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選擇題專攻1.常用儀器的識別及基本操作核心精講011.儀器的識別(1)用作容器或反應器的儀器①試管 ②蒸發皿 ③坩堝 ④圓底燒瓶 ⑤平底燒瓶 ⑥燒杯 ⑦蒸餾燒瓶 ⑧錐形瓶 ⑨集氣瓶 ⑩廣口瓶 燃燒匙(2)用于分離、提純和干燥的儀器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球形干燥管(3)常用計量儀器①量筒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溫度計 ⑤托盤天平(4)其他儀器①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 ②表面皿 ③滴瓶 ④膠頭滴管2.常見試劑的保存方法總結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氧化 ①密封或用后立即蓋好; ②加入還原劑; ③隔絕空氣 ①Na2SO3、Na2S、KI溶液等用后立即蓋好;②向FeSO4溶液中加少量鐵屑;③K、Na保存在煤油中,Li保存在石蠟油中防與CO2反應 密封保存,減少暴露時間 NaOH、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體等密封保存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揮發 ①密封,置于陰涼處; ②液封 ①濃鹽酸、濃氨水等置于陰涼處;②液溴用水封防燃燒 置于冷暗處,不與氧化劑混合貯存,嚴禁火種 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 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陰暗處 濃HNO3、KMnO4溶液、AgNO3溶液、氯水等防水解 加入酸(堿)抑制水解 FeCl3溶液中加稀鹽酸;Na2S溶液中加NaOH溶液保存依據 保存方法 典型實例防腐蝕 ①腐蝕橡膠的物質用玻璃塞或塑料塞; ②腐蝕玻璃的物質用塑料容器 ①濃HNO3、酸性KMnO4溶液、氯水、溴水等腐蝕橡膠;②氫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防黏結 堿性溶液用橡膠塞 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3.常見實驗安全事故的處理實驗安全與事故 處理方法少量濃硫酸濺到皮膚上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酒精、Na、Mg等在實驗臺上著火 用濕抹布或沙子蓋滅,不能用水滅火濃NaOH溶液濺到皮膚上 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稀硼酸苯酚沾到皮膚上 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誤食重金屬鹽 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并及時送往醫院水銀灑到桌面或地面上 撒上硫粉并進行處理防爆炸 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防污染 尾氣吸收或點燃(可燃性氣體)4.熟記必備基本操作(1)測定溶液pH的操作將一小塊pH試紙放在干燥潔凈的表面皿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到pH試紙中央,待變色 后再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對應的pH。(2)容量瓶檢漏操作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立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有無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將瓶正立并將 塞緊,把容量瓶倒立過來,再檢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穩定瓶塞旋轉180°后(3)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①酸式滴定管:關閉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將___________________,重復上述操作。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②堿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輕輕擠壓 ,放出少量液體,再次觀察滴定管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活塞旋轉180°玻璃球(4)滴定管趕氣泡的操作①酸式滴定管:右手將滴定管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開活塞使溶液沖出,從而使溶液充滿 。②堿式滴定管:將膠管彎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傾斜,用兩指捏住膠管,輕輕擠壓 ,使溶液從尖嘴流出,即可趕出堿式滴定管中的氣泡。尖嘴玻璃球(5)裝置氣密性檢查①簡易裝置(如圖):將導氣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氣體),用手捂熱試管,觀察現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冷卻到室溫后,導管口形成 ,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一段水柱②有長頸漏斗的裝置(如圖):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中加入適量水,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水柱,停止加水,過一段時間后,若漏斗中的水柱高度________,則裝置氣密性良好。答題模板形成密閉體系―→操作―→描述現象―→得出結論。