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1導學案: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學習目標】1.掌握五四運動的背景、經過與結果,理解五四運動的性質與歷史功績。【基礎知識】五四運動背景 (1)政治: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與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加劇。 (2)經濟: 期間,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放松, 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 (3)文化: 的勝利為中國人民指明了道路導火索 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的正義要求遭到拒絕,和會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 讓給日本經過 第一階段(1919年 日起): 為主力,游行示威,中心在北京第二階段(1919年6月5日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中心在結果 北京政府釋放了被捕學生;參加 的中國代表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意義 (1)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的偉大的直接的徹底的 的愛國革命運動。 (2)促使了知識分子開始走上同工人相結合的道路,促進了 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3)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中國 革命階段的開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開始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是從俄國十月革命后開始的,北京與 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中心發展 系統介紹:李大釗發表了《 》,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成立團體:1920年3月,李大釗發起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 學說研究會;1920年5月,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大力宣傳: 、陳望道、李漢俊等人,投身于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翻譯和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條件 思想基礎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 的廣泛傳播階級基礎 中國工人運動的持續發展和 隊伍的壯大組織基礎 各地相繼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國際條件 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的幫助和指導成立 中共一大召開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 在上海召開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大會還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 任書記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和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共二大1.概況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代表大會在 舉行。2.內容(1)大會通過宣言制定了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最高綱領即實現 。(2)加入共產國際。(3)中國革命的動力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3.意義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國近代以來 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4.國共合作條件 必要性 中國共產黨在一系列斗爭中認識到自身力量弱小,必須建立可能性 1923年, 通過了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外部環境 共產國際的指導和幫助實現 標志 1924年, 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意義 歷史影響 以 為特征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國民革命席卷全國5.國民革命準備 組織 1925年國民政府在 成立軍事 整編國民革命軍,鞏固和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目標 “打倒列強,除軍閥”高潮 北伐 1926年,國共兩黨合作開始北伐,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 域,基本推翻了 的反動統治失敗 標志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別制造了“四一二 ”和“ ”反革命政變【自我檢測】1.《新青年》雜志遷上海出版,從這時起,《新青年》的封面正中繪制了一幅地球圖案,東西兩半球伸出兩只大手,在地球上緊緊相握。這反映了A.世界主義思潮的流行 B 學習美國仍是思想界主流C.社會主義內容的宣傳 D. 學習蘇聯成為思想界新寵2.中共一大規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陳獨秀認為,中共一大對黨的要求,是“懸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時“就腳踏實地了”。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 B.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C.決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D.決定與國民黨合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