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3節 蛋白質 維生素九年級下冊滬教版學習目標新課引入新知學習課堂小結12341. 知道蛋白質是分子結構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了解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關系,通過簡單實驗了解蛋白質的一些性質特征;2. 知道幾種常見的維生素的名稱和作用;3. 知道蛋白質、維生素對人體的營養作用,了解食品中兩者的來源。難點重點重點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礎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的結構蛋白質中一定含有C、H、O、N元素,有些還含有硫等元素。由多種氨基酸構成,結構復雜,相對分子質量從幾萬到幾百萬,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在人體內的變化氨基酸在胃腸道里與水反應一部分重組一部分被氧化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維持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組織更新尿素、二氧化碳、水、能量供給人體活動蛋白質提供食物肉類、雞蛋、牛奶、豆類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人體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會使人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發生貧血等。(1)豆腐含植物蛋白,制豆腐時在豆漿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鎂或碳酸鈣(此過程也稱為“點鹵”),豆漿就轉變成了豆腐,這是為什么?(2)為什么可以用高溫(如在水中煮沸)來消毒餐具?(3)為什么誤食重金屬鹽后可采取喝牛奶、豆漿、蛋清的方式解毒?(4)為什么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產品?議一議實驗1:取兩支盛有雞蛋清的試管,分別加入蒸餾水及飽和硫酸銨溶液,觀察現象蒸餾水蛋清飽和硫酸銨溶液實驗內容 加入蒸餾水 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現象結論 得到澄清液體有白色沉淀析出①有些蛋白質能溶于水;②某些無機鹽(如硫酸銨)的濃溶液能使蛋白質在水中的溶解性減弱而部分析出,即鹽析實驗2:取三支試管,各加入3mL雞蛋清溶液,將其中一支試管的雞蛋清溶液加熱,向另一支試管的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酸鉛溶液,在第三只試管的雞蛋清溶液中加幾滴濃硝酸,微熱,觀察現象實驗內容 現象 結論加熱加入乙酸鉛溶液 加入濃硝酸并微熱 凝固成白色固體產生白色沉淀產生黃色沉淀加熱乙酸鉛濃硝酸并微熱蛋白質受熱或遇到濃硝酸、重金屬鹽、甲醛等化學物質,會發生化學變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即變性。實驗3:用鑷子夾一小塊凝固的蛋白質,在酒精燈上灼燒。實驗內容 現象 結論灼燒蛋白質有燒焦羽毛味該方法可用于檢驗蛋白質蠶絲、羊毛都是蛋白質,可以通過灼燒聞氣味的方法鑒別蛋白質的性質(1)鹽析:某些無機鹽的濃溶液能使蛋白質在水中的溶解性減弱而部分析出,屬于物理變化。(2)變性: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的作用下,其結構會被破壞,失去生理活性。這是一個不可逆的化學過程。其中,有些蛋白質和濃硝酸作用呈黃色。(3)灼燒:蛋白質灼燒時,會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可用于檢驗蛋白質。(3)牛奶、蛋清、豆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與重金屬鹽作用時,能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緩解毒性的作用(1)豆漿中加入適量的氯化鎂或者碳酸鈣能使蛋白質的溶解性減弱析出(2)各種細菌和病毒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質,高溫可以破壞蛋白質的結構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4)被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產品,不但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殘留的甲醛還會侵蝕消化道,使蛋白質變性,損害人體健康。你聽過這個故事嗎?幾百年前的歐洲,長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經常遭受壞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齦出血,甚至皮膚淤血和滲血,最后痛苦地死去。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這種疾病很快就不治而愈了。一位隨船醫生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水手在航海中很難吃到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位醫生試著讓水手每天吃一些新鮮的柑橘,奇跡出現了——壞血病很快就痊愈了。那么,柑橘為什么會有如此神奇的本領呢?你對維生素了解多少經過長期的研究,科學家后來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中提取出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并證實壞血病就是維生素C缺乏癥。維生素: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調節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維生素有20多種,它們多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蔬菜、水果、糙米、魚肝油等是人類獲取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常見的幾種維生素及其缺乏癥狀缺乏維生素A—夜盲癥缺乏維生素B—腳氣病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軟骨病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要保證一定的數量,還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入。1.蛋白質有哪些性質特征?2.你知道哪些維生素和對應的作用?3.蛋白質和維生素對人體生命活動有何意義?1. 不會使蛋白質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物質是( )A. 甲醛溶液 B. 硫酸銨飽和溶液C. 濃硝酸 D. 乙酸鉛溶液2. 人誤食重金屬鹽中毒后,為減輕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質中的( )A. 水 B. 肥皂水 C. 蛋清 D. 鹽水BC3. 維生素C的化學式為C6H8O6,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維生素C由C、H、O三種元素組成B. 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個數比為 3∶4∶3C. 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D. 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9∶1∶12B4.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1)《陸川本草》中記載楊桃具有解毒、涼血等功效。楊桃里含有的葡萄糖和蛋白質中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2)《千金方》中提到豬肝可治療“雀目”(夜盲癥),豬肝在治療這種疾病時,其中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填“維生素A”或“維生素C”)。(3)《本草綱目》中對豆腐早有記載,豆腐能為人體提供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亮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蛋白質維生素A36∶75. 某同學為了解蛋白質的某些性質,用雞蛋清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進行如圖1所示操作后,再將試管①在酒精燈火焰上微微加熱(如圖2所示)。實驗中觀察到圖2的試管①中有黃色沉淀生成;圖1中的試管②、③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試管②中沉淀不溶于水。則a、b、c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 飽和硫酸銨溶液B. 醋酸鉛溶液C. 濃硝酸CBA(2)將所得黃色沉淀取出少許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觀察到沉淀未溶解,則圖2的試管①中蛋白質所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3)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化學變化蛋白質遇到濃硝酸加熱,會產生黃色沉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