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下冊 預習篇課 節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單 元 第四單元學 習 目 標 政治認同:知道如何珍視自由和如何踐行平等 道德修養: 理解依法行使權利的意義,能夠自覺在社會生活中踐行平等 法治觀念: 正確認識自由和平等 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和平等觀,增強平等意識 責任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構建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重點 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難點 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知 識 結 構1.如何珍視自由: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2.如何踐行平等: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1.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這些現象( )①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②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③司空見慣,可以聽之任之④違背了我國憲法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踐行平等。①②④: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這些現象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違背了我國憲法精神,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是錯誤的做法,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故③錯誤;故本題選D。2.上海車展某汽車品牌展臺工作人員拒絕給中國訪客發放冰激凌,宣稱已經沒了。但外國訪客來領時,不僅拿到了冰激凌,工作人員還很貼心地教他們如何食用。工作人員區別對待中國和外國訪客的“事件”引起了中國人極大反感,該汽車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這啟示我們( )A.要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B.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C.要學會合理調節情緒 D.消費者要理性消費【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踐行平等的要求。A:分析材料可知,某汽車品牌展臺工作人員區別對待中國和外國訪客,導致品牌形象受損。這啟示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要做到平等待人,反對特權,故A符合題意;BCD:材料強調平等的重要性,沒有體現文明有禮、調節情緒、理性消費,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3.今天,平等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還存在著“性別歧視”“身高歧視”“職業歧視”,甚至“收入歧視”等現象。面對這些現象,青少年應(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②依法嚴懲此類行為③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④挖掘自身特長,學會欣賞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平等。①③:面對材料中的現象,青少年應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故①③符合題意;②:青少年沒有執法權,故②不符合題意;④:材料與挖掘自身特長,學會欣賞他人無關,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4.習近平總書記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對這三個“機會”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這體現了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B.這強調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權利C.這說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差別 D.這要求我們要平等待人,不欺凌弱小【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平等待人。ABD:“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體現了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這強調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權利,這要求我們要平等待人,不欺凌弱小,故ABD說法正確;C: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故C說法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5.王某和丈夫谷某制售假藥井在網絡售賣,涉嫌金額巨大。法院依據刑法相關內容判處王某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150萬元,判處谷某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50萬元。這一案例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①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規③嚴格執法,打擊違法犯罪 ④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珍視自由。①④:王某和丈夫谷某制售假藥井在網絡售賣,涉嫌金額巨大,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警示我們要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①④說法正確;②③:加快立法,嚴格執法,都不是青少年的做法,②③說法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6.2023年3月31日“共創平等未來,性別平等法律政策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等17家中方單位和10個聯合國駐華機構的8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充分討論。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法治是實現平等的保證,平等是法治的價值追求②踐行平等,需要平等對待不同性別者的合法權利③實現性別平等需要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④實現性別平等需要社會各界尊重和認同女性特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平等的正確認識。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法治是實現平等的保證,①說法正確;②: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②說法正確;③: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③說法正確;④:任何人都沒有特權,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7.“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說明我國實現了絕對公平③與尊重和保護人權相符合 ④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進步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人權、平等。①③④:材料向我們說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要求;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故①③④說法正確;②: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8.追求自由能增強個人幸福感,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以下做法做到了珍視自由的是( )A.學習憲法和法律,知曉自己享受的權利B.當權利受到侵害時,運用一切方法維權C.充分享受自己的正當權利爭取隨心所欲D.參與網絡生活時,可以不遵守道德法律【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珍視自由。A: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故A說法正確;B:當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運用合法手段維權,B說法錯誤;C:權利的行使要在法律的范圍內,C說法錯誤;D:參與網絡生活時,必須遵守道德和法律,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自由是什么?天空中翱翔的雄鷹是自由嗎?草原中奔跑的駿馬是自由嗎?水中暢游的魚兒是自由嗎?我認為不是。雄鷹也有它的束縛,駿馬也有它的無奈,魚兒也有它的苦衷。對于我來說,世上并沒有真正的自由。所謂自由便是自己存在的理由,那便是我們的理想。(1)自由的意義是什么?(2)我們該如何珍視自由?(3)束縛自由的是法治,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答案】(1)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2)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②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3)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標定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③法治既規范又保障自由。【詳解】(1)本題考查自由的意義,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本題考查如何珍視自由,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3)本題考查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平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到孫中山的“大同世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平等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促進公平、維護正義、掃黑除惡、鏟除不公。下面是我國法律中關于平等的規定……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婚姻法: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子等的婚姻制度。