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七 選擇題專攻 4.物質的檢驗、鑒別、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共52張PPT)-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七 選擇題專攻 4.物質的檢驗、鑒別、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共52張PPT)-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資源簡介

(共52張PPT)
選擇題專攻
4.物質的檢驗、鑒別、簡
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核心精講
01
1.常見氣體的檢驗
(1)反應試劑錯誤
氣體 檢驗方法或思路
O2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NO 在空氣中立即變成紅棕色
CO 點燃時火焰呈淡藍色,燃燒產物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將氣體通過灼熱的CuO,CuO由黑色變成紅色,且氣體產物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氣體 檢驗方法或思路
CO2 無色無味的氣體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繼續通入又可變澄清;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SO2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NO2 通入水中得到無色溶液并產生氣泡,液面上方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水溶液顯酸性;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
Cl2 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
氣體 檢驗方法或思路
HCl 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靠近濃氨水時冒白煙;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NH3 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使酚酞溶液變紅;靠近濃鹽酸時冒白煙
CH2==CH2 點燃有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煙,燃燒產物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有機物 檢驗方法或思路
鹵代烴 首先加NaOH溶液并加熱,再加稀硝酸中和堿液,最后滴加AgNO3溶液
乙醇 可使有黑色氧化膜的灼熱銅絲變得光亮(生成銅),并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乙醛);與金屬鈉能夠平緩地反應,產生氫氣
醛、葡 萄糖 與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反應形成銀鏡;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加熱)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Cu2O)
有機物 檢驗方法或思路
羧酸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酯 與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共熱,紅色逐漸消失
淀粉 溶液遇碘變為藍色
蛋白質 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加濃硝酸并微熱,顏色變黃(含苯環結構的蛋白質用此法)
3.實驗目的、操作、現象與結論常見的陷阱設置
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判斷所得結論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邏輯陷阱
①用鉑絲蘸取某溶液進行焰色試驗,火焰呈黃色,則該溶液一定是鈉鹽溶液(  )
②向乙醇中加入濃硫酸,加熱,溶液變黑,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則該氣體是乙烯(  )
×
×
③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煙產生,則X一定是濃鹽酸
(  )
④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溶液一定是碳酸鹽或碳酸氫鹽溶液(  )
⑤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則蛋白質均發生變性(  )
⑥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將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苯酚鈉溶液中,產生白色渾濁,則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
×
×
×
(2)條件陷阱
①向NaCl和NaI稀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現黃色沉淀,則Ksp(AgCl)>Ksp(AgI)(  )
②先將硫代硫酸鈉與硫酸兩種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熱,觀察出現渾濁所用的時間,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
③溴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后,滴加AgNO3溶液,未出現淺黃色沉淀,則溴乙烷未發生水解(  )
④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微熱,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并加熱,無磚紅色沉淀,則說明淀粉未水解(  )
×
×
×
×
(3)原理陷阱
①向溶液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  )
②將SO2氣體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則此沉淀是BaSO3
(  )
③將SO3、SO2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則此沉淀是BaSO3、BaSO4(  )
④將Fe(NO3)2樣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則Fe(NO3)2晶體已氧化變質(  )
×
×
×
×
⑤向過氧化鈉樣品中滴加過量的鹽酸,將生成的氣體通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則樣品未變質(  )
