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導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教材,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和意義,初步認識中國的政治制度。2.通過觀看視頻,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通過分析材料,了解新中國成立的意義。3.通過本課的學習,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培養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開國大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難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知識結構】【新課探知】課標內容: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開國大典;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意義。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召開:1949年9月,會議在北平召開。2.任務:討論___________的問題。3.內容:(1)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_________的作用。(2)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_______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3)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______________》為代國歌,以_________為國旗,采用_____紀年。(4)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_______________。4.意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_________制度。二、開國大典時間 1949年10月1日概況 _______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意義 國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_______。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__________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國際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_________的力量【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當時的中國屬于新民主主義社會,還未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爭取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希望西藏_________派代表到北京談判。2.過程:1951年,西藏派出以_______________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北京談判,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_____________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3.意義:_________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提示】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實現了統一,香港、澳門、臺灣未回歸祖國,未實現祖國統一。 【核心素養】時空觀念:中國近代史分期歷史解釋、唯物史觀1. 同學們知道我們常說的“兩會”指的是哪兩個會議嗎?其中籌備成立新中國的會議是哪一次會議?“兩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簡稱。每年3月份“兩會”先后召開全體會議一次,每5年稱為一屆,每年會議稱X屆X次會議。由于兩個會議基本上在每年初春的大致相同時段召開,故簡稱兩會。兩會分為全國兩會和地方各級兩會。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會議都是《憲法》賦予的權利。籌備成立新中國的會議是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2. 新中國“新”在何處?舊中國 新中國(建國初)社會性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新民主主義社會國家命運 貧窮落后 任人宰割 獨立自主人民命運 受奴役受壓迫 當家作主【自我測評】1.知名人士徐鑄成回憶:“回想起那時,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濟濟一堂,各抒己見。共商建國大業,感到了民主的滋味。”與此相關的會議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2.它“展示了一副宏偉的建設藍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綱領。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前,它具有國家臨時憲法的作用”。這里的“它”是指(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3.“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制度,體現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原則,集中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智慧,防止出現政黨紛爭、相互傾軋的現象。”該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4.“1949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不僅是一個政權代替另一個政權,而且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文中描述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D.第一屆人大的召開5.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樂隊奏樂,樂曲應是( )A.《國際歌》 B.《義勇軍進行曲》 C.《黃河大合唱》 D.《松花江上》6.在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28響的寓意是( )A.當時有28個民族參加了開國大典 B.人民解放軍有28個方陣經過天安門廣場C.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28年 D.有28個團體參加了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7.下列關于西藏和平解放的敘述錯誤的是( )A.新中國成立時西藏還沒有和平解放B.1951年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C.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和阿沛·阿旺晉美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D.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獲得完全統一8.2024年,為熱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3周年,人們可以參觀“西藏和平解放史”展覽并在寄語墻上留言。下列最適合寫在寄語墻上的是( )A.走全面建設道路,建強大工業國家 B.祖國大陸獲統一,各族實現大團結C.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D.總路線大放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9.中國歷史新紀元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某校學生在制作迎國慶專題刊物時,收集到了下列材料。材料一:開國大典(照片)材料二:《人民日報》當日頭版材料三:(油畫)開國大典1953年創作材料四:到了中午,廣場上人山人海,形成了歡騰的海洋……快到下午三點鐘了,主席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鴉雀無聲中,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我的耳邊回響著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原輔仁大學學生谷宗藩2009年的口述回憶材料五: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參加完開國大典后寫的記敘文(1)上述圖片所反映的場景都發生在________年10月1日。(2)五則材料中屬于口述史料的是________,屬于圖像史料的是________,經過了藝術加工的史料是________。(3)若把“當時”“當事”的材料稱為原始史料。上述材料中屬于原始史料的是________。A.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 B.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五C.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D.材料一、材料三、材料五(4)材料四是“原輔仁大學學生谷宗落2009年的口述回憶”有一定的可信度。不過在使用這類史料時,需要注意其真實性和可靠性。你認為這類史料的可信度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5)如果想對這一歷史事件進一步了解與研究,我們可以怎么做?【挑戰突破】1.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與會代表認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這里的“工作”旨在( )A.創建新中國 B.實現祖國統一C.進行土地改革 D.制定《共同綱領》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表明《共同綱領》( )A.消滅了封建主義殘留 B.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誕生C.體現了社會主義因素 D.發揮國家正式憲法作用3.1949年10月1日,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人民首都的晴空里徐徐開起。參加慶典的王金風激動地說道:“你說多少年了吧?109年!就是中國人民前仆后繼啊,是不是啊?我想這個紅旗真正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與該場景相關的史事是( )A.重慶談判 B.渡江戰役 C.開國大典 D.三大改造4.在開國大典及以后的國慶等節日中,新中國的標志一一五星紅旗、北京天安門、《義勇軍進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構成的國家形象符號體系,在儀式的操演中實現了合法化、神圣化。這些措施( )A.強化了新政權的民眾認同感B.標志著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提升了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D.意味著人民當家做主新時代的到來5.“對于國家而言,它意味著祖國大陸的統一。”材料評價的是( )A.設置宣政院 B.設置駐藏大臣C.西藏和平解放 D.冊封達賴喇嘛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其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回答:(1)“三年以來”指什么時期以來?(2)“三十年以來”指什么事件以來?它標志著什么?(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標志著什么?從那時起,中國人民的內外敵人是誰?(4)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在哪次會議上決定興建的?該碑坐落在哪里?(5)文中“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的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哪三件大事?(6)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的目的是什么?(7)今天,我們青少年應當怎樣紀念革命先烈?怎樣繼承革命事業?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參考答案】【自我測評】1.D2.A3.D4.B5.B6.C7.D8.B9.(1)1949(2)材料四 材料一 材料三(3)B(4)時間久遠,記憶錯誤等。(5)去博物館、網上查找資料等。【挑戰突破】1.A2.C3.C4.A5.C6.(1)解放戰爭以來。(2)五四運動以來;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3)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4)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天安門廣場。(5)解放戰爭、五四運動、鴉片戰爭。(6)表示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崇敬和緬懷。(7)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要深深懂得,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凝聚著千百萬革命前輩的犧牲和艱苦斗爭,我們應發揚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