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28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28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全國版)(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
(全國版)
專題28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原卷版)
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從18世紀后期起,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歐洲大陸和北美傳播。后來,工業革命又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廣大工人為了改善惡劣的勞動和生活條件,同資本家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工人運動逐漸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知識點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17 世紀末,英國 建立后,政局穩定,   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
2.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3.實質:生產方式的變革,即 取代工場手工業生產。
4.主要成就:
(1)1733年, 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   ”,提高了生產效率。
(3)18世紀中期,   改進蒸汽機。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
(4)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   最終確立。
(5)1825 年,由   設計的蒸汽火車正式試車,標志著 的開始;美國富爾頓的汽船等。
5.影響:
①積極: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 ”;促進了城市的興起,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②消極: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
6.啟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科教興國”戰略。科技是一柄雙刃劍,應堅持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協調。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哈格里夫斯發明紡紗機 瓦特和蒸汽機
19世紀早期使用蒸汽機的英國煤礦1825年斯蒂芬森實驗蒸汽機車
(2)歷史解釋:
19世紀上半葉,運輸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運輸成本顯著降低,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市場在全世界范圍內被整合起來,各種商品的價格逐漸趨同。譬如,英國利物浦和印度孟買之間棉花價格的差距,在1857年是57%,1913年則縮小到了30%。
——摘編自[日]玉木俊明著《物流改變世界歷史》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運輸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科技原因,并簡析交通科技對世界的影響。
答案:
(3)史料實證:
早期的火車 早期的汽車
根據圖片,分析兩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答案:
(4)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蒸汽機 簽訂《南京條約》 江南制造總局制炮廠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
答案:
(5)唯物史觀: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對材料進行解讀。
答案:
知識點二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馬克思與恩格斯
(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
(2)在巴黎,馬克思結識了恩格斯。兩位青年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  是馬克思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
(3)形成    :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2.《共產黨宣言》
(1)發表:  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在倫敦正式出版。
(2)主要內容:①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②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③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3)歷史意義:標志著   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3.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第一國際:   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
(2)巴黎公社:   年3 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3 月 28 日,建立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5 月28日,公社失敗。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時空觀念:
馬克思 恩格斯
《資本論》書影 《共產黨宣言》書影
(2)歷史解釋:
閱讀上面示意圖,回答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及在俄國的革命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哪些特點使其富有強大的生命力?
答案:
(3)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看到祖國亟待徹底變革的現狀,毅然投身革命。他積極從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他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領導工人運動,在學習和宣傳革命理論的同時還進行了大量農村調查。1900年列寧創辦了《火星報》。這些活動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在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做了準備。在列寧的積極推動下,俄國成立了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布爾什維克黨。
——摘編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岳麓版)
根據材料概括出列寧進行了哪些早期革命活動?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在列寧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取得了什么重大勝利?
答案:
1.開始標志——珍妮紡紗機;主要標志——蒸汽機的改良和應用。
2.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科學社會主義。
3.瓦特是改進了蒸汽機,不是發明了蒸汽機。
4.馬克思主義為巴黎公社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巴黎公社是對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
5.《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憲章運動、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受到馬克思主義指導的革命實踐。( )
1.(2023年河北省)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后的數十年間,整個國家向城市化邁進的走向,工業產值遠遠超過農業產值的現象,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處其境的人們大為驚訝,有人歡喜有人愁,但卻無人能夠阻擋這一趨勢,只能去適應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國工業革命( )
A.發生的歷史背景B.開始的具體標志C.發展的有利條件D.帶來的社會影響
2.(2023年湖南省衡陽市)歷史學家帕爾默在《現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約三十年的這一時期,發生的兩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響歐洲大陸,而經濟革命則在英國表現最為活躍。”這兩次革命分別是指( )
A.英國資產級革命和工業革命 B.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
C.拿破侖戰爭和工業革命 D.美國獨立戰爭和工業革命
3.(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下圖描繪的是19世紀早期英國煤礦的場景。從中可以看出把煤從井下運到地面使用的動力機械是( )
A.珍妮機 B.蒸汽機 C.發電機 D.內燃機
4.(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內戰,俄國進行了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日本開展了明治維新。這一系列變革的根本推動因素是( )
A.歐洲大學興起 B.拿破侖對外戰爭
C.早期殖民擴張 D.第一次工業革命
5.(2023年湖南省長沙市)“‘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馬克思的這句名言顯示,火車已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征。”材料中“那個時代”是指( )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信息時代 D.高鐵時代
6.(2023年湖北省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江漢油田)“1820年,英國的手搖紡紗機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減至123000人,到1856年時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動力織布機的工作,但是許多人因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而陷入貧困。”出現材料中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工業革命后工人產生了抵觸情緒
B.工業革命后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
C.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出現新興工業部門
D.環境惡劣導致從事手工勞動人數減少
7.(2023年山東省濟寧市)下圖為1840-1920年英國農業人口變化示意圖,導致圖中所示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英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百分比(%)
A.殖民戰爭 B.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戰
8.(2023年黑龍江省綏化市)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 )
A.“舊石器時代” B.“蒸汽時代”
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
9.(2023年福建省)1821年,英國工業產值超過農業;1850年,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推動上述現象出現的科技因素是( )
A.《權利法案》 B.君主立憲 C.啟蒙運動 D.工業革命
10.(2023年廣東省深圳市)瓦特在取得專利的說明書中,把他的蒸汽機說成是大工業普遍適用的發動機,與當時使用其他動力來源的機器相比,他的普遍適用性體現在( )
A.突破地理條件的限制 B.機器簡單易于制造
C.能源清潔更加環保 D.可用能源豐富多樣
11.(2023年天津市)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來源的發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諾貝爾 D.愛迪生
12.(2023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2022年底,德昌、西昌、冕寧、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動車。回顧歷史,約200年前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拖著車廂載著450名乘客正式試車,其發明者是( )
A.愛迪生 B.凱伊 C.瓦特 D.斯蒂芬森
13.(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19世紀70年代以前在政治領域內世界上出現三股進步歷史潮流: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運動,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這主要緣于( )
A.新航路開辟 B.殖民擴張 C.文藝復興 D.工業革命
14.(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早在2015年的時候,新加坡知名學者、資深外交家馬凱碩就曾表示:西方統治世界的這200年并非常態,西方霸權時代將迎來終結。據此推斷,“西方霸權時代”確立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工業革命 D.法國大革命
15.(2022年四川內江)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科學解答了那個時代的基本問題,產生了巨大影響。“那個時代”是指( )
