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專題22 古代亞非文明(原卷版)距今約二三百萬年,人類形成。從早期人類的出現到15世紀末期,人類社會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初步了解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以及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及其傳播。知識點一 古代埃及1.發源地:非洲東北角的 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 2.出現國家:約從 年開始,在尼羅河下游出現奴隸制小國。 3.初步統一: 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4.強盛:在新王國時代法老 統治時期 , 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 5.衰亡:公元前525年, 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古埃及沒有延續下去。 6.文明成果:獅身人面像(象征國王權力與尊嚴); 是國王(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陽歷是突出的天文學成就,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識點二 古代兩河流域1.發源地:西亞的 與底格里斯河流經的兩河流域。 2.出現國家:約從 年起產生。 3.初步統一:約 世紀。 4.強盛: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 在位時,完成了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5.文明象征:(1)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2)楔形文字。知識點三 古代印度1.發源地:最早出現于 流域。 2.早期文明遺址:約為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的哈拉帕和 等。 3.鼎盛: 王朝統治時期,首都華氏城。4.文明象征(1)種姓制度:①內容: (掌管祭祀)、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和首陀羅(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②特點: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2)佛教:①創立:公元前6世紀, (被稱為釋迦牟尼)。②教義: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 ”;宣揚“忍耐順從”。③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佛教傳到中國內地。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古代埃及示意圖 古代兩河流域示意圖 古代印度示意圖金字塔 古埃及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 印度貴族出行圖獅身人面像 釋迦牟尼佛像(2)時空觀念:在圖中A.B.C三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有一項殘酷壓迫奴隸或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內容。想一想,分別是什么?這些國家是在什么樣的地理環境中發源的,為什么?答案:(3)唯物史觀: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約30年的時間,用了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平均每塊石頭重約2.5噸,砌筑的石頭之間未用任何黏合物,卻嚴密得天衣無縫。據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撰寫的《歷史》記載: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在頭十年中間,人們苦于修筑可以使石頭運過去的道路。金字塔是哪一地區文明的象征?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你對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答案:1.制定《漢謨拉比法典》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2.四大文明古國都誕生在大河流域,都是農業文明;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都是奴隸制國家,都殘酷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3.在古代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下,國王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屬于第一等級。 ( )錯因分析:國王屬于第二等級。1.(2023年湖北省隨州市)下列古文明中,與中華文明興起的地理環境一樣,產生于大河流域適宜農耕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臘 C.古羅馬 D.古伊朗2.(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歷史,它屬于( )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代埃及的是(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漢謨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4.(2023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屬于下圖所示文明地區的人們所創造的是(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C.羅馬大競技場 D.帕特農神廟5.(2023年陜西省A卷)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屬于其成果的是( )A.《荷馬史詩》 B.雅典民主政治C.金字塔 D.羅馬大競技場6.(2023年陜西省B卷)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屬于其成果的是( )A.金字塔 B.羅馬大競技場 C.《荷馬史詩》 D.雅典民主政治7.(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法老自稱是神之子。作為神靈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權威。這說明法老( )A.推行了種姓制度 B.受到希臘哲學影響C.建立了幕府統治 D.利用神權強化王權8.(2023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季四個月,年末另加五天為節日。由此可見,太陽歷的制定( )A.體現了法老的權威 B.印證了古埃及的神話C.促進了國家的統一 D.受到了自然環境影響9.(2023年貴州省貴陽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古代埃及文明發源于(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10.(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納美爾將他的統治權延伸覆蓋到上下埃及的兩方土地之上。這表明古埃及( )A.初步實現統一 B.遭到外族入侵C.文明未能延續 D.等級制度森嚴1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古巴比倫王國,一個奴隸因為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而被處以割耳之刑。此判罰的依據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漢謨拉比法典》 D.《拿破侖法典》12.(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我們從中可以了解( )A.古中國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倫文明 D.古印度文明13.(2023年四川省達州市)古代亞洲、非洲、歐洲地區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誕生于兩河流域的是( )A.《十二銅表法》 B.《天方夜譚》 C.《漢謨拉比法典》 D.《荷馬史詩》14.(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學習歷史要基于史實得出客觀的結論。下列結論與史實相符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十二銅表法》——完全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C.《拿破侖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5.(2023年甘肅省天水市)下表為某同學整理的古代亞非地區文明成果簡表。