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導學案(含答案)--2024屆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導學案(含答案)--2024屆高三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一、拉美
1. 1804年,海地獨立,拉美第一個獨立國家
2.1822 年,巴西擺脫葡萄牙獨立;1889年,廢君主制,建共和國
3.1823 年,美國門羅宣言、“金元外交”“大棒政策”
4. 1826年,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獨立,玻利瓦爾、圣馬丁。
5.1910年,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頒布憲法。
二、亞洲
1 印度
(1)1885 年,國大黨成立。
(2)1905年,提拉克激進派主張一切形式反英斗爭。
(3)1908 年,孟買政治總罷工,斗爭高潮,無產階級登上舞臺。
2 伊朗
(1)1905—1911 年,立憲革命。
(2)制定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憲法,君主立憲制
(3)革命在俄英等鎮壓下失敗。
3.中國
1911 年辛亥革命。
三、非洲
1.埃及
1882 年,祖國黨領袖阿拉比抗英斗爭失敗被俘。
2.蘇丹
1881 年,馬赫迪領導反英起義,失敗。
3.埃塞俄比亞
1894 年,被意大利進攻;1896年,埃塞俄比亞取勝。
四、意義
1 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2. 削弱了本國封建勢力。
3. 推動了民族獨立和世界歷史發展。
拓展:
海地是拉丁美州第一個獨立的國家,不是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是美國。
到19世紀20 年代,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基本獲得獨立,但并未徹底擺脫殖民主義的影響,仍面臨著繼續進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
·門羅主義表面上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實際上是想將美洲變成美國人的美洲,是美國排擠歐洲列強、企圖獨霸美洲的工具
北美獨立后建立了統一的民主國家美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美國很快崛起為資本主義強國。拉美獨立后建立起一系列獨立國家,政治經濟發展遲緩,很快又遭到英美的侵略,并最終淪為美國的附庸。兩者命運不同的根源在于宗主國的統治方式有別:北美的殖民宗主國是資本主義英國,英國將議會民主制度帶到了北美,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拉美的殖民宗主國是封建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它們在拉美實行封建專制統治,拉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19世紀末20 世紀初,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而非洲仍是舊式的民族運動,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斗爭水平相對落后,只有埃及出現了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祖國黨
1908 年爆發的印度孟買工人大罷工,標志著印度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在1919 年的五四運動。
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墨西哥在1821年獨立后,以阿茲特克帝國的繼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將阿茲特克人視為祖先,將阿茲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視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這些做法意在( )
A.打擊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統治 B.深化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
C.推動墨西哥的民族獨立運動 D.重建阿茲特克帝國的文明
2.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場革命風暴席卷亞洲,菲律賓、伊朗、土耳其、中國相繼爆發革命,印度、印尼、朝鮮、越南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列寧認為其中的某些運動是“革命民主運動”“反對中世紀制度的革命運動”。下列史實能夠佐證列寧觀點的是( )
①印度國民大會黨在孟買成立 ②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
③伊朗制定資產階級性質憲法 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玻利瓦爾(1783年一1830 年)被稱為一生解放五國、做四國總統的“南美解放者”。他領導的拉美獨立運動迅速發展的原因有( )
A.連綿不斷縱貫南北的山脈為游擊戰提供條件
B.法國大革命風潮下的民族主義思想方興未艾
C.宗主國葡萄牙的經濟狀況長期呈現出負增長
D.門羅主義設置了美洲與歐洲宗主國聯系障礙
4.19世紀初阿根廷大量出口谷物、肉類和毛皮等,1853—1873年間阿根廷出口總額增長七倍,牛羊飼養業主對修筑鐵路,建立肉類包裝廠持反對意見。與此同時,外國資本大量流入。這表明當時阿根廷( )
A.對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依附性 B.實現了國家工商業的迅速發展
C.未擺脫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 D.積極探索發展外向型經濟模式