A.北美獨立戰爭時代 B.電氣時代 C.工業革命時代 D.法國大革命時代
16.(2022年四川雅安)《世界文明史》一書中寫道:“它在不過三代人的時間里,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面貌:從家庭手工業過渡到大工廠生產,從手工勞動過渡到機器勞動,從鄉村社會過渡到都市化社會,從經驗社會向科學技術社會過渡。”這段話評價的是( )
A.光榮革命 B.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信息技術革命
17.(2022年四川成都)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了詩歌《郊游》,發出了圖中的感嘆。據此判斷,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 B.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
C.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 D.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18.(2022年江蘇宿遷)工業革命之初,修筑公路為解決交通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四輪馬車等落后的交通工具,已不能滿足工業飛速發展的需求。下列發明較早解決這一問題的是( )
A.蒸汽機車 B.汽船 C.內燃機 D.汽車
19. (2022年甘肅天水)王覺非主編的《近代英國史》載:“從西至東,從北至南……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對世界獲得這種“新動力”貢獻最大的人是( )
A. 阿克萊特 B. 富爾頓 C. 哈格里夫斯 D. 瓦特
20.(2022年湖南衡陽)“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這段話的作者認為( )
A.世界各國的孤立有利于大工業發展 B.大工業不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世界市場的形成阻礙了歷史的進步 D.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
21. (2022年四川達州)學習歷史要求史論結合。下表中的選項,史實與結論矛盾的是( )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明治維新 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B 《拿破侖法典》 成為很多國家制定民法的參照藍本
C 蒸汽機的發明 加速了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D 第二次工業革命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
A. A B. B C. C D. D
22.(2022年湖南湘潭)1823年,英國第一家勞動技術學校——倫敦技工所創辦,對技術工人進行科學教育,此后各地紛紛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機構。這反映了英國( )
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備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D.工業革命的需求
2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
A.飛梭的發明 B.珍妮機的發明
C.蒸汽機的改進 D.蒸汽機車的出現
24.(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卡爾·馬克思在17歲中學畢業時的一篇作文中認為:擇業的目標應是為了“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哲人、卓越的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的、真正偉大的人物。”這表明他( )
A.已經開始從事政治活動 B.明確了一生前進的目標
C.初步決定撰寫《資本論》 D.發現與恩格斯志同道合
25.(2023年重慶市A卷)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下列對史事時間和空間表述完整的是( )
A.重慶發現了多座石闕,其中在忠縣有三座
B.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倫敦發表《共產黨宣言》
C.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被刺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D.由于日本飛機的轟炸,八路軍辦事處分遷到紅巖嘴13號和曾家巖50號兩處
2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里。……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上述材料出自( )
A.《共產黨宣言》 B.《人權宣言》C.《獨立宣言》D.《大憲章》
27.(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綱領科學地闡明了歷史發展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任務和發展方向,號召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用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材料中的“綱領”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
28.(2022年山東聊城)馬克思曾經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據此可知,革命理論主要來源于( )
A.革命實踐 B.經典著作 C.經驗積累 D.科技創新
29.(2022年四川樂山)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他還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 B.資本原始積累具有殘酷性
C.資本主義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D.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
30. (2022年江西)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致贊同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闡述的原理,并委托他倆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該宣言( )
A. 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B. 導致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階級
C.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D. 標志著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
31.(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19世紀40年代誕生的馬克思主義,是西歐資本主義的物質生產、階級斗爭、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也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時代發展和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需要,針對新的實際進行的巨大的理論改造和劃時代的理論創新。據此可知,馬克思主義( )
A.肯定了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革命作用
B.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思想
C.使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D.是世界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32.(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下圖是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目錄的部分內容。圖中省略號部分最有可能是( )
第十二章 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早期工人運動 第二節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空想社會主義 2.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3.…… 第三節 第一國際
A.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B.法國獨立工人運動的勃興
C.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D.促進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斗爭
33.(2023年湖南省衡陽市)下圖A、B兩處所指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中的兩件大事,其中B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一國際成立 B.《共產黨宣言》發表
C.巴黎公社建立 D.十月革命勝利
34.(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構建思維導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
上圖中▲處應填入的內容是( )
A.《權利法案》 B.啟蒙運動 C.馬克思主義 D.十月革命
35.(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1883年,馬克思與世長辭。在葬禮上,恩格斯發表了莊嚴講話:“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只有他才第一次意識到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這一意識最早出現于( )
A.《共產黨宣言》 B.《哈姆雷特》C.《聯合國家宣言》 D.《和平法令》
36.(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19世紀中期,對工人階級的問題做出下列回答的是( )
工人階級的問題 回答
社會不公平的根源是什么 生產資料私有制
如何改變不公平的現狀 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A.《權利法案》B.《人權宣言》 C.《1787年憲法》 D.《共產黨宣言》
37.(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隨著世界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應運而生。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公布
38.(2023年北京市)19世紀下半葉,歐洲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組織致力于通過摧毀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切經濟領域消滅剝削,實現人民大眾的平等。這一現象出現的歷史背景是( )
A.《人權宣言》的發表 B.《拿破侖法典》的頒布
C.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39.(2023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動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與1848年馬克思的“嘗試”相關聯的是( )
A.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 B.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綱領
C.參與組建國際工人協會 D.移居倫敦撰寫著作《資本論》
40.(2023年湖北省荊州市)《新萊茵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一起創辦的報紙,報紙訂戶最多時達6000份左右,沒有一家德文報紙“像《新萊茵報》這樣有威力和影響,這樣善于鼓舞無產階級群眾”。該報紙( )
A.指導了巴黎公社運動 B.推動了工人運動發展
C.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 D.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41.(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下面示意圖(下圖)中的史實都和英國有關,該示意圖說明( )
A.英國引領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方向 B.工業革命直接導致了巴黎公社起義
C.《共產黨宣言》指導拉美民族革命 D.英國工人階級具有徹底的革命精神
42.(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出版于19世紀中期,提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著作是( )
A.《人權宣言》 B.《獨立宣言》 C.《資本論》 D.《共產黨宣言》
43.(2023年湖南省張家界市)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1871年3月,法國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該政權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國際 C.蘇維埃政府 D.共產國際
44.(2023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
B.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農奴制
C.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45.(2023年遼寧省營口市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
材料三 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3)根據材料三回答,“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是指什么?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什么時代?