表中“▲”處的內容最有可能是( )文明古國 古埃及 古巴比倫王國 古印度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 梵文、佛教、種姓制度A.《十二銅表法》 B.《漢謨拉比法典》 C.《荷馬史詩》D.《天方夜譚》16.(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1787年美國憲法17.(2023年湖北省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下表是對《漢謨拉比法典》中法律條文的不定全統計《漢謨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條文 涉及內容歸類第44-47條、第78-88條、第268-272條、第276-277條 租貨第273條、第274條、第275條 雇傭第35-41條、第71條、第278條、第279條、第281條 購買、交換第89-96條、第117-119條 借貸這表明古巴比倫( )A.法律體系完善 B.商品經濟活躍C.民主政治發達 D.社會等級森嚴18.(2023年甘肅省蘭州市)刻寫《漢謨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現的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沙瑪什向國王漢謨拉比授予權杖的情景。該情景表達的思想是( )A.君權神授 B.專制主義 C.人文主義 D.理性主義19.(2023年黑龍江省綏化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C.《新法典》 D.《拿破侖法典》20.(2023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倫王國創造的是( )A.金字塔 B.《荷馬史詩》C.帕特農神廟 D.《漢謨拉比法典》21.(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 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22.(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讀《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下圖),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產生于圖中的( )A.A B.B C.C D.D23.(2023年貴州省貴陽市)古代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明成果。出現在這里,為人類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國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中國24.(2023年湖南省岳陽市)九年級某學生在學習世界三大宗教時,寫下了“喬達摩·悉達多”“眾生平等”“忍耐順從”等課堂筆記。他正在學習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蘭教25.(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國、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無一不是在農耕畜牧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其形成過程中帶有許多共同點;同時,……畢竟是在不相同的區域內成長起來的,因而又帶有明顯的區域文化和區域文明的特點。”據此可知( )A.人類文明最初誕生于兩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進區域文明的發展C.文明成長呈現地域性與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26.(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下表是古代亞非地區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覽表。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尼羅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兩河流域 楔形文字、《漢漠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黃可流域和長江流域 甲骨文、青銅器據此可知,人類早期文明具有( )A.多樣性 B.開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27.(2023年湖南省張家界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到“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眾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順從”等詞語。這些詞語來源于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28.(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 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29.(2023年山東省濟寧市)某古代國家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如下圖所示),該古代國家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臘30.(2023年河南省)下表內容是古代多個國家或地區表示1至5的計數符號。這反映了( )古印度美索不達米亞拉丁語系國家A.人類文化的多元 B.亞非文明的交往C.書寫系統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貢獻3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A.統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繼承性32.(2022年遼寧沈陽)古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陰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開始漲水。他們據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材料反陜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A.天文歷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醫學 D.文學藝術33.(2022年湖北襄陽)下列屬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A.金字塔 B.長城 C.佛教的創立 D.《漢漠拉比法典》34.(2022年湖南常德)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這主要是由于尼羅河流域( )A.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B.適合于農業耕作C.民主政治起源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35.(2022年湖北隨州)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圖片,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兩河流域文明D.中國古代文明36.(2022年湖北宜昌)大英博物館有一具木乃伊棺(見下圖),從棺木上的銘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時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納克阿蒙神廟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應屬于( )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C.羅馬文明 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37.(2022年四川眉山)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約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約146.5米,基底每邊長230多米,用石200多萬塊,平均每塊重2.5噸左右。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統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學技術領先于世C.國家組織力量強大 D.建筑材料非常豐富38.(2022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代埃及的一項是(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 C.佛教 D.甲骨文39.(2022年貴族黔東南)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中國人稱之為( )A.