不變化(6)氣體驗滿和檢驗操作①氧氣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②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的驗純方法:用 收集一小試管的氣體,用大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火焰,放開手指,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氣體不純;若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則說明氣體純凈。③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氣體已收集滿。排水法④氨氣驗滿: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氣體已收集滿。⑤氯氣驗滿: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氣體已收集滿。(7)焰色試驗的操作先將鉑絲蘸取鹽酸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反復幾次,直到與酒精燈火焰顏色接近為止。然后用鉑絲蘸取少量待測液,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若呈黃色,則說明溶液中含Na+;若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到火焰呈紫色,則說明溶液中含K+。(8)濃H2SO4稀釋操作將濃H2SO4沿燒杯壁緩緩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真題演練021.(2023·山東,2)實驗室中使用鹽酸、硫酸和硝酸時,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稀鹽酸:配制AlCl3溶液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C.稀硝酸:清洗附有銀鏡的試管D.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12345實驗室配制AlCl3溶液時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以抑制Al3+水解,A不符合題意;蔗糖和淀粉水解時常采用稀硫酸作催化劑,B不符合題意;清洗附有銀鏡的試管用稀硝酸,反應原理為3Ag+4HNO3(稀)===3AgNO3+NO↑+2H2O,C不符合題意;苯的磺化是苯和濃硫酸共熱生成苯磺酸的反應,故不需要用到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溶液,D符合題意。12345眼睛濺進酸液,用大量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并及時就醫,故A錯誤;活潑金屬會與水反應,所以其燃燒起火時,用滅火毯(石棉布)滅火,故D正確。2.(2023·山東,4)實驗室安全至關重要,下列實驗室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是A.眼睛濺進酸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沖洗B.皮膚濺上堿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沖洗C.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D.活潑金屬燃燒起火,用滅火毯(石棉布)滅火√123453.(2022·山東,2)下列試劑實驗室保存方法錯誤的是A.濃硝酸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B.氫氧化鈉固體保存在廣口塑料瓶中C.四氯化碳保存在廣口塑料瓶中D.高錳酸鉀固體保存在棕色廣口瓶中√12345濃硝酸見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故濃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A正確;氫氧化鈉固體能與玻璃中的SiO2反應,故氫氧化鈉固體需保存在廣口塑料瓶中,B正確;四氯化碳是一種有機溶劑,易揮發,且能夠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廣口塑料瓶中,應該保存在細口玻璃瓶中,C錯誤;高錳酸鉀固體受熱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廣口瓶中、陰冷處密封保存,D正確。12345A.堿式滴定管排氣泡 B.溶液加熱 C.試劑存放 D.溶液滴加 4.(2022·湖南,4)化學實驗操作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基礎。下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12345堿式滴定管排氣泡時,把橡膠管向上彎曲,出口上斜,用力捏擠玻璃珠使溶液從尖嘴涌出,氣泡即可隨之排出,A符合規范;用試管加熱溶液時,試管夾應夾在距離管口的 處,用酒精燈外焰加熱,B不符合規范;實驗室中,有機物和無機物要分開存放,鹽酸和NaOH要分開存放,C不符合規范;用膠頭滴管滴加溶液時,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內部,D不符合規范。123455.(2022·山東,6)實驗室用基準Na2CO3配制標準溶液并標定鹽酸濃度,應選甲基橙為指示劑,并以鹽酸滴定Na2CO3標準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可用量筒量取25.00 mL Na2CO3標準溶液置于錐形瓶中B.應選用配帶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標準溶液C.應選用燒杯而非稱量紙稱量Na2CO3固體D.