46.(2023年北京市節選)精準計時·社會需求·科技創新
材料二 早期的鐘表用手工制作,造價不菲,主要功能是裝飾和顯示主人的身份。19世紀早期,越來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廠和煤礦做工,按小時領取工資,計時對雇主和工人越來越重要。這一時期鐘表生產從家庭作坊向規模化發展,機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廠主致力于生產一種普通工人也能夠消費的大眾化鐘表,并于19世紀中期在市,場上取得成功?20世紀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時間,其產量遠遠超過懷表和口袋表。
——摘編自劉軍《瑞士》等
(2)依據材料二,概括鐘表使用的趨勢。分析19世紀早期到20世紀初期鐘表行業發展的原因。
47.(2023年江西省節選)輪子的歷史構成人類進步和發展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1825年9月27日,英國發明家斯蒂芬森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旅行號”蒸汽機車,裝載著90噸貨物和450名乘客,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駛進了一個全新的輪子時代。
——摘編自杜君立《歷史的細節》(卷一)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駛進“全新的輪子時代”帶來的影響。
48.(2023年重慶市A卷節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某班歷史老師以“生活·采風”為主題設計了下列探究活動,請你完成相關任務。
【任務二 近代疾風】
19世紀末年,一個興旺但并非富裕的城市家庭不出家門就可發現許多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了的“跡象”,暖氣、熱水或蒸汽供暖系統取代了壁爐和老一輩用的更為原始的中心取暖系統。19世紀后期自來水管也慢慢地進入住宅。19世紀60年代末期冷藏車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諸如此類的技術革新,給所有家庭成員帶來了舒適和閑暇。 ——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公眾和輿論普遍認為,不潔的空氣是導致結核病的一個原因。1863年的報紙報道,有個貧窮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潔空氣引起的疾病而失去兩個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倫敦相繼發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霧事件、先后奪去了1800人的生命。 ——摘編自梅雪芹著《環境史學與環境問題》
(2)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工業革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49.(2023年重慶市B卷節選)某校九年級(2)班開展以“時代 教育”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務。
【任務二】
第二小組同學根據吳于塵、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 近代史編(下卷)》摘編了如下資料:
工業革命初期,德國一方面積極引進英國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努力發展教育,以盡快提高國民文化素質,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1825年,普魯士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5%,基本實現了普及教育。與此同時,各邦政府還舉辦了多種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職工補習學校。在普通中學中,增設了自然科學課程。在高等學校中,貫徹教育、科研與生產相結合,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方針。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國工業革命不僅能夠在較短時間完成,并取得了遠比英、法等國更大的成就。
(3)根據資料概括出德國教育改革的一個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些改革回應了怎樣的時代需求?
50.(2023年山東省棗莊市節選)縱觀世界文明史,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類社會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類在享受科技帶來的豐富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提高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下圖為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一幅描繪英國工業城鎮的圖畫
(2)研讀上圖,指出圖中關于工業革命的一項發明。通過描述圖中的一處場景寫出工業革命帶來的弊端。
51.(2023年重慶市B卷節選)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恩格斯在曼徹斯特】
曼徹斯特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在這里,資產階級的貪婪、殘酷和工人階級的貧苦、無助,使恩格斯深受觸動,促使他決心為工人階級積極探索一條解放的道路。他……根據英國憲章運動和對英國工人階級生活現狀的調查,提出工人階級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認為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本主義社會。這些思想的形成,標志著恩格斯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1)以下表述是從材料一中得出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的括號內填“正確”;違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的括號內填“錯誤”;是材料一沒有涉及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的括號內填“沒有涉及”。
A.調查研究促使恩格斯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力量和社會革命的必要性。( )
B.恩格斯在思想上完成向共產主義的轉變后,英國憲章運動興起。( )
C.恩格斯與馬克思在巴黎相識,從此成為志同道合的戰友。( )
52.(2023年山西省節選)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脈搏,繪制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李老師以“時代之光”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參與完成。
任務一【解讀歷史文獻——傾聽時代呼聲】
(1)思想引領時代發出革命的呼聲。下面兩則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別發出了怎樣的時代呼聲?這些時代呼聲產生了什么影響?
在地獄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樁,倒插在巖石的夾縫中,雙腳燃燒著火焰。但丁說:“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受到的懲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 ——摘編自《神曲》 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
53.(2023年貴州省銅仁市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從社會現實問題出發進行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
——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下)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并概括其意義。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名師導航】中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學案
(全國版)
專題28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解析版)
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進行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從18世紀后期起,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歐洲大陸和北美傳播。后來,工業革命又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廣大工人為了改善惡劣的勞動和生活條件,同資本家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工人運動逐漸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知識點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
1.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17 世紀末,英國 君主立憲制 建立后,政局穩定, 資本主義經濟 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
2.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3.實質:生產方式的變革,即 大機器生產 取代工場手工業生產。
4.主要成就:
(1)1733年, 凱伊 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 珍妮機 ”,提高了生產效率。
(3)18世紀中期, 瓦特 改進蒸汽機。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
(4)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 現代工廠制度 最終確立。
(5)1825 年,由 斯蒂芬森 設計的蒸汽火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      的開始;美國富爾頓的汽船等。
5.影響:
①積極: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 ”;促進了城市的興起, 英國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②消極: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
6.啟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科教興國”戰略。科技是一柄雙刃劍,應堅持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協調。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
哈格里夫斯發明紡紗機 瓦特和蒸汽機
19世紀早期使用蒸汽機的英國煤礦1825年斯蒂芬森實驗蒸汽機車
(2)歷史解釋:
19世紀上半葉,運輸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運輸成本顯著降低,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市場在全世界范圍內被整合起來,各種商品的價格逐漸趨同。譬如,英國利物浦和印度孟買之間棉花價格的差距,在1857年是57%,1913年則縮小到了30%。
——摘編自[日]玉木俊明著《物流改變世界歷史》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運輸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科技原因,并簡析交通科技對世界的影響。
答案:
原因:工業革命帶來交通運輸業的變革,汽船和火車的出現。
汽船和火車的出現,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密切。
(3)史料實證:
早期的火車 早期的汽車
根據圖片,分析兩次工業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答案:
①便利交通;
②豐富和改善了人們生活;
③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
④沖擊了等級觀念。
(4)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蒸汽機 簽訂《南京條約》 江南制造總局制炮廠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如何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
答案:
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②清政府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開展“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5)唯物史觀: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對材料進行解讀。
答案: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1770-1861年間,英國煤鐵產量大幅增加,反映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推動了資產階級的壯大和工人階級的產生。但同時也擴大了貧富差距,工人階級相對日益貧困。工人階級為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積極進行斗爭,推動英國政府頒布《濟貧法》等法律,為民眾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減少工人運動,穩定社會秩序。
知識點二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馬克思與恩格斯
(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
(2)在巴黎,馬克思結識了恩格斯。兩位青年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 《資本論》 是馬克思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
(3)形成  馬克思主義理論 :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2.《共產黨宣言》
(1)發表: 1848 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共產黨宣言》 在倫敦正式出版。
(2)主要內容:①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②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③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3)歷史意義:標志著 馬克思主義 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3.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第一國際: 1864 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
(2)巴黎公社: 1871 年3 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3 月 28 日,建立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巴黎公社 。5 月28日,公社失敗。
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時空觀念:
馬克思 恩格斯
《資本論》書影 《共產黨宣言》書影
(2)歷史解釋:
閱讀上面示意圖,回答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及在俄國的革命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哪些特點使其富有強大的生命力?