⑥將SO2通入溴水(或碘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則SO2有漂白性(  )
⑦向2支盛有2 mL不同濃度Na2SO3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1 mL 2% H2O2溶液,觀察實驗現象,則可得出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
⑧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或雙氧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則該溶液中一定含Fe2+(  )
×
×
×
×
真題演練
02
1.(2023·江蘇,11)室溫下,探究0.1 mol·L-1 FeSO4溶液的性質,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項 探究目的 實驗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向2 mL FeSO4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B Fe2+是否有還原性 向2 mL FeSO4溶液中滴加幾滴酸性KMnO4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C Fe2+是否水解 向2 mL FeSO4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D Fe2+能否催化H2O2分解 向2 mL 5% H2O2溶液中滴加幾滴FeSO4溶液,觀察氣泡產生情況

1
2
3
4
5
6
7
8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應直接向待測液中滴加KSCN溶液,向待測液中滴加氯水會將Fe2+氧化為Fe3+干擾實驗,A錯誤;
向2 mL FeSO4溶液中滴加幾滴酸性KMnO4溶液,若觀察到溶液紫色褪去,說明Fe2+有還原性,B正確;
Fe2+發生水解反應:Fe2++2H2O 2H++Fe(OH)2使溶液顯酸性,應向2 mL FeSO4溶液中滴加2~3滴石蕊試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C錯誤;
向2 mL 5% H2O2溶液中滴加幾滴FeSO4溶液,若產生氣泡有可能是Fe3+的催化作用,而且未控制變量,無法比較,D錯誤。
1
2
3
4
5
6
7
8
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振蕩,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Fe2+具有還原性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品紅溶液,振蕩,加熱試管,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強
D 用pH計測量醋酸、鹽酸的pH,比較溶液pH大小 CH3COOH是弱電解質
2.(2022·江蘇,11)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1
2
3
4
5
6
7
8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無現象,振蕩,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溶液變為紅色,亞鐵離子被新制氯水氧化,說明Fe2+具有還原性,A正確;
SO2具有漂白性,可以和有色物質結合為無色物質,但不穩定,加熱易分解,又恢復原來的顏色,B正確;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溶液變為藍色,說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強,C正確;
用pH計測量醋酸、鹽酸的pH來證明CH3COOH是弱電解質時,需要測量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醋酸和鹽酸,D錯誤。
1
2
3
4
5
6
7
8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適量20%H2SO4溶液,加熱,冷卻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變藍 淀粉未水解
B 室溫下,向0.1 mol·L-1 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鎂粉,產生大量氣泡,測得溶液溫度上升 鎂與鹽酸反應放熱
C 室溫下,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BaCO3
D 向0.1 mol·L-1 H2O2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3.(2020·江蘇,13)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A項,加入少量碘水,溶液變藍,只能證明溶液中含有淀粉,但無法得出淀粉未水解的結論,可能是部分淀粉發生水解反應,錯誤;
C項,白色沉淀中還可能含有碳酸鈣,錯誤;
D項,反應物H2O2中-1價的O變為0價的O,H2O2失電子,說明H2O2具有還原性,錯誤。
1
2
3
4
5
6
7
8
4.(2023·遼寧,4)下列鑒別或檢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
B.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是否變質
C.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檢驗Na2SO3是否被氧化
D.加熱條件下用銀氨溶液檢驗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1
2
3
4
5
6
7
8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和碳酸鈉、碳酸氫鈉都能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不能達到鑒別的目的,A錯誤;
Fe2+變質后會生成Fe3+,與KSCN溶液反應變成紅色,可以達到檢驗的目的,B正確;
Na2SO3被氧化后會變成Na2SO4,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產生白色沉淀,可用來檢驗Na2SO3是否被氧化,C正確;
含有醛基的物質可以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單質,可以用來檢驗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D正確。
1
2
3
4
5
6
7
8
選項 試劑① 試劑②
A 氨水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Al2(SO4)3溶液
C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D KSCN溶液 FeCl3溶液
