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九年級化學上冊課件(共45張PPT)(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九年級化學上冊課件(共45張PPT)(人教版)

資源簡介

(共45張PPT)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導入新課
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物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物質,如鎂條燃燒生成氧化鎂,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那么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之間究竟存在什么關系呢?化學家從很早便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人教課本上冊P92
圖5-1 氧化汞受熱分解
1744年,拉瓦錫用精確的定量實驗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應中,各物質質量之間的變化關系。
氧化汞 汞 + 氧氣
加熱
45.0份 41.5份 3.5份
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沒有改變。這難道是巧合嗎?
45.0 = 41.5 + 3.5
一、質量守恒定律
探究
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
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時,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新物質的質量總和相比較,存在什么關系?
請你在實驗中觀察和探究以下問題,并結合實驗條件思考和做出分析:
(1)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及其他變化;
(2)實驗中觀察到的質量變化情況。
方案一 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中,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白)磷。在錐形瓶口的橡膠塞上安裝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個小氣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與紅磷接觸。將錐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盤天平上用砝碼平衡,記錄所稱的質量m1。然后,取下錐形瓶,將橡膠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后,迅速用橡膠塞將錐形瓶塞緊,并將紅磷引燃。待錐形瓶冷卻后,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記錄所稱的質量m2。
圖5-2 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磷 + 氧氣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點燃
人教課本上冊P92
人教課本上冊P93
圖5-2 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注意
在化學實驗中天平的使用要注意:
①稱量干燥的固體藥品前,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干凈的大小相同的紙片,然后把藥品放在紙上稱量;
②易潮解的藥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探究實驗 1
白磷燃燒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方案一 白磷燃燒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現象: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氣球先變大(燃燒放熱)后變小(冷卻),最終天平平衡。
結論:在燃燒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氣球:調節氣壓。
細沙:降溫,防止瓶底炸裂。
人教課本上冊P93
五氧化二磷氧氣磷白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點燃=m1m2方案二 在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硫酸銅溶液,塞好橡膠塞。將幾根鐵釘用砂紙打磨干凈,將盛有硫酸銅溶液的錐形瓶和鐵釘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量m1。將鐵釘浸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待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改變時,將盛有硫酸銅溶液和鐵釘的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量m2。比較反應前后的質量。
鐵 + 硫酸銅 銅 + 硫酸亞鐵
Fe CuSO4 Cu FeSO4
人教課本上冊P93
圖5-3 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前后質量的測定
銀白固 藍液 紅固 淺綠液
探究實驗 2 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方案二 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現象:鐵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天平保持平衡。
結論: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
圖5-4 鐵釘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人教課本上冊P93
討論:分析兩個方案的實驗結果,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人教課本上冊P94
人教課本上冊P94
課本概念
質量守恒定律: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方案三 鹽酸和碳酸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文字表達式:
碳酸鈉 + 鹽酸 → 氯化鈉 + 水 + 二氧化碳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白固) (氣體)
你預計這個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是否會有變化?
圖5-5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
前后質量的測定
人教課本上冊P94
探究實驗 3 鹽酸和碳酸鈉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現象:
結論:
白色粉末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后產生的物質質量減小。(?)
圖5-5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
前后質量的測定
分析:
反應生成了氣體逸出,使物質總質量減小。
原因:
裝置不密閉。
【思考】如何將裝置進行改進,以便成功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產生氣體,氣壓增大,橡膠塞容易沖出。
氣球可以起到調節氣壓的作用,但是會產生浮力,使稱量結果偏小。




容器密閉,注射器可以調節氣壓避免橡膠塞沖出。
容器密閉,NaOH溶液可以吸收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
反思:有氣體生成的化學變化,需要在密閉容器中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方案四 鎂條燃燒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5-2 取一根用砂紙打磨干凈的長鎂條和一個陶土網,將它們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量的質量。在陶土網上方將鎂條點燃,觀察現象。
將鎂條燃燒后的產物與陶土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比較反應前后的質量。
想一想 你預計這個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會有什么變化?
O2
鎂 + 氧氣 → 氧化鎂
點燃
Mg O2 MgO
(銀白固) (白固)
人教課本上冊P94
探究實驗 4 鎂帶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現象: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天平不平衡。
結論:反應后物質質量增加。(?)
分析:未稱量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
方案四 鎂條燃燒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改進:改為密閉容器。
人教課本上冊P94
實驗改進
討論:這兩個實驗為什么會出現反應前后質量不相等的結果?
鹽酸+碳酸鈉→氯化鈉+水+二氧化碳
鎂 + 氧氣 → 氧化鎂
點燃
兩個實驗均有氣體生成或參與,未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所以未稱量生成或參加反應的氣體的質量。
再次驗證:所有的化學反應均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人教課本上冊P95
特別提醒
(1)質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學反應必須遵守的一個定律,但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
(2)質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僅是指“質量”,不能任意擴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數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
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
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
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
人教課本上冊P95
圖5-7 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的示意圖
氫氣 + 氧氣 水
(H2) (O2) (H2O)
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人教課本上冊P95
質量守恒的原因(實質)
氫氣 + 氧氣 水
(H2) (O2) (H2O)
化學變化中的變與不變