答案: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實踐了馬克思主義;
科學性、先進性、辯證性、實踐性。
(3)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看到祖國亟待徹底變革的現狀,毅然投身革命。他積極從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他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領導工人運動,在學習和宣傳革命理論的同時還進行了大量農村調查。1900年列寧創辦了《火星報》。這些活動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在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做了準備。在列寧的積極推動下,俄國成立了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布爾什維克黨。
——摘編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岳麓版)
根據材料概括出列寧進行了哪些早期革命活動?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在列寧領導下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取得了什么重大勝利?
答案:
活動: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創辦報刊);進行組織建設(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創立斗爭協會;推動成立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工人運動;進行社會調查等。
重大勝利:十月革命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1.開始標志——珍妮紡紗機;主要標志——蒸汽機的改良和應用。
2.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科學社會主義。
3.瓦特是改進了蒸汽機,不是發明了蒸汽機。
4.馬克思主義為巴黎公社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巴黎公社是對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
5.《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憲章運動、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受到馬克思主義指導的革命實踐。( )
錯因分析:憲章運動和巴黎公社并非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革命實踐。
1.(2023年河北省)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后的數十年間,整個國家向城市化邁進的走向,工業產值遠遠超過農業產值的現象,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處其境的人們大為驚訝,有人歡喜有人愁,但卻無人能夠阻擋這一趨勢,只能去適應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國工業革命( )
A.發生的歷史背景B.開始的具體標志C.發展的有利條件D.帶來的社會影響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信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后的數十年間”“向城市化邁進”“工業產值遠遠超過農業產值”結合所學“工業革命的影響”的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有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第一次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國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影響,D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后的數十年間”可知,材料表述的不是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背景,排除A項;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紡紗機的出現,排除B項;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有利條件有資產階級建立統治、海外市場廣闊、原始資本積累較多、自由勞動力豐富等,材料主要表述的不是英國工業革命發展的有利條件,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3年湖南省衡陽市)歷史學家帕爾默在《現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約三十年的這一時期,發生的兩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響歐洲大陸,而經濟革命則在英國表現最為活躍。”這兩次革命分別是指( )
A.英國資產級革命和工業革命 B.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
C.拿破侖戰爭和工業革命 D.美國獨立戰爭和工業革命
【答案】B
【詳解】據題干“在1815年以前大約三十年的這一時期,發生的兩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響歐洲大陸,而經濟革命則在英國表現最為活躍。”結合所學可知,1815年往前推30年,大概是18世紀80年代,這個時間是法國大革命時期( 1789——1794年),而英國這個時候正在進行工業革命,B項正確;英國資產級革命在17世紀,排除A項;拿破侖戰爭在19世紀初,排除C項;美國不是歐洲國家,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3年山東省濟南市)下圖描繪的是19世紀早期英國煤礦的場景。從中可以看出把煤從井下運到地面使用的動力機械是( )
A.珍妮機 B.蒸汽機 C.發電機 D.內燃機
【答案】B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動力。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圖中把煤從井下運到地面使用的動力機械是蒸汽機,B項正確;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不是動力機,排除A項;發電機和內燃機都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排除CD項。故選B項。
4.(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內戰,俄國進行了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日本開展了明治維新。這一系列變革的根本推動因素是( )
A.歐洲大學興起 B.拿破侖對外戰爭
C.早期殖民擴張 D.第一次工業革命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把人類帶入“蒸汽時代”;同時第一次工業革命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優越于封建制度,歐美日興起改革和革命的熱潮,紛紛摒棄舊制度,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了內戰,俄國進行了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日本開展了明治維新,D項正確;歐洲大學興起于中世紀,拿破侖對外戰爭發生于19世紀初,早期殖民擴張開始于16-17世紀,均與材料時間“19世紀60年代”不符,均不符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
5.(2023年湖南省長沙市)“‘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馬克思的這句名言顯示,火車已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征。”材料中“那個時代”是指( )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信息時代 D.高鐵時代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蒸汽機車(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A項正確;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排除B項;第三次科技革命將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排除C項;高鐵時代、全稱高速鐵路時代,是指一個國家大面積建設高速鐵路、大規模運營高速列車,以高速鐵路交通系統作為核心運輸方式的時代,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6.(2023年湖北省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江漢油田)“1820年,英國的手搖紡紗機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減至123000人,到1856年時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動力織布機的工作,但是許多人因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而陷入貧困。”出現材料中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工業革命后工人產生了抵觸情緒
B.工業革命后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
C.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出現新興工業部門
D.環境惡劣導致從事手工勞動人數減少
【答案】B
【詳解】據題干“1820年,英國的手搖紡紗機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減至123000人,到1856年時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動力織布機的工作,但是許多人因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而陷入貧困。”可知,英國手搖紡紗機的工人數量不斷減少,很多人因不適應改變陷入困境。結合所學可知,這種現象主要和工業革命后,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有關,B項正確;從工人數量的減少無法判斷出工人產生了抵觸情緒,排除A項;題干反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排除C項;環境惡劣,題干內容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
7.(2023年山東省濟寧市)下圖為1840-1920年英國農業人口變化示意圖,導致圖中所示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英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百分比(%)
A.殖民戰爭 B.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戰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解讀圖片可知,從1840年開始,英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便快速下降,這是因為英國在19世紀中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完成了工業化,實現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人口逐漸轉化為從事工業的工人,C項正確;英國從17世紀下半葉開始與荷蘭、法國等發生了一系列殖民戰爭,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于1640年,結束于168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于1914年,結束于1918年,在時間上均與圖表所示時間不符,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
8.(2023年黑龍江省綏化市)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 )
A.“舊石器時代” B.“蒸汽時代”
C.“電氣時代” D.“信息時代”
【答案】B
【詳解】據所學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推動了生產領域的重大變革,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B項正確;“舊石器時代”屬于原始社會,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排除C項;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排除D項。故選B項。
9.(2023年福建省)1821年,英國工業產值超過農業;1850年,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推動上述現象出現的科技因素是( )
A.《權利法案》 B.君主立憲 C.啟蒙運動 D.工業革命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英國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到19世紀中葉,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所以推動材料中現象出現的科技因素是工業革命,D項正確;《權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憲制,但不屬于科技因素,排除A項;君主立憲屬于制度,不屬于科技因素,排除B項;啟蒙運動是一場思想文化運動,排除C項。故選D項。
10.(2023年廣東省深圳市)瓦特在取得專利的說明書中,把他的蒸汽機說成是大工業普遍適用的發動機,與當時使用其他動力來源的機器相比,他的普遍適用性體現在( )
A.突破地理條件的限制 B.機器簡單易于制造
C.能源清潔更加環保 D.可用能源豐富多樣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作動力,它使用煤為能源來源,這樣,就突破了地理條件的限制,推動工業革命向深層發展,A項正確;改良蒸汽機比手工勞動相對復雜,排除B項;蒸汽機燃燒煤產生蒸汽會造成污染,排除C項;蒸汽機可用能源單一,排除D項。故選A項。
11.(2023年天津市)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來源的發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諾貝爾 D.愛迪生
【答案】B
【詳解】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機,使機器獲得了持續而穩定的動力。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的發明家是瓦特,B項正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排除A項;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排除C項;愛迪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明了電燈等,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排除D項。故選B項。