5.(2023·湖南,7)取一定體積的兩種試劑進行反應,改變兩種試劑的滴加順序(試劑濃度均為0.1 mol·L-1),反應現象沒有明顯差別的是

1
2
3
4
5
6
7
8
向氨水中滴加AgNO3溶液并振蕩,由于開始時氨水過量,沒有沉淀產生,發生的反應為AgNO3+2NH3·H2O===[Ag(NH3)2]NO3+2H2O;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并振蕩,開始時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發生的反應為AgNO3+NH3·H2O===AgOH↓+NH4NO3;當氨水過量后,繼續滴加氨水,沉淀逐漸減少直至沉淀完全溶解,發生的反應為AgOH+2NH3·H2O===[Ag(NH3)2]OH+2H2O,因此,改變兩種試劑的滴加順序后反應現象有明顯差別,A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向NaOH中滴加Al2(SO4)3溶液并振蕩,由于開始時NaOH過量,沒有沉淀產生,發生的反應為8NaOH+Al2(SO4)3===2NaAlO2+3Na2SO4+4H2O;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并振蕩,開始時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發生的反應為6NaOH+Al2(SO4)3===2Al(OH)3↓+3Na2SO4;當NaOH過量后,繼續滴加NaOH,沉淀逐漸減少直至沉淀完全溶解,發生的反應為NaOH+Al(OH)3===NaAlO2+2H2O,因此,改變兩種試劑的滴加順序后反應現象有明顯差別,B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向H2C2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并振蕩,由于開始時H2C2O4是過量的,KMnO4可以被H2C2O4完全還原,可以看到紫紅色的溶液褪為無色,發生的反應為5H2C2O4+2KMn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向KMnO4溶液中滴加酸性H2C2O4溶液并振蕩,由于開始時KMnO4是過量的,KMnO4逐漸被H2C2O4還原,可以看到紫紅色的溶液逐漸變淺,最后變為無色,因此,改變兩種試劑的滴加順序后反應現象有明顯差別,C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向KSCN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立即變為血紅色;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同樣立即變為血紅色,因此,改變兩種試劑的滴加順序后反應現象沒有明顯差別,D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選項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
A 向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 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 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弱
B 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2SO4固體 溶液先變成血紅色后無明顯變化 Fe3+與SCN-的反應不可逆
C 將食品脫氧劑樣品中的還原鐵粉溶于鹽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淺綠色 食品脫氧劑樣品中沒有+3價鐵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持續煮沸 溶液先變成紅褐色再析出沉淀 Fe3+先水解得Fe(OH)3膠體,再聚集成Fe(OH)3沉淀
6.(2023·浙江1月選考,16)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Fe2++Zn===Zn2++Fe,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強,A錯誤;
溶液變成血紅色的原因,Fe3++3SCN- Fe(SCN)3,與 和K+無關,B錯誤;
鐵離子可能先與單質鐵生成亞鐵離子,則溶液呈綠色,C錯誤;
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Fe(OH)3膠體,繼續加熱則膠體因聚沉變為沉淀,D正確。
1
2
3
4
5
6
7
8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
A 往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KI溶液,振蕩 分層,下層由紫紅色變為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 碘在濃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
B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鈉溶液點在pH試紙上 試紙變白 次氯酸鈉溶液呈中性
C 向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先滴加4滴0.1 mol·L-1KCl溶液,再滴加4滴0.1 mol·L-1 KI溶液 先產生白色沉淀,再產生黃色沉淀 AgCl轉化為AgI,AgI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
D 取兩份新制氯水,分別滴加AgNO3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變藍色 氯氣與水的反應存在限度
7.(2023·浙江6月選考,16)探究鹵族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碘化鉀溶液,振蕩,靜置,溶液分層,下層由紫紅色變為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說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碘與碘化鉀溶液中碘離子反應生成 使上層溶液呈棕黃色,證明碘在濃碘化鉀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能力,故A正確;
次氯酸鈉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漂白有機色質使其褪色,無法用pH試紙測定次氯酸鈉溶液的pH,故B錯誤;
1
2
3
4
5
6
7
8
由題意可知,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氯化鉀溶液時,硝酸銀溶液過量,再加入碘化鉀溶液時,只存在沉淀的生成,不存在沉淀的轉化,無法比較氯化銀和碘化銀的溶度積大小,故C錯誤;
新制氯水中的氯氣和次氯酸都能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使淀粉變藍色的碘,則溶液變藍色不能說明溶液中存在氯氣分子,無法證明氯氣與水的反應存在限度,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常溫下將鐵片分別插入稀硝酸和濃硝酸中,前者產生無色氣體,后者無明顯現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強
