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7章 有機化合物第四節 基本營養物質第1課時 糖類導入一糖類對人體很重要,只有葡萄糖才能直接被大腦、神經和紅血球用作能量的直接來源,特別是大腦對糖分的依賴程度較高。當葡萄糖不足時,人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甚至會出現頭暈等不適癥狀。導入二生命活動需要一系列復雜的化學過程來維持,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這些過程的物質和能量基礎。如圖是推薦的幾種減脂餐,其中都包含哪些營養物質呢 一、糖類的組成、分類閱讀教材,了解六大基本營養物質。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是六大基本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和油脂這三類有機物既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物質,也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常見的糖類有哪些 都有哪些特點 一、糖類的組成、分類閱讀教材,了解糖的分類。一、糖類的組成、分類分析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的元素組成,討論為什么人們把這些糖類化合物稱為“碳水化合物” 糖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大多可用通式Cn(H2O)m 表示,因此糖類也被稱為碳水化合物。特別提醒:在糖類化合物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并不是以水的形式存在。一、糖類的組成、分類討論以下問題:1.滿足通式Cn(H2O)m 的化合物一定屬于糖類嗎 不符合通式的化合物就一定不屬于糖類嗎 提示:符合通式Cn(H2O)m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糖類,如乙酸(C2H4O2)符合該通式,但不是糖類。大多數糖類的化學組成符合該通式,但不是所有的糖類都符合,如脫氧核糖(C5H10O4)不符合該通式,卻是糖類。2.糖類:都有甜味 有甜味的就是糖類 沒有甜味的一定不是糖類嗎 提示:多糖通常沒有甜味,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類,例如木糖醇。沒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例如淀粉。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展示葡萄糖和果糖的結構簡式。葡萄糖的分子結構中存在醛基,是多羥基醛,而果糖的分子結構中含有羰基,是多羥基酮。從結構上來看,糖類一般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們的物質。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單糖的代表物葡萄糖和果糖是否互為同分異構體呢 蔗糖和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之間是否均互為同分異構體呢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完全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蔗糖和麥芽糖的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也互為同分異構體。淀粉和纖維素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分子中的結構單元數目不同,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單糖,是構成多種二糖和多糖的基本單元。觀察葡萄糖晶體,總結葡萄糖的物理性質。葡萄糖是一種有甜味的無色晶體,能溶于水。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葡萄糖分子中既有羥基,又有醛基,根據官能團推測葡萄糖可能具有的性質。演示實驗:葡萄糖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1.實驗內容:在試管中加入 2 mL 10% NaOH 溶液,滴加 5 滴 5% 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再加入 2 mL 10% 葡萄糖溶液,加熱,觀察現象。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2.實驗現象:試管中有磚紅色沉淀生成。3.實驗結論:葡萄糖具有還原性,能被弱氧化劑如新制 Cu(OH)2懸濁液氧化,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Cu2O)沉淀。4.實驗注意事項:(1)銀氨溶液應現用現配。(2)采用水浴加熱。(3)不能振蕩試管。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演示實驗:葡萄糖的銀鏡反應。1.實驗內容: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一邊振蕩試管,一邊逐滴加入 2% 氨水,直到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得到銀氨溶液。再加入 1 mL 10% 葡萄糖溶液,振蕩,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熱,觀察現象。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2.實驗現象:在試管內壁形成光亮的銀鏡。3.實驗結論:葡萄糖具有還原性,能被弱氧化劑如銀氨溶液氧化,生成光亮的銀鏡。4.實驗注意事項:(1)Cu(OH)2 懸濁液要現用現配。(2)配制時,NaOH 要過量。(3)要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1.葡萄糖的特征反應:應用:可利用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及銀鏡反應來檢驗葡萄糖。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2.官能團決定物質的主要化學性質,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羥基的性質。