12.(2023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2022年底,德昌、西昌、冕寧、喜德、越西、甘洛等地老百姓坐上了動車。回顧歷史,約200年前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拖著車廂載著450名乘客正式試車,其發明者是( )
A.愛迪生 B.凱伊 C.瓦特 D.斯蒂芬森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人類進入鐵路時代,D項正確;愛迪生是美國的著名發明家、企業家,沒有發明蒸汽機車,排除A項;1733年,鐘表匠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排除B項;瓦特完成了對蒸汽機的改進,蒸汽機的發明和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面貌,排除C項。故選D項。
13.(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19世紀70年代以前在政治領域內世界上出現三股進步歷史潮流: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運動,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這主要緣于( )
A.新航路開辟 B.殖民擴張 C.文藝復興 D.工業革命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開啟工業革命的進程,工業革命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思想解放,進而促進社會政治變革,D項正確;新航路開辟始于1500左右,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便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排除B項;文藝復興持續時間從14世紀至17世紀,排除C項。故選D項。
14.(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早在2015年的時候,新加坡知名學者、資深外交家馬凱碩就曾表示:西方統治世界的這200年并非常態,西方霸權時代將迎來終結。據此推斷,“西方霸權時代”確立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工業革命 D.法國大革命
【答案】C
【詳解】據所學可知,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C項正確;文藝復興是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使世界成為一個政體,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法國不能代表西方世界,排除D項。故選C項。
15.(2022年四川內江)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科學解答了那個時代的基本問題,產生了巨大影響。“那個時代”是指( )
A.北美獨立戰爭時代 B.電氣時代 C.工業革命時代 D.法國大革命時代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出現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額,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C項正確;北美獨立戰爭是在1775年至1783年,排除A項;電氣時代是指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排除B項;法國大革命處于1789年至1794年,排除D項。故選C項。
16.(2022年四川雅安)《世界文明史》一書中寫道:“它在不過三代人的時間里,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面貌:從家庭手工業過渡到大工廠生產,從手工勞動過渡到機器勞動,從鄉村社會過渡到都市化社會,從經驗社會向科學技術社會過渡。”這段話評價的是( )
A.光榮革命 B.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信息技術革命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中“它在不過三代人的時間里,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面貌:從家庭手工業過渡到大工廠生產,從手工勞動過渡到機器勞動,從鄉村社會過渡到都市化社會,從經驗社會向科學技術社會過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把手工業過渡到大工廠;把手工變成了機器;使的城市化水平大為提高,B項正確;光榮革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排除C項;信息技術革命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17.(2022年四川成都)19世紀初期,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作了詩歌《郊游》,發出了圖中的感嘆。據此判斷,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 B.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
C.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 D.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答案】B
【詳解】根據圖片信息,可知19世紀初期,由村莊變成大城鎮,同時帶來環境污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出現廢氣、廢水污染,帶來環境問題。因此詩人描繪的景象應該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B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世紀,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后期,排除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排除D項。故選B項。
18.(2022年江蘇宿遷)工業革命之初,修筑公路為解決交通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四輪馬車等落后的交通工具,已不能滿足工業飛速發展的需求。下列發明較早解決這一問題的是( )
A.蒸汽機車 B.汽船 C.內燃機 D.汽車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時期,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促進了交通工具的發展,使人類進入鐵路時代,A項正確;汽船與“修筑公路”等無關,排除B項;內燃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主要動力,排除B項;汽車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發明的交通工具,排除D項。故選A項。
19. (2022年甘肅天水)王覺非主編的《近代英國史》載:“從西至東,從北至南……機械裝置遍及四方,世界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對世界獲得這種“新動力”貢獻最大的人是( )
A. 阿克萊特 B. 富爾頓 C. 哈格里夫斯 D. 瓦特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為工業革命解決了動力問題,D項正確;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富爾頓發明了蒸汽船、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
20.(2022年湖南衡陽)“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這段話的作者認為( )
A.世界各國的孤立有利于大工業發展 B.大工業不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世界市場的形成阻礙了歷史的進步 D.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依賴于整個世界……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作者認為工業革命促進了整體世界的形成。D項正確;世界各國的孤立不利于大工業的發展,排除A項;大工業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排除B項;“世界市場的形成阻礙了歷史的進步”違背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
21. (2022年四川達州)學習歷史要求史論結合。下表中的選項,史實與結論矛盾的是( )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明治維新 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B 《拿破侖法典》 成為很多國家制定民法的參照藍本
C 蒸汽機的發明 加速了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D 第二次工業革命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加速了石油化學工業產生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內燃機,而不是蒸汽機,C項錯誤,符合題意;結合課本所學,可得出ABD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項。
22.(2022年湖南湘潭)1823年,英國第一家勞動技術學校——倫敦技工所創辦,對技術工人進行科學教育,此后各地紛紛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機構。這反映了英國( )
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備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 D.工業革命的需求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葉英國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取代手工生產,需要工人技術水平的提升,D項正確;英國職業教育體系起步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排除A項;工人地位的提高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排除C項;故選D項。
23.(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
A.飛梭的發明 B.珍妮機的發明
C.蒸汽機的改進 D.蒸汽機車的出現
【答案】B
【詳解】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B項正確;飛梭的發明是在工業革命開始之前,排除A項;工業革命開始后,瓦特改良蒸汽機,排除C項;工業革命期間,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排除D項。故選B項。
24.(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卡爾·馬克思在17歲中學畢業時的一篇作文中認為:擇業的目標應是為了“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哲人、卓越的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的、真正偉大的人物。”這表明他( )
A.已經開始從事政治活動 B.明確了一生前進的目標
C.初步決定撰寫《資本論》 D.發現與恩格斯志同道合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17歲中學畢業”“擇業的目標應是……”等內容可知,17歲的馬克思已經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和未來規劃,B項正確;從“為了‘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可知,馬克思年輕時明確的目標是為人類的幸福而奮斗,而不是從事政治活動,排除A項;馬克思1849年移居倫敦,在那里撰寫了眾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資本論》是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材料無法表明當時的馬克思初步決定撰寫《資本論》,排除C項;馬克思與恩格斯是一生的知己與朋友,但17歲時二人還沒有相識,D項表述不符合歷史事實,排除D項。故選B項。
25.(2023年重慶市A卷)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下列對史事時間和空間表述完整的是( )
A.重慶發現了多座石闕,其中在忠縣有三座
B.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倫敦發表《共產黨宣言》
C.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被刺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D.由于日本飛機的轟炸,八路軍辦事處分遷到紅巖嘴13號和曾家巖50號兩處
【答案】B
【詳解】根據題意可知,要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史事的時間和空間需要表述完整,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倫敦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符合題意,B項正確;AD項都是缺失史事的時間,C項缺失史事的空間,都與題意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
26.(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里。……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上述材料出自( )
A.《共產黨宣言》 B.《人權宣言》C.《獨立宣言》D.《大憲章》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里”“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結合所學可知,該內容出自《共產黨宣言》。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A項正確;《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排除B項;《獨立宣言》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號召殖民地人民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排除C項;《大憲章》,具有“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特點,排除D項。故選A項。
27.(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綱領科學地闡明了歷史發展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任務和發展方向,號召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用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材料中的“綱領”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D項正確;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排除A項;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獨立宣言》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排除B項;1789年8月,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排除C項。故選D項。