“金字塔” B.萬神廟 C.帕特農神廟 D.摩亨佐·達羅遺址40..(2022年黑龍江大慶)下列古跡屬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A. B.C.D.41.(2022年江蘇宿遷)《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或窩藏奴隸者,都要被處以死刑。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無公民權的自由民。據此可知,它( )A.維護奴隸主利益 B.主張君權神授C.提倡自由與平等D.是歐洲民法的基礎42.(2022年山東泰安)“此前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這說明《十二銅表法》( )A. 結束了羅馬貴族的司法專斷 B. 使貴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權利C.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會的民主政治 D. 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羅馬平民利益43.(2022年江蘇蘇州)讀下列兩張圖片,兩部法律的共同之處是(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產生于歐洲的中世紀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質上44.(2022年山東東營)古羅馬城的建設經歷了王政時代、共和國時代、帝國時代三個階段。“帝國時代”的開創者是( )A.亞歷山大 B.伯里克利 C.凱撒 D.屋大維45.(2022年吉林)古代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古代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廟46.(2022年浙江杭州)某學習小組開展“古代中外文物鑒賞”項目學習,以下文物為古希臘時期的是( )A. B.C. D.47.(2022年湖南長沙)他是古希臘的偉大的哲學家,終生在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認為求得知識最好的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A.釋迦摩尼 B.孔子 C.蘇格拉底 D.穆罕默德48.(2022年遼寧盤錦)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近代西方文學、藝術、史學等無不發端于此。以下建筑,屬于古希臘的是( )A.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 C.羅馬大競技場 D.八達嶺長城49.(2023年河南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陽燧取火示意圖陽燧是中國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陽光取火是運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圖),故人們稱之為陽燧。《周禮》記載周代有專門職學用陽燧取火的組織,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摘編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夏商周史》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經知道在石頭縫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頭的張力讓巨石裂開。他們把大門設計成由4塊巨石構成的三角形(見右圖),使得重達500萬噸的建筑也不能把開口的門壓塌。——摘編自吳軍《全球科技通史》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處?(2)請再舉出一例中國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說明它的價值。50.(2023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漢謨拉比法典》是亞歷山大帝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專題22 古代亞非文明(解析版)距今約二三百萬年,人類形成。從早期人類的出現到15世紀末期,人類社會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初步了解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以及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及其傳播。知識點一 古代埃及1.發源地:非洲東北角的 尼羅河 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 2.出現國家:約從 公元前3500 年開始,在尼羅河下游出現奴隸制小國。 3.初步統一: 公元前3100年 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4.強盛:在新王國時代法老 圖特摩斯三世 統治時期 , 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 5.衰亡:公元前525年, 波斯帝國 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古埃及沒有延續下去。 6.文明成果:獅身人面像(象征國王權力與尊嚴); 金字塔 是國王(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陽歷是突出的天文學成就, 象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識點二 古代兩河流域1.發源地:西亞的 幼發拉底河 與底格里斯河流經的兩河流域。 2.出現國家:約從 公元前3500 年起產生。 3.初步統一:約 公元前24 世紀。 4.強盛: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 漢謨拉比 在位時,完成了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5.文明象征:(1) 《漢謨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2)楔形文字。知識點三 古代印度1.發源地:最早出現于 印度河 流域。 2.早期文明遺址:約為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的哈拉帕和 摩亨佐·達羅 等。 3.鼎盛: 孔雀 王朝統治時期,首都華氏城。4.文明象征(1)種姓制度:①內容: 婆羅門 (掌管祭祀)、 剎帝利 (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和首陀羅(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②特點: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世代相襲;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2)佛教:①創立:公元前6世紀, 喬達摩·悉達多 (被稱為釋迦牟尼)。②教義: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 眾生平等 ”;宣揚“忍耐順從”。③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佛教傳到中國內地。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古代埃及示意圖 古代兩河流域示意圖 古代印度示意圖金字塔 古埃及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 印度貴族出行圖獅身人面像 釋迦牟尼佛像(2)時空觀念:在圖中A.B.C三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有一項殘酷壓迫奴隸或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內容。想一想,分別是什么?這些國家是在什么樣的地理環境中發源的,為什么?答案: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 C:種姓制度大河流域。原因有: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3)唯物史觀: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約30年的時間,用了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平均每塊石頭重約2.5噸,砌筑的石頭之間未用任何黏合物,卻嚴密得天衣無縫。據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撰寫的《歷史》記載: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在頭十年中間,人們苦于修筑可以使石頭運過去的道路。金字塔是哪一地區文明的象征?