化學性質:①氧化反應②加成反應③加聚反應2CnH2n-2+(3n-1)O2 2nCO2+(2n-2) H2O點燃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炔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鹵素單質、氫氣、氫氰酸、氫鹵酸、水等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nCH ≡ CH [ CH=CH ]n催化劑3.炔烴的性質探究實驗CaC2+2H2O C2H2↑+Ca(OH)2反應原理:原料:電石(主要是CaC2,還含有 CaS、Ca3P2等)與 H2O制乙炔CuSO4溶液KMnO4/H+Br2/H2O點燃尾氣處理檢驗裝置氣密性知識點四:苯1.苯的分子結構苯分子中的6個碳原子均采取 雜化,分別與氫原子及相鄰碳原子以 結合,鍵間夾角均為 ,連接成六元環狀。每個碳碳鍵的鍵長 (139pm)每個碳原子余下的p軌道垂直于碳、氫原子構成的平面,相互平行重疊形成 ,均勻地對稱分布在苯環平面的上下兩側。分子中的所有原子 。sp2σ鍵120°相等大π鍵共平面苯中碳原子間的化學鍵:介于碳碳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的鍵σ鍵π鍵2.苯的物理性質(1)無色帶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有毒(2)常溫下密度0.88g/cm3,比水小,不溶于水(3)熔沸點低,沸點80.1℃,熔點5.5℃,易揮發3.苯的化學性質2C6H6+15O2 12CO2+6H2O點燃不與酸性KMnO4溶液、溴水反應。(1)可燃性(2)取代反應FeBr3作催化劑,苯環上氫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①鹵代反應:溴苯+ Br2FeBr3Br+HBr↑a.苯只與純鹵素反應,遇到溴水發生萃取分層。b.必須有催化劑;反應中加入的催化劑是鐵粉,實際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c.苯與Br2只發生一元取代反應【注意】濃硫酸的作用②硝化反應:硝基苯+ HNO3NO2+H2O濃硫酸 :催化劑和脫水劑③磺化反應:苯磺酸+ HO—SO3HSO3H+H2O 工業制取環己烷的主要方法+ 3H2(3)加成反應在以Pt、Ni等作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苯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己烷。催化劑 知識點五: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的組成、結構CnH2n-6(n≥6)(1)結構特點:①分子中有一個苯環②側鏈都是烷基(2)通式:2.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質一般具有類似苯的氣味的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3.苯的同系物的化學性質(1)氧化反應①可燃②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甲苯上的甲基被酸性KMnO4氧化(側鏈氧化)2CnH2n-6 + 3 (n-1)O22nCO2+ 2(n-3)H2O點燃酸性KMnO4C—HCOOH苯環對側鏈影響:苯環活化側鏈, 使側鏈易于氧化。(2)取代反應①鹵代反應一氯取代物光照CH3+Cl2 CH2Cl+HCl↑苯環和側鏈都能發生取代反應,但條件不同,取代的位置不同。CH3BrFeBr3CH3+Br2 +HBr甲苯分子中的—CH3使苯環上與甲基處于鄰、對位的氫原子活化而易被取代。CH3CH3NO2O2NNO2濃硫酸 +3HNO3+3H2O②硝化反應2,4,6-三硝基甲苯(3)加成反應CH3CH3+3H2催化劑 知識點五:烴類的轉化規律醇聚合物醛硝基化合物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環烷烴鹵代烴【考點一】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共線、共面分析1.有關 分子結構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除苯環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條直線上B.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12個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12個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1)以上4種分子中的H原子如果被其他原子(如C、O、N、Cl等)所取代,則取代后的分子構型基本不變。(2)共價單鍵可以自由旋轉,共價雙鍵和共價三鍵則不能旋轉。(3)若在分子結構中有一個碳原子形成四個單鍵,則該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4)若兩個平面形結構通過一個碳碳單鍵相連接,則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方法歸納364122.在分子 中,同一平面內的碳原子最多有( )A.7個 B.8個C.9個 D.14個D3.已知C—C單鍵可以繞鍵軸旋轉。某烴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烴的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B.1 mol該烴完全燃燒消耗16.5 mol O2C.該烴分子中至少有10個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D.該烴是苯的同系物C1.現有CH4、C2H4、C2H6、C3H6、C3H8五種有機化合物,同質量的以上物質中,在相同狀況下體積最大的是 ;同質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耗O2的量最多的是 ;同狀況、同體積、同物質的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耗O2的量最多的是 ;同質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最多的是 ,生成水最多的是 。