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選擇題專攻2.物質的分離、提純及規范描述核心精講011.物質分離、提純的方法(1)依據物質的物理性質選擇分離、提純的方法①“固+固”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②“液+液”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③“固+液”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2)依據物質的化學性質選擇分離、提純的方法方法 原理 雜質成分沉淀法 將雜質離子轉化為沉淀氣化法 將雜質離子轉化為氣體雜轉 純法 將雜質轉化為需要提純的物質 如雜質中含不同價態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劑或還原劑)、同一種酸的正鹽與酸式鹽(用酸、酸酐或堿)方法 原理 雜質成分氧化 還原法 用氧化劑(還原劑)除去具有還原性 (氧化性)的雜質 如用 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 除去N2中的O2熱分 解法 加熱使不穩定的物質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酸堿 溶解法 利用物質與酸或堿溶液混合后的差異進行分離 如用過量的 溶液除去Fe2O3中的Al2O3酸性KMnO4灼熱的銅網NaOH2.物質分離、提純的裝置①過濾 ②蒸發 ③蒸餾(分餾)④萃取與分液 ⑤洗氣 ⑥升華 ⑦減壓過濾3.物質分離、提純的精準描述(1)粗鹽的提純①實驗室提純粗鹽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取樣、 、 、 、 、_____。②若過濾時發現濾液中有少量渾濁,從實驗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過濾時漏斗中液面高出濾紙邊緣、玻璃棒靠在單層濾紙一邊弄破了濾紙。溶解沉淀過濾蒸發結晶(2)從某物質稀溶液中結晶的實驗操作①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 。②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或帶結晶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淀劑是否過量的判斷方法①靜置,取上層清液于一潔凈的試管中,繼續滴加少量 ,若無沉淀產生,則證明沉淀劑已過量,否則沉淀劑不過量。②靜置,取適量上層清液于一潔凈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與沉淀劑作用產生沉淀的試劑,若產生沉淀,則證明沉淀劑已過量,否則沉淀劑不過量。蒸發→結晶→過濾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沉淀劑(4)洗滌沉淀的操作將蒸餾水沿著玻璃棒注入 中至浸沒沉淀,靜置,待水 ,重復操作2~3次即可。(5)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象,證明沉淀已經洗凈。過濾器自然流下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或操作)NaHCO3 (Na2CO3)溶液 _____ 加酸轉化法FeCl2(FeCl3) 過量_____ _____FeCl3(FeCl2) _____ 加氧化劑轉化法Fe2O3(Al2O3) 過量 溶液 _____NH4Cl(FeCl3) 適量_____ _____KNO3(NaCl) 水 蒸發濃縮、_________應用示例1.常見物質的除雜CO2鐵粉過濾氯水NaOH過濾氨水過濾冷卻結晶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或操作)NaCl(KNO3) 水 蒸發結晶、_________炭粉(CuO) _____ _____Fe(Al)粉 過量 溶液 _____乙醇(水) CaO _____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 溶液 分液趁熱過濾鹽酸過濾NaOH過濾蒸餾Na2CO3混合氣體(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H2(NH3) _______ 洗氣Cl2(HCl) ______________ 洗氣CO2(HCl) _________________ 洗氣CO2(SO2) _________________ 洗氣CO2(CO) __________ -CO(CO2) ___________________ 洗氣2.常見混合氣體的除雜濃硫酸飽和NaCl溶液飽和NaHCO3溶液飽和NaHCO3溶液灼熱CuO石灰乳或NaOH溶液混合氣體(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NO(NO2) ___ 洗氣N2(O2) ___________ -CH4(C2H4) _____ 洗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灼熱的銅網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石灰乳注 常見氣體除雜裝置圖Ⅳ為冷凝除雜,如除去SO2中的SO3氣體,CO2中的H2C2O4氣體等。真題演練021.(2023·全國甲卷,9)實驗室將粗鹽提純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儀器中,本實驗必須用到的有①天平 ②溫度計 ③坩堝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燒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燈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1234567粗鹽提純涉及的操作及使用的儀器有溶解(⑥燒杯和玻璃棒)、除雜、過濾(漏斗、玻璃棒、⑥燒杯)、蒸發結晶(蒸發皿、⑧酒精燈、玻璃棒)。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驟及使用的儀器是稱量(①天平)→溶解(⑥燒杯和玻璃棒)→移液(⑥燒杯、玻璃棒、⑤容量瓶)→定容(膠頭滴管),故本題選D。12345672.(2022·廣東,4)實驗室進行粗鹽提純時,需除去Ca2+、Mg2+和 所用試劑包括BaCl2以及A.Na2CO3、NaOH、HCl B.Na2CO3、HCl、KOH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1234567 A B C D3.(2021·湖北,7)某興趣小組為制備1-氯-2-甲基丙烷(沸點69 ℃),將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CH2Cl2中,加熱回流(伴有HCl氣體產生)。反應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殘余的POCl3,分液收集CH2Cl2層,無水MgSO4干燥、過濾、蒸餾后得到目標產物。上述過程中涉及的裝置或操作錯誤的是(夾持及加熱裝置略)√1234567依題意,制備產品需要“攪拌、加熱回流”,A項正確;副產物氯化氫極易溶于氫氧化鈉溶液,不能直接將尾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這樣易發生倒吸現象,B項錯誤;分液收集二氯甲烷層需用到分液漏斗,振蕩時需將分液漏斗倒轉過來放氣,避免分液漏斗內氣壓過大,發生危險,C項正確;蒸餾時需要用溫度計指示溫度,冷凝水從下口進、上口出,提高冷凝效率,D項正確。1234567 A.過濾 B.排空氣法收集CO2 C.混合濃硫酸和乙醇 D.溶液的轉移4.