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你對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答案:古代能夠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一方面反映出國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組織能力,同時也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體現;凸顯人民創造歷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會給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1.制定《漢謨拉比法典》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2.四大文明古國都誕生在大河流域,都是農業文明;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都是奴隸制國家,都殘酷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3.在古代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下,國王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屬于第一等級。 ( )錯因分析:國王屬于第二等級。1.(2023年湖北省隨州市)下列古文明中,與中華文明興起的地理環境一樣,產生于大河流域適宜農耕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臘 C.古羅馬 D.古伊朗【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古埃及興起于尼羅河流域,是農業文明,這一點和古中國相同,A項正確;古希臘、古羅馬均是海洋文明,排除BC二項;古伊朗是高原文明,排除D項。故選A項。2.(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歷史,它屬于( )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答案】B【詳解】實物史料是前人活動的場所和人們使用過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項正確;文獻史料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被保存或遺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排除A項;口述史料是通過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錄音形式,也可以是有錄音為依據的文字形式,排除C項;圖像史料指適用于歷史教學與研究的視覺圖像,排除D項。故選B項。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代埃及的是(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漢謨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文明成果屬于古埃及的。”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呈錐體狀,下底為正方形,每個側面都形似漢字的“金”字,故被中國人稱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學性和高超的技術,表現出古埃及人令人驚嘆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A項正確;楔形文字是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B項;《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C項;司母戊鼎是中國的古代文明成就,排除D項。故選A項。4.(2023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屬于下圖所示文明地區的人們所創造的是(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C.羅馬大競技場 D.帕特農神廟【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圖片信“底比斯”“地中海”“尼羅河”等和所學可知,圖片所示的區域是非洲的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A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排除B項;羅馬大競技場在歐洲,位于羅馬城市中心,象征著政治和文化的權力,排除C項;帕特農神廟古希臘文明的代表性建筑,排除D項。故選A項。5.(2023年陜西省A卷)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屬于其成果的是( )A.《荷馬史詩》 B.雅典民主政治C.金字塔 D.羅馬大競技場【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其中,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是金字塔,這體現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C項正確;《荷馬史詩》、雅典民主政治均是古希臘文明成就,排除AB二項;羅馬大競技場是古羅馬文明成就,排除D項。故選C項。6.(2023年陜西省B卷)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屬于其成果的是( )A.金字塔 B.羅馬大競技場 C.《荷馬史詩》 D.雅典民主政治【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現在的尼羅河下游,散布著約80座金字塔遺跡。尼羅河屬于非洲地區,金字塔屬于古代非洲的重要文明成就,A項正確;羅馬大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屬于歐洲文明,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屬于歐洲文明,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雅典民主政治屬于歐洲文明,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7.(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古埃及的最高統治者法老自稱是神之子。作為神靈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權威。這說明法老( )A.推行了種姓制度 B.受到希臘哲學影響C.建立了幕府統治 D.利用神權強化王權【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法老自稱是神之子……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權威”可知,古埃及的法老利用神權強化了王權,他宣布自己的神之子,以此來強化自己的權威,D項正確;推行種姓制度的是古印度,不是古埃及,排除A項;古埃及文明早于古希臘文明,因此古埃及不可能受到希臘哲學影響,排除B項;建立了幕府統治的是古代日本,與古埃及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8.(2023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季四個月,年末另加五天為節日。由此可見,太陽歷的制定( )A.體現了法老的權威 B.印證了古埃及的神話C.促進了國家的統一 D.受到了自然環境影響【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和結合所學知識,尼羅河定期泛濫滋養了埃及文明,說明人類文明受到了自然環境影響,D項正確;體現了法老的權威,與材料反映的太陽歷的制定受自然環境影響無關,排除A項;印證了古埃及的神話,與材料反映的太陽歷的制定受自然環境影響無關,排除B項;促進了國家的統一,與材料反映的太陽歷的制定受自然環境影響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9.(2023年貴州省貴陽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古代埃及文明發源于(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羅河畔,A項正確;古埃及文明與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10.(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納美爾將他的統治權延伸覆蓋到上下埃及的兩方土地之上。這表明古埃及( )A.初步實現統一 B.遭到外族入侵C.文明未能延續 D.等級制度森嚴【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納美爾將他的統治權延伸覆蓋到上下埃及的兩方土地之上,古埃及初步實現了統一,A項正確;古埃及在約公元前1720—前1570 年遭到外族入侵,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文明未能延續,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古埃及等級制度森嚴,排除D項。故選A項。1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古巴比倫王國,一個奴隸因為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而被處以割耳之刑。