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三大改造 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實質、意義和缺點等基本史實。2.綜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對比三大改造方式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和綜合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三大改造的學習,體會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改造的探索和創造精神,激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熱情。【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義。教學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知識結構】【新課探知】課標內容:了解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原因:我國的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戶 的。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2.形式: 合作社。3.目的:走集體化和 的社會主義道路。4.高潮: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5.完成: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時間:1953年~1956年。2.形式: 合作社。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起止時間:1954年~1956年。2.形式:公私合營。3.政策: 。(與形式要區分開)4.贖買政策作用:實現了 ,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結果: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起止時間:1953-1956)五、三大改造積極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 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實質);社會主義 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 階段。【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唯物史觀1.為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新中國做了哪些努力?經濟上:一五計劃;三大改造政治上: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初步形成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體系2.三大改造的啟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必須處理好改造或改革與發展的關系【自我測評】1.下面是1953年12月發表在《解放日報》的漫畫《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該漫畫意在說明開展下列哪一運動的必要性( )A.社會主義改造 B.農業“大躍進” C.人民公社化 D.農村經濟體制改革2.社會主義改造的根本目的是( )A.農業實行生產合作社 B.實行公私合營 C.解放生產力 D.實現共產主義3.解放初期,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創舉是( )A.沒收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 B.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C.實行農業合作化 D.實行手工業合作化4.1956年,我國以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為特征的經濟體制確立了下來,這表明社會主義改造偏重于( )A.思想觀念層面的改造 B.生產技術改造C.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 D.生產方式改造5.三農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大事,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下列圖片反映了建國后我國土地政策的變革,其中改變了土地所有制性質的是( )A. B.C. D.6.1956年初,毛澤東對秘書田家英說:“我很高興,1949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么高興。”這是因為,1956年( )A.土地改革完成,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B.抗美援朝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三大改造即將完成,我國正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制度D.“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7.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8.如圖反映了我國公有制、私有制經濟成分比重的變化,這一變化是由于實行了(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社會主義工業化 D.三大改造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圖)材料二: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在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1)材料一中圖一的出現與什么事件有關?主要方式是什么?(2)圖二的出現與什么事件有關?在圖二所反映的事件中,黨和國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材料二中“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完成于何時?對這一事件應如何評價?【挑戰突破】1.經濟制度已經順利地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教導得到改造,國家的政治制度建設也具有了中國特色。這是因為(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展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2.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按全行業公私合營時資本家的資本發給定息,這種政策( )A.實現了和平過渡 B.學習了蘇聯的經驗 C.擾亂了經濟秩序 D.阻礙了經濟發展3.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最突出的意義在于( )A.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C.奠定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 D.極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4.中國共產黨誕生于民族危難之際,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其100周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歷史學家費正清說:“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的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社會差別。”材料二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國人民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材料三材料四 1953—1957年工業生產情況簡表。國家、工業生產發展情況 中國 英國 美國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速度 18% 4.19% 2.8%增產400萬噸鋼所用時間 5年 24年 15年(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第一種夢想變為現實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二中“嶄新的姿態”的理解。(2)材料一中第二種夢想實現后,我國農村土地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改變土地所有制后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3)材料三中我國公私經濟成分的比例情況與哪一事件有關?該事件有何歷史意義?(4)材料四反映出50年代我國工業發展的特點是什么?這得益于黨和政府實施的哪一發展規劃?【參考答案】【自我測評】1.A2.C3.B4.C5.C6.C7.C8.D9.(1)我國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方式: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2)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方式:公私合營。(3)時間:1956年底;評價:(積極)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消極)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挑戰突破】1.C2.A3.A4.(1)新中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2)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3)三大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工業發展增長速度快;一五計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