5.1912年初,越南維新會改組為越南光復會,并確定其政治綱領為“驅逐法賊、恢復越南、 建立越南共和民國”。由此可以看出( )
東亞和東南亞均已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B.越南與中國的藩屬國關系維持到民國初年
C.辛亥革命對越南民族解放運動產生直接影響
D.中國同盟會的綱領借鑒了越南光復會的表述
6.20世紀30年代、墨西哥在其總統卡德納斯領導下進行了社會改革,主要內容如表所示。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簡表
經濟 一 加速土地改革,發展農業經濟
二 實行工業國有化,擴大工人的民主權利
政治 三 改革政治體制,鞏固資產階級民主制
四 堅決維護民族獨立,反對法西斯的侵略政策
文化 五 積極推進文教改革
這場改革的深遠影響是
A.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 B.沉重打擊了國內的封建勢力
C.動搖了美國殖民主義統治 D.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
7.19世紀晚期,非洲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不斷高漲。埃及建立了非洲第一個政黨——祖國黨,以愛國軍隊為主,組織軍民抵抗英國侵略;蘇丹爆發持續20年的反英大起義,起義領導人自稱是眾所期待的救世主“馬赫迪”;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領導人民打敗意大利侵略者,保持了國家獨立。可見,非洲民族解放運動( )
①主要領導者都是本國的民族資產階級 ②性質均為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③武裝斗爭是反抗列強侵略的主要形式 ④促進了非洲民族獨立意識的增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1780年,自稱印加王族后裔的圖帕克 阿馬魯酋長發起暴動,沖擊工場,占領村莊,運動席卷秘魯南部地區。他宣布誓死戰斗到底,目標是“廢除勞役制、銷售稅、內地關卡以及其他各種苛捐雜稅”。運動雖然被鎮壓,但此后西班牙人廢除攤派勞役制。這反映了( )
A.印第安人實現了自身解放 B.拉美反抗殖民斗爭的狀況
C.秘魯率先實現了國家獨立 D.拉美的奴隸制度宣告結束
9.19世紀前期,拉丁美洲流傳這樣一首詩:“圣馬丁無私、善良的手,輕輕揩干美洲母親的淚水,給母親帶來自由與民主、獨立與歡樂,消除了母親三百余年的痛苦與傷悲!”該詩贊頌圣馬丁主要是因為他(  )
A.領導西屬拉丁美洲實現了獨立 B.使海地成為最早獨立的拉美國家
C.率領巴西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D.幫助墨西哥頒布了資產階級憲法
10.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大黨領袖提拉克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號以及“好戰,不要行乞”和“自由是我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將得到它”等主張,要求英國人離開印度,并在全國贏得眾多追隨者。對這一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
A.一戰后英國加緊對印度的控制 B.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已經覺醒
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印度展開 D.印度民族獨立斗爭受十月革命影響
11.17世紀后期,西班牙王室財政拮據,通過賣官鬻爵收斂錢財,購買這些殖民地官職的主要是富裕起來的克列奧爾人(指出生在拉美殖民地的白人)。他們利用王室對殖民地管理松弛的機會,與殖民地總督府和檢審廳建立了牢固的聯盟,形成地方權力體制的社會基礎,使他們能夠與軟弱無力的帝國政府進行有效的對抗。以上材料從側面說明( )
A.西班牙海上殖民霸主地位日益穩固
B.克列奧爾人崛起促進拉美獨立
C.葡萄牙王室在美洲的特權受到沖擊
D.帝國政府克列奧爾人利益一致
12.秘魯思想家馬里亞特吉(1894-1930)認為,通過發展資本主義消除封建制的道路在秘魯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應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在反對資本主義的范圍內進行反封建的斗爭,這就是秘魯社會主義革命的兩重性和特殊性。這一主張( )
A.得到拉美各階層的認可 B.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
C.導致世界殖民體系瓦解 D.照搬了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
13.1920年9月,甘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計劃”,在他起草的國大黨新黨章中,提出“國大黨的目標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的手段,以爭取實現自治”。隨后,國大黨改組,吸收工人、農民和手工業者入黨,黨員很快發展到1000萬人。這表明( )
A.一戰后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 B.列強重新瓜分刺激了民族意識覺醒
C.資產階級抵制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張 D.國大黨利用一切手段爭取民族獨立
14.1760年前后,一些克里奧爾人否認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輩和兄弟,而把這種稱謂贈給了膚色黝黑的當地土著人,并高度贊揚印第安人的文化和傳統。此外,秘魯利馬的一批克里奧爾人教師就稱自己是“祖國秘魯的子孫”。這反映出拉美地區( )
A.展示出鮮明的反帝色彩 B.反種族意識增強
C.深受美國獨立戰爭影響 D.民族意識的覺醒
15.下表為伊朗立憲革命時期的主要政治勢力的概況。據此可知,伊朗立憲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是
派別 概 況