28.(2022年山東聊城)馬克思曾經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據此可知,革命理論主要來源于( )
A.革命實踐 B.經典著作 C.經驗積累 D.科技創新
【答案】A
【解析】根據“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可知,馬克思指出,革命理論的來源是革命實踐,A項正確;根據“階級斗爭”等信息可知來源是革命實踐,而非經典著作、經驗積累和科技創新,排除BCD項。故選A項。
29.(2022年四川樂山)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他還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 B.資本原始積累具有殘酷性
C.資本主義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D.工業革命創造巨大生產力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信息,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可知,資產階級推動歷史發展進程;“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可知,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和壓迫,體現資本主義的局限性,最終要被工人階級推翻,A項正確;BC都是對資本主義的片面理解,排除BC項;材料沒涉及工業革命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
30. (2022年江西)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致贊同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闡述的原理,并委托他倆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該宣言( )
A. 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B. 導致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階級
C.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D. 標志著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共產主義者同盟……馬克思、恩格斯……他倆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題干材料提到的宣言是《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故C項正確;《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A項排除;導致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階級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不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B項排除;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1871年巴黎公社,D項排除;故選C項。
31.(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19世紀40年代誕生的馬克思主義,是西歐資本主義的物質生產、階級斗爭、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也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時代發展和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需要,針對新的實際進行的巨大的理論改造和劃時代的理論創新。據此可知,馬克思主義( )
A.肯定了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革命作用
B.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思想
C.使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D.是世界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答案】A
【詳解】依據材料信息“19世紀40年代誕生的馬克思主義,是西歐資本主義的物質生產、階級斗爭、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這肯定資本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體現了資產階級對于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時代發展和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據此進行了理論創新,這表明資產階級在馬克思主義發展歷史上的革命作用,A項正確;資產階級的革命實踐會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理論,排除B項;1848年《共產黨宜言》發表,馬克思主義誕生,世界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材料未涉及該點,排除C項;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排除D項。故選A項。
32.(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下圖是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目錄的部分內容。圖中省略號部分最有可能是( )
第十二章 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早期工人運動 第二節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1.空想社會主義 2.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3.…… 第三節 第一國際
A.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B.法國獨立工人運動的勃興
C.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D.促進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斗爭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是以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為前提的,西歐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表明無產階級已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無產階級斗爭的最初經驗,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提供了階級條件。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是: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他們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罪惡的根源,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低級到高級有規律發展的過程,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代替,空想社會主義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據以上所述,圖中省略號部分最有可能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C項正確;題干材料講的是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與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無關,排除A項;法國獨立工人運動的勃興,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排除B項;第一國際成立,促進了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斗爭,排除D項。故選C項。
33.(2023年湖南省衡陽市)下圖A、B兩處所指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中的兩件大事,其中B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一國際成立 B.《共產黨宣言》發表
C.巴黎公社建立 D.十月革命勝利
【答案】C
【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建立在1871年,是第一個工人政權,C項正確;第一國際成立于1864年,排除A項;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排除B項;十月革命在1917年,排除D項。故選C項。
34.(2023年四川省瀘州市)構建思維導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
上圖中▲處應填入的內容是( )
A.《權利法案》 B.啟蒙運動 C.馬克思主義 D.十月革命
【答案】C
【詳解】據題干思維導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導致無產階級壯大,社會矛盾尖銳,空想社會主義對這種狀況無能為力。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為無產階級自我解放指明方向。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實踐并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也促進了更大范圍的工人運動和民族民主運動,思維導圖描述的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影響,C項正確;《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后頒布的,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啟蒙運動是18世紀在歐洲興起的思想解放運動,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十月革命是1917年發生在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也是馬克思主義由理想走向現實,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35.(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1883年,馬克思與世長辭。在葬禮上,恩格斯發表了莊嚴講話:“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只有他才第一次意識到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這一意識最早出現于( )
A.《共產黨宣言》 B.《哈姆雷特》C.《聯合國家宣言》 D.《和平法令》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A項正確;《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潮,排除B項;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排除C項;《和平法令》是在1917年頒布,排除D項。故選A項。
36.(2023年江蘇省泰州市)19世紀中期,對工人階級的問題做出下列回答的是( )
工人階級的問題 回答
社會不公平的根源是什么 生產資料私有制
如何改變不公平的現狀 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A.《權利法案》B.《人權宣言》 C.《1787年憲法》 D.《共產黨宣言》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解讀圖表,從“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可知,這是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為無產階級指出的實現自身解放的道路,D項正確;《權利法案》的主要內容是限制英國國王的權力,使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1787年憲法》依據分權制衡的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均與題意無關,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37.(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隨著世界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應運而生。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公布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馬克思主義應運而生”和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A項正確;1871年,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此時馬克思主義已經誕生,排除B項;1917年,十月革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一次成功的實踐,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排除C項;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公布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此時馬克思主義已經誕生,排除D項。故選A項。
38.(2023年北京市)19世紀下半葉,歐洲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組織致力于通過摧毀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切經濟領域消滅剝削,實現人民大眾的平等。這一現象出現的歷史背景是( )
A.《人權宣言》的發表 B.《拿破侖法典》的頒布
C.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9世紀下半葉,歐洲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組織致力于通過摧毀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切經濟領域消滅剝削,實現人民大眾的平等。”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現象出現的歷史背景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48年,《共產黨宣言》出版,《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C項正確;《人權宣言》發表于1789年,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則,與題干材料內容不符,排除A項;《拿破侖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意志,與題干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項;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發生在1917年11月,與題干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39.(2023年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動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與1848年馬克思的“嘗試”相關聯的是( )