此判罰的依據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漢謨拉比法典》 D.《拿破侖法典》【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在古巴比倫王國,一個奴隸因為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而被處以割耳之刑”可知,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用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C項正確;《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國的文獻,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成文法典,排除A項;《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排除B項;《拿破侖法典》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侖所頒布的,排除D項。故選C項。12.(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我們從中可以了解( )A.古中國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倫文明 D.古印度文明【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的一部較為系統和完整的法典,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C項正確;我國的古代文明成果燦爛,青銅器和甲骨文是早期國家時期的典型代表成就,《漢謨拉比法典》與我國無關,排除A項;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古印度文明創立了佛教,均與題意不符,排除BD兩項。故選C項。13.(2023年四川省達州市)古代亞洲、非洲、歐洲地區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誕生于兩河流域的是( )A.《十二銅表法》 B.《天方夜譚》 C.《漢謨拉比法典》 D.《荷馬史詩》【答案】C【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律,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C項正確;《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國家立法的紀念碑,也是最早的羅馬法文獻,排除A項;《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排除B項;《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排除D項。故選C項。14.(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學習歷史要基于史實得出客觀的結論。下列結論與史實相符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十二銅表法》——完全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C.《拿破侖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答案】A【詳解】據所學可知,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A項正確;《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排除B項;美國的《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排除C項;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3年甘肅省天水市)下表為某同學整理的古代亞非地區文明成果簡表。表中“▲”處的內容最有可能是( )文明古國 古埃及 古巴比倫王國 古印度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 梵文、佛教、種姓制度A.《十二銅表法》 B.《漢謨拉比法典》 C.《荷馬史詩》D.《天方夜譚》【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古巴比倫王國”結合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大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法律匯編,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B項正確;A項是古羅馬的法律文獻,排除A項;C項是古希臘的史詩,排除C項;D項是阿拉伯的神話故事,排除D項。故選B項。16.(202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1787年美國憲法【答案】A【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A項正確;《十二銅表法》是最早的羅馬法文獻,排除B項;《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備的奴隸制成文法,排除C項;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排除D項。故選A項。17.(2023年湖北省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下表是對《漢謨拉比法典》中法律條文的不定全統計《漢謨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條文 涉及內容歸類第44-47條、第78-88條、第268-272條、第276-277條 租貨第273條、第274條、第275條 雇傭第35-41條、第71條、第278條、第279條、第281條 購買、交換第89-96條、第117-119條 借貸這表明古巴比倫( )A.法律體系完善 B.商品經濟活躍C.民主政治發達 D.社會等級森嚴【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信息“《漢謨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條文涉及內容歸類:租貨;雇傭;購買、交換;借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B項正確;法律體系完善,在一部《漢謨拉比法典》中無法體現,排除A項;民主政治發達,與題干內容不符,題干內容只是體現“《漢謨拉比法典》中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排除C項;社會等級森嚴,題干內容無法體現,題干內容只是體現“《漢謨拉比法典》中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排除D項。故選B項。18.(2023年甘肅省蘭州市)刻寫《漢謨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現的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沙瑪什向國王漢謨拉比授予權杖的情景。該情景表達的思想是( )A.君權神授 B.專制主義 C.人文主義 D.理性主義【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刻寫《漢謨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現的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沙瑪什向國王漢謨拉比授予權杖的情景。”可知,該情景表達的思想是君權神授,A項正確;專制主義、 人文主義、 理性主義,都不是材料所表達的思想,排除BCD項。故選A項。19.(2023年黑龍江省綏化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C.《新法典》 D.《拿破侖法典》【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A項正確;《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529年命人編著的法典,出現在《漢謨拉比法典》之后,排除B項;查士丁尼還命人將自己執政時期的法令編輯為《新法典》,出現在《漢謨拉比法典》之后,排除C項;《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1804年頒布的,出現在《漢謨拉比法典》之后,排除D項。故選A項。20.(2023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倫王國創造的是( )A.金字塔 B.《荷馬史詩》C.帕特農神廟 D.《漢謨拉比法典》【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古巴比倫王國創造的。”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創造的寶貴文明成果,D項正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項;《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明的產物,排除B項;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文明的產物,排除C項。