B 取一定量Na2SO3樣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濃HNO3,仍有沉淀
C 將銀和AgNO3溶液與銅和Na2SO4溶液組成原電池。連通后銀表面有銀白色金屬沉積,銅電極附近溶液逐漸變藍 Cu的金屬性比Ag強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蕩后靜置,水層顏色變淺 溴與苯發生了加成反應
8.(2023·新課標卷,11)根據實驗操作及現象,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常溫下,鐵片遇濃硝酸會發生鈍化,現象不明顯,不能據此比較濃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強弱,A錯誤;
濃硝酸會將BaSO3氧化為BaSO4,所以不能通過該實驗現象判斷樣品中含有硫酸根,B錯誤;
在形成原電池過程中,Cu作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了銅離子,導致溶液變為藍色,Ag作正極,溶液中Ag+在正極得電子生成Ag,所以該實驗可以得出Cu的金屬性比Ag強,C正確;
苯可將溴萃取到上層,使下層水層顏色變淺,D錯誤。
1
2
3
4
5
6
7
8
考向預測
03
1.為確定下列久置于空氣中的物質是否變質,所選檢驗試劑(括號內物質)能達到目的的是
A.NaOH溶液[Ba(OH)2溶液]
B.漂粉精(Na2CO3溶液)
C.氯水(AgNO3溶液)
D.Na2SO3溶液(BaCl2溶液)

1
2
3
4
5
6
7
8
NaOH溶液若變質會混有碳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故A正確;
漂粉精含氯化鈣、次氯酸鈣,無論次氯酸鈣是否變質,氯化鈣可電離出鈣離子,加碳酸鈉溶液均產生沉淀,不能檢驗是否變質,故B錯誤;
氯水及鹽酸中均含氯離子,與硝酸銀反應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檢驗是否變質,故C錯誤;
Na2SO3溶液變質會混有硫酸鈉,亞硫酸鈉和硫酸鈉均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檢驗是否變質,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2.檢驗下列物質所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選項 待檢驗物質(或離子) 所用試劑
A BaCl2溶液
B Na2CO3溶液中的NaOH 酚酞溶液
C 有機廢水中的酚類 FeCl3溶液
D 環己烯中的甲苯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1
2
3
4
5

6
7
8
Na2CO3、NaOH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不能用酚酞溶液檢驗Na2CO3溶液中的NaOH,故B錯誤;
酚類物質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可以用FeCl3溶液檢驗有機廢水中的酚類,故C正確;
環己烯、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環己烯中的甲苯,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3.下列除雜或鑒別方法利用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用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H2S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
C.用焰色試驗鑒別NaCl溶液和KCl溶液
D.用鹽酸鑒別Na2CO3固體和NaOH固體

1
2
3
4
5
6
7
8
硫酸銅溶液和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銅沉淀和硫酸,能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氫,但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二氧化碳不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故B符合題意;
焰色試驗是元素的性質,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鹽酸與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均屬于復分解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過量Cl2,溶液顏色最終為無色 氯氣不能氧化I-
B 向Ba(NO3)2溶液中持續通入SO2,產生白色沉淀 該沉淀為BaSO4
C 向葡萄糖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D 測定同溫度同濃度的CH3COONH4溶液和NaCl溶液的pH,兩者pH相等 該條件下兩種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等
4.(2023·海安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模擬)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氯氣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過量氯氣又將碘單質氧化為更高價態的碘,故溶液顏色最終為無色,A錯誤;
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將四價硫氧化為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淀,B正確;
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羥基都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錯誤;
CH3COONH4中醋酸根離子、銨根離子都會水解促進水的電離,而氯化鈉溶液中鈉離子、氯離子不影響水的電離,D錯誤。
1
2
3
4
5
6
7
8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向Cu(OH)2固體中分別滴加鹽酸和氨水;向Al(OH)3固體中分別滴加鹽酸和燒堿溶液,固體均溶解 Cu(OH)2和Al(OH)3均為兩性氫氧化物
B 取5 mL 0.1 mol·L-1 KI溶液于試管中,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充分反應后滴入5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 KI與FeCl3的反應存在一定的限度