憲法設計者薩德·道萊等開明官僚 因與民主黨領導人塔基贊德發生矛盾,在議會與國王的沖突中,逐漸站在國王一邊
溫和宗教人士 由于民主黨人提出政教分離,使得他們向國王靠攏
民主派 社會民主黨 在俄國成立,回國發展組織,反對在伊朗成立西方式的政黨政治
伊朗民主黨 脫胎于社會民主黨組織,主張建立西方式的政黨政治
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
立憲革命的群眾基礎較弱
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的聯合
革命隊伍內部缺乏凝聚力
16.19世紀50年代后,受到印度民族大起義極大震撼的英國政府開始考慮將“議會文明”引進印度,1861年,英國允許印度人進入立法參事會,但擁有獨裁權力的英國總督可以否決立法機構的任何一項立法。這反映了( )
A.歐洲啟蒙運動影響深遠 B.世界殖民體系逐步確立
C.英國試圖強化殖民統治 D.印度革命轉向議會斗爭
17.1910年為墨西哥獨立運動爆發100周年,這一年墨西哥全面挖掘和清理特奧蒂瓦坎遺址,并在當地建立博物館,總統迪亞斯參觀國家博物館,且在阿茲特克歷法石前拍照。慶典現場有大量墨西哥人穿著阿茲特克服飾,跳著阿茲特克舞蹈。這些活動意在( )
為墨西哥現代化奠定基礎
削弱殖民主義的歷史影響
重新建構古印第安人歷史
強化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
18.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白人、黑人、混血人共同形成“美洲人”,他們在宗教信仰、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心態方面有許多共同點。玻利瓦爾指出:“我們既不是歐洲人,也不是印第安人,按出生應是美洲人。”該狀況在當時( )
有利于激發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使拉美各地與宗主國矛盾日益激化
為拉美地區建立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表明啟蒙運動在拉美掀起了新高潮
19.如圖漫畫名為《撒手!》,反映的是1904年多米尼加共和國遭歐洲債權國武力索債的事件。據此可知,當時美國( )
左下角地上文字為“歐洲”,中間地上文字為“多米尼加共和國”(屬拉丁美洲),艦上標注為“美國”
A.支持拉美民族獨立運動 B.將拉美視為自己勢力范圍
C.與歐洲的矛盾不可調和 D.在拉美強行復制本國制度
20.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既是拉美獨立運動的代表人物,也是盧梭思想在拉丁美洲的主要詮釋者之一、但他認為民權、主權這些權利應該自上而下,是貴族政權賦予的,這說明( )
A.啟蒙思想推動了民族獨立運動 B.啟蒙運動在拉美地區的本土化
C.拉丁美洲文化具有混合性特點 D.拉美獨立運動受殖民主義影響
二、材料分析題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文明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往往會深刻影響歷史的發展進程。
拉丁美洲與歐洲文化交流簡表
年份 人物及事件
1764 “馬德里皇家巴斯克國家之友協會”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動科學、文化及經濟發展。早期868名會員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
1768 墨西哥人阿爾扎特創辦報刊,介紹《百科全書》及歐洲的科學新發現。他是法國巴黎科學院、“馬德里皇家巴斯克國家之友協會”成員,還是抽水馬桶球閥的發明者
1775 “馬德里皇家巴斯克國家之友協會”成員、秘魯人德奧拉維德因與伏爾泰等人交往受到當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
1788 法國人布里索在巴黎組建“黑人之友協會”,宣傳廢除奴隸制和奴隸貿易。圣多明各商人奧吉加入協會
1793 3位圣多明各代表參加法國國民公會,主張廢除奴隸制
墨西哥城30多位學者受到當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罪名是談論法國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獨立等
1804-1805 委內瑞拉人玻利瓦爾游歷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在巴黎親歷拿破侖稱帝,在羅馬發誓終結西班牙在美洲的統治
(1)閱讀材料,概括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拉丁美洲與歐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時代議題。
(2)根據時代議題及所學知識,圍繞“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擬定一個論題,并對該論題展開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條理清晰,表述成文)
22.殖民主義擴張易引發文化侵略,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文化格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統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代表者,關于他們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馬克思提出了一個唯物而又辯證的基本觀點——“雙重使命論”。那就是:一重是消滅舊的“亞洲式”社會的破壞性使命,另一重是亞洲為建立“西方式”社會奠定物質基礎的建設性使命。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
材料二
近代中國社會精英在與西方侵略者的抗爭中,一方面接受外來文化,另一方面,努力保護傳統文化,最終使得中西文化在博弈中融合。
——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三
在印度民族大起義、巴黎公社等運動的影響下,馬克思在晚年重新分析了自己對殖民主義雙重性的看法,糾正了他對不列顛殖民主義的認識,深刻批駁了殖民統治在東方造成的深重苦難。