合同法: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1)結合所學,怎樣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例舉1例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踐行平等?【答案】(1)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就業歧視。(3)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④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詳解】(1)本題考查怎樣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本題考查舉例生活中不平等現象,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3)本題考查怎樣踐行平等,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據央視新聞2023年5月報道,因湖南長沙“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重慶市市長、長沙市委書記等4名中管干部被問責,嚴肅查處62名公職人員。并依據相關法律對違規建房等當事責任人進行處罰。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平等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促進公平、維護正義、掃黑除惡、鏟除不公。為了幫助同學們樹立“平等意識”,某校八年級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根據你的實踐觀察,列舉現實生活中你發現的不平等現象。(不少于兩條)(2)請從法律意義角度,說說你對我國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3)平等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在生活中,我們應如何踐行平等?【答案】(1)如社會上還存在就業歧視、性別歧視;城鄉學校的學生享受的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在城市中農民工子女上學難等。(2)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3)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④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詳解】(1)本題考查列舉現實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考查對我國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3)本題考查我們應如何踐行平等,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下冊 預習篇課 節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單 元 第四單元學 習 目 標 政治認同:知道如何珍視自由和如何踐行平等 道德修養: 理解依法行使權利的意義,能夠自覺在社會生活中踐行平等 法治觀念: 正確認識自由和平等 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和平等觀,增強平等意識 責任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構建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重點 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難點 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知 識 結 構1.如何珍視自由:珍視自由,就要珍惜 的權利。珍視自由,必須 。2.如何踐行平等:踐行平等,就要反對 。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 。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 。1.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不平等現象。這些現象( )①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②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③司空見慣,可以聽之任之④違背了我國憲法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上海車展某汽車品牌展臺工作人員拒絕給中國訪客發放冰激凌,宣稱已經沒了。但外國訪客來領時,不僅拿到了冰激凌,工作人員還很貼心地教他們如何食用。工作人員區別對待中國和外國訪客的“事件”引起了中國人極大反感,該汽車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這啟示我們( )A.要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B.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C.要學會合理調節情緒 D.消費者要理性消費3.今天,平等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還存在著“性別歧視”“身高歧視”“職業歧視”,甚至“收入歧視”等現象。面對這些現象,青少年應(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②依法嚴懲此類行為③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④挖掘自身特長,學會欣賞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習近平總書記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對這三個“機會”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這體現了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B.這強調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權利C.這說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差別 D.這要求我們要平等待人,不欺凌弱小5.王某和丈夫谷某制售假藥井在網絡售賣,涉嫌金額巨大。法院依據刑法相關內容判處王某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150萬元,判處谷某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50萬元。這一案例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①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規③嚴格執法,打擊違法犯罪 ④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2023年3月31日“共創平等未來,性別平等法律政策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等17家中方單位和10個聯合國駐華機構的8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充分討論。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法治是實現平等的保證,平等是法治的價值追求②踐行平等,需要平等對待不同性別者的合法權利③實現性別平等需要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④實現性別平等需要社會各界尊重和認同女性特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說明我國實現了絕對公平③與尊重和保護人權相符合 ④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進步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8.追求自由能增強個人幸福感,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以下做法做到了珍視自由的是( )A.學習憲法和法律,知曉自己享受的權利B.當權利受到侵害時,運用一切方法維權C.充分享受自己的正當權利爭取隨心所欲D.參與網絡生活時,可以不遵守道德法律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自由是什么?天空中翱翔的雄鷹是自由嗎?草原中奔跑的駿馬是自由嗎?水中暢游的魚兒是自由嗎?我認為不是。雄鷹也有它的束縛,駿馬也有它的無奈,魚兒也有它的苦衷。對于我來說,世上并沒有真正的自由。所謂自由便是自己存在的理由,那便是我們的理想。(1)自由的意義是什么?(2)我們該如何珍視自由?(3)束縛自由的是法治,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平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到孫中山的“大同世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平等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促進公平、維護正義、掃黑除惡、鏟除不公。下面是我國法律中關于平等的規定……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婚姻法: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子等的婚姻制度。合同法: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1)結合所學,怎樣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例舉1例生活中的不平等現象。(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踐行平等?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據央視新聞2023年5月報道,因湖南長沙“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重慶市市長、長沙市委書記等4名中管干部被問責,嚴肅查處62名公職人員。并依據相關法律對違規建房等當事責任人進行處罰。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平等的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促進公平、維護正義、掃黑除惡、鏟除不公。為了幫助同學們樹立“平等意識”,某校八年級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根據你的實踐觀察,列舉現實生活中你發現的不平等現象。(不少于兩條)(2)請從法律意義角度,說說你對我國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平等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在生活中,我們應如何踐行平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寒假計劃】2023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寒假作業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學生版.docx 預習篇【寒假計劃】2023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寒假作業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師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