A.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 B.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綱領
C.參與組建國際工人協會 D.移居倫敦撰寫著作《資本論》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中“為組織和鼓動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1848年馬克思的‘嘗試’”,結合所學知識,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B項正確;馬克思博士畢業后,開始從事政治活動,他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但不是為了組織和鼓動工人們,排除A項;國際工人協會成立于1864年,排除C項;1849年,馬克思移居倫敦撰寫了《資本論》,排除D項。故選B項。
40.(2023年湖北省荊州市)《新萊茵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一起創辦的報紙,報紙訂戶最多時達6000份左右,沒有一家德文報紙“像《新萊茵報》這樣有威力和影響,這樣善于鼓舞無產階級群眾”。該報紙( )
A.指導了巴黎公社運動 B.推動了工人運動發展
C.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 D.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答案】B
【詳解】由材料“像《新萊茵報》這樣有威力和影響,這樣善于鼓舞無產階級群眾”可知,該報紙善于鼓舞無產階級群眾,銷售量巨大,推動了工人運動發展,B項正確;巴黎公社運動發生在1871年,與題干時間不符合,排除A項;《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排除C項;題干和剩余價值學說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41.(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下面示意圖(下圖)中的史實都和英國有關,該示意圖說明( )
A.英國引領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方向 B.工業革命直接導致了巴黎公社起義
C.《共產黨宣言》指導拉美民族革命 D.英國工人階級具有徹底的革命精神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信息英國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共產黨宣言》在英國出版,此后成立共產國際,說明英國引領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方向,A項正確;工業革命直接導致了巴黎公社起義,表述錯誤,排除B項;《共產黨宣言》指導拉美民族革命,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英國工人階級具有徹底的革命精神,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42.(2023年四川省樂山市)出版于19世紀中期,提出“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著作是( )
A.《人權宣言》 B.《獨立宣言》 C.《資本論》 D.《共產黨宣言》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出版于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發表于1848年,其中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D項正確;《人權宣言》體現的是資產階級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排除A項;《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排除B項;《資本論》是以剩余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排除C項。故選D項。
43.(2023年湖南省張家界市)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1871年3月,法國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該政權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國際 C.蘇維埃政府 D.共產國際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中的“1871年”“法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結合所學可知,1871年,法國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A項正確;第一國際指的是英法德等國工人代表聯合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成立于1864年,與“1871年”時間不符,而且也不是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排除B項;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蘇維埃政府成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誕生,與“1871年”時間不符,排除C項;共產國際又稱“第三國際”,成立于1919年,是一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組織的國際組織,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44.(2023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
B.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農奴制
C.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結論是關于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對“《共產黨宣言》的發表”這一史實的基本判斷和基本觀點,屬于歷史結論,D項正確;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 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農奴制;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都屬于歷史史實,不屬于歷史結論,排除ABC項。故選D項。
45.(2023年遼寧省營口市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
材料三 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3)根據材料三回答,“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是指什么?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什么時代?
【答案】
(3)蒸汽機的廣泛應用;蒸汽時代。
【詳解】
(3)重大飛躍:據材料三“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可知,“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是指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時代:據所學可知,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46.(2023年北京市節選)精準計時·社會需求·科技創新
材料二 早期的鐘表用手工制作,造價不菲,主要功能是裝飾和顯示主人的身份。19世紀早期,越來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廠和煤礦做工,按小時領取工資,計時對雇主和工人越來越重要。這一時期鐘表生產從家庭作坊向規模化發展,機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廠主致力于生產一種普通工人也能夠消費的大眾化鐘表,并于19世紀中期在市,場上取得成功?20世紀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時間,其產量遠遠超過懷表和口袋表。
——摘編自劉軍《瑞士》等
(2)依據材料二,概括鐘表使用的趨勢。分析19世紀早期到20世紀初期鐘表行業發展的原因。
【答案】
(2)鐘表更加實用;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等。
工業革命的開展;人們對計時的需求增加;鐘表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形式取得進步等。
【詳解】
(2)趨勢:根據材料“某些工廠主致力于生產一種普通工人也能夠消費的大眾化鐘表”得出鐘表更加實用,根據材料“20世紀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時間,其產量遠遠超過懷表和口袋表。”得出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等。
原因:根據材料“19世紀早期到20世紀”結合所學,可從工業革命、人們生活方式改變以及生產技術等進步進行分析,如出工業革命的開展;人們對計時的需求增加;鐘表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形式取得進步等。
47.(2023年江西省節選)輪子的歷史構成人類進步和發展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1825年9月27日,英國發明家斯蒂芬森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旅行號”蒸汽機車,裝載著90噸貨物和450名乘客,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駛進了一個全新的輪子時代。
——摘編自杜君立《歷史的細節》(卷一)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駛進“全新的輪子時代”帶來的影響。
【答案】
(2)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帶來環境污染。
【詳解】
(2)根據材料二“ 1825年9月27日,英國發明家斯蒂芬森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旅行號”蒸汽機車,裝載著90噸貨物和450名乘客,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駛進了一個全新的輪子時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25年,斯蒂芬森親自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旅行者”號機車,在新鋪好的鐵路上試車成功。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帶來環境污染。
48.(2023年重慶市A卷節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某班歷史老師以“生活·采風”為主題設計了下列探究活動,請你完成相關任務。
【任務二 近代疾風】
19世紀末年,一個興旺但并非富裕的城市家庭不出家門就可發現許多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了的“跡象”,暖氣、熱水或蒸汽供暖系統取代了壁爐和老一輩用的更為原始的中心取暖系統。19世紀后期自來水管也慢慢地進入住宅。19世紀60年代末期冷藏車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諸如此類的技術革新,給所有家庭成員帶來了舒適和閑暇。 ——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公眾和輿論普遍認為,不潔的空氣是導致結核病的一個原因。1863年的報紙報道,有個貧窮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潔空氣引起的疾病而失去兩個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倫敦相繼發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霧事件、先后奪去了1800人的生命。 ——摘編自梅雪芹著《環境史學與環境問題》
(2)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工業革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答案】
(2)便利了人們的生活;造成了環境污染。
【詳解】
(2)根據材料:“19世紀60年代末期冷藏車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諸如此類的技術革新,給所有家庭成員帶來了舒適和閑暇”、“1863年的報紙報道,有個貧窮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潔空氣引起的疾病而失去兩個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倫敦相繼發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霧事件、先后奪去了1800人的生命”聯系所學可知,工業革命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既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造成了環境污染。
49.(2023年重慶市B卷節選)某校九年級(2)班開展以“時代 教育”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務。
【任務二】
第二小組同學根據吳于塵、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 近代史編(下卷)》摘編了如下資料:
工業革命初期,德國一方面積極引進英國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努力發展教育,以盡快提高國民文化素質,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1825年,普魯士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5%,基本實現了普及教育。與此同時,各邦政府還舉辦了多種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職工補習學校。在普通中學中,增設了自然科學課程。在高等學校中,貫徹教育、科研與生產相結合,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方針。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國工業革命不僅能夠在較短時間完成,并取得了遠比英、法等國更大的成就。
(3)根據資料概括出德國教育改革的一個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些改革回應了怎樣的時代需求?