故選D項。21.(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 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區產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說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項正確;材料只說了古典文化,沒有涉及復興,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了不同地區產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沒有體現文明與文明之間的聯系,排除B項;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國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斷了,所以沒有體現文明進程的延續性,排除C項。故選D項。22.(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讀《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下圖),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產生于圖中的( )A.A B.B C.C D.D【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在古兩河流域,有古巴比倫王國,它的《漢謨拉比法典》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B項正確;A項文明是金字塔,C項文明是佛教,D項文明甲骨文,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23.(2023年貴州省貴陽市)古代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明成果。出現在這里,為人類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國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中國【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古代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明成果。出現在這里,為人類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B項正確;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羅河下游,排除A項;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排除C項;中國文明產生于古代長江黃河中下游,排除D想。故選B項。24.(2023年湖南省岳陽市)九年級某學生在學習世界三大宗教時,寫下了“喬達摩·悉達多”“眾生平等”“忍耐順從”等課堂筆記。他正在學習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蘭教【答案】B【詳解】據題干“喬達摩·悉達多”“眾生平等”“忍耐順從”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 悉達多,創立佛教,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宣揚“忍耐順從”,得到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B項正確;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排除A項;天主教是基督教的分支,排除C項;伊斯蘭教的創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項。故選B項。25.(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國、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無一不是在農耕畜牧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其形成過程中帶有許多共同點;同時,……畢竟是在不相同的區域內成長起來的,因而又帶有明顯的區域文化和區域文明的特點。”據此可知( )A.人類文明最初誕生于兩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進區域文明的發展C.文明成長呈現地域性與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國、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無一不是在農耕畜牧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其形成過程中帶有許多共同點”可知,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統一性;根據“又帶有明顯的區域文化和區域文明的特點。”可知,古代文明又具有多樣性,D項正確;誕生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其他文明不符,排除A項;材料內容沒有體現文化交流,排除B項;材料內容無法體現文明成長的世界性,排除C項。故選D項。26.(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下表是古代亞非地區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覽表。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尼羅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兩河流域 楔形文字、《漢漠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黃可流域和長江流域 甲骨文、青銅器據此可知,人類早期文明具有( )A.多樣性 B.開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答案】A【詳解】據題干“尼羅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兩河流域:楔形文字、《漢漠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梵文、佛教”“黃可流域和長江流域:甲骨文、青銅器”可知,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文明成就,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A項正確;不同地區的文明不能說明人類文明的開放性,排除B項;交融性題干未體現,排除C項;題干反映的是亞非文明,無法體現全球性,排除D項。故選A項。27.(2023年湖南省張家界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到“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眾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順從”等詞語。這些詞語來源于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公元前6世紀創立”和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創立佛教。“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眾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順從”等詞語均來自于佛教,B項正確;基督教產生于公元1世紀,排除A項;道教產生于東漢,排除C項;伊斯蘭教7世紀初興起于阿拉伯半島,排除D項。故選B項。28.(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復興 B.亞非文明的聯系密切C.文明進程的延續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區產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說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項正確;材料只說了古典文化,沒有涉及復興,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了不同地區產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沒有體現文明與文明之間的聯系,排除B項;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國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斷了,所以沒有體現文明進程的延續性,排除C項。故選D項。29.