C 向濃度均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同濃度AgNO3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 Ksp(AgI)>Ksp(AgCl)
D 將溴乙烷、乙醇和燒堿的混合物加熱,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褪色 溴乙烷發生了消去反應
1
2
3
4
5
5.(2023·江蘇省決勝新高考高三4月大聯考)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6
7
8
Cu(OH2)溶于過量氨水時形成配合物,不能說明其為兩性氫氧化物,A項錯誤;
Fe3+和I-反應生成Fe2+和I2,I-過量,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Fe3+,證明KI與FeCl3的反應存在一定的限度,B項正確;
I-和Cl-濃度相同,先生成的沉淀其溶度積小,所以Ksp(AgI)<Ksp(AgCl),C項錯誤;
生成物乙烯和揮發的乙醇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一定溫度下向某容器中充入HI氣體,一段時間后壓縮容器體積為原來的一半,觀察氣體顏色變化 氣體壓強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動
B 用pH計測量Mg(OH)2、Al(OH)3飽和溶液的pH,比較溶液pH大小 Mg金屬性比Al強
C 向NaBr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氧化性:Cl2>Br2>I2
D 向兩份等濃度、等體積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2滴等濃度的MnSO4溶液和CuSO4溶液,觀察產生氣泡的速率 催化能力:Mn2+>Cu2+
6.(2023·海安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階段考試)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1
2
3
4
5

6
7
8
對于反應H2(g)+I2(g) 2HI(g),反應前后氣體的分子數相等,壓縮容器體積為原來的一半,I2(g)的濃度增大,混合氣體的顏色加深,但平衡不發生移動,A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Mg(OH)2、Al(OH)3飽和溶液的濃度不同,不能確定Mg金屬性比Al強,B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Cl2、Br2都能與KI發生反應,不能確定Br2與I2的氧化性強弱,C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1
2
3
4
5
6
7
8
等濃度、等體積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2滴等濃度的MnSO4溶液和CuSO4溶液,前者產生氣泡的速率比后者快,則表明前者H2O2分解的速率快,催化能力:Mn2+>Cu2+,D能達到探究目的。
1
2
3
4
5
6
7
8
7.(2023·海安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苯酚鈉水溶液中通入CO2,觀察溶液是否渾濁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B 向CO還原Fe2O3所得產物中加入稀鹽酸,滴加KSCN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Fe2O3全部被還原
C 取4 mL乙醇,加入12 mL濃硫酸及少量沸石,迅速升溫至170 ℃,將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2 mL酸性KMnO4溶液中,觀察溶液是否褪色 乙醇消去反應的產物為乙烯
D 向丙烯醛中加入過量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不再生成磚紅色沉淀,靜置,向上層清液滴加溴水,觀察溴水是否褪色 丙烯醛中含有碳碳雙鍵
1
2
3
4
5

6
7
8
向苯酚鈉水溶液中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則表明發生反應
+CO2+H2O―→ + ,從而說明碳酸的酸性強于苯酚,A能達到目的;
乙醇蒸氣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不能達到目的;
丙烯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后的溶液呈堿性,能與Br2反應,從而使溴水褪色,不能說明丙烯醛中含有碳碳雙鍵,D不能達到目的。
1
2
3
4
5
6
7
8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KNO3和K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鋁粉并加熱,管口放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紙變為藍色
B 向20%麥芽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熱,再加入NaOH溶液調至堿性,再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出現銀鏡 麥芽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
C 室溫下,測定濃度均為0.1 mol·L-1的CH3COONa與HCOONa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大 結合H+的能力:CH3COO->HCOO-
D 向飽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攪拌,過濾,向洗凈的沉淀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放出 Ksp(BaSO4)>Ksp(BaCO3)
8.(2023·江蘇省百校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聯考)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麥芽糖本身也能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B錯誤;
CH3COONa溶液的pH大,說明CH3COO-的水解程度更大,結合氫離子能力更強,C正確;
1
2
3
4
5
6
Ksp(BaCO3),D錯誤。
7
8
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青阳县| 平果县| 库尔勒市| 临沭县| 齐河县| 周至县| 高密市| 吴川市| 墨江| 海兴县| 民丰县| 郎溪县| 长治县| 贵德县| 聂拉木县| 门头沟区| 和顺县| 忻州市| 青海省| 扶风县| 罗定市| 灵丘县| 六枝特区| 正蓝旗| 芜湖市| 东阳市| 小金县| 静宁县| 德兴市| 五华县| 米泉市| 丹巴县| 安康市| 宜昌市| 嘉定区| 都兰县| 虞城县| 西青区| 来安县|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