——根據《馬克思對大不列顛殖民主義的批判及其時代意義》改編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以英國殖民印度為例,論證馬克思“雙重使命論”的合理性。
(2)閱讀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20世紀世界歷史中的中國、埃及面對西方文化的入侵的反應,并簡要談談對文化交流的認識。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猜測馬克思對大不列顛殖民主義改觀的原因。
三、論述題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20世紀初,提拉克在印度國民大會黨內組織和領導激進派,積極參加1905—1908年反英斗爭,以提拉克為代表的激進派的活動,把印度的啟蒙運動推向了革命的民族主義運動階段。提拉克作為國大黨新一代領袖的特征是強調群眾性的革命政治行動,而國大黨正是以這個特征迎接 20 世紀初的“亞洲覺醒”時代。但提拉克在社會和經濟問題上具有保守觀點,強調印度教傳統,維護種姓制度和落后風俗。未能團結廣大伊斯蘭教群眾,回避農民土地問題。1908年被殖民當局逮捕,判處六年監禁。晚年思想趨向于“溫和派”,接受印度自治主張。
依據上述材料,自擬一個題目并進行闡述。(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
參考答案:
1.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時空是1821年后(墨西哥)。據材料得出主要結論:獨立后的墨西哥以阿茲特克帝國的繼承者自居,奉阿茲特克人為祖先,視末代皇帝為民族英雄,以此來強化民眾的民族認同,增強民眾的國家觀念,B項正確;墨西哥獨立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與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統治關系不大,排除A項;墨西哥獨立后的做法有利于鞏固民族獨立成果,而不是推動民族獨立運動,排除C項;墨西哥獨立后,意在用阿茲特克帝國的文明來增強國家民族意識,并不是重建文明,排除D項。故選B項。
2.C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設問可知,這是推斷類題目,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亞洲。根據材料“革命民主運動”“反對中世紀制度的革命運動”及所學可知,印度國民大會黨創建于1885年12月,曾領導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獨立的斗爭,①符合題意;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這場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分裂中國的囂張圖謀,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②不符合題意;1905—1911年伊朗發生了立憲革命,革命期間,伊朗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被制定出來,憲法規定伊朗為君主立憲國家。伊朗立憲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強烈的資產階級民主特色,標志著伊朗歷史進入了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時代,③符合題意;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本題選C項。
3.B
【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玻利瓦爾領導的拉美獨立運動時間為18世紀末19世紀初,此時期法國大革命動搖了法國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推動了拉丁美洲民族主義思想的傳播,B項正確;玻利瓦爾領導的主要是西屬拉丁美洲,宗主國是西班牙,同時也沒有縱貫南北的山脈,排除AC項;門羅主義提出的時間是1823,時間在拉美獨立運動迅速發展之后,排除D項。故選B項。
4.A
【詳解】材料“19世紀初阿根廷大量出口谷物、肉類和毛皮等”“外國資本大量流入”體現的是阿根廷對外國市場及資本具有較強的依賴性,A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阿根廷國家工商業發展的情況,排除B項;1816年7月9日宣告獨立,成立阿根廷共和國,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非發展外向型經濟模式,排除D項。故選A項。
5.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2年初,即辛亥革命后不久,越南即出現以“光復會”命名的組織,其借鑒中國同盟會的綱領,以建立“共和民國”為目標等,反映出辛亥革命對越南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直接影響,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東亞和東南亞均已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排除A項;越南與中國的藩屬國關系早在19世紀八十年代即中法戰爭時期已經結束,排除B項;1905年中國同盟會的綱領并未借鑒1912年才成立的越南光復會,排除D項。故選C項。
6.B
【詳解】根據材料可以看出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主要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所以這場改革的深遠影響是沉重打擊了國內的封建勢力,發展資本主義,鞏固資產階級民主制,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沉重打擊了國內的封建勢力,發展資本主義,沒有體現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發展資本主義,鞏固資產階級民主制,不是動搖了美國殖民主義統治,排除C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的內容,沒有體現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排除D項。故選B項。