在120 ℃、1.01×105 Pa時,以上氣態烴和足量的O2點燃完全燃燒,相同條件下測得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 【考點二】烴的燃燒規律CH4 CH4C3H8C2H4、C3H6CH4CH4、C2H42.由兩種氣態烴組成的混合物,體積為10 mL,與過量的氧氣混合再充分燃燒,將生成物通過濃硫酸,氣體體積減少15 mL,再通過堿石灰,氣體體積又減少20 mL(氣體體積均在同溫同壓下)。混合烴的組成可能為( )A.C2H4和C2H2B.C2H6和C2H4C.CH4和C3H4D.C4H10和C2H4A【考點三】烷烴、烯烴的性質1.關于有機物的性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H4氣體與Cl2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能生成CCl4B.CH2=CH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因為發生了氧化反應C.通常情況下,苯是無色液體,能在催化劑條件下與Br2發生取代反應D.聚乙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D2.下列五種烴,按它們的沸點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①2﹣甲基戊烷、②2,2﹣二甲基丁烷、③正己烷、④丙烷、⑤丁烷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③①②④⑤ D.④⑤②①③3.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烯 B.甲烷 C.四氯化碳 D.聚乙烯DA【考點五】乙炔的性質實驗10.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制備乙炔,并驗證乙炔的某些化學性質,制備的 乙炔氣體中往往含有少量的 H2S 和PH3氣體,請按下列要求填空:(1)實驗室制乙炔的化學方程式是: ;為了得到較為平穩的乙炔氣流,裝置 A 的分液漏斗中常用 來代替水。(2)裝置 B 中CuSO4溶液的作用是 。飽和食鹽水除去H2S雜質,以防干擾后續實驗CaC2+2H2O C2H2↑+Ca(OH)2(3)裝置 D 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4)若稱取m g 電石,反應完全后,生成的乙炔n g,則CaC2的純度為 (用m與n表示)。(5)寫出以乙炔和HCl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的方程式是: 紫紅色褪去×100%CH≡CH+HCl CH2=CHCl催化劑 nCH2=CHCl [ CH2—CH ]n催化劑Cl【考點六】苯的結構與性質5.苯分子結構中不存在碳碳單雙鍵交替結構,不能作為證據的事實是( )A.苯分子中碳碳鍵的鍵長均相等B.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經實驗測得鄰二甲苯只有一種結構D.苯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己烷6.由苯作原料不能經一步化學反應制得的是( )A.硝基苯 B.環己烷 C.溴苯 D.苯酚DD11.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種重要的溶劑。請回答下列問題:(1)把苯加入到盛有溴水的試管中,液體會出現分層現象,充分振蕩、靜置,出現橙紅色液體的一層在 層。(填“上”或“下”)(2)把苯加入到盛有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試管中,振蕩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說明苯分子中 (填“有”或“沒有”)碳碳雙鍵;(3)在濃硫酸作用下,苯在50~60℃可以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上沒有+ HNO3NO2+H2O濃硫酸 【考點七】苯的同系物7.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振蕩后溶液褪色,下列正確的解釋是( )A.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數比苯分子中碳原子數多B.側鏈受苯環的影響而易被氧化C.苯環被KMnO4所氧化而破壞D.苯環和側鏈的相互影響,同時被氧化B8.甲苯和苯一樣能發生溴代反應,產物四溴甲苯(苯環上的取代)可能的結構有( )A.6種 B.4種 C.5種 D.3種9.分子組成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已知苯環上只有一個取代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不能發生加成反應,但能發生取代反應B.該有機物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C.該有機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該有機物有4種不同結構DD各類烴與常見試劑反應的比較:烴 溴單質 溴水 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烷烴烯烴炔烴苯苯的 同系物(光照)取代不反應,萃取使溴水褪色不反應,互溶不褪色不反應加成加成加成褪色加成褪色加成褪色加成褪色氧化褪色氧化褪色一般不反應,催化條件下可取代不反應,萃取使溴水褪色不反應不反應氧化褪色不反應不反應,萃取使溴水褪色一般不反應,光照條件發生側鏈上的取代,催化條件發生苯環上的取代烴脂肪烴芳香烴烷烴:同系物烯烴:立體異構炔烴:乙炔苯:大π鍵苯的同系物:基團相互作用結構、性質、應用轉化、反應類型系統命名法書寫同分異構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