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顯橙色√12345量筒的精確度不高,不可用量筒量取Na2CO3標準溶液,應該用堿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 mL Na2CO3標準溶液置于錐形瓶中,A說法錯誤;Na2CO3溶液顯堿性,盛放Na2CO3溶液的容器不能用玻璃塞,以防堿性溶液腐蝕玻璃產生有黏性的硅酸鈉而將瓶塞黏住,故應選用配帶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標準溶液,B說法正確;12345Na2CO3有吸水性且有一定的腐蝕性,故應選用燒杯而非稱量紙稱量Na2CO3固體,C說法正確;Na2CO3溶液顯堿性,甲基橙滴入Na2CO3溶液中顯黃色,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時,溶液由黃色突變為橙色且半分鐘之內不變色即為滴定終點,故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顯橙色,D說法正確。12345考向預測03A.甲圖所示儀器使用前需檢查是否漏水B.乙圖所示儀器用于蒸餾時,冷卻水應從下口通入C.丙圖所示儀器用于觀察氯化鈉的焰色試驗D.丁圖所示儀器可用于酸堿中和滴定和減壓過濾 甲 乙 丙 丁√1.甲~丁圖為中學化學常用儀器的全部或局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23456 甲 乙 丙 丁甲圖可表示滴定管,使用前需檢查是否漏水,故A正確;乙圖所示儀器為球形冷凝管,該儀器不能用于蒸餾,因為冷凝下來的液體會存留于球泡處,故B錯誤;123456 甲 乙 丙 丁銅絲加熱時有顏色,不能用銅絲蘸取NaCl溶液做焰色試驗,故C錯誤;丁圖所示儀器為吸濾瓶,可用于減壓過濾,不能用于酸堿中和滴定,故D錯誤。1234562.下列有關實驗方法正確的是A.用X射線衍射實驗可獲得青蒿素分子的結構B.用廣泛pH試紙測得醋酸溶液的pH為2.0C.用淀粉溶液檢驗海水中的碘元素D.用25 mL堿式滴定管量取16.60 mL高錳酸鉀溶液√123456測定分子的空間結構最普遍的方法是X射線衍射實驗,可以看到微觀結構,可以測定晶體的晶胞參數,從而確定分子的結構,故A正確;用廣泛pH試紙測得的某溶液的pH只能為整數,故B錯誤;海水中沒有碘單質,所以不能用淀粉溶液檢驗海水中的碘元素,故C錯誤;高錳酸鉀可氧化橡膠,則應選25 mL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錳酸鉀溶液,故D錯誤。1234563.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金屬鈉著火時使用泡沫滅火器滅火B.氯水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并置于陰暗處C.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將氯化鐵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再加入水稀釋D.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再涂上3%~5% NaHCO3溶液√123456金屬鈉著火生成過氧化鈉,與泡沫滅火器噴出的二氧化碳、H2O反應,生成的氧氣助燃,不能滅火,應該用(干燥的)沙土鋪蓋滅火,A錯誤;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將氯化鐵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其目的是抑制氯化鐵的水解,再加水稀釋至所需濃度,C正確;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避免強堿強烈的腐蝕性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不能使用強堿中和,再涂上3%~5% NaHCO3溶液,D正確。1234564.利用下列玻璃儀器(導管及非玻璃儀器任選)能完成的實驗是A.實驗室制乙烯 B.配制1 mol·L-1硫酸C.從海帶灰中提取碘單質 D.實驗室制乙酸乙酯√123456實驗室制乙烯需要控制溫度在170 ℃,因此需要溫度計,故A錯誤;配制1 mol·L-1硫酸需要用膠頭滴管定容,故B錯誤;從海帶灰中提取碘單質需要萃取分液,因此需要分液漏斗,故C錯誤;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試管、導管及非玻璃儀器,故D正確。1234565.下列有關化學藥品的配制和保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將盛有KMnO4與乙醇的試劑瓶保存于同一個藥品櫥中B.配制Na2S溶液時加入少量H2S防止水解C.純堿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試劑瓶中D.金屬鈉遇到氧氣和水均會反應,應保存在煤油中或石蠟油中√123456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能和乙醇反應,不能將盛有KMnO4與乙醇的試劑瓶保存于同一個藥品櫥中,A錯誤;Na2S溶液水解顯堿性,配制Na2S溶液時應加入少量氫氧化鈉防止水解,B錯誤;純堿溶液水解顯堿性,會和玻璃中的SiO2反應,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試劑瓶中,C錯誤。1234566.下列實驗操作或實驗儀器的使用錯誤的是A.用剩的藥品均不能放回原試劑瓶B.用pH計測量NaClO溶液的pH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50 mL高錳酸鉀溶液D.洗凈的錐形瓶和容量瓶不需要干燥√123456金屬Na等應放回原試劑瓶,A錯誤;NaClO溶液具有強氧化性,會漂白pH試紙,可以用pH計測量NaClO溶液的pH,B正確;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需要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2.50 mL高錳酸鉀溶液,C正確。123456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