(2023年山東省濟寧市)某古代國家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如下圖所示),該古代國家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臘【答案】C【詳解】據題干圖片中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結合所學可知,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級是剎帝利,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第三等級是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C項正確;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均與種姓制度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30.(2023年河南省)下表內容是古代多個國家或地區表示1至5的計數符號。這反映了( )古印度美索不達米亞拉丁語系國家A.人類文化的多元 B.亞非文明的交往C.書寫系統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貢獻【答案】A【詳解】觀察古印度、美索不達米亞、拉丁語系國家的表示1至5的計數符號可知,這些符合在某種程度上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體現了人類文化的多元性,A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文明的交往,排除B項;題干不能反映書寫體系的完善,排除C項;題干沒有涉及阿拉伯人的貢獻,排除D項。故選A項。3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A.統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繼承性【答案】C【詳解】分析材料“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可知,這些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C項正確;材料沒有將不同文明進行比較,因此,得不出文明具有統一性、融合性或繼承性,排除ABD項。故選C項。32.(2022年遼寧沈陽)古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陰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開始漲水。他們據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材料反陜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A.天文歷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醫學 D.文學藝術【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由于計算尼羅河泛濫周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太陽歷,屬于天文歷法范疇,A項正確;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33.(2022年湖北襄陽)下列屬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A.金字塔 B.長城 C.佛教的創立 D.《漢漠拉比法典》【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A項正確;長城是中國的象征,排除A項;佛教創建于古印度,排除C項;《漢謨拉比法典》屬于古巴比倫,排除D項。故選A項。34.(2022年湖南常德)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這主要是由于尼羅河流域( )A.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B.適合于農業耕作C.民主政治起源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尼羅河流域適合于農業耕作,產生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稱為“尼羅河的贈禮”,故B符合題意;古埃及文明是農業文明,故A不符合題意;古希臘民主政治起源較早,故C不符合題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5.(2022年湖北隨州)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圖片,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兩河流域文明D.中國古代文明【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A項正確;古代印度文明代表 是佛教,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是楔形文字, 中國古代文明甲骨文,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36.(2022年湖北宜昌)大英博物館有一具木乃伊棺(見下圖),從棺木上的銘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時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納克阿蒙神廟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應屬于( )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C.羅馬文明 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圖片,再結合所學可知古埃及的木乃伊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殮藏尸。表示對死者的敬意,A項正確;木乃伊不是古代兩河流域、 羅馬和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CD項。故選A項。37.(2022年四川眉山)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約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約146.5米,基底每邊長230多米,用石200多萬塊,平均每塊重2.5噸左右。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統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學技術領先于世C.國家組織力量強大 D.建筑材料非常豐富【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古埃及在政治上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國家組織力量強大,這才有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就說明了這一點,C項正確;統治者胡夫很富有、 科學技術領先于世、 建筑材料非常豐富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38.(2022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古代埃及的一項是(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 C.佛教 D.甲骨文【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著名建筑,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的驕傲,A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文明,排除B項;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C項;甲骨文是中國古老文字,排除D項。故選A項。39.(2022年貴族黔東南)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中國人稱之為( )A.“金字塔” B.萬神廟 C.帕特農神廟 D.摩亨佐·達羅遺址【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故A正確;萬神廟是羅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故B錯誤;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遺跡,故C錯誤;摩亨佐·達羅遺址屬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故D錯誤。綜上故選A。40..(2022年黑龍江大慶)下列古跡屬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A. B.C.D.【答案】A【詳解】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象征,A是金字塔,A項正確;B是古代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C是中國的長城;D是古代印度的佛像;排除B、C和D項。故選A項。41.(2022年江蘇宿遷)《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或窩藏奴隸者,都要被處以死刑。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無公民權的自由民。