(2022·海南,3)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1234567過濾時,漏斗下端應緊靠燒杯內壁,A操作不規范;CO2的密度大于空氣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B操作規范;混合濃硫酸和乙醇時,應將濃硫酸緩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C操作不規范;轉移溶液時,應使用玻璃棒引流,D操作不規范。1234567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僅能與H2S反應,而且也能與SO2反應,A項不能實現目的。選項 氣體(雜質) 方法A SO2(H2S) 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B Cl2(HCl) 通過飽和的食鹽水C N2(O2) 通過灼熱的銅絲網D NO(NO2) 通過氫氧化鈉溶液5.(2020·全國卷Ⅰ,9)下列氣體去除雜質的方法中,不能實現目的的是√1234567根據文中描述,將海水倒在鍋中加熱煮沸,看見白色的固體出現,就得到鹽,操作方法為濃縮結晶,故D正確。6.(2020·海南,2)古籍《天工開物》收錄了井鹽的生產過程。其中“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煉,頃刻結鹽,色成至白”的描述,涉及的物質分離操作為A.趁熱過濾 B.萃取分液 C.常壓蒸餾 D.濃縮結晶√1234567已知Fe3+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FeCl4]-,該配離子在乙醚(Et2O,沸點34.6 ℃)中生成締合物Et2O·H+·[FeCl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傾斜向下B.分液時,應先將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為無色,說明已達到分離目的D.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7.(2020·山東,8)實驗室分離Fe3+和Al3+的流程如下:1234567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傾斜向上,A項錯誤;分液時先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B項正確;水相為無色說明黃色配離子基本被萃取出來,C項正確;直形冷凝管有利于液體流出,故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D項正確。1234567物質分離與提純的思維模型思維建模考向預測03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A O2(N2) Mg粉 加熱B CO2(SO2) 飽和Na2CO3溶液 洗氣C Fe2O3(Al2O3) 鹽酸 過濾D Cl2(HCl) 飽和食鹽水 洗氣√1.下列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都正確的是12345加熱條件下鎂和N2、O2均能反應,A錯誤;二氧化碳也可以和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應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氣,B錯誤;氧化鐵也可以和鹽酸反應,應用NaOH溶液除雜,C錯誤;氯氣難溶于飽和食鹽水,HCl極易溶于水,可以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的HCl氣體,D正確。12345選項 氣體(雜質) 方法A SO2(HCl) 通過飽和亞硫酸鈉溶液B O2(NH3) 通過濃硫酸C CO(CO2) 通過氯化鋇溶液D Cl2(H2O) 通過過氧化鈉固體2.下列氣體去除雜質的方法中,能實現目的的是√12345SO2和HCl都可以和飽和亞硫酸鈉溶液反應,故A不能實現目的;氨氣為堿性氣體,能被濃硫酸吸收,氧氣不能被濃硫酸吸收,故B能實現目的;二氧化碳不能和氯化鋇溶液反應,故C不能實現目的;水能和過氧化鈉固體反應生成氧氣,引入新雜質,故D不能實現目的。123453.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A.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可用加熱法B.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將混合氣體依次通入酸性KMnO4溶液、濃硫酸C.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可通過飽和NaHCO3溶液D.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可用蒸餾法√12345除去Na2CO3固體中的NaHCO3可用加熱法,溶液不能用加熱法,A項錯誤;乙烯會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二氧化碳,引入新的雜質,B項錯誤;乙醇和乙酸會形成共沸物,不能直接蒸餾分離,可以先加入氧化鈣與乙酸反應,再進行蒸餾分離,D項錯誤。123454.工業電解精煉銅的溶液中含有Zn2+、Cu2+等離子,實驗室設計分離出Zn2+并制取膽礬的流程如下: 已知:Zn2+與NaOH的反應與Al3+類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濾液1與過量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操作①和②中用到的玻璃儀器完全相同C.系列操作②包括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D.可用無水乙醇洗滌膽礬晶體,除去表面的雜質√12345操作①是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是漏斗、燒杯、玻璃棒;系列操作②包括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需要的玻璃儀器是漏斗、燒杯、玻璃棒、酒精燈,故B錯誤、C正確;用無水乙醇洗滌晶體最主要的原因是除去晶體表面的水及雜質,而且不溶解晶體,同時易揮發,故D正確。123455.某同學采用工業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雜質)制取CaCl2·6H2O,設計了如下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固體Ⅰ中含有SiO2,固體Ⅱ中含有Fe(OH)3、Al(OH)3B.加入石灰水時,要控制pH,防止固體Ⅱ中Al(OH)3轉化為C.試劑a選用鹽酸,從溶液Ⅲ得到CaCl2·6H2O產品的過程中,應控制條件防止其分解D.若改變實驗方案,在溶液Ⅰ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濾去沉淀,其溶液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也可得到純凈的CaCl2·6H2O√12345向工業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雜質)中加足量酸,得到二氧化硅沉淀,所以固體Ⅰ中含有SiO2,溶液Ⅰ中加石灰水,控制pH,可以得到Al(OH)3、Fe(OH)3沉淀,即為固體Ⅱ,A項正確;12345試劑a為鹽酸,CaCl2·6H2O易分解,所以從溶液中獲得氯化鈣晶體時,要控制條件防止其分解,C項正確;若改變實驗方案,在溶液Ⅰ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濾去沉淀,其溶液中含有氯化銨雜質,D項錯誤。12345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