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7章 有機化合物實驗活動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質導入乙醇、乙酸是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兩者的主要性質有哪些 這節課我們來進行兩者的性質實驗。一、乙醇的性質1.乙醇的物理性質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向試管中加入少量 乙醇,觀察其狀態, 聞其氣味乙醇為無色、有酒香味的透明液體乙醇是具有揮發性的液體一、乙醇的性質2.乙醇燃燒產物的檢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點燃乙醇,并在火焰上方罩上一個干燥的燒杯;一段時間后,迅速將燒杯倒轉過來,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蕩,石灰水變渾濁乙醇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乙醇的性質3.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在試管中加入少量乙醇,把一端彎成螺旋狀的銅絲放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使銅絲表面生成一薄層黑色的CuO,立即將其插入盛有乙醇的試管中,這樣反復操作幾次。注意小心地聞生成物的氣味,并觀察銅絲表面的變化重復上述操作幾次后,試管中產生了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銅絲反復出現由黑變紅的變化乙醇能在加熱、銅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被氧氣氧化,生成乙醛一、乙醇的性質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乙醇的燃燒:C2H5OH+3O2 2CO2+3H2O點燃乙醇的催化氧化:2Cu+O2 2CuO、CuO+C2H5OH Cu+CH3CHO+H2O△總反應為2C2H5OH+O2 2CH3CHO+2H2O△Cu二、乙酸的性質1.乙酸的物理性質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向試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觀察其狀態,小心地聞其氣味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揮發二、乙酸的性質2.乙酸的酸性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向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乙酸,將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觀察現象; ②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鈉粉末的試管里,加入約3 mL 乙酸溶液,觀察現象①鎂條表面有無色氣泡產生;②試管里有氣體生成乙酸具有弱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強二、乙酸的性質3.乙酸的酯化反應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裝有飽和Na2CO3溶液的試管內,有無色透明的油狀液滴生成,且能聞到香味乙酸和乙醇在有濃硫酸存在并加熱的條件下可以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二、乙酸的性質1.試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乙酸具有酸的通性:2CH3COOH+Mg →(CH3COO)2Mg+H2↑乙酸與碳酸酸性強弱的對比:Na2CO3+2CH3COOH →2CH3COONa+H2O+CO2↑乙酸的酯化反應: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濃硫酸二、乙酸的性質2.實驗討論:(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實驗中,加熱銅絲的目的及將它插入乙醇里的操作為什么要反復進行幾次 提示:將銅絲加熱,可以提高反應速率。“反復操作”的原因是每次生成的乙醛量很少,不易聞到乙醛的氣味,當反復操作若干次后,可以生成較多量的乙醛。二、乙酸的性質(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實驗中,濃硫酸和飽和 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 在實驗過程中,盛有飽和 Na2CO3溶液的試管內發生了哪些變化 請解釋相關現象。濃硫酸的作用:①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②吸水劑——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轉化率。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得到酯;②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③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盛有飽和 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生成,原因是反應生成了不溶于水的乙酸乙酯。二、乙酸的性質有機物的制備反應往往由于副反應的發生而含有多種雜質,產物的提純相對于無機物的制備而言,往往步驟更多更復雜。總結課堂練習1.乙醇分子中各種化學鍵如下圖所示,關于乙醇在各種反應中斷裂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時,僅有鍵②斷裂B.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時,僅有鍵①斷裂C.和金屬鈉反應時,鍵①斷裂D.在 Ag催化下與 O2反應時,鍵①和③斷裂A課堂練習2.某化學反應過程如圖所示,已知 M 是有機物,由圖得出的判斷錯誤的是( )A.乙醇發生了還原反應B.M 的化學式為C2H4OC.M 的官能團是醛基D.銅是該反應的催化劑A課堂練習3.實驗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反應過程中,乙試管內液體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B.加入過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C.乙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倒吸D.試管中試劑的加入順序為濃硫酸→乙酸→乙醇C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