①物質種類
②分子種類
不變
②原子種類、數目、質量
③元素種類、質量
可能變:分子的數目、元素的化合價。
如:H2+O2 H2O
點燃
0 0
+1 -2
①物質總質量
例(中考·懷化)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和b是反應物 B. x=3.2
C.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 d一定是催化劑
C
質量守恒定律定律的表格分析題
素養考點 1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 + +
= 24.6
+ + +
= 18.2+x
即x=6.4
生成物
生成物
反應物
催/不反應
(d)
b + c a
化合反應
例(2018·聊城)將宏觀、微觀及化學符號聯系在一起是化學學科的特點。某化學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不變
B.該化學變化中發生改變的微粒是原子
C.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參加反應的CO2和H2分子個數比為1:3
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圖示題
素養考點 2
前后有相同的分子,說明沒有參加化學反應,要劃掉。
D
CO2 、 H2
C2H4 、 H2O
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
0 +1
單質:0 化合物:不為零
化學變化,質量守恒
√ 2:6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素養考點 3
例. 某物質在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生成 CO2和 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有機物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B. 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 無法確定
B
某物質 + O2 CO2 + H2O
點燃
含有C、H (可能O)
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反應前后元素種類、質量不變
素養考點 4
例. 某物質在9.6 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有機物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B. 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該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 無法確定
計算:
CO2中O元素質量:8.8g x(32 44)=6.4g,H2O中O元素質量:5.4g x(16 18)=4.8g,所以生成物質中氧元素總質量為6.4g+4.8g=11.2g,而反應物中O2質量為9.6g,11.2g>9.6g,所以某物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C、H
課堂小結
第五單元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1.紅磷燃燒
①文字表達式、物質符號:
②現象:
③氣球:
④細沙:
2.鐵釘與硫酸銅反應
①文字表達式、物質符號:
②現象:
紅(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氣球先變大后變小,最終天平平衡。
燃燒放熱 冷卻
鐵表面出現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天平保持平衡。
調節氣壓。
降溫,防止瓶底炸裂。
3.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①文字表達式、物質符號:
②現象:
③分析:
④原因:
4.鎂條燃燒
①文字表達式、物質符號:
②現象:
③分析:
白色粉末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反應生成了氣體逸出,使物質總質量減小。
裝置不密閉。
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天平指針向左偏轉。
未稱量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
5.反思:
6.質量守恒定律:
7.質量守恒的本質:
8.
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變化,需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二、化學方程式
學習化學,常常需要描述各種物質之間的反應,如何簡便地表示化學反應呢?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點燃
“和” 反應條件 “生成”
反應物
生成物
人教課本上冊P96
用化學式來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不僅可以清楚看出物質的組成,還能通過相對分子(或原子)質量表示個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質量比。
C + O2 CO2
點燃
反應物
生成物
反應條件
人教課本上冊P96
C + O2 CO2
點燃
人教課本上冊P96
1.定義:這種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化學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區別:
【化學式】 【化學方程式】
C、O2、CO2
C + O2 CO2
點燃
人教課本上冊P96
C + O2 CO2
點燃
相對原子質量:C-12 O-16
各物質的質量比:
12 :32 : 44
表示每12份質量的C與32份的質量的O2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CO2。
而不是: 12 :12 : 24

×
歸納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 質的意義: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C + O2 CO2
點燃
2. 量的意義: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
3. 微觀意義: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各微粒數量關系
各物質的質量比:
12 :32 : 44
各微粒數量:
1 : 1 : 1
(即系數)
相對原子質量:C-12 O-16
C + O2 CO2
點燃
反應物是C和O2,反應條件是點燃,生成物是CO2。
相對原子質量:C-12 O-16
每12份質量的C與32份的質量的O2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CO2。
1.質的意義:
2.量的意義:
3.微觀意義:
C、O2、CO2的微粒個數比是1:1:1。
【練習】
S + O2 SO2
點燃
反應物是S和O2,反應條件是點燃,生成物是SO2。
相對原子質量:S-32 O-16
每32份質量的S與32份的質量的O2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CO2。
1.質的意義:
2.量的意義:
3.微觀意義:
S、O2、SO2的微粒個數比是1:1:1。
C
【課堂檢測】
Sb2O5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工業制取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Sb2O3+2X===Sb2O5+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
A.H2  B.O2  C.H2O2 D.H3SbO4
2Sb
2Sb
3O
7O
4H
做題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
即2X含有,排序H4O4,提2,即,2X=2(H2O2)
課堂小結
9. 化學方程式:
10.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①質的意義:
②量的意義:
③微觀意義:
反應物是S和O2,反應條件是點燃,生成物是SO2。
每32份質量的S與32份的質量的O2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CO2。
S、O2、SO2的微粒個數比是1:1:1。
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古田县| 南溪县| 永福县| 扎赉特旗| 台山市| 方城县| 横峰县| 怀柔区| 龙川县| 含山县| 黑山县| 天水市| 南宁市| 祥云县| 苏尼特左旗| 遵化市| 五寨县| 铁力市| 滁州市| 余庆县| 简阳市| 甘南县| 海盐县| 惠州市| 绥棱县| 杭锦旗| 罗平县| 集贤县| 广宗县| 乌拉特前旗| 尤溪县| 安平县| 响水县| 洛宁县| 江城| 柏乡县| 旬邑县| 响水县| 旬阳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