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概念與判斷核心考點一 準確把握概念考向一 概念的特征1.(2023·南通市二模)從概念的外延關系看,下圖示例中正確的是( )考向二 明確概念的方法2.(2023·徐州四模)2023年4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第一章總則中指出:黃河流域,是指黃河干流、支流和湖泊的集水區域所涉及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陜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包S河流域”的釋義( )A.用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劃分方法明確了“黃河流域”的外延B.采用種差加屬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黃河流域”的本質屬性C.同時揭示了“黃河流域”的內涵和外延D.用語詞描述了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命題感悟:以選擇題的形式結合具體情境,考查考生通過概念這一知識點分析和認識事物的能力。1.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項目 內涵 外延含義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 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作用 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 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關系 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概念的內涵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概念的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確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概念的內涵也可以因此而確定2.概念外延間的關系相容關系不相容關系 [提醒] 對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還是反對關系的判斷,關鍵是看他們對于屬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質。若有,即為矛盾關系;若沒有,即為反對關系。3.明確概念的方法方法 遵循規則 邏輯錯誤明確內涵的方法——定義 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 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 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違反這一邏輯規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定義不能用比喻 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明確外延的方法——劃分 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 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 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 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1.同一個語詞只能表達同一個概念。( )2.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 )3.男同學與學習優秀的同學存在種屬關系。( )4.要明確概念的內涵,消除概念在內涵方面的歧義需運用判斷方法。( )5.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 )預測一 結合歐拉圖,考查考生對概念外延之間關系的理解1.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人們經常用圖來表示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見下圖)。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圖甲,可以用來描述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②圖乙中,如果S是股份有限公司,那么P就應該是合伙企業③圖丙中,Q是法律體系,S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P是地方人大制定的法規④圖丁中,Q是唯物主義,S、P分別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預測二 依托下定義與劃分的具體實例,考查考生如何明確概念2.某班同學在學習民事權利與義務知識后,得出以下結論:甲 人身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和身份權乙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的專利有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丙 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和商標權丁 民事權利是指民法賦予的民事主體為實現某種特定利益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自由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人身權的表述犯了“越級劃分”的錯誤②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是矛盾關系③丙的觀點多出了商標權,屬于“定義過寬”④丁結論中的“自由”是被定義項的屬概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核心考點二 正確運用判斷考向一 簡單判斷1.科學思維離不開邏輯。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根據所學邏輯知識,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高中生是有理想的時代新人——全稱肯定判斷,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②甲是乙的同學,乙是丙的同學——“同學”關系是非傳遞關系③概念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反對關系、矛盾關系——犯了“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④運動員需要鍛煉身體,我不是運動員,所以,我不需要鍛煉身體——犯了“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二 復合判斷2.(2023·湖北高考,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方某在電梯內勸阻一位老人吸煙,兩人發生爭執,老人因為情緒激動誘發心臟病,倒地死亡。視頻記錄顯示,兩人并未發生肢體沖突,老人也一直沒有熄滅手里的煙。事后老人家屬與方某在派出所就賠償金額未能達成協議,于是到法院起訴方某,索賠40萬元。一審法院認為,方某的行為與老人死亡并無必然因果關系,但考慮“公平原則”,判決方某補償老人家屬1.5萬元。一審判決后,當地媒體對案件進行了報道,隨后事件發酵,擴散到全國,引起熱議。網民甲說:“人死比天大,家屬應該直接找當事人鬧的,肯定賠的比法院判的多?!狈粕艺f:“就我所學的民法知識,我覺得一分錢都不應該賠?!笨責煂<冶麑τ浾哒f:“這個判決讓我很擔心,將對熱心勸阻吸煙者造成巨大沖擊,會嚴重阻礙中國控煙的進程。”丁對戊說:“我覺得方某的行為不但沒有錯,而且應該鼓勵?!蔽煺f:“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方某的行為沒錯我不反對,但鼓勵我認為談不上。”丁反駁說:“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觀點,卻又承認方某沒錯,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老人家屬認為一審法院判賠金額太少,依法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最終撤銷了一審判決,改判方某不承擔侵權責任。事后方某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后遇到在公共場所的抽煙者,我還是會理性勸阻的?!?br/>運用邏輯與思維知識,判斷丁戊的對話中誰的話不合邏輯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感悟:以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要求考生運用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的知識對具體生活情景作出準確判斷,提升考生邏輯思維能力。1.判斷的概述含義 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表達 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基本特征 有所斷定 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有真假之分 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類型 簡單判斷 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 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2.正確運用簡單判斷性質判斷(直言判斷) 關系判斷含義 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 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結構 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和謂項組成 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種類 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 對稱關系、反對稱關系、非對稱關系,傳遞關系、反傳遞關系、非傳遞關系注意問題 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避免誤用多重否定 對于不同關系者項來說,誰在前、誰在后,會影響關系判斷的性質3.