7.D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19世紀晚期(非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埃塞俄比亞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階級是封建統治階級,并非本國的民族資產階級,①錯誤;埃塞俄比亞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階級是封建統治階級,并非本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所以埃塞俄比亞民族解放運動性質不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②錯誤;埃及組織軍民抵抗英國侵略、蘇丹爆發持續20年的反英大起義、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領導人民打敗意大利侵略者,三者都采用了武裝斗爭形式反抗列強侵略,③正確;亞非拉的民族獨立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促進了非洲民族獨立意識的增長,④正確;③④正確,D項正確;①②錯誤,排除A、B、C項。故選D項。
8.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780年的秘魯。根據材料“1780年,自稱印加王族后裔的圖帕克 阿馬魯酋長發起暴動,沖擊工場,占領村莊,運動席卷秘魯南部地區。……運動雖然被鎮壓,但此后西班牙人廢除攤派勞役制。”可知,1780年圖帕克·阿馬魯領導秘魯人民開展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B項正確;此時的印第安人仍然遭受著歐洲殖民者的殘酷壓迫,并未實現自身的解放,排除A項;1804年海地獨立,拉開了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1821年7月,圣馬丁占領了利馬,宣布了秘魯獨立。選項與題干及史實不符,排除C項;這一時期拉美的奴隸制度并未宣告結束,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9.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拉丁美洲。圣馬丁是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袖之一、杰出的軍事統帥,阿根廷民族英雄,他將南美洲南部從西班牙統治中解放,與西蒙·玻利瓦爾一道被譽為美洲的解放者,“西班牙美洲的華盛頓”,A項正確;海地位于北美洲,且海地獨立與圣馬丁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項;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排除C項;墨西哥頒布資產階級憲法在1917年,圣馬丁早已去世,排除D項。故選A項。
10.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以得出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英國)。據材料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國大黨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號并要求英國人離開印度,同時得到印度許多民眾呼應,這充分體現出印度民眾希望印度獨立的愿望,說明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已經覺醒,B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英國加緊對印度的控制,排除A項;C項錯誤,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甘地提出,材料涉及提拉克,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十月革命與印度民族獨立斗爭的關系,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11.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世紀(西班牙)。據材料“他們利用王室對殖民地管理松弛的機會,與殖民地總督府和檢審廳建立了牢固的聯盟,形成地方權力體制的社會基礎,使他們能夠與軟弱無力的帝國政府進行有效的對抗”可知,出生在拉美殖民地的白人逐漸形成可以對抗宗主國的實力,這種地方權力體制為推翻殖民統治,獲得拉美獨立奠定社會基礎,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拉美地區獨立的有利因素,沖擊了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王室與西班牙的殖民地,沒有涉及葡萄牙王室的情況,排除C項;西班牙政府與出生在拉美殖民地的白人利益并不一致,排除D項。故選B項。
12.B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是近現代的秘魯。根據材料“通過發展資本主義消除封建制的道路在秘魯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應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在反對資本主義的范圍內進行反封建的斗爭”可知,秘魯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具有反對資本主義和推翻封建統治的雙重任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具體國情相結合的開放性特征,B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拉美各階層支持秘魯社會主義革命的信息,表述不準確,排除A項;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排除C項;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后的階級斗爭基礎上的一場革命,即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秘魯社會主義革命的特征并不是照搬俄國的經驗,排除D項。故選B項。
