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9年高考數學考點歸納(數列)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9年高考數學考點歸納(數列)

資源簡介

高中數學 第三章 數列
考試內容: 數列. 等差數列及其通項公式.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 等比數列及其通項公式.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 考試要求: (1)理解數列的概念,了解數列通項公式的意義了解遞推公式是給出數列的一種方法,并能根據遞推公式寫出數列的前幾項. (2)理解等差數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等比數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井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03. 數 列 知識要點
等差數列
等比數列
定義
遞推公式


通項公式
()
中項
()
()
前項和
重要性質
1. ⑴等差、等比數列:
等差數列
等比數列
定義
通項公式
=+(n-1)d=+(n-k)d=+-d
求和公式
中項公式
A= 推廣:2=
。推廣:
性質
1
若m+n=p+q則
若m+n=p+q,則。
2
若成A.P(其中)則也為A.P。
若成等比數列 (其中),則成等比數列。
3
. 成等差數列。
成等比數列。
4

5
⑵看數列是不是等差數列有以下三種方法:

②2()
③(為常數).
⑶看數列是不是等比數列有以下四種方法:

②(,)①
注①:i. ,是a、b、c成等比的雙非條件,即a、b、c等比數列.
ii. (ac>0)→為a、b、c等比數列的充分不必要.
iii. →為a、b、c等比數列的必要不充分.
iv. 且→為a、b、c等比數列的充要.
注意:任意兩數a、c不一定有等比中項,除非有ac>0,則等比中項一定有兩個.
③(為非零常數).
④正數列{}成等比的充要條件是數列{}()成等比數列.
⑷數列{}的前項和與通項的關系:
[注]: ①(可為零也可不為零→為等差數列充要條件(即常數列也是等差數列)→若不為0,則是等差數列充分條件).
②等差{}前n項和 →可以為零也可不為零→為等差的充要條件→若為零,則是等差數列的充分條件;若不為零,則是等差數列的充分條件.
③非零常數列既可為等比數列,也可為等差數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數列)
2. ①等差數列依次每k項的和仍成等差數列,其公差為原公差的k2倍;
②若等差數列的項數為2,則;
③若等差數列的項數為,則,且,
.
3. 常用公式:①1+2+3 …+n =


[注]:熟悉常用通項:9,99,999,…; 5,55,555,….
4. 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公式的常見應用題:
⑴生產部門中有增長率的總產量問題. 例如,第一年產量為,年增長率為,則每年的產量成等比數列,公比為. 其中第年產量為,且過年后總產量為:
⑵銀行部門中按復利計算問題. 例如:一年中每月初到銀行存元,利息為,每月利息按復利計算,則每月的元過個月后便成為元. 因此,第二年年初可存款:
=.
⑶分期付款應用題:為分期付款方式貸款為a元;m為m個月將款全部付清;為年利率.
5. 數列常見的幾種形式:
⑴(p、q為二階常數)用特證根方法求解.
具體步驟:①寫出特征方程(對應,x對應),并設二根②若可設,若可設;③由初始值確定.
⑵(P、r為常數)用①轉化等差,等比數列;②逐項選代;③消去常數n轉化為的形式,再用特征根方法求;④(公式法),由確定.
①轉化等差,等比:.
②選代法:
.
③用特征方程求解:.
④由選代法推導結果:.
6. 幾種常見的數列的思想方法:
⑴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在時,有最大值. 如何確定使取最大值時的值,有兩種方法:
一是求使,成立的值;二是由利用二次函數的性質求的值.
⑵如果數列可以看作是一個等差數列與一個等比數列的對應項乘積,求此數列前項和可依照等比數列前項和的推倒導方法:錯位相減求和. 例如:
⑶兩個等差數列的相同項亦組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此等差數列的首項就是原兩個數列的第一個相同項,公差是兩個數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數.
2. 判斷和證明數列是等差(等比)數列常有三種方法:(1)定義法:對于n≥2的任意自然數,驗證為同一常數。(2)通項公式法。(3)中項公式法:驗證都成立。
3. 在等差數列{}中,有關Sn 的最值問題:(1)當>0,d<0時,滿足的項數m使得取最大值. (2)當<0,d>0時,滿足的項數m使得取最小值。在解含絕對值的數列最值問題時,注意轉化思想的應用。
(三)、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 公式法:適用于等差、等比數列或可轉化為等差、等比數列的數列。
2.裂項相消法:適用于其中{ }是各項不為0的等差數列,c為常數;部分無理數列、含階乘的數列等。
   3.錯位相減法:適用于其中{ }是等差數列,是各項不為0的等比數列。
4.倒序相加法: 類似于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方法.
5.常用結論
1): 1+2+3+...+n =
2) 1+3+5+...+(2n-1) =
3)
4)
5)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巫山县| 龙山县| 泸定县| 金寨县| 刚察县| 沭阳县| 五大连池市| 武穴市| 界首市| 呼伦贝尔市| 大冶市| 曲周县| 西充县| 溧阳市| 天全县| 石柱| 武川县| 西华县| 江达县| 临汾市| 青田县| 包头市| 科技| 家居| 合川市| 万安县| 新闻| 眉山市| 永泰县| 客服| 长汀县| 咸阳市| 锡林郭勒盟| 莎车县| 高邑县| 遵化市| 阳高县| 商河县| 十堰市|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