據此可知,它( )A.維護奴隸主利益 B.主張君權神授C.提倡自由與平等D.是歐洲民法的基礎【答案】A【詳解】根據“奴隸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認自己的主人,要被處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A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君權神授,排除B項;奴隸社會存在階級壓迫,并未提倡自由與平等,排除C項;《羅馬民法大全》是歐洲民法的基礎,排除D項。故選A項。42.(2022年山東泰安)“此前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這說明《十二銅表法》( )A. 結束了羅馬貴族的司法專斷 B. 使貴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權利C.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會的民主政治 D. 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羅馬平民利益【答案】D【詳解】由材料“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這說明《十二銅表法》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羅馬平民利益,排除A項,D項正確;平民和貴族不可能享有平等的權利,排除B項;材料與雅典社會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43.(2022年江蘇蘇州)讀下列兩張圖片,兩部法律的共同之處是(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產生于歐洲的中世紀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質上【答案】A【詳解】《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A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一部法律,《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共和時代前期的法典,排除B項;《漢謨拉比法典》和《十二銅表法》沒有使用相同的文字,排除C項;《漢謨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銅表法》刻在十二塊銅牌上,排除D項。故選A項。44.(2022年山東東營)古羅馬城的建設經歷了王政時代、共和國時代、帝國時代三個階段。“帝國時代”的開創者是( )A.亞歷山大 B.伯里克利 C.凱撒 D.屋大維【答案】D【詳解】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了“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故“帝國時代”的開創者是屋大維,D項正確;亞歷山大是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者,伯里克利是古希臘的政治家,凱撒是羅馬共和國晚期的政治家,排除ABC。故選D項。45.(2022年吉林)古代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古代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廟【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古希臘建筑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的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D項正確;其余三項不對,排除ABC項。故選D項。46.(2022年浙江杭州)某學習小組開展“古代中外文物鑒賞”項目學習,以下文物為古希臘時期的是( )A. B.C. D.【答案】A【詳解】觀察題干圖片可知,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完美境界,《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A項正確;司母戊鼎、北宋定窯孩兒枕是中國古代的文物,排除BC項;《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創作的油畫,排除D項。故選A項。47.(2022年湖南長沙)他是古希臘的偉大的哲學家,終生在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認為求得知識最好的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A.釋迦摩尼 B.孔子 C.蘇格拉底 D.穆罕默德【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古希臘的偉大的哲學家、認識你自己”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蘇格拉底提出的言論。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提出“認識你自己”,所以材料中的“他”是蘇格拉底,C項正確;根據題意可知,ABD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C項。48.(2022年遼寧盤錦)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近代西方文學、藝術、史學等無不發端于此。以下建筑,屬于古希臘的是( )A.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 C.羅馬大競技場 D.八達嶺長城【答案】B【詳解】古代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上。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其代表是雅典帕特農神廟,B項正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排除A項;羅馬大競技場是古代羅馬的建筑藝術成就,排除C項;八達嶺長城是古代中國的建筑藝術成就,排除D項。故選B項。49.(2023年河南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陽燧取火示意圖陽燧是中國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陽光取火是運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圖),故人們稱之為陽燧。《周禮》記載周代有專門職學用陽燧取火的組織,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摘編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夏商周史》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經知道在石頭縫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頭的張力讓巨石裂開。他們把大門設計成由4塊巨石構成的三角形(見右圖),使得重達500萬噸的建筑也不能把開口的門壓塌。——摘編自吳軍《全球科技通史》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處?(2)請再舉出一例中國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說明它的價值。【答案】(1)都利用了物理學的相關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2)筒車,古代灌溉工具,促進了古代農業的發展。(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詳解】(1)根據材料一“利用太陽光取火是運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材料二“在石頭縫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頭的張力讓巨石裂開”可得出都利用了物理學的相關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筒車利用湍急的水流轉動車輪,使裝在車輪上的水筒,自動戽水,提上岸來進行灌溉,筒車促進了古代農業的發展。50.(2023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漢謨拉比法典》是亞歷山大帝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答案】錯誤【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帝國的建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由此可知,《漢謨拉比法典》不是亞歷山大帝國的。本題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2 古代亞非文明【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原卷版 解析版).docx 專題22 古代亞非文明【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