【答案】
(3)特點:借鑒先進國家教育改革、學齡兒童入學率高、多層次結合教學。需求:工業革命時期生產力迅速發展急需科技人才。
【詳解】
(3)特點:根據材料“德國一方面積極引進英國先進技術”,可以歸納為借鑒先進國家教育改革、根據材料“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5%,基本實現了普及教育”,可以歸納為學齡兒童入學率高、根據材料“各邦政府還舉辦了多種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職工補習學校”,可以歸納為多層次結合教學。需求:根據材料“工業革命初期、1825年、德國工業革命不僅能夠在較短時間完成,并取得了遠比英、法等國更大的成就”,可從工業革命的對科技、人才的需求方面闡述,即工業革命時期生產力迅速發展急需科技人才。
50.(2023年山東省棗莊市節選)縱觀世界文明史,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類社會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類在享受科技帶來的豐富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提高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下圖為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一幅描繪英國工業城鎮的圖畫
(2)研讀上圖,指出圖中關于工業革命的一項發明。通過描述圖中的一處場景寫出工業革命帶來的弊端。
【答案】
(2)發明:蒸汽機;弊端:帶來了環境污染。
【詳解】
(2)發明:根據材料“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一幅描繪英國工業城鎮的圖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材料中高聳的煙囪說明當時的能源是煤,動力機器應該是蒸汽機。弊端:根據材料“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一幅描繪英國工業城鎮的圖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煙囪中排出來的濃煙說明工業革命帶來了環境污染。
51.(2023年重慶市B卷節選)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恩格斯在曼徹斯特】
曼徹斯特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在這里,資產階級的貪婪、殘酷和工人階級的貧苦、無助,使恩格斯深受觸動,促使他決心為工人階級積極探索一條解放的道路。他……根據英國憲章運動和對英國工人階級生活現狀的調查,提出工人階級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認為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本主義社會。這些思想的形成,標志著恩格斯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摘編自本書編寫組《社會主義發展簡史》
(1)以下表述是從材料一中得出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的括號內填“正確”;違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的括號內填“錯誤”;是材料一沒有涉及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的括號內填“沒有涉及”。
A.調查研究促使恩格斯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力量和社會革命的必要性。( )
B.恩格斯在思想上完成向共產主義的轉變后,英國憲章運動興起。( )
C.恩格斯與馬克思在巴黎相識,從此成為志同道合的戰友。( )
【答案】
(1)正確。 錯誤。 沒有涉及。
【詳解】
(1)A.根據所學和材料一“曼徹斯特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在這里,資產階級的貪婪、殘酷和工人階級的貧苦、無助,使恩格斯深受觸動,促使他決心為工人階級積極探索一條解放的道路。他……根據英國憲章運動和對英國工人階級生活現狀的調查,提出工人階級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認為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可知,這體現出,恩格斯通過調查研究認識到社會革命的必要性和工人階級的力量。故正確。
B.根據所學和材料一“他……根據英國憲章運動和對英國工人階級生活現狀的調查,提出工人階級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認為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本主義社會——這些思想的形成,標志著恩格斯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可知,這體現出,恩格斯研究英國憲章運動,這推動了他在思想上向共產主義轉變。故錯誤。
C.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材料敘述了恩格斯的實踐和思想轉變,沒有涉及他和馬克思的關系。故沒有涉及。
52.(2023年山西省節選)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時代風云,把握時代脈搏,繪制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李老師以“時代之光”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參與完成。
任務一【解讀歷史文獻——傾聽時代呼聲】
(1)思想引領時代發出革命的呼聲。下面兩則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別發出了怎樣的時代呼聲?這些時代呼聲產生了什么影響?
在地獄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樁,倒插在巖石的夾縫中,雙腳燃燒著火焰。但丁說:“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受到的懲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 ——摘編自《神曲》 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
【答案】
(1)《神曲》呼聲:人文主義或抨擊教會貪婪腐化,表達市民階層的情感和理想等。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共產黨宣言》呼聲:無產者聯合起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影響: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詳解】
(1)《神曲》呼聲:根據材料“你留在這里吧,因為你受到的懲罰是公正的。因為你的貪婪使世風日下,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摘編自《神曲》”結合所學“文藝復興”的知識可得出,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發出了的時代呼聲是人文主義或抨擊教會貪婪腐化,表達市民階層的情感和理想等。
影響:根據所學“文藝復興的影響”的知識可得出,《神曲》呼聲產生的影響是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共產黨宣言》呼聲:根據材料“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黨宣言》”結合所學“《共產黨宣言》發表”的知識可得出,文獻材料反映的思想發出了的時代呼聲是無產者聯合起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影響:根據所學“《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影響”的知識可得出,《共產黨宣言》呼聲產生的影響是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53.(2023年貴州省銅仁市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從社會現實問題出發進行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
——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下)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并概括其意義。
【答案】
(2)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意義:馬克思主義成為了國際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指明了方向。
【詳解】
(2)標志:據材料二“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從社會現實問題出發進行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意義:根據材料二“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主義成為了國際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指明了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信丰县| 大洼县| 贵州省| 渝中区| 徐汇区| 绥江县| 商城县| 西平县| 阿拉善左旗| 平塘县| 衡南县| 新蔡县| 榆中县| 永康市| 乳源| 阜阳市| 常宁市| 安龙县| 永宁县| 永年县| 信阳市| 宁国市| 额尔古纳市| 永修县| 红原县| 竹溪县| 涟水县| 阳泉市| 阜城县| 内丘县| 松滋市| 襄垣县| 南雄市| 银川市| 甘孜| 嘉黎县| 桐梓县| 普格县| 崇阳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