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蠶長大了—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課件—CONTENTS目 錄情境導入PART 01新知導入PART 02新知探究PART 03拓展延伸PART 0401PART情境導入新課聚焦不同動物的卵一樣嗎?剛出生的蠶的幼蟲與長大一些的蠶的幼蟲有什么區別?新課聚焦蠶卵已經孵化出了蠶寶寶,蠶寶寶就是蠶的幼蟲。剛出生的蠶的幼蟲是什么樣的?長大一些的蠶的幼蟲又是什么樣子呢?長大一些的蠶的幼蟲:變白了,變大了,會吐絲和蛻皮。剛出生的蠶的幼蟲:黑色的,很小,像螞蟻一樣。02PART新知導入科學探索探索一:觀察蠶房中的蠶的生活。1.觀察蠶房中蠶的生活和它們的“家”的變化。觀察方法:從蟻蠶孵出開始,觀察蠶寶寶的吃食、排便和活動等情況,了解蠶的生活和它們的“家”的變化,并記錄下來。(例:課堂觀察4齡蠶)不要用手觸摸蠶,因為它們非常柔弱。不要用手觸摸蠶,因為它們非常柔弱。科學探索探索一:觀察蠶房中的蠶的生活。觀察結果:蠶的生長需要食物,會排便,需要定期清理蠶沙,保持蠶盒的衛生。蠶在生長過程中會經歷蛻皮的過程,蛻去舊皮后,蠶進入新的齡期。觀察對象 進食情況 排便情況 活動情況4齡蠶 食量大,能吃下一整片葉子。 墨綠色、顆粒狀,能看見棱角。 有些在蠶盒里爬動;有些在吃食,有些蠶的頭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動,在休眠;有些蠶在蛻皮,蠶盒里能看到蠶蛻下的舊皮。科學探索探索一:觀察蠶房中的蠶的生活。2.怎么知道蠶還活著呢?蠶會運動、進食、排便,這說明蠶還活著。3.這一次看到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樣?這一次看到的蠶比上一次看到的大了一些,顏色也變白了,蠶房里的絲更多了。科學詞匯幼蟲通俗來講就是“幼蟲小時候”。幼蟲是動物個體發育中頗具形態和生理特點并有胚胎性質的發有階段;一般具有暫時性專有器官或構造,以適應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發育形式下的幼體則無此情形。通俗來講就是“幼蟲小時候”。科學探索探索二:用放大鏡觀察蠶的幼蟲和它的食物。科學探索1、頭部(1)形態:較小,位于蠶體的最前方,呈扁圓形。(2)組成:有咀嚼式口器、單眼(蠶頭左右各分布有6只單眼)等。2、胸部(1)位置:頭部后面的三個體節(環節)。(2)胸足:①數量:3對,胸部每一環節的腹面各有一對。②協助口器把持桑葉取食;吐絲時用于結繭;對爬行僅起輔助作用。科學探索3、腹部胸部后面的環節,由10個體節組成,第3、4、5、6節各有1對腹足,為蠶的運動器官。第10節有1對尾足,可用來挾持他物,固定身體。5、蠶的尾角:雌蠶尾角往前翹且有黑點;雄蠶尾角往上翹而無黑點。4、呼吸器官--氣門(1)形態:分布在身體兩側的黑色的小圓點。(2)數量:共有9對,胸部1對,腹部8對。(3)作用:氣門和蠶體內的器官相連,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進出口。科學探索觀察蠶的食物蠶的口器與蚊子的刺吸式口器不同,屬于咀嚼式口器,非常適于咀嚼桑葉。進食時,使用胸足協助口器把持桑葉,由上到下進食桑葉,在桑葉上會留下弧形的痕跡。隨著蠶的生長,食量會慢慢變大。蠶在進食后,就會開始排泄,排泄物是墨綠色顆粒,隨著蠶的長大,排泄物的顆粒也漸漸變大。尤其是4、5齡蠶的排泄物,可以看出其形狀近似短圓柱形。正在吃桑葉的蠶03PART新知探究交流研討研討一: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蠶剛孵化出的樣子:很小,很黑,像螞蟻一樣,身體很柔弱。生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身體由短變長,由細變粗,體色由黑色變成白色,身體表面有許多細毛變的光滑等。交流研討研討二:蠶用身體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圍的環境?蠶寶寶頭上雖然有六個單眼,但是視力非常不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體東西,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蠶是靠嗅覺和味覺器官來尋找和辨認食物的。交流研討研討三: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什么?蠶的幼蟲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食物,還要注意保持蠶盒適宜的溫度和濕度。04PART拓展延伸拓展提高(1)含義:蠶生長到一定的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蛻皮觀察蠶的蛻皮(2)原因:蠶蛻皮是因為蠶的外皮不會隨著蠶體的增長而增長,所以當它的身體增長到一定程度時 ,蠶就會換下較小的舊皮。(3)次數:蠶從蟻蠶到結繭前會蛻4次皮。拓展提高(1)含義:蠶在蛻皮前,不吃也不動,好像睡著了一樣,稱作“眠”。觀察蠶的蛻皮(2)時長:眠期長短不一,從數小時到一天。幼蟲發育到5齡末期,逐漸停止取食,蠶體收縮,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狀,此時叫熟蠶,開始吐絲。熟蠶眠拓展提高蠶到了5齡末期(蛻皮四次以后的5~8天),就逐漸老熟,停止進食,開始吐絲。在蠶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紙做一些小格子,為蠶寶寶結繭做準備。一旦發現蠶成熟了,就可以把它們放在架子或格子房上;如果沒有架子或格子房,蠶也會在盒子的角落里結繭。觀察蠶吐絲的過程,用圖畫記錄下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蠶的幼蟲生長過程中伴隨著眠和蛻皮現象;蠶的生長發育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氧氣和食物;蠶的身體能夠感知外界環境的刺激;蠶的幼蟲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由口、眼、足、氣門等結構,與取食、運動、呼吸等功能相適應。對養蠶活動和研究蠶的生長變化保持濃厚的興趣,領悟生命的可愛和可貴,懂得珍愛生命。課堂總結2.3 蠶長大了板書設計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