正確運用聯言判斷含義 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構成 聯言支: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 聯結項: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有時可以省略)常用聯結項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真假 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提醒] 聯言判斷不僅要求聯言支同真,而且要求聯言支之間有聯系,不能割裂,否則,就無實際意義。如,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并且光沿直線傳播。4.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2)構成: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一般不能省略)。(3)種類相容選言判斷 不相容選言判斷判斷依據 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相容的選言支) 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不相容的選言支)常用聯結項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真假 選言支中有一個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則為真;選言支都是假的,則為假 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時,該選言判斷為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為真,或都是假的,則為假注意問題 ①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 ②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5.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2)結構:前件、后件、聯結項。(3)種類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要義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 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常用聯結項 “若……則……”“如果……那么……”“只要……就……” “只有……才……”“必須……才……”“不……就不……”“除非……才……”“沒有……就沒有……” “當且僅當……”“當且僅當……才……”真假判斷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前件假,后件必假;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提醒] 假言判斷的真假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是正確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1.語句是判斷的思想內容,判斷是語句的語言形式。( )2.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就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 )3.“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是性質判斷。( )4.“孔子不但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偉大的教育家”符合選言判斷邏輯結構。( )5.“沒有勤奮刻苦,就沒有好的未來”,這是選言判斷。( )預測一 依托具體情境,綜合考查考生對性質判斷的理解1.魯迅先生在評論《紅樓夢》的價值時談到,“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傊杂小都t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在上文中,“從前的小說”是一個單稱主項②《紅樓夢》中的人物描寫顛覆了辯證思維的合理性③“真的人物”,在文中作為謂項是不周延的④《紅樓夢》的創作展現出作者具有創新思維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預測二 結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考查考生對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的辨別2.2023年2月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文章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我國經濟必須確保國家安全,確?;久裆?,確保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總體正常運轉。二是加快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以下從文中得出的正確判斷有( )①聯言判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加快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②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如果國家安全、基本民生得以保障,國民經濟就會循環暢通③選言判斷:既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④關系判斷: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是實現產業體系升級發展的內容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課時2 概念與判斷核心考點一典題精研1.C [人身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兩者是矛盾關系,C正確。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兩者是全異關系,A是交叉關系,錯誤。物權和股權同屬財產權,兩者外延關系是全異關系,B是屬種關系,錯誤。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者是矛盾關系,D是反對關系,錯誤。]2.B [題干明確的是“黃河流域”的本質屬性,A錯誤。題干沒有涉及“黃河流域”的外延,C不選。概念是通過語詞表達,但不是用語詞描述了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D錯誤。]澄清微點1.×。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2.×。概念的內涵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3.×。男同學與學習優秀的同學存在交叉關系。4.×。要明確概念的內涵,消除概念在內涵方面的歧義需運用下定義方法。5.×。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命題猜想1.B [圖乙中S和P的關系是交叉關系,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業是全異關系,②不選。法律體系是指一個國家的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除了人大立法,還有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等,所以圖丙中如果Q是法律體系,S和P的關系應該是反對關系,而不是矛盾關系,③不選。]2.B [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是反對關系,不是矛盾關系,②錯誤?!岸x過寬”是明確概念的內涵要避免的一種邏輯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對概念外延要作出正確的劃分,丙的觀點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③錯誤。]核心考點二典題精研1.A [①是全稱肯定判斷,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入選。甲是乙的同學,乙是丙的同學,在這里,甲既可能是丙的同學,也可能不是丙的同學,“同學”關系是非傳遞關系,②入選。③犯了“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不選。④結論中的大項是“鍛煉身體”,是周延的,但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犯了“大項不當擴大”的錯誤,不選。]2.丁反駁的話不合邏輯。丁對戊說:“我覺得方某的行為不但沒有錯,而且應該鼓勵?!边@是一個聯言判斷,戊不同意丁的觀點,戊認為這個聯言判斷是假的。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戊否定了要鼓勵,即認為聯言判斷有的聯言支不真,與承認方某沒錯并不自相矛盾。(參考答案)澄清微點1.×。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2.×。認識事物,只有既弄清對象的性質,又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才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3.×。性質判斷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屬于聯言判斷。4.×。“孔子不但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偉大的教育家”屬于聯言判斷。5.×。“沒有勤奮刻苦,就沒有好的未來”屬于假言判斷。命題猜想1.D [“從前的小說”應該是“從前的所有小說”,是一個全稱主項,①說法錯誤。其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也就是人物有好有壞,用全面的觀點來看待這些人物,是論證了辯證思維的合理性,②說法錯誤。]2.A [國家安全、基本民生得以保障是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故②表述錯誤?!凹取帧笔锹撗耘袛嗟穆摻Y項,故③表述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