13.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印度)。材料“提出‘國大黨的目標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的手段,以爭取實現自治’。隨后,國大黨改組,吸收工人、農民和手工業者入黨,黨員很快發展到1000萬人”可知,一戰后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亞非拉國家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非暴力不合作計劃”獲得廣泛的人民群眾支持,體現了人們民族意識覺醒,B項正確;材料只是涉及印度,無法表明整個亞洲的情況,排除A項;資產階級領導了國大黨,排除C項;據材料“國大黨的目標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的手段”可知,國大黨主只是張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排除了暴力,排除D項。故選B項。
14.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拉丁美洲)。據材料“否認西班牙白人是自己的父輩和兄弟,而把這種稱謂贈給了膚色黝黑的當地土著人,并高度贊揚印第安人的文化和傳統。此外,秘魯利馬的一批克里奧爾人教師就稱自己是‘祖國秘魯的子孫’”可知,18世紀末的拉美地區民眾的民族意識增強,美洲地域觀念的認同感加強,D項正確;材料與反帝色彩無關,而且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形成帝國主義,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反種族意識,排除B項;1775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間也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15.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20世紀初(伊朗)。根據材料可知,伊朗立憲革命的政治勢力至少有4個,而且民主派內部有分裂,屬于統治階層的官僚和宗教人士也有分歧,缺乏統一的領導核心,這體現出伊朗立憲革命過程中革命隊伍內部缺乏凝聚力,最終導致革命的失敗,D項正確;這些都是民族主義勢力,材料中看不出社會主義勢力,排除A項;材料看不出群眾基礎強弱情況,沒有體現這些派別的群眾基礎,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帝國主義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
16.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50年代后(印度和英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中英國人雖允許印度人進入立法參事會,但擁有獨裁權力的英國總督可以否決立法機構的任何一項立法,說明英國政府讓印度人進入立法參事會,試圖籠絡印度上層,一定程度上消弭他們的抵抗,強化殖民統治,C項正確;啟蒙運動主要發生在17、18世紀,是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英國試圖強化殖民統治,未體現世界殖民體系逐步確立,并且世界殖民體系逐步建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B項;英國嘗試通過將“議會文明”引進印度,進而消弭他們的抵抗,強化殖民統治,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
17.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0年的墨西哥。據本題材料“總統迪亞斯參觀國家博物館,且在阿茲特克歷法石前拍照。”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通過墨西哥獨立運動百年慶典的各種措施可以凝聚民族力量,進而深化民族認同和國家觀念,D項正確;1910年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為墨西哥的現代化奠定基礎,而不是墨西哥獨立運動百年慶典,排除A項;構建民族共同記憶,構建民族共同體是現代墨西哥發展的認知基礎,但是殖民主義對墨西哥的歷史影響是多方面的,民族意識建構只是削弱殖民主義影響的措施之一,排除B項;墨西哥獨立運動百年慶典的各種措施都是通過彰顯古印第安人的悠久文明來增強民族意識,不是重新建構古印第安人歷史,排除C項。故選D項。
18.A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根據材料可知,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不同族群的人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意識,且在其他方面也形成了許多共同點,這種狀況有利于激發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A項正確;材料反映拉美地區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無法得出拉美各地與宗主國矛盾日益激化,排除B項;拉美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為拉美地區建立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啟蒙運動的相關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
