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第三單元 太陽、地球和月球教科版(2017)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CONTENTS目錄導入新課PART 01新知探究PART 02課堂練習PART 03拓展延伸PART 0401PART導入新課1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日晷是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太陽位置的變化會引起物體影子的變化。科學概念目標23掌握制作簡易日晷的方法。能根據觀察記錄紙,實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變化規律。科學探究目標2愿意參與小組活動,主動承擔小組任務,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實驗觀察中感受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科學觀察活動保持較高的興趣,積極投人到長時間的觀察記錄中。科學態度目標23體會古時候人們利用生活中的現象和自然規律,設計計量時間儀器,從而方便生活的過程。體會技術發展對認知自然規律的推進作用。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202PART2新知探究太陽為我們送來光和熱。陽光下,物體會產生影子。一天中,影子有什么變化規律呢?我們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個簡易的日晷,幫助我們找到影子變化的規律。rì guǐ日 晷晷針晷面日晷的發明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由晷針和晷面兩部分構成。“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實驗材料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同樣大小的平紙板指南針橡皮擦鉛筆和尺子牙簽在一個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在紙板上標注方向。1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上。2根據太陽找方向 對準方向,平放紙板口訣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我們還可以用指南針來確定方向。方位口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紙板的中心,豎直地立上小短桿。3在紙板的中心立上小短木桿先將牙簽尖的一頭垂直插入橡皮中央。然后將橡皮放在紙板的中心,調節牙簽與桌面保持垂直。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和記錄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長短。每次記錄時,要標上觀察的時間。4在紙板上描繪影子間隔越短,影子變化記錄會越精確。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律。5我發現:從早晨到下午,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即:早晨影子_____,然后逐漸變_____,中午最_____,然后再變_____。長→短→長長短短長1.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什么規律?東北西南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影子的長度變化:上午 中午 下午長 → 短 → 長影子的方向變化:西 → 北 → 東太陽的方向變化:東 → 南 → 西太陽的位置變化:低 → 高 → 低2.根據影子的變化規律,說說太陽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③傍晚 ②中午 ①清晨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同時,太陽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南→西太陽在天空中的高低變化是:低→高→低。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對比一下,我們制作的簡易日晷和真正的日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點:古代日晷和我們制作的簡易日晷都是利用太陽的位置來測定時間的。不同點:古時候的晷面兩面都有刻度,分為十二個時辰,一般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03PART課堂練習3選 擇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 )時最短。A.早晨 B.正午 C.傍晚2.地球上的光主要來自( )。A.太陽 B.電燈 C.火把3.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是( )。A.長—短 B.短—長 C.長—短—長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方向是( )。A.西—南—東 B.西—北—東 C.東—北—西ABCB01PART4拓展延伸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制作和使用簡易日晷1.在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并標注方向2.在室外根據太陽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上3.在紙板中心豎直地立上小短桿4.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影子的位置和長短5.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律長短:日出后到正午日影漸短,正午日影最短,正午到日落日影漸長方向:像時鐘一樣轉動,大體上是自西向東日影變化規律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