二、葡萄糖的特征反應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去醫院檢驗病情,如果你是一名醫生,你將用什么化學原理去確定其病情的輕重 可以使用根據葡萄糖特征反應原理制備的試紙進行測試。葡萄糖還具有哪些化學性質呢 葡萄糖是生物體內主要的能源物質,在人體組織中可以發生氧化反應,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另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轉化成乙醇。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1.二糖:水解后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類物質,如蔗糖、麥芽糖等。二糖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其中麥芽糖還可以發生銀鏡反應。2.多糖:水解后能生成多分子單糖的糖類物質,如淀粉和纖維素等。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1.實驗內容:在試管中加入 0.5 g 淀粉和 4 mL 2 mol/L H2SO4溶液,加熱。待溶液冷卻后向其中加入 NaOH 溶液,將溶液調至堿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熱。觀察并解釋實驗現象。演示實驗:淀粉的水解反應。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2.實驗現象:最終有磚紅色沉淀生成。3.實驗結論:淀粉在稀硫酸并加熱的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了葡萄糖。4.實驗討論:(1)實驗過程中加稀硫酸、NaOH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稀硫酸作催化劑;NaOH 溶液中和稀 H2SO4,使溶液呈堿性。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提示:使試管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液體的溫度。提示:不能。因為I2會與 NaOH 發生反應,無法檢驗淀粉的存在。(2)熱水浴加熱的優點是什么 (3)實驗時能否在加入 NaOH 溶液后直接加入碘水檢驗是否存在淀粉 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如何證明淀粉已開始水解 如何證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如何證明淀粉部分水解 設計實驗1.實驗步驟:(1)取少量反應液,先用堿中和硫酸,然后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觀察有無磚紅色沉淀生成。(2)另取少量反應液,加入少量碘水,觀察是否有顏色變化。2.實驗分析:(1)若有磚紅色沉淀產生,則說明淀粉已經水解。(2)加入少量碘水后,如果無明顯現象,則表明淀粉水解已經完全。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蔗糖、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等在稀酸的催化下能發生水解反應,最終生成單糖。工業上一般用淀粉水解的方法生產葡萄糖。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淀粉在人體內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閱讀教材,回答上述問題。食物中的淀粉(C6H10O5)n →糊精(C6H10O5)m (m < n)→麥芽糖 C12H22O11 → 葡萄糖C6H12O6→緩慢氧化C6H12O6+6O2 6CO2+6H2O。酶三、二糖和多糖的性質纖維素是一種特殊的糖類。食草動物的體內有纖維素水解酶,可將纖維素水解生成葡萄糖;人體內沒有類似的酶,無法吸收和利用纖維素。但食物中的纖維素能刺激腸道蠕動,有助于消化。淀粉和纖維素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二者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轉變為乙醇。這個轉化過程被廣泛應用于釀酒和利用生物質生產燃料乙醇。總結1.六大基本營養物質2.糖類的組成3.糖類的分類總結4.葡萄糖的結構和性質(1)物理性質:有甜味的無色晶體,能溶于水。(2)分子結構。(3)特征反應:總結5.糖類的水解反應(1)單糖:不水解。(2)二糖:水解后能生成兩分子單糖。(3)多糖:水解后能生成多分子單糖。淀粉的特征反應:淀粉遇碘變藍。總結6.淀粉、纖維素在人體內的變化7.糖類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葡萄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B.葡萄糖在人體內發生氧化反應,釋放能量C.葡萄糖既可以和鈉反應,又可以和氫氧化鈉反應D.葡萄糖水解為乙醇和二氧化碳B課堂練習2.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成為當今世界的一項顛覆性技術。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淀粉在人體內代謝后轉化成果糖B.這種合成淀粉和天然形成的淀粉化學性質不同C.此項技術可能有助于我國在未來實現“碳中和”D.淀粉與纖維素均可用(C6H10O5)n來表示,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C課堂練習3.下列關于某病人尿糖檢驗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取尿樣,加入新制Cu(OH)2,觀察現象B.取尿樣,加 H2SO4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觀察現象C.取尿樣,加入新制Cu(OH)2,加熱,觀察現象D.取尿樣,加入Cu(OH)2固體,觀察現象C課堂練習4.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D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沒有水解D.淀粉已發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