19.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20世紀初美國和拉丁美洲。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題干信息,進入20世紀,美國壟斷資本勢力迅速膨脹。進一步向海外擴張、尤其是經濟擴張,便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調。美國將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反對歐洲國家干涉美洲。1904年當多米尼加共和國遭到法、意、德、比等債權國武力索債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反對它們的武力恫嚇,并派遣海軍艦只進入多米尼加領海。漫畫中美國人用軍艦迫使歐洲人放過多米尼加,反映美國企圖由本國控制拉美,反對其他列強干涉,B項正確;拉美民族獨立運動發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排除A項;“矛盾不可調和”說法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看不出美國強迫拉美國家接受美國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
20.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拉丁美洲)。據材料“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既是拉美獨立運動的代表人物,也是盧梭思想在拉丁美洲的主要詮釋者之一”可知,蘭達接受了啟蒙思想,據材料“但他認為民權、主權這些權利應該自上而下,是貴族政權賦予的”可知,他又對啟蒙思想進行了改造,反映了啟蒙思想的本土化,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米蘭達對啟蒙思想的改造,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拉丁美洲文化中的混合型特點,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啟蒙思想在拉丁美洲的本土化,沒有涉及殖民主義對拉美獨立運動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
21.(1)時代議題有:近代自然科學;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廢除奴隸制;殖民地獨立。(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角度回答也可酌情得分)
(2)參考答案示例:
論題: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深受歐洲啟蒙思想影響
拉丁美洲長期處于歐洲殖民者的專制統治之下,奴隸制盛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受移民、奴隸貿易等因素影響,這里的社會結構、民族狀況復雜。18世紀以來,啟蒙思想、美國獨立以及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傳到拉美,激發了拉美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革命思想的產生。
1804年海地獨立拉開了拉美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的領導下西屬拉美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實現獨立。1822年巴西擺脫葡萄牙的統治獲得獨立。獨立后的拉丁美洲國家大都建立了共和國。
綜上所述,歐洲啟蒙思想為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指明了方向,對拉美地區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
【詳解】(1)本題是特點類、列舉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拉丁美洲、歐洲)。據材料“介紹《百科全書》及歐洲的科學新發現。他是法國巴黎科學院”可知,近代自然科學;據材料“與伏爾泰等人交往受到當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可知,啟蒙思想;據材料“罪名是談論法國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獨立等”可知,法國大革命和殖民地獨立;據材料“主張廢除奴隸制”可知,廢除奴隸制。
(2)本題是論述題之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是:近代(拉丁美洲)。設問要求圍繞材料中時代議題,圍繞“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擬定一個論題并進行闡述。據材料可知,材料體現的時代議題有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廢除奴隸制、殖民地獨立等,在闡述過程中,結合所學知識,將相關時代議題進行聯系,如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推動了奴隸制的廢除,推動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同時結合所學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基本事實說明結果。可進行闡述如下:拉丁美洲長期處于歐洲殖民者的專制統治之下,奴隸制盛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受移民、奴隸貿易等因素影響,這里的社會結構、民族狀況復雜。18世紀以來,啟蒙思想、美國獨立以及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傳到拉美,激發了拉美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革命思想的產生。1804年海地獨立拉開了拉美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的領導下西屬拉美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實現獨立。1822年巴西擺脫葡萄牙的統治獲得獨立。獨立后的拉丁美洲國家大都建立了共和國。綜上所述,歐洲啟蒙思想為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指明了方向,對拉美地區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
22.(1)破壞性: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掠奪財富和巨額利潤;英國利用印度國內矛盾,挑動印度內戰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紀中后期幾乎完全控制印度,破壞了印度原有的政治經濟秩序;打斷了印度原有的文明進程,引發文化侵略。
建設性:英國通過向印度輸入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促進了印度經濟結構向近代化的轉型;催生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國大黨;促進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識的萌發。
(2)面對西方殖民國家的入侵,中國保留傳統文化,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化向西方學習埃及實行君主立憲制,傳統生活方式繼續保留。文化交流是一種對外學習的渠道,我們應當反對戰爭作為文化傳播的方式,積極創造平臺以和平的方式進行文化的交流,同時要保護好本國傳統文化。
(3)對資本主義制度本質的深刻認識;對資產階級的失望;對東方文明的關注與認可等;巴黎公社建立的影響。
【詳解】(1)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英國對印度的破壞性表現在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掠奪財富和巨額利潤;英國利用印度國內矛盾,挑動印度內戰或直接武力侵略;到19世紀中后期幾乎完全控制印度,破壞了印度原有的政治經濟秩序;打斷了印度原有的文明進程,引發文化侵略。英國對印度的建設性則表現在英國通過向印度輸入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促進了印度經濟結構向近代化的轉型;催生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國大黨;促進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識的萌發。
(2)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面對西方殖民國家的入侵,中國保留傳統文化,從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化向西方學習。埃及則實行君主立憲制,傳統生活方式繼續保留。由此說明文化交流是一種對外學習的渠道,我們應當反對戰爭作為文化傳播的方式,積極創造平臺以和平的方式進行文化的交流,同時要保護好本國傳統文化。
(3)根據“糾正了他對不列顛殖民主義的認識,深刻批駁了殖民統治在東方造成的深重苦難”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馬克思對大不列顛殖民主義改觀的原因是對資本主義制度本質的深刻認識;對資產階級的失望;對東方文明的關注與認可以及巴黎公社建立的影響。
23.示例:
題目: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提拉克的成就與過失。
論述:提拉克在印度20世紀初期的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過失,以至于沒有使反英斗爭向深入發展。
提拉克把印度的啟蒙運動推向了革命的民族主義運動階段,這種群眾性的革命政治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印度獨立運動的發展,使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成為“亞洲覺醒”的典型代表。提拉克雖在政治上非常激進,但在社會和經濟問題上過于保守,如維護落后風俗,回避農民問題等,這阻礙了印度民族運動的發展。
【詳解】根據材料“提拉克作為國大黨新一代領袖的特征是強調群眾性的革命政治行動”和“但提拉克在社會和經濟問題上具有保守觀點,強調印度教傳統,維護種姓制度和落后風俗。未能團結廣大伊斯蘭教群眾,回避農民土地問題”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圍繞提拉克在政治運動中的進步性和局限性展開,因此可以提出題目: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提拉克的成就與過失。
論述:論述過程主要結合材料內容,從提拉克的活動中分析其進步性和局限性。首先對提拉克的活動進行總括,即在印度20世紀初期的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過失,以至于沒有使反英斗爭向深入發展。
進步性方面,如提拉克把印度的啟蒙運動推向了革命的民族主義運動階段,這種群眾性的革命政治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印度獨立運動的發展,使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成為“亞洲覺醒”的典型代表。局限性方面,結合材料,可以列舉提拉克雖在政治上非常激進,但在社會和經濟問題上過于保守,如維護落后風俗,回避農民問題等,這阻礙了印度民族運動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马鞍山市| 绵竹市| 隆德县| 淮滨县| 阿荣旗| 天台县| 抚远县| 东光县| 岱山县| 甘谷县| 日土县| 郯城县| 嵩明县| 社旗县| 教育| 焦作市| 施秉县| 深州市| 南昌市| 高州市| 宜州市| 乌什县| 桓仁| 曲麻莱县| 安泽县| 突泉县| 子长县| 扶绥县| 汤原县| 博野县| 山阳县| 高清| 常宁市| 梅河口市| 沧州市| 枣阳市| 犍为县| 普安县| 桂东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